导图社区 运动解剖学思维导图
运动解剖学是运动形态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编辑于2022-09-04 17:38:17 山东省运动解剖学
一、人体的基本构筑
第一章 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第二章 组织
一、上皮组织
被覆上皮
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变移上皮
腺上皮
感觉上皮
肌上皮
二、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细胞
纤维
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基质
致密结缔组织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弹性组织
脂肪组织
黄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网状细胞
网状纤维
基质
软骨组织
透明软骨
弹性软骨
纤维软骨
骨组织
细胞
钙化细胞外基质
血液和淋巴
血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液)
三、肌组织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四、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神经元)
神经元结构
胞体
树突
轴突
神经元分类
神经元突起数量
多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
神经元功能
感觉(传入)神经元
运动(传出)神经元
中间(联络)神经元
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化学性质
胆碱能神经元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胺能神经元
氨基酸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突触
突触形成位置
轴—树突触
轴—体突触
轴—棘突触
突出性质
化学突触
电突触
突触传递功能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交互性突触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纤维
有髓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
运动神经末梢
第三章 器官和系统
器官
肺:呼吸系统 单层扁平上皮
骨:运动系统 结缔组织中骨组织
骨骼肌:运动系统 骨骼肌组织
大脑:神经系统 神经组织
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脉管系统
感觉器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二、运动系统
第四章 骨
第一节 骨的概述
一、骨的分类
(一)按部位分类
中轴骨
颅骨
脑颅骨
面颅骨
听小骨
躯干骨
椎骨
胸骨
肋骨
附肢骨
上肢骨
上肢带骨
锁骨
长骨
肩胛骨
扁骨
自由上肢骨
上臂骨
肱骨
长骨
前臂骨
尺骨、桡骨
长骨
手骨
腕骨
短骨
掌骨
长骨
指骨
长骨
下肢骨
下肢带骨
髋骨
不规则骨
自由下肢骨
大腿骨
股骨
长骨
髌骨
髌骨
籽骨
足骨
跗骨
短骨
跖骨
长骨
趾骨
长骨
(二)按形态分类
1.长骨
2.短骨
3.扁骨
4.不规则骨
二、骨的构造
(一)骨膜
1.骨外膜
(1)外层:致密
(2)内层:疏松
2.骨内膜
(二)骨质
1.骨密质
2.骨松质
(三)骨髓
1.红骨髓
2.黄骨髓
(四)骨的血管、淋巴、神经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一)化学成分
有机质
无机质
(二)物理性质
弹性、韧性
硬度
四、骨的发生和生长发育
(一)膜化骨
(二)软骨化骨
(三)骨龄
①判断儿童青少年的发育程度
②为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评价
③运动选材
④儿童青少年分龄赛的分组等提供依据
五、骨的功能
1.支持负重
2.运动杠杆
3.保护功能
4.造血功能
5.钙磷仓库
六、影响骨生长发育因素
1.遗传和种族
2.神经系统
3.内分泌激素
4.维生素
5.机械力(运动)
第二节 中轴骨(80)
一、躯干骨(51)
(一)椎骨(26)
1.一般形态
(1)椎体
(2)椎弓
七个突起:①棘突1个;②横突1对;③关节突2对
2.各部椎骨主要特征
(1)颈椎
(2)胸椎
(3)腰椎
(4)骶骨
(5)尾骨
(二)胸骨(1)
(三)肋(12)
1.典型肋骨形态
2.特殊肋骨形态
3.肋软骨
二、颅骨(29)
(一)脑颅骨(8)
(二)面颅骨(15)
(三)听小骨(6)
第三节 附肢骨骼(126)
一、上肢骨(64)
(一)上肢带骨(4)
1.锁骨
2.肩胛骨
(二)自由上肢骨(60)
1.肱骨
2.桡骨
3.尺骨
4.手骨
腕骨
掌骨
指骨
二、下肢骨(62)
(一)下肢带骨(2)
1.髂骨
2.坐骨
3.耻骨
(二)自由下肢骨(60)
1.股骨
2.髌骨
3.胫骨
4.腓骨
5.足骨
跗骨
跖骨
趾骨
第五章 骨连结
第一节 骨连结概述
一、骨连结分类
(一)直接连结
纤维连结
韧带连结
缝
软骨连结
透明软骨结合
纤维软骨联合
骨性结合
(二)间接连结
二、关节的构造
(一)关节的主要结构
1.关节面及关节软骨
关节面
凸—关节头
凹—关节窝(关节盂)
关节软骨
2.关节囊
外层纤维层
内层滑膜层
3.关节腔
(二)关节的辅助结构
1.韧带
2.关节内软骨
圆盘形(关节盘)
月牙形(半月板)
3.关节唇
4.滑膜壁
5.滑膜囊
三、关节的运动
(一)屈和伸
(二)外展和内收
(三)回旋
(四)水平屈伸
(五)环转
四、关节的分类
(一)关节运动轴的数目与关节面的形状
1.单轴关节
(1)滑车关节
(2)圆柱关节
2.双轴关节
(1)椭圆关节
(2)鞍状关节
3.多轴关节
(1)球窝关节
(2)平面关节
(二)构成关节的骨数目
1.单关节
2.复关节
(三)关节的运动方式
1.单动关节
2.联合关节
五、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
相对关节的两关节面面积差(弧度差)
关节囊厚薄与松紧度
关节周围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关节周围的骨结构
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体育运动
年龄
性别
六、关节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第二节 躯干骨的连结
一、脊柱
(一)椎骨间的连结
1.一般椎骨间的连结
(1)椎体间的连结
椎间盘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2)椎弓间的连结
关节突关节
韧带连结
黄韧带
棘间韧带
棘上韧带
项韧带
横突间韧带
2.特殊椎骨间的连结
(1)寰枕关节
(2)寰枢关节
(3)腰骶连结和骶尾连结
(二)脊柱的整体观、功能及其与运动
1.脊柱的整体观
2.脊柱的功能
3.脊柱的运动
二、胸廓
(一)肋椎关节
1.肋头关节
2.肋横突关节
(二)肋胸连结
(三)胸廓的整体观、功能机器运动
1.胸廓的整体观
2.胸廓的功能与运动
第三节 颅骨的连结
一、颅骨的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
二、颅骨的关节
第四节 上肢骨连结
一、上肢带骨的连结
(一)胸锁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韧带
关节盘
3.运动
(二)肩锁关节
(三)上肢带的整体运动
1.上提、下降
2.前伸、后缩
3.上回旋、下回旋
二、自由上肢骨的连结
(一)肩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1)关节春
(2)韧带
(3)滑膜囊
3.运动
(二)肘关节
1.主要结构
(1)肱尺关节
(2)肱桡关节
(3)肱尺近侧关节
2.辅助结构
桡侧副韧带
尺侧副韧带
桡骨环状韧带
3.运动
(三)前臂骨连结
1.前臂骨间膜
2.桡尺近侧关节
3.桡尺远侧关节
(四)手的关节
1.桡腕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3)运动
2.腕骨间关节
手关节
3.腕掌关节
4.掌骨间关节
5.掌指关节
6.指骨间关节
第五节 下肢骨连结
一、下肢带骨的连结
(一)骶髂关节
(二)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连结
1.髂腰韧带
2.骶结节韧带
3.骶棘韧带
(三)耻骨联合
(四)骨盆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运动
