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汉语言文学自考语言学概论思维导图
汉语言文学自考必考科目——语言学概论第第四章,不用看书直接背这个就可通过,全部根据考试大纲所做,所有科目和章节都有,会陆续发布。
编辑于2022-09-15 08:16:49 内蒙古自治区第四章 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语法
语法:是语言学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语法是一种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语法规则本质上是说本族语的人头脑中潜在的一种知识,也可以说是人们说话时一种约定习惯。
语法的性质和特点
抽象性
所谓“抽象”,指的是对具体东西进行类的概括
了解语法的抽象性:正因为语法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才成为一种概括的规则及语法,不必去管一个具体的词语和句子,而只需处理一类一类的现象,有了抽象的语法规则,人们在说话时才可能由此及彼,以类相从,再由各种类别构建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框架内造出一句一句合格的话来。
递归性
所谓递归,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重复使用。
了解语法的递归性:语言中句子的格式和长度各种各样,即使抽象也不可能不断增加新的规则,这是就还需要让一种规则多次起作用,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反复使用的规则。语法规则的强大递归性决定了它是一种简明的规则,即它不必建立许多的不同规则,只需重复使用有限的几条规则,就能管住大量的现象,有了递归的语法规则,人们在说话时才可能举一反三,以简驭繁,用数量有限的规则造出无限多的话来。
系统性
所谓“系统”,指的是语法规则具有推导性和解释性。
了解语法的系统性:语言中的每一条语法规则,并不是独立起作用的,一条规则之外往往还有另一条规则管着。当然对某些复杂的局势来说,两条规则也可能还不够用,那么这事就一定需要另外一些规则,可以说,所有的语法规则都是这样互相联系,并共同作用的,语法规则严密的系统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有解释力的规则,即语法规则实际上环环相扣,这一条规则往往受另一条规则制约,或者说另一条规则可以补充这一条规则。有了系统的语法规则,人们在说话时才能形散神聚,变而不乱,说出的话,才能既复杂多样又严密有序。
稳定性
所谓“稳定”,指的是语法规则与语音、语汇这样一些与地狱差异、社会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的语言要素比较起来,变化现象比较少,变化过程也十分缓慢。
了解语法的稳定性:从语法变化的现象看,很多语法规则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多少年来变化一直不大。从语法变化的过程看,实际上即使十分微小的语法现象的出现或更替,都得经过语法系统内部的重新调整,甚至要经过长时间的拉锯战才可能完成。语法规则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有效的规则,即规则一旦形成就不大能随意增加或废止,有了稳定的语法规则,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人们在说话时才能心照不宣,运用自如,说出的话也才能顺利地用于交际。
举例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关系:语音是指语言的声音,包括字词发音,音节轻重,停顿,句调等,但语音形式有时也可能影响到语法,或者说语法现象就表现为语音差别。
举例说明语法和语汇的关系:语汇是指语言中使用的词汇,包括词语的意义用法和类别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也往往影响到语法,因为某些特定词语会造成语法上的差异。
举例说明语法和修辞的关系:修辞是对语言中表达的要求,包括词语选用,辞格运用和句式调整等。修辞现象有时也可能影响到语法,即为了修辞需要有时可以超出语法规则的限制。
举例说明语法和语境的关系:语境指说话时的环境条件,包括特定的场所,对话人和上下文等。语境对语法的影响有时也很大气,在特定条件下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
举例说明语法和逻辑的关系:逻辑对语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语言成分之间搭配关系的制约。从基本要求看,一般人们说话不仅要合语法,也要合逻辑。
语法学:语言学家对于人们组词造句的语感或习惯进行研究后做出的归纳和说明,叫做语法学
第二节 语法现象和语法研究
语法单位
语素,语素组
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多个语素组成的有意义的未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词,词组
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句子,句组
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有多个句子组合而成,表达相互关联的比较复杂的意义,书面上表现为一组句子,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语言单位
说明各个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
各种语法单位相互之间实际上是具有不同的关系,大致上说一种是“量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只是所含成分数量的增减,但性质和作用不变,如词与词组之间就是这种关系,因为词组一定是由多个词组合而成的,即词组总要比词长些,但它们的作用都是做造句的材料。 还有一种是“质变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表现为所起作用的差异,但成分数量却未必有变化,如汉语中的词和词组与句子之间就是这种关系,因为词和词组没有表达功能,句子却要求必须说出来和用于交际,但句子中成分的数量有时可以与词或词组相等。
说明构词层、造句层、表达层各自语法单位的组合关系
