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书法简史(墨尘)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书法简史(墨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先秦、秦代、汉朝、三国、晋朝、南北朝、隋代、唐朝、宋朝、元朝等。
编辑于2022-09-17 08:21:45 辽宁中国书法简史
先秦
铭文占ト
甲骨文
甲骨文又叫ト辞或殷墟文字,是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用来记录占ト,祭祀等活动。1899年才被发现(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都废墟)先后出土十五六万片。从书法角度来看,甲骨文朴质古雅。大多是刀刻的。其线条瘦劲犀利,有直有曲,有方有圆。其结构以横竖.斜角线条为主,附有曲线。排列成行,字行由左向右,也有自右向左。章法布置毫不做作,错落自然,或疏落错综,或谨严有致。文字结构长短,大小不一,但讲究规整均衡。
金文
金文也叫钟鼎文,铜器铭文,是古代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在青铜铸铭文,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金文比甲骨文进一步稳定,趋于规范化和符号化。金文的形体结构有疏有密,比甲骨文要方正整齐,笔画的分布也讲究均匀对称,在用笔上,笔道一般比甲骨文粗,显得雍容厚重。凝练厚重,雄奇挺拔的《大保簋》、《大孟鼎》等。圆润工整,柔和健美的《静簋》、《墙盘》等。朴质端庄,遒健舒展的《大克鼎》、《毛公鼎》等。凹下的阴文叫款,凸出的阳文叫识,所以金文也统称为钟鼎款识。
石鼓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石鼓共有十个,每个上面刻着一首四言诗。内容主要是歌颂田园之美和游猎之盛。是我国最早的刻石。字体介于古文与秦篆之间,或称大篆。是周代金文到秦代小篆的过度。石鼓文的结字严谨端庄,大小一致,笔道的走向的疏密布白都有了严格的法度,偏旁部首的写法和位置也基本固定了。笔法全用玉箸篆的粗细的线条,圆润平和,但柔中带刚。朴茂浑古,圆活奔放。显示出一种成熟,富有修养的艺术匠心,是大篆的典范之作。
秦代
秦书八体(出自《说文解字序》)
大篆
秦篆(小篆)
刻符
虫书
摹印
署书
书
隶书
诏版、权量、瓦当、货币
秦代典籍
《会稽石刻》
《琅琊石刻》
《泰山石刻》
《绎山石刻》
《说文解字序》
篆体
春秋战国时期书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
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
由于李斯秦创造的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演变出隶书。
“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明显。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
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汉朝
中国书法汉字的书写法则,包括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和风格等。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
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于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
汉代创兴章草,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
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
蔡邕的《嘉平石经》
摩崖石刻《石门颂》
《封龙山》
《西狭颂》
《孔宙》
《乙瑛》
《史晨》
《张迁》
《曹全》
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
“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书法家视为“神品"。
于此同时蔡邕的《嘉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胎息楷则的要求。
