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读书笔记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快速掌握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知识要点!下图对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三节的内容都做了详细的梳理。喜欢就请点赞关注一下哦!
编辑于2019-12-10 16:31:49下图详尽地梳理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主要从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来讲述,脑图最后还配有本章小结,有了本图复习就靠它了!
学习笔记思维导图分享!这份思维导图讲解了毛概政治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二节: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议大家收藏起来,这份思维导图用来学习复习预习和教学的很棒!
毛概复习必读!本图梳理毛概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总任务相关知识点,涵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两大考试要点,详细分析中国梦的意义、科学内涵及奋力实现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下图详尽地梳理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主要从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来讲述,脑图最后还配有本章小结,有了本图复习就靠它了!
学习笔记思维导图分享!这份思维导图讲解了毛概政治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二节: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议大家收藏起来,这份思维导图用来学习复习预习和教学的很棒!
毛概复习必读!本图梳理毛概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总任务相关知识点,涵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两大考试要点,详细分析中国梦的意义、科学内涵及奋力实现等内容。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五种经济成分:一、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 二、半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度的形式) 三、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经济 四、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五、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
主要经济分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土地革命完成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新民主民主主义过渡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它,才能完成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3.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二、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转变:“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2017年单选题) .调整工商业的同时,采取对私营工商业加工订货、经销代销
4.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为了实现工业化,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一化:社会主义化(主体)。三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两翼)。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是“主体”和“两翼。”
(2019年单选题)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所围绕着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改造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两种变革方式:暴力没收、和平赎买
2.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是: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公有财产,通过合作社的形式让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的根本任务提到首位,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 1943年3月,党七届二中全会讨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毛泽东指出,我国要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
5.意义:党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度时期的理论在中国具体化,形成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行动指南
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毛泽东审阅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指出:“我国由新民族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需要很长的时间。原因1:经济文化落后,需要一定时期的创造,才保证社会主义的胜利,所需要的经济文化的支撑。原因2: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原因3:毛泽东说,只有完成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等人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开辟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土地改革完成后,广大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表现在,一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二是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农业社会主义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试办初级社(互助组由几户或十几户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土地耕畜,其他生产资料还是归农民个人所有)。生产组织方面,互帮互助,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第二阶段: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的特点: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耕畜和大农具也付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阶段:发展高级社,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按劳付酬、取消土地分红,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第五,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有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手工业供销小组。供销小组给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供给原料和包销产品(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步: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由供销小组合并起来,开始是统一供销业务,核算生产活动由各户分散独立完成;后面部分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合作社对各户的生产有一定的干预(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全部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入社人员参加集体活动,实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1956年底,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和政府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国家有偿的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意义:一、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第二、争取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第三、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发展巩固统一战线。第四、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管理经验。第五、有利于争取团结那些同资产阶级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为什么能够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原因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工人和民族资产阶级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对抗性矛盾。处的好,可以变成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原因2,社会主义国经济已经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原因3,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工人群众对资本主义的监督,使私人资本社会主义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接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
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高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
“四马分肥”1.国家所得税 2.企业公积金 3.工人福利费 4.资方红利
第二步,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资本主义共同所有;企业利润的分配仍是“四马分肥”;国家派干部(供方代表)进入企业内部,同工人资本家(私方代表)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供方代表是领导地位。
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发展生产、满足人民需要完成国家计划为目标,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第三步,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进入高潮。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和私营商业户数的8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和合作社的轨道。这标志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生产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基本上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国家对资方在职人员和资方代理人采取“包下来”政策,以企业为基地,“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对他们在政治上适当安排、工作上发挥作用、生活上妥善照顾、通过改造阶级成分的方式达到从整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目的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在进行关于制度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在进行着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经过“一五”期间的大规模建设,我国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建立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分别采取了区别对象 、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创造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过渡形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毛泽东说,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历史性的胜利,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在1955年夏季之后,农业合作化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出现了一些问题。
列宁说过:“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标志着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成为我国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我国的人民民主政治建设也在有步骤的向前推进。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2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2.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劳动人民已经摆脱了被剥削的地位,成为了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主义的主人
3.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先于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列宁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
4.实践证明,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或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发展奠定制度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重要前提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提高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力量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毛泽东指出:"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事实已经回答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劳动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意义):是20世纪中国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性伟大胜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