1.骨盆的形态结构
2.骨盆的功能
3.骨盆的运动
二、自由下肢骨的连结
(一)髋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1)髋臼唇
(2)韧带
髂股韧带
耻股韧带
坐股韧带
股骨头韧带
3.运动
(二)膝关节
1.主要结构
(1)胫股关节
(2)髌股关节
2.辅助结构
(1)半月板
(2)韧带
髌韧带
胫侧副韧带
腓侧副韧带
腘斜韧带
膝交叉韧带
(3)滑膜襞
(4)滑膜囊
3.运动
(三)小腿骨连结
1.小腿骨间膜
2.胫腓关节
3.胫腓韧带联合
(四)足的关节
1.踝关节(距小腿关节或距上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3)运动
2.距下关节
足关节
3.跗骨间的其他关节
4.跗跖关节
5.跖骨间关节
6.跖趾关节
7.趾骨间关节
(五)足弓
前后方向
内侧纵弓
外侧纵弓
内外方向
横弓
第六章 骨骼肌
第一节 骨骼肌概述
一、肌肉的构造
(一)肌肉的大体结构
1.肌腹
2.肌腱
3.肌肉中的血管
4.肌肉中的神经
(二)肌肉的辅助结构
1.筋膜
2.腱鞘
3.滑膜囊
4.籽骨
5.滑车
二、肌肉的分类和命名
(一)肌肉的分类
1.肌肉形状
长肌
短肌
扁肌
轮匝肌
2.肌头和肌腹数量
肌头
单头肌
二头肌
三头肌
四头肌
肌腹
单腹肌
二腹肌
多腹肌
3.肌纤维排列方式
肌纤维排列方向
直肌
斜肌
横肌
肌束与肌肉长轴关系
梭形肌(上肢多)
单羽状肌
双羽状肌
多羽状肌
4.肌肉的运动机能
屈肌
伸肌
展肌
收肌
旋前肌
旋后肌
括约肌
开大肌
提肌
降肌
5.肌肉跨过的关节数目
单关节肌
双关节肌
多关节肌
(二)肌肉的命名
三、肌肉的工作术语
(一)肌肉的附着点的区别
1.起点和止点
2.定点和动点
(二)肌肉的工作条件
1.近固定和远固定
2.上固定和下固定
3.无固定
四、肌肉的物理性质
(一)张力的可变性
(二)伸展性
(三)弹性
(四)粘滞性
五、研究肌肉功能的方法
(一)解剖学分析法
(二)扪触法
(三)电刺激法
(四)肌电图法
(五)临床观察法
第二节 躯干肌
一、背肌
(一)背浅层肌
1.斜方肌
2.背阔肌
3.菱形肌
4.肩胛提肌
(二)背深层肌
1.竖脊肌
2.夹肌
3.背短肌
二、胸肌
(一)胸上肢肌
1.胸大肌
2.胸小肌
3.前锯肌
(二)胸固有肌
1.肋间外肌
2.肋间内肌
三、膈
四、腹肌
(一)前外侧群
1.腹直肌
2.腹外斜肌
3.腹内斜肌
4.腹横肌
(二)后群
腰方肌
五、躯干的肌间结构
(一)腹直肌鞘
(二)腹白线
(三)腹股沟管
(四)胸腰筋膜
六、盆底肌
七、腹压肌与腹压
(一)腹压肌
(二)腹压的功能意义
八、躯干肌的功能分群与练习方法
(一)运动脊柱的肌群
1.脊柱屈的肌群
2.脊柱伸的肌群
3.脊柱侧的肌群
4.脊柱回旋的肌群
(二)参与呼吸运动的肌群
1.固有呼吸肌
2.辅助呼吸肌
第三节 头颈肌
一、头肌
(一)颅面肌
(二)咀嚼肌
二、颈肌
(一)颈浅层肌
1.颈阔肌
2.胸锁乳突肌
(二)颈中层肌
(三)颈深层肌
1.外侧群
2.内侧群
第四节 上肢肌
一、上肢带肌
(一)三角肌
(二)冈上肌
(三)冈下肌和小圆肌
(四)大圆肌和肩胛下肌
二、上臂肌
(一)前群
1.肱二头肌
2.肱肌
3.喙肱肌
(二)后群
1.肱三头肌
2.肘肌
三、前臂肌
(一)前群肌
1.浅层
(1)肱桡肌
(2)旋前圆肌
(3)桡侧腕屈肌
(4)掌长肌
(5)指浅屈肌
(6)尺侧腕屈肌
2.深层
(1)拇长屈肌
(2)指深屈肌
(3)旋前方肌
(二)后群肌
1.浅层
(1)桡侧腕长伸肌
(2)桡侧腕短伸肌
(3)指伸肌
(4)小指伸肌
(5)尺侧腕伸肌
2.深层
(1)旋后肌
(2)拇长展肌
(3)拇短伸肌
(4)拇长伸肌
(5)示指伸肌
四、手肌
(一)外侧群
(二)内侧群
(三)中间群
五、上肢肌的功能分群与练习方法
(一)运动肩带的肌群
1.肩胛骨上提肌群
2.肩胛骨下降肌群
3.肩胛骨前伸肌群
4.肩胛骨后缩肌群
5.肩胛骨上回旋肌群
6.肩胛骨下回旋肌群
(二)运动肩关节的肌群
1.肩关节屈的肌群
2.肩关节伸的肌群
3.肩关节外展的肌群
4.肩关节内收的肌群
5.肩关节旋外的肌群
6.肩关节旋内的主要肌群
(三)运动轴关节的肌群
1.肘关节屈的肌群
2.肘关节伸的主要肌群
3.肘关节旋外的肌群
4.肘关节旋内的肌群
(四)运动手关节的肌群
1.手关节屈的肌群
2.手关节伸的肌群
3.手关节外展的肌群
4.手关节内收的肌群
第五节 下肢肌
一、下肢带肌
(一)前群(内侧群)
1.髂腰肌
2.梨状肌
(二)后群(外侧群)
1.臀大肌
2.臀中肌和臀小肌
二、大腿肌
(一)前外侧群
1.股四头肌
2.缝匠肌
3.阔筋膜张肌
(二)后群
1.股二头肌
2.半腱肌和半膜肌
(三)内侧群
1.耻骨肌
2.长收肌
3.短收肌
4.大收肌
5.股薄肌
三、小腿肌
(一)前群
1.胫骨前肌
2.趾长伸肌
3.拇长伸肌
(二)后群
1.小腿三头肌
2.趾长屈肌
3.拇长屈肌
4.胫骨后肌
(三)外侧群
1.腓骨长肌
2.腓骨短肌
四、足肌
五、下肢肌的功能分群与练习方法
(一)运动髋关节的肌群
1.髋关节屈的肌群
2.髋关节伸的肌群
3.髋关节外展的肌群
4.髋关节内收的肌群
5.髋关节旋外的主要肌群
6.髋关节旋内的主要肌群
(二)运动膝关节的肌群
1.膝关节屈的主要肌群
2.膝关节伸的肌群
3.膝关节旋外的肌群
4.膝关节旋内的肌群
(三)运动足关节的肌群
1.足关节屈的肌群
2.足关节伸的肌群
3.足关节外翻的肌群
4.足关节内翻的肌群
第七章 骨骼肌的运动原理
第一节 骨骼肌的配布规律
一、与骨和关节有关
二、与关节运动轴有关
三、与直立行走及劳作特点有关
第二节 肌肉与关节运动的关系
一、肌拉力作用线的概念
二、肌拉力的分解和合成
(一)肌拉力的分解
1.基本平面内肌拉力的分解
2.肌拉力不在基本平面内的分解
(二)肌拉力的合成
三、肌拉力线和关节运动轴的关系
四、肌肉在关节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一)原动肌
(二)对抗肌
(三)固定肌
(四)中和肌
第三节 肌肉工作的性质
一、动力性工作
(一)克制工作
(二)退让工作
二、静力性工作
(一)支持工作
肌肉保持缩短状态的支持工作
肌肉保持拉长状态的支持工作
(二)加固工作
(三)固定工作
第四节 多关节肌的功能性特征
一、多关节肌是进化的产物
上肢:各关节同时屈伸特点
下肢:同时屈髋伸膝或同时伸髋屈膝
二、多关节肌的功能性“主动不足”
三、多关节肌的功能性“被动不足”
四、多关节肌功能性特征的规避与利用
第五节 身体的杠杆原理及应用
一、骨杠杆的分类
(一)平衡杠杆
(二)省力杠杆
(三)速度杠杆
二、杠杆原理的运用
(一)利用杠杆原理省力
增大动力臂
缩短阻力臂
(二)利用杠杆原理获得速度
(三)利用杠杆原理发展肌肉力量
第六节 影响肌肉力量发挥的解剖学因素
一、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一)肌肉生理横断面的概念
(二)肌肉生理横断面的意义
二、肌肉的初长度
(一)肌肉初长度的概念
(二)肌肉初长度影响肌力大小的机理
1.加大肌肉作用幅度
2.引起牵张反射
3.储存弹性能
4.为肌肉创造良好的收缩条件
三、肌肉的牵拉角度
四、肌肉的起止点位置
五、不同类型肌纤维在肌肉中的比例
白肌纤维(快肌纤维)
红肌纤维(慢肌纤维)
六、年龄和性别
第七节 发展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解剖学原理
一、发展肌肉力量 的解剖学依据与原则
(一)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依据
(二)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原则
1.近固定练习与远固定练习相结合
2.动力性练习与静力性练习相结合
3.向心收缩练习与离心收缩练习相结合
4.大肌肉力量练习与小肌肉力量练习相结合
5.保持原动肌与对抗肌力量的平衡
6.肌肉力量与伸展性同步发展
7.兼顾发展同一肌肉的多种功能
8.全幅度练习的原则
9.针对性原则
(1)选择与专项技术动作结构一致的力量练习
(2)选择肌肉的拉力方向与专项技术动作一致的力量练习
(3)选择肌肉的工作类型与专项技术动作一致的力量练习
(4)选择环节的运动幅度与专项技术动作一致的力量练习
二、发展肌肉伸展性的解剖学依据与原则
(一)发展肌肉伸展性的解剖学依据
(二)发展肌肉伸展性的解剖学原则
1.充分热身
2.幅度、力度和持续时间相结合
3.主动拉伸与被动拉伸相结合
4.循序渐进
5.动静结合
静力拉伸
动力拉伸
6.肌肉伸展性与力量同步发展
7.针对性原则
第八章 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第一节 运动技术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一、动作分析的内容与目的
二、动作分析的步骤
(一)划分技术动作的范围
(一)划分动作阶段
1.关节运动的变化趋势
2.动作的发展方向
3.动作的任务与性质
4.作用力的方向
(三)各阶段不同运动环节的机械运动规律分析
1.明确个运动环节在相应关节处的运动