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北书雄丽,南书朴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至于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相互融合。
三国
楷书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
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
“楷书鼻祖”钟繇:
钟繇(151年一230年),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钟繇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兼工,以楷书最擅长。
钟繇对书法发展史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方面他能适应时代潮流,善于学习民间出现的新书体;
另一方面他勤奋学习,善于思考与钻研。
钟繇的楷书古雅浑朴,圆润遒劲,古风醇厚,笔法精简,自然天成。
钟繇代表作品:《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等
碑刻巨作
曹魏时期的碑刻巨作,最显赫者当属《公卿上尊号碑》和《受禅碑》,这两通石碑,立石于河南许昌。两碑的规制完全相同,共刻字32行,行49字,碑阳刻字22行,碑阴刻字10行。
三体刻石:
三国时期,曹魏最大的书法工程,要数《三体石经》的书写刻石。
《三体石经》相传是曹魏正始年间(240—248)刻写而成,内容为儒家经文,包括《尚书》《春秋》和《左传》,用古文(大篆)、小篆和汉隶三种书体刊刻在同一石版上,分为上、中、下三排。上排刻古文(大篆),中排刻小篆,下排刻隶书,三种字体依次往下排列。
东吴皇象
三国时期,东吴一带书法最有造诣、最为后世所称颂者唯皇象一人。
皇象,字休明,生卒年不详,三国时吴国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曾任青州刺史。书法以章草著名,章草学杜度,后自成一家,名冠当时,篆、隶兼擅,亦为世人所称道。
晋朝
晋朝书法艺术有长久的影响力体现在其书法表现了晋朝自由浪漫的社会风尚,晋人崇尚自然、自由的思想气质也流露在晋朝的书法作品中,这对古代士大夫具有很强吸引力。晋朝书法就不仅具有艺术性,更有思想性和文化性。
西晋:
西晋时期的书法与三国书法有极大的相似性,具有强烈的过渡性色彩,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重申禁碑令,使行楷的发展趋势得到保证;
二,字体演变继续推进,尤其是行草书;
三,出现了一种在后来成为重要的书作样式的形式,即墓志。
这时期的著名书家有三位:
卫瓘
卫瓘(公元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
曾任尚书令,是西晋重臣,官至司空、太保。八王乱起,为贾后所杀。
代表作品:《顿首州民帖》
索靖
索靖(公元29年~303年),字幼安,敦煌龙勒(今甘肃阳关附近)人,张芝姊孙。官酒泉太守、征西将军,人称“索征西”。
代表作品有《出师颂》、《皋陶帖》、《七月廿六日帖》、《月仪帖》等
陆机
陆机(公元261年~303年),字士衡。吴县华亭(今属上海市)人。
西晋时官太子洗马、著作郎,为成都王司马颖所重,任平原内史、前将军,伐司马乂,兵败被杀。
代表作品:《平复帖》
东晋:
东晋时期的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世家大族作品
非世家大族作品
东晋书法家:
世家大族
王氏家族:
东晋初年势力最大的家族,当时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同时,终东晋一代甚至整个书法史,王家也可以说是最为煊赫的一族。
王家的第一代,在东晋就都享有书名
代表人物:王导
王导(276年~339年),字茂弘,小字赤龙 ,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开国元勋,政治家、书法家,镇军司马王裁的儿子。
代表作品:《省示帖》《改朔帖》
王家第二代中,王羲之为整个时代书法的核心人物。
王羲之
楷书方面,他在钟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则,创制出影响千古的范式,从此使楷书的各种点画有了明确的分工,隶书与楷书完全分流,成为特色截然不同的两种字体。
行书方面,他继承钟法,使之进一步规范化,也成为后世模范,充分体现“晋尚韵”的特色。
草书方面,他进一步使章草向今草转化。
他以完美的技法和婉媚的风范,影响了此后整个中国书法的进程,被后人誉为“书圣”。
代表作品:《兰亭序》《十七帖》《黄庭经》等
第三代中,代表人物王献之
