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指导概述
是通过感官或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 态下的学前儿童行为及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资料的方法。 行为观察的途径是什么? • 观察对象是什么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控制的专业观察 收集多方面的客观资料,观察过程中有严格的观 察记录 编辑版 2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适用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指导概述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基础理论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概念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教育研究中常用到的一种研究方法,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学前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特点
(一)环境的自然性
(二)借助观察工具
(三)记录的客观性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种类
(一)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二)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三)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四)全面观察和抽样观察
(五)定期观察和追踪观察(如陈鹤琴对他儿子观察)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目标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行为和行为变化
(二)评价学前儿童的发展状态
(三)促成学前儿童达到发展目标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准备
行为观察的理论准备
(一)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二)行为主义理论 (斯金纳)
(三)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
(四)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和罗杰斯)
行为观察的技术准备
(一)明确观察目的
(二)选定观察对象
(三)确定观察内容
(四)确定观察范围
(五)拟定观察提纲
(六)选择记录方式
行为观察的心理准备
首先是自我中心
其次是过去经验
最后是情感偏好
此外,观察者要投入自己对教育和对孩子的爱,在枯燥中体会快乐,享受观察的过程
因为观察的物质准备
本子和笔
携带设计好的表格
创设活动场景所需要的物质材料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学前儿童行为指导
行为观察对幼儿教师的意义
(一)行为观察是幼儿教师了解学前儿童的基础,尊重与热爱学前儿童的前提
(二)行为观察可以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三)行为观察的技能是衡量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基于观察的学前儿童
(一)学前儿童行为指导的原则
主动性
过程性
适宜性
(二)学前儿童行为指导的方法
角色扮演法
行为调控法
棒样示范法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方法
描述法
(一)实况祥录发法(能完整详细地记录)
(二)轶事记录法(针对特别的事情或特别幼儿)
(三) 日记描述法
图表法
(一)追踪观察法(以个别幼儿或幼儿群体为对象)
(二)社交图形法(观察和记录幼儿的社交性交往情况)
(三)同伴提名法(学前儿童群体的整体交往情况)
取样法
(一)时间取样法
(二)事件取样法
评定法
(一)等级评定量表
(二)行为核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