2.明确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间的关系
3.根据外力和肌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环节受力分析的方法确定原动肌
4.分析各环节原动肌的工作条件,即确定原动肌工作时的固定条件
5.分析各环节原动肌的工作性质
(四)综合评价
三、动作分析的方法与原则
(一)确定原动肌的环节受力分析法
1.环节受力分析法的原理
2.环节受力分析法的应用
(1)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距方向相反
(2)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距方向一致的减速运动
(3)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距方向一致的加速运动
(4)环节虽受到外力距作用但仍保持静止状态
(二)确定原动肌工作条件的原则
1.确定上肢肌工作条件的原则
2.确定下肢肌工作条件的原则
3.确定躯干肌工作条件的原则
(三)确定运动环节转动支点( 关节)的原则
1.运动链的概念
2.在运动链中确定环节转动支点(关节)的原则
(1)四肢运动链为近侧支撑时缓解均围绕其近侧关节进行转动
(2)四肢运动链为远侧支撑时环节均围绕其远侧关节进行转动
(3)中轴运动链为下端支撑时环节均围绕其下端关节进行转动
(4)中轴运动链为上端支撑时环节均围绕其上端关节进行转动
(5)中轴运动链的上、下端均无支撑时相邻环节均围绕二者之间的关节转动
(四)确定原动肌工作性质的原则
1.运动环节在空间中未产生自主移动,关节角度固定不变,原动肌的工作性质为静力性工作
2.运动环节在空间中产生自主移动,关节角度变化,原动肌工作性质为动力性工作
第二节 运动技术动作解剖学分析的示例
一、动力性动作解剖学分析的示例
(一)上肢动作分析示例
1.平板卧推
2.正握引体向上
(二)下肢动作分析示例—负重蹲起动作
1.描述动作要求及确定动作周期
2.划分动作阶段
3.分析结果
4.综合评价
(三)躯干动作分析示例—屈腿转体仰卧起坐动作
(四)整体动作分析示例
1.途中跑
2.爬泳
(1)描述动作要求及确定动作周期
(2)划分动作阶段
(3)上肢动作的分析结果及综合评价
入水阶段
抱水阶段
划水阶段
出水和空中移臂阶段
(4)下肢动作的分析结果及综合评价
向上打腿阶段
向下打腿阶段
(5)头和躯干动作的分析结果及综合评价
二、静力性动作解剖学分析的示例——游泳抓台式出发预备动作
(一)描述动作
(二)分析结果
(三)综合评价
第九章 体育运动对人体运动器官的影响
一、体育运动对骨的影响
(一)长期、系统、科学的运动对骨的影响
1.科学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2.科学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
(1)不同年龄
(2)不同运动方式
抗阻训练
冲击性项目
有氧运动
运动负荷量
3.科学运动对骨发育的影响
4.运动项目对骨的影响
(二)超负荷、不合理运动对骨的影响
1.过量的运动会加剧骨组织微损伤,导致骨塑建、骨重建频率加快,自我更新修复已缺损组织的能力降低
2.当骨与软组织连结的区域因长期承受压力、拉力作用,会造成骨骼出现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3.周期性超强度运动训练可导致骨微细结构的破坏,这些骨微损伤随时间不断积累,若得不到改建修复,可导致骨强度下降,甚至发生疲劳性骨折
4.青少年女性过量运动训练会导致激素分泌失调,造成与激素相关的骨量与骨密度下降
5.过量运动会导致对骨合成代谢的抑制,造成骨量与骨密度下降
6.不适当的体育运动会对骨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骺软骨过早愈合,两侧肢体生长发育不均衡,以及过早出现骨质疏松等
(三)限制运动对骨的影响
1.骨钙负平衡
2.骨密度降低
3.异位骨化
二、体育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一)长期、系统、科学的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1.使骨关节面的骨密质增厚,从而能承受更大的负荷
2.关节周围的韧带、关节囊和肌腱增粗增厚,使关节的稳固性加强
3.关节周围的肌肉体积增大,收缩力增强,对加固关节有重大意义
4.关节面软骨产生良性变化
(1)对发育的影响
(2)对量与厚度的影响
(3)对成分的影响
5.柔韧性训练可增加关节囊周围肌腱韧带和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进而增加关节的运动幅度,灵活性也大大增加
(二)超负荷不合理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1.慢性劳损
2.髌骨软化症
3.膝伤痛或关节不稳
4.髌腱腱围炎与髌尖末端病(篮球膝)
5.半月板损伤
(三)限制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1.关节挛缩
2.关节退行性变
三、体育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一)长期、系统、科学的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1.肌肉体积增大
2.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3.肌肉中脂肪减少
4.肌肉中结缔组织增多
5.肌肉内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6.肌肉中毛细血管增多及其分支吻合增多
7.使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加强
(二)超负荷、不合理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1.肌肉损伤
2.骨骼肌收缩机能下降,肌肉持续酸痛
3.危害骨骼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肌腱损伤
(三)限制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1.肌代谢障碍
2.肌萎缩
3.肌力下降
4.肌性挛缩
三、内脏
第十章 内脏概述
一、内脏的一般结构
(一)中空性器官
消化道
1.黏膜
2.黏膜下层
3.肌层
4.外膜
呼吸道
输尿管道
生殖管道
(二)实质性器官
肝
胰
肾
睾丸
卵巢
二、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一)胸部的标志线
前正中线
胸骨线
锁骨中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腋后线
腋中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二)腹部的分区
1.上腹部
2.中腹部
3.下腹部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消化管
一、口腔
(一)口唇
(二)颊
(三)腭
硬腭
软腭
(四)牙
(五)舌
二、咽
三、食管
四、胃
(一)胃的位置
(二)胃的形态和分布
(三)胃壁的结构
1.黏膜
2.黏膜下层
3.肌层
4.外膜
(四)胃的功能
五、小肠
(一)小肠的分段
1.十二指肠
2.空肠
3.回肠
(二)小肠壁的结构
1.黏膜
2.黏膜下层
3.肌层
4.外膜
(三)小肠的功能
六、大肠
(一)大肠的分段
1.盲肠
2.结肠
3.直肠
(二)大肠壁的结构
1.黏膜
2.黏膜下层
3.肌层
4.外膜
(三)大肠的功能
第二节 消化腺
第三节 消化系统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呼吸道
第二节 肺
第三节 胸膜与纵隔
第四节 呼吸系统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
第二节 输尿管道
第三节 泌尿系统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第十四章 生殖系统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第三节 生殖系统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第十五章 腹膜
四、脉管系统
第十六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概述
第二节 心脏
第三节 血管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第十七章 淋巴系统
第一节 淋巴管道
第二节 淋巴组织
第三节 淋巴器官
第四节 淋巴系统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五、感觉器
