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包括教育的含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属性,教育的功能,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发展知识点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含义
孟子 《孟子·尽心上》 首次提出教育一词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广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主导
受教育者-主体
教育影响-纽带、中介(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最主要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地位:根本特征
社会属性
永恒性
与人类共始终
历史性
古今不同
继承性
古今相同
长期性
人才培养周期长
相对独立性
自身规律
不平衡性:超前、滞后
教育的功能
作用对象
个体功能(本体功能)
个体个性化
个体社会化
个体谋生(技巧)与享用(享受生活)
社会功能(派生功能)
变迁
政治、经济、文化
流动
职业、区域
性质
正向功能(积极)
负向功能(消极)
呈现方式
显性功能(计划内)
隐形功能(计划外)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朱熹喜神话)
最早、神创、朱熹、错误,不科学
生物起源说(本能生利息)
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
利托尔诺、沛西·能
否定了教育目的性、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心理仿孟禄)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孟禄
否认了教育的目的性、社会性
劳动起源说(米凯爱劳动)
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米丁斯基、凯洛夫
马克思认为唯一一个正确的教育起源理论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教育
古代社会教育
中国
奴隶社会
夏最早-庠
商最早-小学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阶级性-统治者+被统治者
封建社会
稷下学宫(官家举办、私家主持)
太学-最高学府
隋唐设科举制,1905年清末废除
等级性-统治者内部而言
外国
古埃及
古印度
宗教教育
婆罗门
《吠陀》
古希腊
斯巴达
尚武(十分之一)
雅典
崇文
教会教育
七艺(文修正算计阴天)
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数、天文、几何、音乐
骑士教育(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
七技
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总体特征
道统、专制、刻板、象征
近代社会教育
德国-最早实行义务教育
20世纪以后教育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