王献之不为其父所束缚,而是改其父的内擫笔法为外拓笔法,大胆创新,进一步破除古法,增强点划之间的牵连映带,突出节奏的变化,使行草书更具自由发挥的空间,创造了“破体”。
代表作品:《鸭头丸帖》和《中秋帖》等。
庾氏家族
有庾翼、庾亮、庾冰、庾怿。
谢氏家族
有谢安、谢尚、谢万。
郗氏家族
有郗愔、郗昙。
卫氏家族
卫烁(人称“卫夫人”)
桓氏家族
桓温、桓玄。
非世家大族
按照载体分为:墨迹和碑刻
墨迹:
《李柏文书》、前秦《譬喻经》、西凉《十诵比丘戒本经》、北凉《沮渠封戴赠官木表》、后梁《维摩经卷》、西凉《秀才对策文》和《妙法莲花经》等。
碑刻:
《爨宝子碑》《王兴之夫妇墓志》《谢鲲墓志》《颜谦妇刘氏墓志》《王闽之墓志》《夏金虎墓志》《谢琰及妻王氏墓志》等。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南朝
南朝书法是东晋小王书风的自然延续,在王献之身后“比世皆高子敬书”。这也是当时趋新尚妍的审美风尚的自然表征(陶渊明的“天然平淡”就不及谢灵运、颜延之的“错彩镂金”受欢迎)。直到梁武帝开始复古,推举钟繇,打击王献之,而钟繇的书作已经不显,间接使王羲之得到重视。
书论:
东晋后的南朝在书论上有精彩的发挥,这是东晋书法的辉煌提供的条件,汉魏时,书论是以作品为中心,论书书体的之美——象、势、法,这一时期开始关注到作者,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收录了著名书家。这时期的书论出现了辩证的议论,王僧虔的“神采、形制”、“骨力、媚好”,这些重要的概念为后世的书论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书论上重要的概念。
碑刻:
南朝的碑刻墓志多采用楷书了,不同于东晋的隶意多而楷意少,反映了铭石书的楷书在这时期才完成过渡。
隶书遗韵的方笔楷书:刘宋《刘怀民墓志》《爨龙颜碑》等。笔形方锐,撇、钩等保留翻挑,虽横画左低右高,而结体呈横平之势。
典型的楷书:南齐《刘贷墓志》《瘗鹤铭》等。这类则是“斜划紧结”。与王书楷法很接近,表明铭石书对于王书的趋尚。
墨迹:
这一时期的书家有羊欣、孔琳之、王僧虔、王慈、王志等。此外还有一些写经等墨迹,是敦煌石室保存的,如《出家人受菩萨戒法卷第一》等。
北朝
北朝战乱直到北魏统一北方,书法以实用为主,多是铭刻碑版,因战乱佛教兴盛,出现大量造像题记。北朝的名家不如南朝多,著名者有清河崔氏、范阳卢氏。从北魏前期的平城时代到后面迁都洛阳,书风呈现出字体演变的轨迹。
平城时代:
近百年来人们对于“魏碑”的认识,局限于典型的也就是北魏后期的作品,而平城时期是魏碑的前身,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洛阳时代:
这时期已经是北魏的后期,孝文帝实施“汉化”,形成慕尚南朝的风尚。这一风气对人们的书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为突出的即是楷书的变化。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魏碑”。洛阳时期的碑志楷书可谓“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北朝石刻:
北朝没有留下名家墨迹,但碑刻形式多样,数量丰富,特色鲜明,在书法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时至今日,它至少有两方面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肯定:
一是字体演变,这些作品记录了北朝在楷书上的探索,证明北朝楷书是唐代楷书得以辉煌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艺术价值,这些作品所特有的阳刚豪迈、朴拙生辣,是书法美的一种重要类型。
北朝石刻书法统称为“北碑”,而北碑又以北魏成就最高,故又称作“魏碑”。其审美价值:
“一曰魄力雄强,
二曰气象浑穆,
三曰笔法跳跃,
四曰笔画俊厚,
五曰意态逸,
六曰精神飞动,
七曰兴趣酣足,
八曰骨法洞达,
九曰结构天成,
十曰血肉丰美。”
依照其型制、用途,这些作品可以分为五大类:
造像题记:
内容多是为造像者记功德和替死者祈福。
代表作:《始平公造像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等
这些作品多数刻制方法比较简单,似乎常常不经过书丹而直接刻写,故刀的意味比较浓厚,被看作“方笔”的典型,风格雄强峻厚,朴实茂密,最具阳刚之美。
摩崖刻石:
主要集中在山东境内。
分别有北魏时期的《云峰山刻石》,北齐时期的《四山刻石》及《经石峪金刚经》、《石门铭》、《水牛山文殊般若经》等。
墓志:
最主要的是出土于洛阳邙山的元氏皇族墓志
代表作有《司马景和妻墓志》《刁遵墓志》《崔敬邕墓志》《鞠彦云墓志》《张玄墓志》等。
墓志则风格多样,有的凝重,有的超逸,都具有很高的审美审美价值。
墓碑和神庙碑:
代表作有北魏的《嵩高灵庙碑》《高庆碑》《贾思伯碑》《张猛龙碑》《高贞碑》,东魏的《高盛碑》《敬使君碑》《李仲璇碑》,北齐的《隽修罗碑》,北周的《华岳颂碑》等。
这类作品用途相对较为庄重,刻制也比较精心,有的作品还有意追求篆隶形意,因而往往以庄严谨饬为特点。其尤佳者,为《张猛龙碑》。
隋代
楷书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了中国,隋朝和之后的唐朝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前启后之地位。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
四风格
1、平正淳和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
3、深厚圆劲如《信行禅师塔铭》等。
2、峻严方伤如《董美人墓志铭》等
4、秀朗细挺如《龙藏寺碑》等。
隋代碑刻和墓志书法流传较多:
隋代著名的碑刻有:《龙藏寺碑》《曹植碑》《贺若谊碑》《孟显达碑》《宁口碑》《董美人墓志》《苏孝慈墓志》《元公墓志》和《元公妻姬氏墓志》等。
这些碑刻和墓志,结体或斜画竖结,或平画宽结;风神或浑厚圆劲,或秀朗细挺;都能符合变化,自成面貌。
智永
陈、隋间的书法家。晋王羲之的后裔。名法极,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继承祖法,书艺精湛。所书《真草千字文》有墨迹本和刻本
丁道护
谯县人。生卒年不详。隋文帝时书家。官襄州祭酒从事。擅长真书,溢妍华致,在当时名声颇大,对初唐真书颇有影响。
释智果
隋仁寿年间书法家。师从智永。会稽人。隋炀帝曾说:“智永得右军肉,智果得右军骨。著有《心成颂》,见于宋·苏霖《书法钩玄》。
薛道衡
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后为炀帝所杀。名重一时,然书迹流传不多,相传书有《和南帖》、《尔朱敞碑》等书迹,但现在都片纸不存。
唐朝
初唐时期
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他们一扫前代单纯追求流美的柔靡之气,代之以刚健、昂扬,呈现了初唐书风意气风发、欣欣向荣的气象。
盛唐时期
楷书大家颜真卿、草书大家张旭、怀素,分别使楷书、草书的发展达到完美的程度。
晚唐时期
柳公权转向清劲瘦硬的书风,以骨取胜,创制“柳体”。
初唐四大家
欧阳询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在唐代,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勃海县男,故又称“欧阳率更”、“欧阳勃海”。
欧阳询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其声名远播国外,当时高丽国不远千里,遗使求其墨迹。
欧阳询的楷书风骨峻峭平中寓险,结体严谨庄重,为一时之绝。其楷书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简 称《化度寺碑》)、《甫诞碑》等。
《九成宫醴泉铭》,贞观六年刻,魏征撰文。此碑书法,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力刚劲,有晋人风韵,并开唐人楷风。笔画似方非方,似圆非圆,间架结构精严中见疏朗,被誉为“楷书极则”。历代对此碑评价极高。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 姚(今浙江省)人。与欧阳询同时代。官至太子中舍人,太子右庶子,封爵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
虞书法师承智永禅师,上溯王右军晋书遗风。其楷书法度严谨,外柔内刚。
留传墨迹不多,其代表作有《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行楷)。
褚遂良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杭州钱塘人。高宗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故又称“褚河南”。
其父与虞世南是好友。他初学书于虞世南,后学习二王,他溶学帖学碑于一炉,汇南北书风于一体。楷书中有隶意,豪劲清润,劲炼疏瘦,自成一家。
其书法生动的点画、灵变的笔形、劲逸的体势,对后代书法影响很深。
传世墨迹较多,著名作品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阴符经》等。
薛稷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曾官太子少保,亦称“薛少保”。