第十八章 视器——眼
第一节 眼球
第二节 眼副器
第三节 视器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第十九章 位听器——耳
第一节 外耳
第二节 中耳
第三节 内耳
第四节 位听器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附:其他感受器
第二十章 皮肤
第一节 皮肤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皮肤的附属器
第三节 皮肤的功能
第四节 体育运动对皮肤的影响
六、神经系统
第二十一章 神经系统概述
第二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髓
第二节 脑
第三节内脏神经系统
第二十三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神经
第二节 脑神经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第二十四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一节 感觉传导通路
第二节 运动传导通路
第二十五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二十六章 神经系统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七、内分泌系统
第二十七章 内分泌系统
一、人体的基本构筑
第一章 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第二章 组织
一、上皮组织
被覆上皮
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变移上皮
腺上皮
感觉上皮
肌上皮
二、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细胞
纤维
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基质
致密结缔组织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弹性组织
脂肪组织
黄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网状细胞
网状纤维
基质
软骨组织
透明软骨
弹性软骨
纤维软骨
骨组织
细胞
钙化细胞外基质
血液和淋巴
血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液)
三、肌组织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四、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神经元)
神经元结构
胞体
树突
轴突
神经元分类
神经元突起数量
多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
神经元功能
感觉(传入)神经元
运动(传出)神经元
中间(联络)神经元
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化学性质
胆碱能神经元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胺能神经元
氨基酸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突触
突触形成位置
轴—树突触
轴—体突触
轴—棘突触
突出性质
化学突触
电突触
突触传递功能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交互性突触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纤维
有髓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
运动神经末梢
第三章 器官和系统
器官
肺:呼吸系统 单层扁平上皮
骨:运动系统 结缔组织中骨组织
骨骼肌:运动系统 骨骼肌组织
大脑:神经系统 神经组织
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脉管系统
感觉器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二、运动系统
第四章 骨
第一节 骨的概述
一、骨的分类
(一)按部位分类
中轴骨
颅骨
脑颅骨
面颅骨
听小骨
躯干骨
椎骨
胸骨
肋骨
附肢骨
上肢骨
上肢带骨
锁骨
长骨
肩胛骨
扁骨
自由上肢骨
上臂骨
肱骨
长骨
前臂骨
尺骨、桡骨
长骨
手骨
腕骨
短骨
掌骨
长骨
指骨
长骨
下肢骨
下肢带骨
髋骨
不规则骨
自由下肢骨
大腿骨
股骨
长骨
髌骨
髌骨
籽骨
足骨
跗骨
短骨
跖骨
长骨
趾骨
长骨
(二)按形态分类
1.长骨
2.短骨
3.扁骨
4.不规则骨
二、骨的构造
(一)骨膜
1.骨外膜
(1)外层:致密
(2)内层:疏松
2.骨内膜
(二)骨质
1.骨密质
2.骨松质
(三)骨髓
1.红骨髓
2.黄骨髓
(四)骨的血管、淋巴、神经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一)化学成分
有机质
无机质
(二)物理性质
弹性、韧性
硬度
四、骨的发生和生长发育
(一)膜化骨
(二)软骨化骨
(三)骨龄
①判断儿童青少年的发育程度
②为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评价
③运动选材
④儿童青少年分龄赛的分组等提供依据
五、骨的功能
1.支持负重
2.运动杠杆
3.保护功能
4.造血功能
5.钙磷仓库
六、影响骨生长发育因素
1.遗传和种族
2.神经系统
3.内分泌激素
4.维生素
5.机械力(运动)
第二节 中轴骨(80)
一、躯干骨(51)
(一)椎骨(26)
1.一般形态
(1)椎体
(2)椎弓
七个突起:①棘突1个;②横突1对;③关节突2对
2.各部椎骨主要特征
(1)颈椎
(2)胸椎
(3)腰椎
(4)骶骨
(5)尾骨
(二)胸骨(1)
(三)肋(12)
1.典型肋骨形态
2.特殊肋骨形态
3.肋软骨
二、颅骨(29)
(一)脑颅骨(8)
(二)面颅骨(15)
(三)听小骨(6)
第三节 附肢骨骼(126)
一、上肢骨(64)
(一)上肢带骨(4)
1.锁骨
2.肩胛骨
(二)自由上肢骨(60)
1.肱骨
2.桡骨
3.尺骨
4.手骨
腕骨
掌骨
指骨
二、下肢骨(62)
(一)下肢带骨(2)
1.髂骨
2.坐骨
3.耻骨
(二)自由下肢骨(60)
1.股骨
2.髌骨
3.胫骨
4.腓骨
5.足骨
跗骨
跖骨
趾骨
第五章 骨连结
第一节 骨连结概述
一、骨连结分类
(一)直接连结
纤维连结
韧带连结
缝
软骨连结
透明软骨结合
纤维软骨联合
骨性结合
(二)间接连结
二、关节的构造
(一)关节的主要结构
1.关节面及关节软骨
关节面
凸—关节头
凹—关节窝(关节盂)
关节软骨
2.关节囊
外层纤维层
内层滑膜层
3.关节腔
(二)关节的辅助结构
1.韧带
2.关节内软骨
圆盘形(关节盘)
月牙形(半月板)
3.关节唇
4.滑膜壁
5.滑膜囊
三、关节的运动
(一)屈和伸
(二)外展和内收
(三)回旋
(四)水平屈伸
(五)环转
四、关节的分类
(一)关节运动轴的数目与关节面的形状
1.单轴关节
(1)滑车关节
(2)圆柱关节
2.双轴关节
(1)椭圆关节
(2)鞍状关节
3.多轴关节
(1)球窝关节
(2)平面关节
(二)构成关节的骨数目
1.单关节
2.复关节
(三)关节的运动方式
1.单动关节
2.联合关节
五、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
相对关节的两关节面面积差(弧度差)
关节囊厚薄与松紧度
关节周围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关节周围的骨结构
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体育运动
年龄
性别
六、关节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第二节 躯干骨的连结
一、脊柱
(一)椎骨间的连结
1.一般椎骨间的连结
(1)椎体间的连结
椎间盘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2)椎弓间的连结
关节突关节
韧带连结
黄韧带
棘间韧带
棘上韧带
项韧带
横突间韧带
2.特殊椎骨间的连结
(1)寰枕关节
(2)寰枢关节
(3)腰骶连结和骶尾连结
(二)脊柱的整体观、功能及其与运动
1.脊柱的整体观
2.脊柱的功能
3.脊柱的运动
二、胸廓
(一)肋椎关节
1.肋头关节
2.肋横突关节
(二)肋胸连结
(三)胸廓的整体观、功能机器运动
1.胸廓的整体观
2.胸廓的功能与运动
第三节 颅骨的连结
一、颅骨的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
