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理学1—3章
《药理学》重点章节笔记,目前发布到第四章,总结到了第四十七章。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1.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学科。
药理学重点药物整理、重点药物思维导图、药理作用及机制:维生素K拮抗药,抑制维生素K在肝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从而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体外无效。
重点药物思维导图、药理作用及机制:维生素K拮抗药,抑制维生素K在肝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从而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体外无效。
人卫版 药物化学6-9章极简重点总结,包括循环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药理学
第一章 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及规律
新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和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被动转运不消耗能量(滤过、简单扩散)载体转运具有选择性、饱和性、竞争性、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主动转运、易化扩散)膜动转运(胞饮、胞吐)
影响药物通透细胞膜的因素(pH、pKa)
药物的解离度和体液的酸碱度
离子型药物极性高,亲水,不溶于脂不易通过细胞膜脂质层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低ph、分子型多、易跨膜
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低ph、分子型少、不易跨膜
药物浓度差异及细胞膜通透性、面积和厚度
血流量
细胞膜转运蛋白的量和功能
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给药
影响胃肠道吸收药物的因素:肠胃蠕动度、pH、饮水量、是否空腹
首过消除:指从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被肠壁和肝脏部分代谢,从而使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避免:舌下及直肠下部给药
注射给药
呼吸道吸入给药
局部用药
舌下给药
硝酸甘油
分布
指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过程
组织器官血流量
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结合型药物不能跨膜转运,是药物在血液中的一种暂时贮存形式
组织细胞结合
体液的pH和药物的解离度
体内屏障 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
代谢(生物转化)
影响因素:①遗传因素②药物代谢酶的诱导与抑制(酶抑制剂:能使药物代谢酶活性降低、药物代谢减慢的药物;酶诱导剂)③肝血流的改变④其他因素(环境、昼夜节律、生理因素、病理因素)
排泄
指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脏排泄
消化道排泄
部分药物经肝脏转化形成极性较强的水溶性代谢产物,被分泌到胆汁内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肠肝循环 可延长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和作用维持时间
其他途径的排泄:汗液、唾液、泪液、乳汁
房室模型
药物消除动力学
一级消除动力学:体内药物按恒定比例消除,在单位时间内的消除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零级消除动力学: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与血浆药物浓度无关
混合消除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
峰浓度和达峰时间
曲线下面积
生物利用度——相对量和速度
相对生物利用度判定两种药物制剂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
表观分布容积——量化分布范围 血药浓度越低,表观分布面积越广
消除半衰期——半衰期越长,代谢越慢
清除率
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
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多次给药使血药浓度达有效范围
靶浓度
维持剂量
负荷剂量首次剂量加大,然后再给予维持剂量,使稳态血药浓度提前产生
个体化治疗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理效应是药物导致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 功能提高称为兴奋,功能降低称为抑制
药物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和选择性,特异性强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
选择性的基础有: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不均匀、机体组织细胞的结构不同、生化功能存在差异
治疗效果: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患者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消除原发致病因子
对症治疗:改善症状
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不良反应
副反应:不可避免
毒性反应:可预知避免
后遗效应:残存的药理效应
停药反应:停药后疾病加剧
变态反应:过敏
特异质反应:特异体质患者对药物反应特别敏感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药物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最大效应也称为效能
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药物浓度
效价强度:值越小强度越大
半数有效量ED50: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称为半数致死量LD50
LD50/ED50为治疗指数 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越大越安全 效应和死亡两曲线间隔远安全性高
药物与受体
受体的概念和特性: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的功能蛋白质 ①灵敏性②特异性③饱和性④可逆性⑤多样性
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KD表示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 越大亲和力越小
两药亲和力相等时,效应强度取决于内在活性强弱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激动药
拮抗药
受体的调节
受体的调节方式有脱敏和增敏两种类型。受体脱敏是指在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如仅对一种类型的受体激动药的反应性下降,而对其他类型受体激动药的反应性不变,则称之为激动药特异性脱敏;若组织或细胞对一种类型激动药脱敏,对其他类型受体激动药也不敏感,则称为激动药非特异性脱敏 受体增敏是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隆低或长期应用持抗药而造成。 若受体脱敏和增敏只涉及受体密度的变化,则分别称之为下调和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