他的外祖父是魏征,家藏不少虞世南、褚遂良墨迹,薛自幼在外祖父家锐意临仿,备受熏陶。
其楷书用笔纤细,结体疏松潇洒。其传世书迹不多,但书法风格特殊,故能跻身楷书大家之列。其代表作有《信行禅师碑》
颜筋柳骨
颜体:结体宽博,笔力雄强,气势开张;点画有篆书笔意,横细竖粗,圆浑道劲,筋骨内含。
柳体:结体紧劲,笔锋锐利,骨力遒健;用笔方圆兼备,笔笔用力,横画与竖画同重,以骨力胜。
二人书法风格,一个雄强浑厚,一个瘦劲挺拔,一肥一瘦,各领风骚。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琅琊临沂人。曾任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后,颜官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世又称“颜鲁公”。
因秉性刚直,受奸臣排挤、陷害,最后被叛贼李希烈杀害。
初学褚遂良、张旭,后开拓创新,陶铸万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把唐楷推上顶峰。其楷书刚健浑厚,雍容端庄,舒展开阔,点画丰腴,结体丰伟,足可代表大唐气象,世称“颜体”(横细竖粗)。
楷书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勤礼 碑》《东方朔画赞》《麻姑仙 坛记》《颜氏家庙碑》等;
行书有《祭侄文稿》《争座位稿》等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早期的成名之作,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端庄秀丽。学颜体者多从此碑开始,入其堂奥。此碑现藏西安碑林。
《颜勤礼碑》系颜真卿60岁时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写的神道碑,是学习颜体的主要范本。此碑笔势开张,内松外紧。有人评价为“端庄伟岸,雍容雄秀,高古苍劲,气势逼人”。
《祭侄文稿》被公认为“天下第二行书”。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 原(今陕西耀县)人。
晚唐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
他的楷书初学ニ王,后融合欧颜,自出新意,创造出道劲峻拔的“柳体”书。
柳书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显露,刚劲中含秀润,严谨中有生动。
代表作有《金刚经》《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最著名的是《玄秘塔碑》,笔画道劲挺拔,楷法严谨,为初学者入门之阶。现立西安碑林。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64岁时所书。书体端庄俊丽,左右基本对称,横轻竖重,而短横粗壮,且右肩稍稍抬起;长横格外瘦长,起止清楚;竖画顿挫有力,行笔挺劲舒长。撇画锐利,捺画粗重。从结字的整体来看,主要是内敛外拓。
在柳书各碑中,《神策军碑》字体较大,意态雄豪,气势道迈,典型地表现出了柳书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艺术特点。
颠张狂素
张旭
张旭(675-750),字伯高,又字季明,苏州吴郡人。官至金吾长史,世人称他“张长史”。
为人潇洒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
张旭工真楷,尤精草书,被誉为“草圣”。
玄宗时代,张旭的字,李白的诗,裴旻的剑,并称“三绝”。
张旭极爱喝酒,每次喝得大醉后,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有时竟以头发蘸墨写字,故人们称他为“张颠”。
他师承“二王”今草,又法接张芝狂草。其草书上下贯通,迂回流连,奇丽惊人,变化多端,神奇莫测,形成张旭“狂草”的独特面目其草书主要作品有:《肚痛帖》《千字文》《古诗四帖》等
怀素
怀素(725-799),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人。
自幼出家为僧,世称沙门怀素、释怀素、僧怀素等。
他学书非常用功,常在地上、墙上、袈裟上、芭蕉叶上练字。
他比张旭更嗜好酒,更不拘小节,一日要醉多次,醉后狂书,落笔如骤雨旋风,被称“狂素”
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
其作品有《自叙帖》《苦笋 帖》《论书帖》《圣母帖》《千字文》等。
智永
智永(生卒年不详),俗姓王,称永禅师,名法极,会稽人,王羲之七世孙,生活在陈至隋代,年近百岁才圆寂。
他少小出家,住在永欣寺。潜心学道习书30年,临得真草千字文800本,写秃的笔头足足装了十大瓮,后埋入土中,称为“退笔冢”。
