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维导图
脉络梳理,包含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等。让你考前速记重点,考的候不再犯难。快来收藏学起来!
编辑于2024-03-30 09:09:48马原知识点梳理
绪论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内容和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体系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亚当.私密、大卫.李嘉图)、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欧文、傅立叶)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①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
②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
③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具体体现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的政治立场、重要的理论品质和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哪个为第一性、哪个为第二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思维,还是存在。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因为它规定着各派哲学发展方向并决定着哲学的性质。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它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客观标准。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源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三观一启示
物质观(物质的定义及意义)
定义:
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意识观(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作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实践观(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物质和意识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4.运动和静止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联系: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总特征、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6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灵魂。
2.度、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度:把握适度
3.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的否定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的本质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与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关系
(1)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本质关系)
(2)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本质关系)
(3)价值关系: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利益关系
(4)审美关系:主体在改造和认识课题中得到的美感
认识论的两条根本路线
(1)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
(2)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联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辩证性
客观性:
(1)内容是客观的,包含不依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内容。
(2)检验其标准是客观的,以实践为标准来检验。
辩证性:
(1)对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任何一个真理的两个不同的属性,绝对性主要指真理的客观性,相对性主要指真理的主观性。
(2)统一: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
(3)转化: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主要依据。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实践使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和价值关系
区别:①真理是主体认识客体状态的符合关系,而价值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②真理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而价值是按照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去改造世界。
辩证统一:①成功的实践是以真理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③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决定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运动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
(1)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1.认识根源: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或只看到思想动机。
2.社会历史根源:生产力还不够发展,大多数人从事生产劳动,少数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
3.阶级根源:历代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剥削和统治,极力贬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分工的出现。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
(1)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
(2)统一性:商品必须同事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影响商品价格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但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
(2)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加速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
(4)副作用:阻碍技术进步;出现两极分化;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来不断为自己创造剩余价值,货币就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的劳动力价值,还原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花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劳动力使用价值能创造出比劳动力本身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及方法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所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
(1)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2)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3.资本与利润
资本循环条件、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产业资本指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职能资本;产业资本的循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
产业资本循环条件:
a、并存性,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生产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
b、继起性,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依次连续性。
影响因素:资本周转时间、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两种资本的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又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这两种划分的依据、意义和内容是不同的,不能混淆。
这两种划分的区别是:
(1)划分的目的和意义不同。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2)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同。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
(3)划分的内容不同。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资本构成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数量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力数量的比例关系,叫做资本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来看,资本构成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的比例关系,叫做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者是由前者决定的,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一般地都是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反映。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
影响利润率因素、平均利润率是怎样形成的?
影响利润率因素:
(1)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就高;剩余价值率低,利润率也低。
(2)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
(3)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加快,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提高年利润率。
(4)不变资本的节省。节省不变资本,可以减少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怎样形成的:
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率以及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剩余价值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表现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即形成平均利润。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赔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方面表现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可能的限度内,生产关系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进行自我调整;
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性,并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经济危机的根源、实质
根源: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
实质:相对的生产过剩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垄断产生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
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
垄断与竞争关系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作用与实质
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溶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它是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化而来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用:(1)积极作用: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缓和了阶级矛盾。
(2)历史局限性: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雇佣被剥削的地位,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实质: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作用(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及对中国的影响
实质: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
作用:(1)积极作用: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2)消极作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扩大;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治理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对中国:(1)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2)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3)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 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4)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二战后和08年后)
(1)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化。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国家资本所有制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很大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性和服务性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5)政治制度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应怎样确立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