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科学第二章 无菌术
外科学第二章 无菌术知识梳理,包括无菌术的定义和内容、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消毒法、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等等。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如颅内肿瘤病因有遗传、电磁辐射、神经系统致癌物、过敏性疾病和病毒感染等。
颅脑损伤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本图介绍了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颅内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知识。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脑疝是脑组织在压力梯度驱使下,被挤入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大脑镰下间隙等生理性间隙或病理性孔道中,导致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外科学 第二章 无菌术
无菌术
定义
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规范,防止微生物通过接触、空气或飞沫进入伤口或组织,否则就可能引起感染
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操作规范
内容
1)灭菌和消毒的方法
灭菌: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
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2)相关操作规则
3)管理制度
防止经过灭菌和消毒过的人和物不再被污染
第一节 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消毒法
一,高压蒸气灭菌法
分类
下排气式
辅料:121℃,102.9kPa,30min
器械:121℃,102.9kPa,20min
预真空式
辅料,器械:132-134℃,205.8kPa,4min
特点
用得最多,效果可靠
规定
1)灭菌包裹体积上限:40x30x30cm
2)包扎不能过紧,不用绳扎
3)灭菌室内不宜排得过密
4)预置专用的包内及包外灭菌指示纸带:出现黑色条纹表示已达到灭菌要求
5)已灭菌的物品应注明有效日期,通常为两周
二,化学气体灭菌法
1)环氧乙烷气体法
穿透力较强,不损伤物品
气体有效浓度为450-1200mg/L,灭菌室温度37-63℃,持续1-6h达到灭菌要求
2)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法
气体有效浓度>6mg/L,温度为45-65℃,最短时间为28-75min
3)适用于不耐高温、湿热的医疗材料的灭菌
三,煮沸法
水煮沸至100℃并持续15-20min,带芽孢的细菌需煮沸1h
高原地区,127.5kPa,124℃,10min达灭菌效果
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制品及橡胶类物品
四,药液浸泡法
2%中性戊二醛作为浸泡液,30min消毒,10h灭菌
锐利手术器械、内镜等
五,干热灭菌法
160℃,最短灭菌时间2h
170℃,1h
180℃,30min
适用于耐热、不耐湿,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物品的灭菌,如玻璃、粉剂、油剂等物品的灭菌
六,电离辐射法
适用于无菌医疗耗材和某些药品
第二节 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
一,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
2)外科手消毒
内外夹攻大力丸
3)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的方法
二,病人手术区的准备
皮肤消毒法
1)用2.5~3%碘酊涂擦手术区,待其干燥后以70%酒精脱碘两遍,脱去碘酊
2)含活性碘或活性氯的专用皮肤消毒剂
铺无菌单的铺巾原则
先铺相对不洁区,最后铺靠近操作者的一侧,并用布巾钳将交角夹住,以防移动
无菌单只能由手术区向外移,不能由外向内移动
第三节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个人无菌空间
肩部以下,腰部以上的身前区,双侧手臂
手术台面范围也是无菌区
手术区交换位置
一人应先退一步,背对背地转身到达另一位置,以防触及对方背部非无菌区
第四节 手术室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