智永的实践再次告诉人们:只要功夫深,书艺自然进。
他写的800本《真草千字文》,“散与人间”,浙东各寺均施一本。
可惜,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雨劫难,留传至今的手迹只有日本所藏一本。内中真草两体隔行排列,运笔凝炼,闲雅秀丽。
宋苏轼说其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
因其书名远播,前来永欣寺求书与请求题额者络绎不绝,竞使一方净土热闹非凡,致使木门限被踏损,不得已,裹以铁皮,人戏称为“铁门限”。
陆柬之
陆柬之(585-638),吴郡人,初唐著 名书法家。
是虞世南的外甥,自幼学书于舅父,晚习二王之法,以行书著称唐代。
其传世代表作有《文赋》(西晋陆机),后人评价其书:“柬之所书则精绝﹣世,字字娟秀,脱胎于《兰亭》而带有其舅氏虞永兴之逸致,遂韵法双绝。”(王书之韵味,虞书之法度)。
李邕
李邕(675-747),字太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北海太守,故又称“李北海”。
其天资聪敏,少具才识,为人刚直,敢于直言,屡遭贬谪。后遭奸相李林甫嫉恨杖杀。
李邕被人称为“书中仙手”,书法兼工多体,以行书名世,行书成就为唐代之冠。
他取法二王,博采魏晋各家及北碑长处,融会贯通。
其行书似欹而正,左低右高,笔力雄健浑厚,结字宽博,端庄严谨中见峭拔,纵横得体,开合自如。王(羲之)书以秀逸为胜,李书则以豪健著名。故唐太宗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
其代表作有:《李思训碑》《麓山寺碑》(又名《岳麓寺碑》)。
《李思训碑》瘦劲道丽,自然流畅,被视为李邕行书第一ー;《麓山寺碑》笔力雄健,气势浑朴,笔法刚柔兼施,结字参差错落,充分表现了其行书奇崛多变的艺术风格。
杨凝式
杨凝式(875--954),字景度,号虚 白,陕西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少保、少师,世称“杨少师”。曾因避祸而佯狂,故人亦称“杨疯子”。
杨凝式性格狂放不羁,久居洛阳,好游佛寺道观,遇山水胜景,常流连吟咏,提笔在墙壁上边吟边写,当时洛阳寺观随处皆有其书迹。
其书初学欧、颜,后又上溯二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布白结体令人耳目一新,成为承唐启宋的行书大家,是唐楷向宋行过渡的的关键人物。宋代四大家都深受其影响。
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 志图跋》。
《韭花帖》(行楷)真迹在清末曾为罗振玉所藏,后不知下落。此帖法兼晋唐,萧散有致,清秀洒脱,章法疏朗闲淡,别具一格。行书以晋代为盛,唐代仅为余波,杨凝式后之宋代又起大潮。
隋唐五代,以唐为最,形成了书法史上的第二次艺术高峰。大家辈出的唐代书法,对后世书法的普及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书论
唐代不仅是书法艺术的昌盛时代,而且 也是书法理论大丰收的时代。书法理论非常丰富。
最著名的书论有:
李世民的《论笔法》
欧阳询的《八法》
虞世南的《笔髓》
孙过庭的《书谱》
张怀罐的《书断》
颜真卿、张旭的《十二意笔法》
李阳冰的《论篆》
李嗣真的《书后品》
张彦远的《法书要录》
韦续的《墨薮》等等。
宋朝
淳化阁帖
淳化三年(992),宋太宗把秘阁所蔵的力代书法珍品墨还收集一起,命斡林侍书王者编成法帖,刻社枣木板上,拓下来赐给大臣们,这就是著名的《淳化阁帖》。
此丛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法帖,第二至四卷为历代名臣法帖,第五卷为诸家古法帖,第六至八卷为王羲之书,第九至十卷为王献之书。
此丛帖为丛帖之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帖学在宋元明代蔚然成风。明代刻帖更多。
宋元明清书法界,形成了专门的帖学派,与碑学派相对应。
帖学崇尚“二王”书体书风,帖学临摹尺牍、信札书法,构成了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宋四家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是一位中国文化史上“全才”一诗词、文、书、画俱绝。
其书结体劲美,雍容大度,点画丰腴,个性十足。
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洞庭春色赋》《赤壁赋》《醉翁亭记》等。
黄州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 书”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