二、颅骨的关节
第四节 上肢骨连结
一、上肢带骨的连结
(一)胸锁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韧带
关节盘
3.运动
(二)肩锁关节
(三)上肢带的整体运动
1.上提、下降
2.前伸、后缩
3.上回旋、下回旋
二、自由上肢骨的连结
(一)肩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1)关节春
(2)韧带
(3)滑膜囊
3.运动
(二)肘关节
1.主要结构
(1)肱尺关节
(2)肱桡关节
(3)肱尺近侧关节
2.辅助结构
桡侧副韧带
尺侧副韧带
桡骨环状韧带
3.运动
(三)前臂骨连结
1.前臂骨间膜
2.桡尺近侧关节
3.桡尺远侧关节
(四)手的关节
1.桡腕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3)运动
2.腕骨间关节
手关节
3.腕掌关节
4.掌骨间关节
5.掌指关节
6.指骨间关节
第五节 下肢骨连结
一、下肢带骨的连结
(一)骶髂关节
(二)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连结
1.髂腰韧带
2.骶结节韧带
3.骶棘韧带
(三)耻骨联合
(四)骨盆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运动
1.骨盆的形态结构
2.骨盆的功能
3.骨盆的运动
二、自由下肢骨的连结
(一)髋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1)髋臼唇
(2)韧带
髂股韧带
耻股韧带
坐股韧带
股骨头韧带
3.运动
(二)膝关节
1.主要结构
(1)胫股关节
(2)髌股关节
2.辅助结构
(1)半月板
(2)韧带
髌韧带
胫侧副韧带
腓侧副韧带
腘斜韧带
膝交叉韧带
(3)滑膜襞
(4)滑膜囊
3.运动
(三)小腿骨连结
1.小腿骨间膜
2.胫腓关节
3.胫腓韧带联合
(四)足的关节
1.踝关节(距小腿关节或距上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3)运动
2.距下关节
足关节
3.跗骨间的其他关节
4.跗跖关节
5.跖骨间关节
6.跖趾关节
7.趾骨间关节
(五)足弓
前后方向
内侧纵弓
外侧纵弓
内外方向
横弓
第六章 骨骼肌
第一节 骨骼肌概述
一、肌肉的构造
(一)肌肉的大体结构
1.肌腹
2.肌腱
3.肌肉中的血管
4.肌肉中的神经
(二)肌肉的辅助结构
1.筋膜
2.腱鞘
3.滑膜囊
4.籽骨
5.滑车
二、肌肉的分类和命名
(一)肌肉的分类
1.肌肉形状
长肌
短肌
扁肌
轮匝肌
2.肌头和肌腹数量
肌头
单头肌
二头肌
三头肌
四头肌
肌腹
单腹肌
二腹肌
多腹肌
3.肌纤维排列方式
肌纤维排列方向
直肌
斜肌
横肌
肌束与肌肉长轴关系
梭形肌(上肢多)
单羽状肌
双羽状肌
多羽状肌
4.肌肉的运动机能
屈肌
伸肌
展肌
收肌
旋前肌
旋后肌
括约肌
开大肌
提肌
降肌
5.肌肉跨过的关节数目
单关节肌
双关节肌
多关节肌
(二)肌肉的命名
三、肌肉的工作术语
(一)肌肉的附着点的区别
1.起点和止点
2.定点和动点
(二)肌肉的工作条件
1.近固定和远固定
2.上固定和下固定
3.无固定
四、肌肉的物理性质
(一)张力的可变性
(二)伸展性
(三)弹性
(四)粘滞性
五、研究肌肉功能的方法
(一)解剖学分析法
(二)扪触法
(三)电刺激法
(四)肌电图法
(五)临床观察法
第二节 躯干肌
一、背肌
(一)背浅层肌
1.斜方肌
2.背阔肌
3.菱形肌
4.肩胛提肌
(二)背深层肌
1.竖脊肌
2.夹肌
3.背短肌
二、胸肌
(一)胸上肢肌
1.胸大肌
2.胸小肌
3.前锯肌
(二)胸固有肌
1.肋间外肌
2.肋间内肌
三、膈
四、腹肌
(一)前外侧群
1.腹直肌
2.腹外斜肌
3.腹内斜肌
4.腹横肌
(二)后群
腰方肌
五、躯干的肌间结构
(一)腹直肌鞘
(二)腹白线
(三)腹股沟管
(四)胸腰筋膜
六、盆底肌
七、腹压肌与腹压
(一)腹压肌
(二)腹压的功能意义
八、躯干肌的功能分群与练习方法
(一)运动脊柱的肌群
1.脊柱屈的肌群
2.脊柱伸的肌群
3.脊柱侧的肌群
4.脊柱回旋的肌群
(二)参与呼吸运动的肌群
1.固有呼吸肌
2.辅助呼吸肌
第三节 头颈肌
一、头肌
(一)颅面肌
(二)咀嚼肌
二、颈肌
(一)颈浅层肌
1.颈阔肌
2.胸锁乳突肌
(二)颈中层肌
(三)颈深层肌
1.外侧群
2.内侧群
第四节 上肢肌
一、上肢带肌
(一)三角肌
(二)冈上肌
(三)冈下肌和小圆肌
(四)大圆肌和肩胛下肌
二、上臂肌
(一)前群
1.肱二头肌
2.肱肌
3.喙肱肌
(二)后群
1.肱三头肌
2.肘肌
三、前臂肌
(一)前群肌
1.浅层
(1)肱桡肌
(2)旋前圆肌
(3)桡侧腕屈肌
(4)掌长肌
(5)指浅屈肌
(6)尺侧腕屈肌
2.深层
(1)拇长屈肌
(2)指深屈肌
(3)旋前方肌
(二)后群肌
1.浅层
(1)桡侧腕长伸肌
(2)桡侧腕短伸肌
(3)指伸肌
(4)小指伸肌
(5)尺侧腕伸肌
2.深层
(1)旋后肌
(2)拇长展肌
(3)拇短伸肌
(4)拇长伸肌
(5)示指伸肌
四、手肌
(一)外侧群
(二)内侧群
(三)中间群
五、上肢肌的功能分群与练习方法
(一)运动肩带的肌群
1.肩胛骨上提肌群
2.肩胛骨下降肌群
3.肩胛骨前伸肌群
4.肩胛骨后缩肌群
5.肩胛骨上回旋肌群
6.肩胛骨下回旋肌群
(二)运动肩关节的肌群
1.肩关节屈的肌群
2.肩关节伸的肌群
3.肩关节外展的肌群
4.肩关节内收的肌群
5.肩关节旋外的肌群
6.肩关节旋内的主要肌群
(三)运动轴关节的肌群
1.肘关节屈的肌群
2.肘关节伸的主要肌群
3.肘关节旋外的肌群
4.肘关节旋内的肌群
(四)运动手关节的肌群
1.手关节屈的肌群
2.手关节伸的肌群
3.手关节外展的肌群
4.手关节内收的肌群
第五节 下肢肌
一、下肢带肌
(一)前群(内侧群)
1.髂腰肌
2.梨状肌
(二)后群(外侧群)
1.臀大肌
2.臀中肌和臀小肌
二、大腿肌
(一)前外侧群
1.股四头肌
2.缝匠肌
3.阔筋膜张肌
(二)后群
1.股二头肌
2.半腱肌和半膜肌
(三)内侧群
1.耻骨肌
2.长收肌
3.短收肌
4.大收肌
5.股薄肌
三、小腿肌
(一)前群
1.胫骨前肌
2.趾长伸肌
3.拇长伸肌
(二)后群
1.小腿三头肌
2.趾长屈肌
3.拇长屈肌
4.胫骨后肌
(三)外侧群
1.腓骨长肌
2.腓骨短肌
四、足肌
五、下肢肌的功能分群与练习方法
(一)运动髋关节的肌群
1.髋关节屈的肌群
2.髋关节伸的肌群
3.髋关节外展的肌群
4.髋关节内收的肌群
5.髋关节旋外的主要肌群
6.髋关节旋内的主要肌群
(二)运动膝关节的肌群
1.膝关节屈的主要肌群
2.膝关节伸的肌群
3.膝关节旋外的肌群
4.膝关节旋内的肌群
(三)运动足关节的肌群
1.足关节屈的肌群
2.足关节伸的肌群
3.足关节外翻的肌群
4.足关节内翻的肌群
第七章 骨骼肌的运动原理
第一节 骨骼肌的配布规律
一、与骨和关节有关
二、与关节运动轴有关
三、与直立行走及劳作特点有关
第二节 肌肉与关节运动的关系
一、肌拉力作用线的概念
二、肌拉力的分解和合成
(一)肌拉力的分解
1.基本平面内肌拉力的分解
2.肌拉力不在基本平面内的分解
(二)肌拉力的合成
三、肌拉力线和关节运动轴的关系
四、肌肉在关节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一)原动肌
(二)对抗肌
(三)固定肌
(四)中和肌
第三节 肌肉工作的性质
一、动力性工作
(一)克制工作
(二)退让工作
二、静力性工作
(一)支持工作
肌肉保持缩短状态的支持工作
肌肉保持拉长状态的支持工作
(二)加固工作
(三)固定工作
第四节 多关节肌的功能性特征
一、多关节肌是进化的产物
上肢:各关节同时屈伸特点
下肢:同时屈髋伸膝或同时伸髋屈膝
二、多关节肌的功能性“主动不足”
三、多关节肌的功能性“被动不足”
四、多关节肌功能性特征的规避与利用
第五节 身体的杠杆原理及应用
一、骨杠杆的分类
(一)平衡杠杆
(二)省力杠杆
(三)速度杠杆
二、杠杆原理的运用
(一)利用杠杆原理省力
增大动力臂
缩短阻力臂
(二)利用杠杆原理获得速度
(三)利用杠杆原理发展肌肉力量
第六节 影响肌肉力量发挥的解剖学因素
一、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一)肌肉生理横断面的概念
(二)肌肉生理横断面的意义
二、肌肉的初长度
(一)肌肉初长度的概念
(二)肌肉初长度影响肌力大小的机理
1.加大肌肉作用幅度
2.引起牵张反射
3.储存弹性能
4.为肌肉创造良好的收缩条件
三、肌肉的牵拉角度
四、肌肉的起止点位置
五、不同类型肌纤维在肌肉中的比例
白肌纤维(快肌纤维)
红肌纤维(慢肌纤维)
六、年龄和性别
第七节 发展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解剖学原理
一、发展肌肉力量 的解剖学依据与原则
(一)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依据
(二)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原则
1.近固定练习与远固定练习相结合
