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河西走廊》第三集 驿站 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河西走廊》第三集 驿站 思维导图,包括:悬泉置考古、”置“介绍、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到达乌孙、解忧公主等内容。
唐朝是丝绸之路最繁盛的时期,同时也是敦煌艺术的黄金时代,从长安到敦煌的工匠将长安艺术带到这里,莫高窟有一半洞窟是在唐朝修建的,以220窟为代表现存127个洞窟,集中反映了丝路的繁华和唐代文明的宏大辉煌。
隋炀帝西征侵扰河西走廊的吐谷浑并在张掖焉知山举行了外交与商贸会盟,连接中原与世界的丝绸之路再度畅通,裴矩为中原王朝开拓的西北战略,给唐帝国统治者奠定了稳固平顺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文化开始沿着宽阔的河西走廊传入中国,鸠摩罗什代表的佛教徒,以译经造像等方式在河西走廊弘扬佛法,开启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第二集 驿站-汉帝国设置悬泉置
悬泉置考古
时间:1990年5月,敦煌悬泉发掘
出土文物:方形城堡,出土文物17650件,汉代简犊15000枚
”置“介绍
起源:春秋战国时代以来,国家邮译机构称为“置”
汉帝国“置":传输公文交通驿站、物资转运站、政府往来人员接待地称为置
汉帝国继承秦国的邮译体系,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译传或置,确保汉帝国政令通畅,统治力高校强大
置啬夫:”啬夫“秦汉时期的县级以下官员称呼,置啬夫为邮译机构的的行政长官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到达乌孙
乌孙国:一个古老的西戎部落,公元前二世纪生活在河西走廊,与月氏斗争中落败,远走西域,在天山西麓伊犁河谷建立乌孙国
张骞出使,乌孙看到汉帝国实力决定和亲
细君公主(历史第一位和亲工作)嫁给乌孙首领猎骄靡
汉帝国与乌孙开始确立联盟关系
解忧公主
出身:楚王孙女,性格泼辣
婚姻:第一任丈夫军须靡,第二任丈夫翁归靡,育有三个王子和两位公主
事迹
局势:乌孙与汉的亲密惹恼了匈奴,解忧公主看到汉乌实现军事联盟的机会
行动:解忧公主上书求汉朝出兵就乌孙,加急信函经过悬泉置抵达长安
汉帝国: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汉帝国无暇西顾
应对:公元前72年,汉宣帝派常惠出使乌孙
与常惠友谊:解忧公主出嫁前在京城的好友
离世:公元前49年,为中国西部边疆呕心沥血的解忧公主终老长安
常惠
人物介绍
祖籍山西,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外交活动家
公元前100年,随苏武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19年,未屈服,是汉帝国处理外交事务的顾问
常惠出使西域
公元前72年,汉宣帝,第一次出使西域
使命:联合乌孙商议对付匈奴策略
结果:乌孙首领迫切表示发动国内精兵与汉联合打击匈奴
公元前71年,汉匈之战,第二次出使西域
使命:向乌孙通报征讨匈奴作战计划和部署,协调军事行动
行动:协调指挥乌孙五万骑兵,意外大获全胜
意义:实现自汉武帝以来,在西域寻求军事同盟,东西夹击匈奴的夙愿
升职:晋封“长罗候”
公元前70年,第三次出使西域
背景:汉帝国屯田计划令匈奴恐慌,怂恿龟兹王杀害汉帝国校蔚将军屯田轮台赖丹
使命:借出使乌孙,答谢乌孙征伐匈奴的战绩,率领500精锐部队,发动对龟兹的战争
结果:龟兹王郑重道歉,惩处杀害赖丹的凶手
公元前64年,第四次出使西域
率军解救被匈奴围困在车师的汉侍郎郑吉及其手下1000多名屯田士兵
带回乌孙首领信函,解忧公主的儿子 元贵靡为乌孙太子,并为其迎娶汉公主
公元前61年,第五次出使西域
使命:途径悬泉置出使西域,前往乌孙,接受汉帝国和亲公主聘礼
汉简《过长罗候费用簿》记录此次过往人数和消费食物
公元前53年,第六次出使西域
局势:解忧公主长子元贵靡成为乌孙首领,乌孙成为汉帝国属国,辅助解忧公主和元贵靡,常惠再度出使
郑吉领西域都护使任
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建立西域都护府,汉侍郎郑吉为首位都护使,成为汉帝国管理西域最高行政长官
《汉书·郑吉传》:“汉之号令班西域矣”
屯垦戍边
意义:汉帝国巩固河西走廊战略通道与经略西域的重中之重
目标:确保走廊稳定通畅,首先要实现军事移民
成果:屯田官兵高达18万人,沿河西走廊布防,“无事则耕 有事则战”
《屯垦图》-酒泉丁家闸魏晋墓、嘉峪关新城乡魏晋墓描摹的河西走廊屯垦画面
《汉书·匈奴传》记载:“人民炽盛 牛马布野”
河仓城遗址-汉朝储备粮食军需的仓库
赵充国
陇西上邽人,今甘肃天水
三上屯田奏,对内节约经费,对外防御守备的战略方策,屯田戍边建国之初仍在使用
影响:一个边陲驿站见证着帝国荣耀,经历三代皇帝锐意进取,军事与外交齐头并进,屯垦与戍边项目支撑,开创汉与西域和平共荣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