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学《血液》
血液(blood)是一种流体组织,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起着运输物质的作用。因此,运输是血液的基本功能。血液将从肺获取的 O2和从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将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另一方面,血液又将细胞代谢产生的CO;运送到肺,将其他代谢终产物运送到肾脏等排泄器官而排出体外。血液又具有缓冲功能,它含有多种缓冲物质,可缓冲进人血液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引起的血浆 pH变化。血液中的水比热较大,有利于运送热量,参与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因此,血液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血液还具有重要的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参与机体的生理性止血、抵御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和各种免疫反应。当血液总量或组织、器官的血流量不足时,可造成组织损伤,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很多疾病可导致血液成分或性质发生特征性的变化,故临床血液检查在医学诊断上有重要的价值。
编辑于2022-09-16 10:06:05 广东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理效应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其机制涉及药物与靶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后续分子事件,如信号转导通路。药效学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总论》,介绍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呼吸系统疾病范畴、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知识,大家可以用于备考复习。
①非同步电除额是通过瞬间高能量的电脉冲对心脏进行紧急非同步电击,以终止心室颤动(包括心室扑动)。 ②同步电转复是以患者的心电信号为触发标志,瞬间发放通过心脏的高能量电脉冲,达到终止有R波存在的某些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使之转为窦性心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理效应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其机制涉及药物与靶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后续分子事件,如信号转导通路。药效学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总论》,介绍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呼吸系统疾病范畴、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知识,大家可以用于备考复习。
①非同步电除额是通过瞬间高能量的电脉冲对心脏进行紧急非同步电击,以终止心室颤动(包括心室扑动)。 ②同步电转复是以患者的心电信号为触发标志,瞬间发放通过心脏的高能量电脉冲,达到终止有R波存在的某些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使之转为窦性心律。
血液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液的组成
血浆
晶体物质溶液
血浆蛋白
血浆与组织液的主要差别物质。
功能
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②与激素结合,防止经肾脏排出 ③运输作用功能 ④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等过程 ⑤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⑥营养功能
血细胞
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反应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 男性∶40%~50%;女性∶37%~48%。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液的比重
红细胞越多,全血比重越大。 血浆蛋白越多,血浆比重越大。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越多,红细胞比重越大。
血液的黏度
全血的黏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受血流切率影响。 血浆的黏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血浆的渗透压
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其种类及大小无关。
分类
晶体渗透压(主要)∶80%来自Na+和Cl-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 胶体渗透压(次要)∶75%~80%来自白蛋白;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
血浆的酸碱度
正常值∶7.35~7.45。 缓冲对∶NaHCO3/H2CO3(最重要)、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
血细胞生理
红细胞
数量
男(4.0~5.5)×10*12/L,Hb为120~160g/L 女(3.5~5.0)×10*12/L,Hb为110~150g/L
生理特征
可塑变形性(最重要)
红细胞在外力的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 取决于几何形状(最重要)、红细胞内的黏度、红细胞膜的弹性。 举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表面积/体积比降低)、Hb变性或Hb浓度过高。
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沉降率(ESR)∶ESR越快,则悬浮稳定性越小。 红细胞叠连则ESRt∶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等,红细胞凹面相贴。 血浆成分决定红细胞的叠连快慢。
ESR---见于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 ESR¯---见于白蛋白、卵磷脂
渗透脆性
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0.85%NaCl为等渗液)。 举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表面积/体积比降低)。
等渗与等张
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同的溶液,如1.9%的尿素溶液。 等张溶液∶使悬浮于其中的RBC保持正常的形态和大小的溶液。 0.85%NaCl溶液既是等渗又是等张溶液。
主要功能
运输O2和CO2(主要);缓冲物质;免疫作用
白细胞
数量
(4.0~10.0)×10*9/L
分类及功能
中性粒细胞50%~70%∶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组织和衰老的红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0.5%~5%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0%~1%:参与过敏反应。
单核细胞3%~8%∶吞噬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与调节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20%~40%∶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生理特性
变形、游走、趋化、吞噬和分泌(除淋巴细胞外均可做变形运动)
血小板
数量
(100~300)×10*9/L
生理特性
黏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糖蛋白GP、内皮下胶原纤维、WF(桥梁)。 血小板不能粘附于正常内皮细胞表面,当内皮细胞损伤时粘附。
释放
致密体释放∶ADP、ATP、5-HT、Ca2+。
α-颗粒释放∶β-血小板球蛋白、PF4、WF、纤维蛋白原、FV等。
临时合成∶血栓烷TXA——强烈的聚集血小板和缩血管作用(阿司匹林可抑制TXA2生成)。