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区别是数量性的,即彼此有不同的长度:第一级中语素组是由语素组成的,第二级词组是由词组成的,第三级句组是由句子组成的。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量变关系也可以叫组成关系,“组成”指的是大单位由小单位组合而成,如语素组一定包含多个语素,词组一定包含多个词,句组一定包含多个句子。
说明构词层、造句层、表达层之间的语法单位的形成关系
不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差别是功能性的,即各自有不同的作用,第一级语素和语素组的功能是用来“构词”,第二级词和词组的功能是用来“造句”,第三级句子和句组的功能是用来“表达”。不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质变关系也可以叫“形成关系”,“形成”指的是下一级单位获得上一级单位的功能,如语素和语素组获得造句功能就成为词,词和词组获得表达功能就成为句子。因此语言中某个语言片段到底属于哪种语法单位,既要看它们的长度,又要看它们的功能。
如何理解语法单位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形成关系: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差别是数量性的,即彼此有不同的长度:第一级中语素组是由语素组成的,第二级中词组是由词组成的,第三级中句组是由句子组成的。不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差别是功能性的,即各自有不同的作用:第一级语素和语素组的功能是用来“构词”,第二级词和词组的功能是用来“造句”,第三级句子和句组的功能是用来“表达”。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量变关系也可以叫:组成关系“,”组成“指的是大单位由小单位组合而成,如语素组一定包含多个语素,词组一定包含多个词,句组一定包含多个句子,不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质变关系也叫”形成关系“,”形成“指的就是下一级单位获得表达功能就成为句子,因此语言中某个语言片段到底属于哪种语言单位,既要看它们的长度,又要看它们的功能。
语法研究大范围和目的
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
历史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和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
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横向的和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教学语法和信息语法
“教学语法”的研究结果服务的是人,即建立一套语法规则体系的目的是进行语言教学。教学语法的特点是规范和实用,所涉及的定义和说明要求具有简明性可接受性。
“信息语法”也称作“计算机语法”,它的研究结果服务的是机器,即建立一套可以自动识别和操作的语法规则体系的目的是方便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信息语法的特点是精确和可靠,所涉及的定义和规则必须具有推到性和可验证性。
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
“普遍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同的语法机制。
“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如汉语语法、英语语法等,又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其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如何理解“普遍语法”
“普遍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同的语法机制。
从较大的范围看,普遍语法研究为什么儿童能在短短几年内学会一种语言,为什么人们能说出他从未说话的话,为什么有些本来能正常说话的人会产生各种语言障碍等,这是从心里,生理,病理等学科角度来证明语法具有某种普遍制约因素。
从比较小的范围来看,普遍语法研究为什么人类语言都有相似的结构层次和关系。为什么都会有名词,动词等实体词类和某些起功能作用的虚词,为什么都有表示时态的语法手段,为什么都有语序变化等,这是从语法现象本身的角度来证明语法具有某种普遍内容和形式。
汉语中如何划分词法和句法
词法和句法(这种分法是传统语法学提出来的)
“词法”也称作“形态学”,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
“句法”又称做“造句法”,主要说明句法成分和句子类型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这种分法是现代结构语法学提出来的)
就所有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怎样搭配起来的关系,这就是“组合规则”
从线性的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这就是“聚合规则”
如何理解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种哪个成分在前,哪个成分在后”的问题由组合规则来管,所以组合规则实际就是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不光句子的组合是这样,词和词组的组合等也是如此。 说话不能只说一句,但并不是每说一句话就得有一条组合规则,比如“他写字”,“我们唱歌”,都是按照“我买书‘的组合规则说出来的,他们都是正确的句子,还因为这种组合形式实际上存在着三个可替换的位置,比如……可见组合其实不是一个一个成分的组合,而是一类一类成分的组合,这种“什么样的成分能替换出现在某个组合位置上”的问题就由“聚合规则”来管,所以聚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成分的归类规则。不光这种结构是这样,所有的词,词组和句子形式也都是这样。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可以说每个语法成分都处在既可能跟别的成分替换(聚合),又可能跟别的成分连接(组合)的关系之中;另一方面可以说聚合规则是潜在的,就像按图纸把零件组配成机器。