2.动力性练习与静力性练习相结合
3.向心收缩练习与离心收缩练习相结合
4.大肌肉力量练习与小肌肉力量练习相结合
5.保持原动肌与对抗肌力量的平衡
6.肌肉力量与伸展性同步发展
7.兼顾发展同一肌肉的多种功能
8.全幅度练习的原则
9.针对性原则
(1)选择与专项技术动作结构一致的力量练习
(2)选择肌肉的拉力方向与专项技术动作一致的力量练习
(3)选择肌肉的工作类型与专项技术动作一致的力量练习
(4)选择环节的运动幅度与专项技术动作一致的力量练习
二、发展肌肉伸展性的解剖学依据与原则
(一)发展肌肉伸展性的解剖学依据
(二)发展肌肉伸展性的解剖学原则
1.充分热身
2.幅度、力度和持续时间相结合
3.主动拉伸与被动拉伸相结合
4.循序渐进
5.动静结合
静力拉伸
动力拉伸
6.肌肉伸展性与力量同步发展
7.针对性原则
第八章 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第一节 运动技术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一、动作分析的内容与目的
二、动作分析的步骤
(一)划分技术动作的范围
(一)划分动作阶段
1.关节运动的变化趋势
2.动作的发展方向
3.动作的任务与性质
4.作用力的方向
(三)各阶段不同运动环节的机械运动规律分析
1.明确个运动环节在相应关节处的运动
2.明确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间的关系
3.根据外力和肌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环节受力分析的方法确定原动肌
4.分析各环节原动肌的工作条件,即确定原动肌工作时的固定条件
5.分析各环节原动肌的工作性质
(四)综合评价
三、动作分析的方法与原则
(一)确定原动肌的环节受力分析法
1.环节受力分析法的原理
2.环节受力分析法的应用
(1)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距方向相反
(2)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距方向一致的减速运动
(3)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距方向一致的加速运动
(4)环节虽受到外力距作用但仍保持静止状态
(二)确定原动肌工作条件的原则
1.确定上肢肌工作条件的原则
2.确定下肢肌工作条件的原则
3.确定躯干肌工作条件的原则
(三)确定运动环节转动支点( 关节)的原则
1.运动链的概念
2.在运动链中确定环节转动支点(关节)的原则
(1)四肢运动链为近侧支撑时缓解均围绕其近侧关节进行转动
(2)四肢运动链为远侧支撑时环节均围绕其远侧关节进行转动
(3)中轴运动链为下端支撑时环节均围绕其下端关节进行转动
(4)中轴运动链为上端支撑时环节均围绕其上端关节进行转动
(5)中轴运动链的上、下端均无支撑时相邻环节均围绕二者之间的关节转动
(四)确定原动肌工作性质的原则
1.运动环节在空间中未产生自主移动,关节角度固定不变,原动肌的工作性质为静力性工作
2.运动环节在空间中产生自主移动,关节角度变化,原动肌工作性质为动力性工作
第二节 运动技术动作解剖学分析的示例
一、动力性动作解剖学分析的示例
(一)上肢动作分析示例
1.平板卧推
2.正握引体向上
(二)下肢动作分析示例—负重蹲起动作
1.描述动作要求及确定动作周期
2.划分动作阶段
3.分析结果
4.综合评价
(三)躯干动作分析示例—屈腿转体仰卧起坐动作
(四)整体动作分析示例
1.途中跑
2.爬泳
(1)描述动作要求及确定动作周期
(2)划分动作阶段
(3)上肢动作的分析结果及综合评价
入水阶段
抱水阶段
划水阶段
出水和空中移臂阶段
(4)下肢动作的分析结果及综合评价
向上打腿阶段
向下打腿阶段
(5)头和躯干动作的分析结果及综合评价
二、静力性动作解剖学分析的示例——游泳抓台式出发预备动作
(一)描述动作
(二)分析结果
(三)综合评价
第九章 体育运动对人体运动器官的影响
一、体育运动对骨的影响
(一)长期、系统、科学的运动对骨的影响
1.科学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2.科学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
(1)不同年龄
(2)不同运动方式
抗阻训练
冲击性项目
有氧运动
运动负荷量
3.科学运动对骨发育的影响
4.运动项目对骨的影响
(二)超负荷、不合理运动对骨的影响
1.过量的运动会加剧骨组织微损伤,导致骨塑建、骨重建频率加快,自我更新修复已缺损组织的能力降低
2.当骨与软组织连结的区域因长期承受压力、拉力作用,会造成骨骼出现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3.周期性超强度运动训练可导致骨微细结构的破坏,这些骨微损伤随时间不断积累,若得不到改建修复,可导致骨强度下降,甚至发生疲劳性骨折
4.青少年女性过量运动训练会导致激素分泌失调,造成与激素相关的骨量与骨密度下降
5.过量运动会导致对骨合成代谢的抑制,造成骨量与骨密度下降
6.不适当的体育运动会对骨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骺软骨过早愈合,两侧肢体生长发育不均衡,以及过早出现骨质疏松等
(三)限制运动对骨的影响
1.骨钙负平衡
2.骨密度降低
3.异位骨化
二、体育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一)长期、系统、科学的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1.使骨关节面的骨密质增厚,从而能承受更大的负荷
2.关节周围的韧带、关节囊和肌腱增粗增厚,使关节的稳固性加强
3.关节周围的肌肉体积增大,收缩力增强,对加固关节有重大意义
4.关节面软骨产生良性变化
(1)对发育的影响
(2)对量与厚度的影响
(3)对成分的影响
5.柔韧性训练可增加关节囊周围肌腱韧带和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进而增加关节的运动幅度,灵活性也大大增加
(二)超负荷不合理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1.慢性劳损
2.髌骨软化症
3.膝伤痛或关节不稳
4.髌腱腱围炎与髌尖末端病(篮球膝)
5.半月板损伤
(三)限制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1.关节挛缩
2.关节退行性变
三、体育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一)长期、系统、科学的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1.肌肉体积增大
2.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3.肌肉中脂肪减少
4.肌肉中结缔组织增多
5.肌肉内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6.肌肉中毛细血管增多及其分支吻合增多
7.使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加强
(二)超负荷、不合理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1.肌肉损伤
2.骨骼肌收缩机能下降,肌肉持续酸痛
3.危害骨骼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肌腱损伤
(三)限制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1.肌代谢障碍
2.肌萎缩
3.肌力下降
4.肌性挛缩
第四章 骨
第一节 骨的概述
一、骨的分类
(一)按部位分类
中轴骨
颅骨
脑颅骨
面颅骨
听小骨
躯干骨
椎骨
胸骨
肋骨
附肢骨
上肢骨
上肢带骨
锁骨
长骨
肩胛骨
扁骨
自由上肢骨
上臂骨
肱骨
长骨
前臂骨
尺骨、桡骨
长骨
手骨
腕骨
短骨
掌骨
长骨
指骨
长骨
下肢骨
下肢带骨
髋骨
不规则骨
自由下肢骨
大腿骨
股骨
长骨
髌骨
髌骨
籽骨
足骨
跗骨
短骨
跖骨
长骨
趾骨
长骨
(二)按形态分类
1.长骨
2.短骨
3.扁骨
4.不规则骨
二、骨的构造
(一)骨膜
1.骨外膜
(1)外层:致密
(2)内层:疏松
2.骨内膜
(二)骨质
1.骨密质
2.骨松质
(三)骨髓
1.红骨髓
2.黄骨髓
(四)骨的血管、淋巴、神经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一)化学成分
有机质
无机质
(二)物理性质
弹性、韧性
硬度
四、骨的发生和生长发育
(一)膜化骨
(二)软骨化骨
(三)骨龄
①判断儿童青少年的发育程度
②为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评价
③运动选材
④儿童青少年分龄赛的分组等提供依据
五、骨的功能