PGl2、NO可对抗血小板聚集,发挥舒张血管作用。
聚集
血小板与血小板的相互黏着。 需纤维蛋白原、Ca2+及血小板膜上GPⅡb/Ⅲa的参与。
收缩
与血小板的收缩蛋白有关。
吸附
表面可吸附多种凝血因子。
主要功能
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血液凝固、生理性止血。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生成
部位
骨髓是成人生成红细胞的唯一场所。
原料及辅助因子
重要原料(蛋白质和铁);重要辅酶(叶酸和维生素B12)
举例
铁摄入不足→低色素性贫血。 叶酸和维生素B1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内因子缺乏(维生素B12的吸收需要内因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A型胃炎恶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促进红细胞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雄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抑制红细胞生成∶雌激素、干扰素g、肿瘤坏死因子等。
关于EPO
产生部位∶肾(主要)、肝(少量)。 刺激因素∶组织缺氧、雄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抑制因素∶肾实质破坏、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因子、雌激素。 举例∶严重肾脏病变时→EPO生成障碍→肾性贫血。
破坏
平均寿命120天
血管外破坏(90%)
部位∶脾(主要)和骨髓 机制∶ 巨噬细胞吞噬破坏 产物∶Hb→胆红素,进入肝脏,合成胆汁
血管内破坏(10%)
部位∶血管内 机制∶ 在血管内受到机械冲击而破损 产物∶Hb与触珠蛋白结合→被肝摄取;未结合的Hb→随尿排出→血红蛋白尿
生理性止血
基本过程
血管收缩
①创伤性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 ②血管壁损伤引起自身肌源性收缩 ③血小板释放5-HT、TXA2等缩血管物质使血管收缩
血小板血栓形成
血小板黏附→活化并释放内源性ADP和TXA2→不可逆聚集→血小板止血栓(初步止血)
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原(可溶)→纤维蛋白(不可溶)→交织成网(加固止血栓)→局部纤维增生→血凝块形成(二期止血)
血凝块中的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血凝块回缩
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
产生部位∶主要在肝脏
特点
①除因子Ⅲ外,均存在于血浆中 ②除因子Ⅳ(Ca2+)外,均为蛋白质 ③因子Ⅱ、VⅡ、IX、X(2、7、9、10)为依赖VitK因子 ④因子Ⅱ、Ⅶ、IX、X、XI、X(2、7、9、10、11、12)和前激肽释放酶都是丝氨酸蛋白酶 ⑤因子V、Ⅷ(5、8)为最不稳定因子
举例∶肝硬化患者易出血,其主要原因是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缺乏凝血Ⅷ因子可导致血友病A,缺乏凝血因子IX为血友病B。
凝固过程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FXa-FVa-Ca2*-磷脂复合物)
内源性途径
发生条件∶血管损伤或血管内凝血 启动途径∶ⅢⅡ→XI→IX→Ⅷ→X 途径特点∶ 参与因子多,速度慢
外源性途径
发生条件∶ 组织损伤 启动途径∶Ⅲ→ⅦI→X 途径特点∶参与因子少,速度快
凝血酶原的激活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作用下,FⅡ(凝血酶原)→FⅡa(凝血酶)
凝血酶功能
①分解纤维蛋白原(I)→纤维蛋白单体 ②激活FXⅢ生成FXⅢa ③激活F V、FVⅧ皿和FXI,形成凝血中的正反馈机制 ④使血小板活化,并提供有效的磷脂表面,也可加速凝血
纤维蛋白的形成
纤维蛋白原(FI)→纤维蛋白单体→凝血酶激活FXⅢ→纤维蛋白多聚体→交织成网→血凝块
举例∶血友病甲、乙、丙分别缺乏FV、FIX、FXI
血清与血浆∶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I)和一些凝血因子(Ⅱ、V、Ⅷ、XⅢ)
抗凝
(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①防止凝血因子、血小板与内皮下成分接触,避免凝血系统的激活和血小板活化 ②血管内皮具有抗血小板和抗凝血功能
(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3)生理性抗凝物质生理性止血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抗凝血酶Ⅲ最重要)
产生部位∶肝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作用机制∶与凝血酶和FIXa、FXa、FXla结合而抑制其活性 特点∶缺乏肝素时,慢而弱;与肝素结合后,增加2000倍;最主要的抗凝物质
蛋白C
产生部位∶肝 作用机制∶灭活FVa、FVa,抑制FX及凝血酶原的激活;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
产生部位∶血管内皮细胞 作用机制∶结合并抑制Xa和VIa-组织因子复合物 特点∶是外源性途径特异性抑制剂;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
肝素
产生部位∶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作用机制∶通过抗凝血酶Ⅲ起作用;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 特点∶无抗凝血酶时,抗凝作用弱
举例
螯合Ca2+∶枸橼酸钠、草酸铵和草酸钾(体外抗凝) VitK拮抗剂∶华法林(体内抗凝) 肝素(体内、体外均抗凝)
纤维蛋白溶解
概念∶血凝块中的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溶解。
纤溶系统包括∶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抑制物。
两个过程
(1)纤溶酶原的激活
产生部位∶肝(主要)和嗜酸性粒细胞 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溶栓剂,临床常用)、u-PA、FXa和激肽释放酶
(2)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可溶性小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部分具有抗凝血作用
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血型与红细胞聚集
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红细胞凝聚∶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
ABO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人的血清中不存在抗Rh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阴性者在接受Rh阳性的血液后产生。 举例∶第一次输血不溶血,第二次或多次输血会出现溶血反应。 抗体主要是IgG,分子较小,能透过胎盘。 举例∶ Rh阴性的母亲再次怀有Rh阳性的胎儿时,母体血液内的Rh抗体会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新生儿溶血。
血量和输血原则
血量
一般体重的7%~8%。 失血<10%→无症状;20%~30%→有症状;>30%→危及生命
输血原则
同型输血∶首选的输血原则
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主侧∶供血者的RBC与受血者的血清。 交叉配血次侧∶供血者的血清与受血者的RBC。
结果
①主侧、次侧均未凝集→配血相合,可以输血。 ②主侧凝集→配血不合,不可输血。 ③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配血基本相合,O型血可输给其他,AB型可受其他。
成分输血
概念∶将人血中各种不同成分,如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经制备后输注给患者。
举例
严重贫血→浓缩红细胞悬液。 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浆或血浆代用品(如右旋糖酐溶液)。 出血性疾病→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因子的新鲜血浆。
自体输血
概念∶采用患者自身血液成分,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的输血
方式
手术前若干日定期反复采血。 临手术前自体采血,并用血浆代用品维持患者正常血容量。 手术过程中无菌收集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