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当代的形式语法学校多采用这种分法)
“核心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又称“小语法”
“外围语法”则还包括与语法有关的词语,语义和语音等现象,又称“大语法”
第三节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语法形式
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语法形式、词形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形式,凡是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都是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语法形式的类与语法手段:人类的语言各种各样,语法形式也就多种多样,为了能理出一个大致的头绪,一般都根据某些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语法形式贵并未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
词法手段(综合性手段):凡是通过词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手段
词形变化:这是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附加
曲折
异根
零形式
词的轻重音:这是通过此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词重叠:这是通过此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说明词法手段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句法手段(分析性手段):凡是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句法手法手段
虚词:语言中凡是没有语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就是虚词
辅助词
功能词
语类选择:这是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言中各种结构都是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构成的。这种关系不等同与词义搭配,而主要取决于参与组合的词或词组的类。
语序:这是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句调:这是通过真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说明句法手段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根据实例判断语法手段类型
语法手段包括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
说明汉语与外语在语法手段上的异同
说明语法手段与分析性语言、综合性语言的关系
一般可把人类语言分成两大类:主要使用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等语法手段的语言,如俄语、德语等,叫做综合性语言;而主要使用虚词、语序等语法手段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叫做分析性语言。因此,词法手段又可以称作综合性手段,句法手段又可以叫做分析性手段。
分析性手段和分析性语言
主要使用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等语法手段的语言,如俄语、德语等,叫做综合性语言
综合性手段和综合性语言
而主要使用词形虚词、语序等语法手段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叫做分析性语言。因此,词法手段又可以称作综合性手段,句法手段又可以叫做分析性手段。
说明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的关系
语法手段是语法形式的类
语法意义
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就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
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
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
词法范畴
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属于词法范畴
说明词法范畴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体词属性范畴:体词属性范畴主要指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性”是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
“数”是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
“格”是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在很多综合性语言中这都是重要的名词属性范畴。
“有定和无定”是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
谓词属性范畴:谓词属性范畴主要指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动词都有词形变化,主要表示的范畴意义有“时”、“体”、“态”、“人称”。
“时”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的发生时间和说话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
“体”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的一组特征。