1.支持负重
2.运动杠杆
3.保护功能
4.造血功能
5.钙磷仓库
六、影响骨生长发育因素
1.遗传和种族
2.神经系统
3.内分泌激素
4.维生素
5.机械力(运动)
第二节 中轴骨(80)
一、躯干骨(51)
(一)椎骨(26)
1.一般形态
(1)椎体
(2)椎弓
七个突起:①棘突1个;②横突1对;③关节突2对
2.各部椎骨主要特征
(1)颈椎
(2)胸椎
(3)腰椎
(4)骶骨
(5)尾骨
(二)胸骨(1)
(三)肋(12)
1.典型肋骨形态
2.特殊肋骨形态
3.肋软骨
二、颅骨(29)
(一)脑颅骨(8)
(二)面颅骨(15)
(三)听小骨(6)
第三节 附肢骨骼(126)
一、上肢骨(64)
(一)上肢带骨(4)
1.锁骨
2.肩胛骨
(二)自由上肢骨(60)
1.肱骨
2.桡骨
3.尺骨
4.手骨
腕骨
掌骨
指骨
二、下肢骨(62)
(一)下肢带骨(2)
1.髂骨
2.坐骨
3.耻骨
(二)自由下肢骨(60)
1.股骨
2.髌骨
3.胫骨
4.腓骨
5.足骨
跗骨
跖骨
趾骨
第五章 骨连结
第一节 骨连结概述
一、骨连结分类
(一)直接连结
纤维连结
韧带连结
缝
软骨连结
透明软骨结合
纤维软骨联合
骨性结合
(二)间接连结
二、关节的构造
(一)关节的主要结构
1.关节面及关节软骨
关节面
凸—关节头
凹—关节窝(关节盂)
关节软骨
2.关节囊
外层纤维层
内层滑膜层
3.关节腔
(二)关节的辅助结构
1.韧带
2.关节内软骨
圆盘形(关节盘)
月牙形(半月板)
3.关节唇
4.滑膜壁
5.滑膜囊
三、关节的运动
(一)屈和伸
(二)外展和内收
(三)回旋
(四)水平屈伸
(五)环转
四、关节的分类
(一)关节运动轴的数目与关节面的形状
1.单轴关节
(1)滑车关节
(2)圆柱关节
2.双轴关节
(1)椭圆关节
(2)鞍状关节
3.多轴关节
(1)球窝关节
(2)平面关节
(二)构成关节的骨数目
1.单关节
2.复关节
(三)关节的运动方式
1.单动关节
2.联合关节
五、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
相对关节的两关节面面积差(弧度差)
关节囊厚薄与松紧度
关节周围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关节周围的骨结构
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体育运动
年龄
性别
六、关节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第二节 躯干骨的连结
一、脊柱
(一)椎骨间的连结
1.一般椎骨间的连结
(1)椎体间的连结
椎间盘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2)椎弓间的连结
关节突关节
韧带连结
黄韧带
棘间韧带
棘上韧带
项韧带
横突间韧带
2.特殊椎骨间的连结
(1)寰枕关节
(2)寰枢关节
(3)腰骶连结和骶尾连结
(二)脊柱的整体观、功能及其与运动
1.脊柱的整体观
2.脊柱的功能
3.脊柱的运动
二、胸廓
(一)肋椎关节
1.肋头关节
2.肋横突关节
(二)肋胸连结
(三)胸廓的整体观、功能机器运动
1.胸廓的整体观
2.胸廓的功能与运动
第三节 颅骨的连结
一、颅骨的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
二、颅骨的关节
第四节 上肢骨连结
一、上肢带骨的连结
(一)胸锁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韧带
关节盘
3.运动
(二)肩锁关节
(三)上肢带的整体运动
1.上提、下降
2.前伸、后缩
3.上回旋、下回旋
二、自由上肢骨的连结
(一)肩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1)关节春
(2)韧带
(3)滑膜囊
3.运动
(二)肘关节
1.主要结构
(1)肱尺关节
(2)肱桡关节
(3)肱尺近侧关节
2.辅助结构
桡侧副韧带
尺侧副韧带
桡骨环状韧带
3.运动
(三)前臂骨连结
1.前臂骨间膜
2.桡尺近侧关节
3.桡尺远侧关节
(四)手的关节
1.桡腕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3)运动
2.腕骨间关节
手关节
3.腕掌关节
4.掌骨间关节
5.掌指关节
6.指骨间关节
第五节 下肢骨连结
一、下肢带骨的连结
(一)骶髂关节
(二)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连结
1.髂腰韧带
2.骶结节韧带
3.骶棘韧带
(三)耻骨联合
(四)骨盆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运动
1.骨盆的形态结构
2.骨盆的功能
3.骨盆的运动
二、自由下肢骨的连结
(一)髋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1)髋臼唇
(2)韧带
髂股韧带
耻股韧带
坐股韧带
股骨头韧带
3.运动
(二)膝关节
1.主要结构
(1)胫股关节
(2)髌股关节
2.辅助结构
(1)半月板
(2)韧带
髌韧带
胫侧副韧带
腓侧副韧带
腘斜韧带
膝交叉韧带
(3)滑膜襞
(4)滑膜囊
3.运动
(三)小腿骨连结
1.小腿骨间膜
2.胫腓关节
3.胫腓韧带联合
(四)足的关节
1.踝关节(距小腿关节或距上关节)
(1)主要结构
(2)辅助结构
(3)运动
2.距下关节
足关节
3.跗骨间的其他关节
4.跗跖关节
5.跖骨间关节
6.跖趾关节
7.趾骨间关节
(五)足弓
前后方向
内侧纵弓
外侧纵弓
内外方向
横弓
第六章 骨骼肌
第一节 骨骼肌概述
一、肌肉的构造
(一)肌肉的大体结构
1.肌腹
2.肌腱
3.肌肉中的血管
4.肌肉中的神经
(二)肌肉的辅助结构
1.筋膜
2.腱鞘
3.滑膜囊
4.籽骨
5.滑车
二、肌肉的分类和命名
(一)肌肉的分类
1.肌肉形状
长肌
短肌
扁肌
轮匝肌
2.肌头和肌腹数量
肌头
单头肌
二头肌
三头肌
四头肌
肌腹
单腹肌
二腹肌
多腹肌
3.肌纤维排列方式
肌纤维排列方向
直肌
斜肌
横肌
肌束与肌肉长轴关系
梭形肌(上肢多)
单羽状肌
双羽状肌
多羽状肌
4.肌肉的运动机能
屈肌
伸肌
展肌
收肌
旋前肌
旋后肌
括约肌
开大肌
提肌
降肌
5.肌肉跨过的关节数目
单关节肌
双关节肌
多关节肌
(二)肌肉的命名
三、肌肉的工作术语
(一)肌肉的附着点的区别
1.起点和止点
2.定点和动点
(二)肌肉的工作条件
1.近固定和远固定
2.上固定和下固定
3.无固定
四、肌肉的物理性质
(一)张力的可变性
(二)伸展性
(三)弹性
(四)粘滞性
五、研究肌肉功能的方法
(一)解剖学分析法
(二)扪触法
(三)电刺激法
(四)肌电图法
(五)临床观察法
第二节 躯干肌
一、背肌
(一)背浅层肌
1.斜方肌
2.背阔肌
3.菱形肌
4.肩胛提肌
(二)背深层肌
1.竖脊肌
2.夹肌
3.背短肌
二、胸肌
(一)胸上肢肌
1.胸大肌
2.胸小肌
3.前锯肌
(二)胸固有肌
1.肋间外肌
2.肋间内肌
三、膈
四、腹肌
(一)前外侧群
1.腹直肌
2.腹外斜肌
3.腹内斜肌
4.腹横肌
(二)后群
腰方肌
五、躯干的肌间结构
(一)腹直肌鞘
(二)腹白线
(三)腹股沟管
(四)胸腰筋膜
六、盆底肌
七、腹压肌与腹压
(一)腹压肌
(二)腹压的功能意义
八、躯干肌的功能分群与练习方法
(一)运动脊柱的肌群
1.脊柱屈的肌群
2.脊柱伸的肌群
3.脊柱侧的肌群
4.脊柱回旋的肌群
(二)参与呼吸运动的肌群
1.固有呼吸肌
2.辅助呼吸肌
第三节 头颈肌
一、头肌
(一)颅面肌
(二)咀嚼肌
二、颈肌
(一)颈浅层肌
1.颈阔肌
2.胸锁乳突肌
(二)颈中层肌
(三)颈深层肌
1.外侧群
2.内侧群
第四节 上肢肌
一、上肢带肌
(一)三角肌
(二)冈上肌
(三)冈下肌和小圆肌
(四)大圆肌和肩胛下肌
二、上臂肌
(一)前群
1.肱二头肌
2.肱肌
3.喙肱肌
(二)后群
1.肱三头肌
2.肘肌
三、前臂肌
(一)前群肌
1.浅层
(1)肱桡肌
(2)旋前圆肌
(3)桡侧腕屈肌
(4)掌长肌
(5)指浅屈肌
(6)尺侧腕屈肌
2.深层
(1)拇长屈肌
(2)指深屈肌
(3)旋前方肌
(二)后群肌
1.浅层
(1)桡侧腕长伸肌
(2)桡侧腕短伸肌
(3)指伸肌
(4)小指伸肌
(5)尺侧腕伸肌
2.深层
(1)旋后肌
(2)拇长展肌
(3)拇短伸肌
(4)拇长伸肌
(5)示指伸肌
四、手肌
(一)外侧群
(二)内侧群
(三)中间群
五、上肢肌的功能分群与练习方法
(一)运动肩带的肌群
1.肩胛骨上提肌群
2.肩胛骨下降肌群
3.肩胛骨前伸肌群
4.肩胛骨后缩肌群
5.肩胛骨上回旋肌群
6.肩胛骨下回旋肌群
(二)运动肩关节的肌群
1.肩关节屈的肌群
2.肩关节伸的肌群
3.肩关节外展的肌群
4.肩关节内收的肌群
5.肩关节旋外的肌群
6.肩关节旋内的主要肌群
(三)运动轴关节的肌群
1.肘关节屈的肌群
2.肘关节伸的主要肌群
3.肘关节旋外的肌群
4.肘关节旋内的肌群
(四)运动手关节的肌群
1.手关节屈的肌群
2.手关节伸的肌群
3.手关节外展的肌群
4.手关节内收的肌群
第五节 下肢肌
一、下肢带肌
(一)前群(内侧群)
1.髂腰肌
2.梨状肌
(二)后群(外侧群)
1.臀大肌