黄庭坚工于诗文,善行草书,楷法也自成一家。
其书法风靡朝野,宋徽宗、宋高宗都带头学黄字,当时有“山谷翰墨满江南”之说,对后代影响深远。他的字独具特色,中间紧,四周松,飘逸沉着。
行书代表作有:《范浇传》、《松风阁诗》;
草书代表作有:《诸上座帖》、《花气诗帖》、《李白忆 I 旧游诗卷》等。
米芾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米南宫。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又称“米襄阳”。
米芾书画俱绝,为书画学博士。他初学颜,学欧、褚,后学王羲之。其书刚健端庄,神气飞扬,留下大量行草书墨迹。
著名的有《苕溪诗卷》、《蜀素帖》、《草书九帖》、《多景楼帖》等。
蔡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 仙游(今福建仙游)人。
蔡襄天资高,积学深,意趣浓,书法入二王,行书最佳。
代表作有:《山居帖》《陶生帖》《离都帖》等。
宋徽宗与瘦金体
赵佶(1082-1135),庙号徽宗,在位期间,怠于国政,但颇具艺术天赋,极爱书画,成为一位出色的帝王书画家。
他举起“瘦金体”大旗。
赵佶“瘦金体”瘦硬中寓腴润,挺劲犀利,秀丽飘逸,有很强的兰草意味。结体严整似楷,但行笔似行书。
代表作有《瘦金体千字文》、《夏日诗帖》等。
南宋名迹
南宋在书法史上无名家,只有名迹。
如《衰迟帖》(吴说)、《秋清帖》(陆游)、《急下帖》(范成大)、《虎头山诗》(文天祥)等。
元朝
元代书法,沿袭宋代,盛行帖学。但元人提倡越过宋人,直接师法魏晋隋唐,力图重现古法,从而发展为一种回归的潮流,其中赵孟頫是代表。元代书法是一星闪耀,赵孟頫主盟书坛。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曾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死后谥号文敏,故又称“赵承 旨”、“赵文敏”。
赵孟頻诗文书画兼通,篆隶真草诸体皆精。楷书自成一家,称“赵体”。
他在元朝,荣际五朝,名满四海,与苏轼一样,以全才冠世,为政清廉。
其书法博采众长,研习钟、王、智永、褚遂良、李邕、柳、黄(庭坚)、米等书,将晋韵、唐法、宋意冶于一炉,推陈出新,创立“赵体”,其书风影响了整个明代。
其代表作品《仇锷墓碑铭》《汲黯传》福神观记》《胆巴碑》《兰亭帖十三跋》《雪晴云散帖》《洛神赋》《妙严寺记等》。
从整体上看元代书法,主要呈现出以下的几个鲜明特点:
第一,主张复古,以元初的赵子昂为首的书法家认为宋代的书法已经走到末路,唯一的成就就是因为政治的开放,使书法家能够随心而写、随心而发,为明代草书名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二,元朝政府还专门设置了奎章阁等文化机构,所有的这些都促进了书法的发展。
第三,书体复兴以及与“诗、书、画”的结合。元代书法家注重复古的同时也使各种书体全面复兴。自从魏晋就少有人使用的章草再次兴盛,元朝出现了大批的章草高手,而隶书和篆书也出现了一定的书家。由赵子昂开始的诗、书、画的结合,是艺术品的形制上的突破。
元代代表书家
赵孟頫:
代表作品:《胆巴碑》《洛神赋》《妙严寺记》等。
鲜于枢:
代表作品:《唐诗草书卷》《临神仙起居帖》
倪瓒:
代表作品:《静寄轩诗文》《自书诗稿卷》《致慎独有道诗札》等
杨维桢:
代表作品:《城南唱和诗卷》《竹西草堂记卷》等
康里巎巎:
代表作品:《谪龙说卷》、《李白古风诗卷》、《述笔法卷》等。
耶律楚材:
代表作品:《自书诗翰》
明朝
崇尚帖学
三宋
宋克、宋琏、宋广
二沈
沈度、沈粲
吴中三子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指生、枝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真楷法精谨,草法奔放,风骨烂漫,天真纵逸。
代表作有《赤壁二赋》、《论书卷》、《杜甫诗轴》、《春江花月夜》等。
文徴明
文徴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徴明,别号衡山,自称衡山居士,长洲人。
小时字写得不好,后发奋读书写字,以勤补拙,书法大进。与吴中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交友会文,人称“吴中四オ子”。
绘画长于山火花卉,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文徴明是继苏轼、赵孟順之后又一个全才。
其书路极宽,小楷尤为精绝,楷法钟王,字体宽舒展和,疏密匀称适宜,流动秀劲。
小楷代表作:《金刚经卷》、《千字文》、《顾春潜传轴》(此帖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帖神采飞扬,结构宽博,用笔精巧)等。
