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行测 数量关系1
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一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快速理解和解决算数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和所用的材料一般不超过高中范围。在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中,会有大量的信息要求管理者快速、科学、准确地接受与处理,而这些信息很多都是用数字来表达或是与数字有关的,因此作为公务员只有掌握快速数学运算的能力,才能胜任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工作。
行测之判断推理知识梳理,包括图形推理(元素组成相同或类似、元素组成不同、空间重构)、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数量关系
课堂1
代入排除法(不能解决太多问题)
什么时候代
题型:年龄问题、余数问题、多位数问题、不定方程问题
选项信息充分可以验证题目所有条件
复杂难题:尝试代入
怎么代
先排除错误选项:大小关系、奇偶特性、倍数特性、尾数特性
再代入:最值原则:问最大则线先代入最大。问最小则线代入最小
从简原则(从最简单的入手):简单条件,好算选项
代入逻辑:遇到矛盾就排除,全部满足就选择
倍数特性法
整除型
判定方法:被3整除(各位相加为3的倍数); 被4整除(末尾两位数被4整除); 被8整除(末尾3位数被8整除); 拆分,如427=420+7,都是7的倍数,所以427是7的倍数;如18是2和9的倍数(2和9必须互为质数),因此如果既是2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则是18的倍数,但是2和9必须互质才行。
余数型
多退少补,多几个则减掉,少几个则加上
比例型(和差倍比问题)
给比例问比例用赋值法
给比例问具体数优先倍数特性,不行再列方程
看问法—化比例—验选项
比例转化的无脑方法:A比B多3/7,则A/B=(3+7)/10=10/7;A比B少3/7,则A/B=(7-3)/7 =4/7;B比A多3/7,则B/A=(7+3)/7=10/7;B比A少3/7,则B/A=(7-3)/7=4/7.
方程法
普通方程
未知数=方程个数
设未知数:设小不设大/设关联关系多的/设比例数/求谁设谁
列方程
截方程
不定方程
未知数>方程个数
一个不定方程:尾数特性(中间系数有为0或5时)、奇偶特性(中间系数恰好一奇一偶时)、倍数特性(如7x+3y=60,则7x一定能被3整除)、代入法
不定方程组:根据未知数确定类型
必须为整数(比如人数、车的数量等)
消元:求谁留谁,消系数小的
利用倍数特性
不必须为整数(比如时间/金钱等)
赋其中一个未知数为0
计算出其他的未知数
课堂2
工程问题(必考问题)
给完工时间
识别:只给了多个(2个以上)的完工时间
方法:赋总量(完工时间的公倍数);求效率(公倍数/时间);听话做题
效率比例型
识别:给了效率比例
方法:赋效率(比例数); 求总量;听话做题
效率直接型:甲:乙=3:2,则甲为3,乙为2
效率间接型:同一项工程,A需3天则B需5天,A需4天则B需6天,总量=3A+5B=4A+6B,得出A和B的比值
特殊型:给出工作人数、机器等数量(单位效率相同),如有30个工人参加修路,假设每个人的效率为1
知识点:误工误赶:加速期工作量=原本工作量+误工期工作量
具体量给定型;列方程,总量=效率*时间,I一般情况下,工程问题中,题目会给出时间,在该三量关系中,若再给出总量或者销量中的一个值,假设给出了效率,则可求总量,不需要进行赋值,列方程即可。
知识点;:牛吃草
识别:有增长,同时也有消耗
方法:套公式
原草:草=(牛1*天1-牛2*天2)/(天1-天2) 原草=(牛-草)*时间
行程问题
基本行程
基本公式:S=V*T
等距离平均速度:2V1*V2/(V1+V2)
注意先走平路,再上下坡的题,基本上是先计算上下坡再加上平路
相对行程
做题思维:判题型、甩公式、填已知、求未知
相遇问题
直线相遇:S=(v1+v2)*T
环形相遇:公式相同,相遇N次,合走了N圈
同端出发的多次相遇:(V1+V2)*T=2nS单程,n为相遇的次数
两端出发的多次相遇:(V1+V2)*T=(2n-1)*S单程,n为相遇的次数
S差=V和*T
追及问题
直线追击及:S=(V1-V2)*T
环形追及:公式同上,追及N次,追了N圈(注:第一次追上之前要记得计算之前多跑的路程)
S差=V差*T
流水行船
公式:V顺=V船+水;V逆=V船-V水;V船=(V顺+V逆)/2;V水=(V顺-V逆)/2;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漂流速度
比例行程
找到不变量,去看正反比,S不变,V与T成反比;V不变,S与T成正比;T不变,S与V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