“态”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主要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主动太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施事,被动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受事。
“人称”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
句法范畴
主要由结构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属于句法范畴
说明句法范畴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类别范畴:“类别范畴”是由语类和语类选择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
关系范畴:”关系范畴“主要指通过虚词和语序表示的语法意义
根据实例判断语法范畴类型
说明汉语与外语在语法范畴上的异同
说明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的关系
主要使用形态变化等综合性手段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词法范畴的内容就比较丰富,或者说是用词法范畴覆盖了在另一些语言中属于句法范畴第一;而主要使用虚词和语序等分析性手段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句法范畴的内容就比较丰富,或者说是用句法范畴覆盖了在另一些语言中属于词法范畴的意义。
说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就像是语法这张纸的两面,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可以说语法研究的主要人物就是发现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即抓住一种形式的时候要问这种形式有什么用处,发现一种意义的时候要问这种意义是怎么来的。当然各种语言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又有不同表现。 一种语言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也并非简单对应,比如有的是一种形式对应一种意义,也有的是一种形式对应了多种意义,还有的是多种形式对应一种意义。正因为如此,在讲语法的时候一般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分开来说,比如 先从形式这头归纳出有哪些语法形式,或先从意义这头概括出有哪些语法意义。
第四节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词
词类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结果,指“竖着看”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相同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划分词类的结果
共同词类和特殊词类
各种语言都有一些共同的词类,也都有一些特殊的词类、比如已知的人类语言中无一例外的都有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连接词等,这就是各种语言共同具有的一些词类。
但是每种语言也往往有一些自己特有的词类。比如汉语的量词,助词等就是其他语言很少或没有的词类。
说明不同语言存在特殊词类的原因
存在特殊词类的一个原因是相同的语法意义在不同语言中可能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达
造成特殊性词类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是否严格区别内部的差异
词的大类和小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共同点是都可以充当主语,谓语,状语,定语等句法成分,都有实在的语汇意义,位置不固定,数量开放等
虚词如助词,介词,语气词,连词等的共同点则相反,一般不充当句法成分,没有实在的语汇意义,位置固定,数量封闭等。
典型词类和跨类词
子主题
fire可以是名词(火),也可以是动词(点火),这种词就是夸量词,(双词性词),汉语中的花,……
词组
词与词的组合,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特定词类与词类的组合,就构成词组。
简单词组的组合关系
基本词组
利用了语序的语法手段
主谓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被说明成分是主语,说明成分是谓语。
动宾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和所支配事物的关系的词组,动作成分是述语,被支配成分是宾语。
偏正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修饰限制和被修饰限制关系的词语
动补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行为和补充说明关系的词组,动作成分是述语,补充成分是补语。
联合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并列或互不从属关系的词组,一般都需要用连接词连接,前后两个词可以互换位置且意义基本不变。
特殊词组
利用了虚词的语法手段
介词词组:汉语常常要用介词来引导处所,时间,工具,方式,对象等的名词来充当状语。
数量词组:表示数量的词,如英语中的……,汉语数词后面必须有两次,如……
“的”字词组:即“X+的”构成的词组,"x"既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实词,也可以是各种词组,如“公家的”……“的”字词组也都可以独立使用,并转指某类人或某种事物,如“买了票的”就指某些人,“他买来的”就指某种东西。这也是汉语中一种作用相当于名词的词组。
词组的聚合分类
体词性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体词的词组,如"微型汽车"是定中偏正词组,但整体相当于名词,就是体词性词组。