2.臀中肌和臀小肌
二、大腿肌
(一)前外侧群
1.股四头肌
2.缝匠肌
3.阔筋膜张肌
(二)后群
1.股二头肌
2.半腱肌和半膜肌
(三)内侧群
1.耻骨肌
2.长收肌
3.短收肌
4.大收肌
5.股薄肌
三、小腿肌
(一)前群
1.胫骨前肌
2.趾长伸肌
3.拇长伸肌
(二)后群
1.小腿三头肌
2.趾长屈肌
3.拇长屈肌
4.胫骨后肌
(三)外侧群
1.腓骨长肌
2.腓骨短肌
四、足肌
五、下肢肌的功能分群与练习方法
(一)运动髋关节的肌群
1.髋关节屈的肌群
2.髋关节伸的肌群
3.髋关节外展的肌群
4.髋关节内收的肌群
5.髋关节旋外的主要肌群
6.髋关节旋内的主要肌群
(二)运动膝关节的肌群
1.膝关节屈的主要肌群
2.膝关节伸的肌群
3.膝关节旋外的肌群
4.膝关节旋内的肌群
(三)运动足关节的肌群
1.足关节屈的肌群
2.足关节伸的肌群
3.足关节外翻的肌群
4.足关节内翻的肌群
第七章 骨骼肌的运动原理
第一节 骨骼肌的配布规律
一、与骨和关节有关
二、与关节运动轴有关
三、与直立行走及劳作特点有关
第二节 肌肉与关节运动的关系
一、肌拉力作用线的概念
二、肌拉力的分解和合成
(一)肌拉力的分解
1.基本平面内肌拉力的分解
2.肌拉力不在基本平面内的分解
(二)肌拉力的合成
三、肌拉力线和关节运动轴的关系
四、肌肉在关节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一)原动肌
(二)对抗肌
(三)固定肌
(四)中和肌
第三节 肌肉工作的性质
一、动力性工作
(一)克制工作
(二)退让工作
二、静力性工作
(一)支持工作
肌肉保持缩短状态的支持工作
肌肉保持拉长状态的支持工作
(二)加固工作
(三)固定工作
第四节 多关节肌的功能性特征
一、多关节肌是进化的产物
上肢:各关节同时屈伸特点
下肢:同时屈髋伸膝或同时伸髋屈膝
二、多关节肌的功能性“主动不足”
三、多关节肌的功能性“被动不足”
四、多关节肌功能性特征的规避与利用
第五节 身体的杠杆原理及应用
一、骨杠杆的分类
(一)平衡杠杆
(二)省力杠杆
(三)速度杠杆
二、杠杆原理的运用
(一)利用杠杆原理省力
增大动力臂
缩短阻力臂
(二)利用杠杆原理获得速度
(三)利用杠杆原理发展肌肉力量
第六节 影响肌肉力量发挥的解剖学因素
一、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一)肌肉生理横断面的概念
(二)肌肉生理横断面的意义
二、肌肉的初长度
(一)肌肉初长度的概念
(二)肌肉初长度影响肌力大小的机理
1.加大肌肉作用幅度
2.引起牵张反射
3.储存弹性能
4.为肌肉创造良好的收缩条件
三、肌肉的牵拉角度
四、肌肉的起止点位置
五、不同类型肌纤维在肌肉中的比例
白肌纤维(快肌纤维)
红肌纤维(慢肌纤维)
六、年龄和性别
第七节 发展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解剖学原理
一、发展肌肉力量 的解剖学依据与原则
(一)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依据
(二)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原则
1.近固定练习与远固定练习相结合
2.动力性练习与静力性练习相结合
3.向心收缩练习与离心收缩练习相结合
4.大肌肉力量练习与小肌肉力量练习相结合
5.保持原动肌与对抗肌力量的平衡
6.肌肉力量与伸展性同步发展
7.兼顾发展同一肌肉的多种功能
8.全幅度练习的原则
9.针对性原则
(1)选择与专项技术动作结构一致的力量练习
(2)选择肌肉的拉力方向与专项技术动作一致的力量练习
(3)选择肌肉的工作类型与专项技术动作一致的力量练习
(4)选择环节的运动幅度与专项技术动作一致的力量练习
二、发展肌肉伸展性的解剖学依据与原则
(一)发展肌肉伸展性的解剖学依据
(二)发展肌肉伸展性的解剖学原则
1.充分热身
2.幅度、力度和持续时间相结合
3.主动拉伸与被动拉伸相结合
4.循序渐进
5.动静结合
静力拉伸
动力拉伸
6.肌肉伸展性与力量同步发展
7.针对性原则
第八章 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第一节 运动技术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一、动作分析的内容与目的
二、动作分析的步骤
(一)划分技术动作的范围
(一)划分动作阶段
1.关节运动的变化趋势
2.动作的发展方向
3.动作的任务与性质
4.作用力的方向
(三)各阶段不同运动环节的机械运动规律分析
1.明确个运动环节在相应关节处的运动
2.明确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间的关系
3.根据外力和肌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环节受力分析的方法确定原动肌
4.分析各环节原动肌的工作条件,即确定原动肌工作时的固定条件
5.分析各环节原动肌的工作性质
(四)综合评价
三、动作分析的方法与原则
(一)确定原动肌的环节受力分析法
1.环节受力分析法的原理
2.环节受力分析法的应用
(1)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距方向相反
(2)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距方向一致的减速运动
(3)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距方向一致的加速运动
(4)环节虽受到外力距作用但仍保持静止状态
(二)确定原动肌工作条件的原则
1.确定上肢肌工作条件的原则
2.确定下肢肌工作条件的原则
3.确定躯干肌工作条件的原则
(三)确定运动环节转动支点( 关节)的原则
1.运动链的概念
2.在运动链中确定环节转动支点(关节)的原则
(1)四肢运动链为近侧支撑时缓解均围绕其近侧关节进行转动
(2)四肢运动链为远侧支撑时环节均围绕其远侧关节进行转动
(3)中轴运动链为下端支撑时环节均围绕其下端关节进行转动
(4)中轴运动链为上端支撑时环节均围绕其上端关节进行转动
(5)中轴运动链的上、下端均无支撑时相邻环节均围绕二者之间的关节转动
(四)确定原动肌工作性质的原则
1.运动环节在空间中未产生自主移动,关节角度固定不变,原动肌的工作性质为静力性工作
2.运动环节在空间中产生自主移动,关节角度变化,原动肌工作性质为动力性工作
第二节 运动技术动作解剖学分析的示例
一、动力性动作解剖学分析的示例
(一)上肢动作分析示例
1.平板卧推
2.正握引体向上
(二)下肢动作分析示例—负重蹲起动作
1.描述动作要求及确定动作周期
2.划分动作阶段
3.分析结果
4.综合评价
(三)躯干动作分析示例—屈腿转体仰卧起坐动作
(四)整体动作分析示例
1.途中跑
2.爬泳
(1)描述动作要求及确定动作周期
(2)划分动作阶段
(3)上肢动作的分析结果及综合评价
入水阶段
抱水阶段
划水阶段
出水和空中移臂阶段
(4)下肢动作的分析结果及综合评价
向上打腿阶段
向下打腿阶段
(5)头和躯干动作的分析结果及综合评价
二、静力性动作解剖学分析的示例——游泳抓台式出发预备动作
(一)描述动作
(二)分析结果
(三)综合评价
三、内脏
第十章 内脏概述
一、内脏的一般结构
(一)中空性器官
消化道
1.黏膜
2.黏膜下层
3.肌层
4.外膜
呼吸道
输尿管道
生殖管道
(二)实质性器官
肝
胰
肾
睾丸
卵巢
二、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一)胸部的标志线
前正中线
胸骨线
锁骨中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腋后线
腋中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二)腹部的分区
1.上腹部
2.中腹部
3.下腹部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消化管
一、口腔
(一)口唇
(二)颊
(三)腭
硬腭
软腭
(四)牙
(五)舌
二、咽
三、食管
四、胃
(一)胃的位置
(二)胃的形态和分布
(三)胃壁的结构
1.黏膜
2.黏膜下层
3.肌层
4.外膜
(四)胃的功能
五、小肠
第二节 消化腺
第三节 消化系统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呼吸道
第二节 肺
第三节 胸膜与纵隔
第四节 呼吸系统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
第二节 输尿管道
第三节 泌尿系统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第十四章 生殖系统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第三节 生殖系统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第十五章 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