谓词性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词组,如“慢慢走”是个状中偏正词组,但整体相当于动词,就是谓词性词组。
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语中心语功能的词组,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相同,例如“木头房子”等于“房子”,“仔细看”等于“看”,就是相信词组。
离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词组,如汉语的“的”字词组的功能既不等于“的”前的成分,也不等于“的”,例如“吃的”,不等于“吃”,也不等于“的”,就是离心词组。
体词和谓词
句子
单句和复句
单句:从字面上看指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的句子,但实际上单句也可以包含较多的结构和表达加多的意义。
这种包含着从属或降级结构的句子还是单句,但是一种内部结构复杂的单句,所以又叫“复杂结构单句”。
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非常紧密的主谓结构构成的句子也还是单句,但就是一种外部的结构复杂的单句,所以又叫“复谓结构单句”。
复句
复句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分句组成的,表达多个相互关系的较完整的意义,并且分句之间有较小的停顿或有特定的连接词连接,整个句子前后有较大停顿的句子。
复句的类型
联合关系复句
表示并列关系的,表示选择关系的,表示递进关系的,表示连贯关系的
主从关系复句
表示因果关系的,表示转折关系的,表示条件关系的,表示假设关系的,表示让步关系的
句子的句型类(句型类”实际是句子的基本结构分类,无论什么语言都可以根据主谓词组的形式给句子进行结构分类,这就是句子的的句型类。)
句子的句式类:“句式类”实际是句子的变换显示分类。各种语言除完全主谓句这种节本结构形式外,都有一些特殊句子形式。比如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there be句型,it is X that 强调句式,汉语中的把字句,存在句,话题句等。各种语言都可以分别归纳出这样一些特殊句式,就是句子的句式类。
区别主谓句和不完全主谓句即非主谓句
句子的功能类:实际是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分类。如果不考虑句子的结构形式变换形式,只看句子的不同表达功能,那么也可以从句子的用途和语气给句子分类,这就是句子的功能类。
句子的繁简类:如果从一个句子中包含的结构是否比较多,表达的意思是否比较复杂的角度看,那么句子还可以划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这就是句子的简繁类。
句子的组合
句组和话语
句子和句子组合的这种比较长的语言单位叫做句组
句子和句子组合的这种比较场的语言单位叫做话语、顾名思义就是说这种语言单位完全不同于语法层面的各种单位,而只是一种语言运用单位。
篇章和篇章结构
篇章
这种多个单句和复句的组合形式,在语用上就统称为“篇章”
篇章结构
篇章结构的一种分析是从内部发现句子的衔接关系。
后句主题重复前句主题,即篇章中一个主题连续平行发展,后句主题紧接前句述题,即篇章中主题述题首尾相继发展,后句改成另一主题,但也可以看做篇章中前句的主题和述题共同发展出新的主题
篇章结构的另一种分析是从外部找出句子间的衔接形式
词语的关联形式,即使用有特定关联作用的词语,词语照应形式,即使用有特定照应作用的词语,词语隐现形式,即通过相同词语的省略承接上下文
会话和会话结构
会话是句组的一种表现形式
会话结构除了具有与篇章相同的话语结构特点外,其本身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会话的基本单位不同,会话的衔接形式不同,会话的调节手段不同
简单应用
汉语和英语中的动词可以划分出哪些小类
汉语
及物动词
带体词宾语的动词
单宾动词:带受事,结果,处所,工具等不同宾语的动词等
双宾动词
带谓词宾语的动词
不及物动词
分析复杂词组的层次
分析句式与结构的变换关系
如何区别复杂单句和复句:单句不一定就是结构或意义简单的句子,即实际上单句也可以包含较多的结构和表达较多的意义复句并不是复杂句的意思,而是复合句句的意思。因此有多少主谓结构或表达多少意义并不是辨别复句的最主要的标准,而句中的停顿和关联词才是辨别复句的最重要的标志。
根据示例判断句子的类型
综合应用
举例说明划分词类的标准
形态标准,指可以根据形态变化来确定词类。英语的动词有时,体态的词形变化,名词有单复数的变化等,所以就可以根据词形变化来区别动词和名词,有时把构词词尾也算做词形变化。汉语几乎任何词类都没有词形变化,这种标准不适用于汉语。
意义标准,指可以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说道书本,桌子,很容易联想到具体的东西,所以是名词,说道吃,喝,跑,跳,很容易想到是做某事的动作,所以是动词,说道漂亮,有趣,干净,很容易想到某人或某物是怎样养的,所以是形容词。但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是不太可靠的,因为词不仅有语汇概念意义,还有语法范畴意义,develop ,development ,聪明,智慧,这种标准对印欧语系比较适用,用这种标准确定汉语词类有些困难。
分布标准,是说要根据此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比如汉语“木头烂了”中“木头”可以用……替换,“烂”的位置可以用……替换,这些可替换出现的词就存在聚合关系。再如汉语名词的分类标准是能受数量词修饰,但不能受“不,很”修饰,那么如果有的词与此相反,……像不去中的“去”,不干净中的“干净”就不是名词而是别的词,再加上动词的分类标准是常常做谓语,能带宾语‘形容词的分类标准可以受"很“修饰,所以推断出“去”是动词,“干净”是形容词。整体上说,汉语的词类划分似乎只能用这种标准。
说明汉语可以划分出哪些词类
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连接词,,这是各种语言共同具有的词类
特殊词类:量词,状态词,区别词
说明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体词性词组和谓词性词组、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的异同
说明句组是语法单位还是语用单位及句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