王宠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人称“王雅宜”,长洲人。
艺术天资极高,工画,精小楷,师法钟、王、虞。
巧中见拙,婉丽道逸,秀雅有致。其疏拓的艺术特色,与祝允明之奇崛、文徴明之和雅相映成趣。
传世作品有《千字文卷》《石湖八绝句卷》(上两帖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之问诗》(均为行草书)等。
晚明四大家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率,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既能继承二王传统,又能独辟门户,开宗立派。
康熙帝酷爱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董其昌书法,当天真烂漫,圆劲秀美,结字妍正,意境高远,颇有禅味。各种书体皆精,以行草为甚。
代表作有《试墨帖》《李白月下独酌诗卷》《龙神感应记》《鲁公语轴》等。
邢侗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山东临邑人。
工诗文,善书画,与董其昌有“北邢南董”之称。其书笔力矫健,尤善写大书,雄强奇绝。
作品有《书客中行》、《临鹅群帖》等。
米万钟
米万钟(1570—1628年),字仲诏,号友石,又号海淀渔长、石隐庵居士,原籍陕西安化,后当锦衣卫,居北京,米芾后裔。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后任江西按察使。天启五年(1625年)被魏忠贤党人倪文焕弹劾,降罪削籍。崇祯元年(1628年)复官,仕至太仆少卿,卒于官。
有好石之癖,又能画石。善画山水、花竹。书法行、草得家法,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书迹流传甚多。著《篆隶考讹》二卷。
张瑞图
张瑞图(1570-1644),字长公,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芥子居士,福建晋江人。官至建极殿大学士。
他打破传统笔法,于晚明竞尚柔媚之际,独标气骨,自成一家,结体遒紧,劲健有力。
代表作:《七绝诗轴》、《五绝诗轴》、《王维终南山诗轴》、《后赤壁赋卷》等。
徐渭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莲道士,人称“徐文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徐自己标榜:“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其书法字形忽大忽小,笔画忽粗忽细,布局忽密忽疏,线条扭曲,点画零落,摄人心魄。以行草著称,尤精狂草。
主要作品有《夜雨剪春韭诗轴》《词轴》 《青天歌卷》等。
黄道周
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官至礼部尚书。明末起兵抗清,兵败被杀。
工诗文,擅书画,以文章风骨闻名天下。其书撇开宋元,直法魏晋。
代表作有:《自书诗卷》《五律诗轴》《七律诗轴》等。
倪元璐
倪元璐(1594-1644),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官至户部尚书。李自成攻陷北京,自缢而死。
结体严密。用墨喜用干墨。
作品有《金山诗轴》《题画诗轴》《祝寿诗轴》
清朝
清代的书法发展,按时间大致可分三段。
早期(约顺治、康熙、雍正时)是明季书风的延续,属帖学期;
中期(约乾隆、嘉庆、道光时),帖学由盛转衰,碑学逐渐兴起;
晚期(约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是碑学的中兴期。
早期(顺治至康熙年间)
清代前期,国势初平,百废待兴,尚无力过多关心书法,因此这时期基本上延续的是晚明书风,大体可以看作三线发展:
一是延续晚明行草书风的新发展;
二是传统书风的延续;
三是篆隶初兴。
延续晚明行草新书风的主要人物:
王铎、傅山、朱耷、许友等
这些书家,多数对晚明时期的行草新书风有切身的体会,有的(如王铎)本身就是其中的主将;有的(如傅山)虽然主要生活在清初,但是国破家亡的伤痛,也使他们无法在一种悠游清和的心境下从事艺术创作,因而对晚明新风有热切的推崇。
传统行草书风的延续:
董、赵书风的笼罩
这一风气的形成,既是董其昌影响的自然延续所致,也与清初几位皇帝的引导有关。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酷爱董其昌书风;乾隆在位六十年,喜欢赵孟頫书风。由是,整个清朝前期的朝廷官员书法,多数都受董、赵书风的笼罩。
其中也出现过一些水平较高的书家如查士标、姜宸英、沈荃、孙岳颁、查昇等。这些书家主要受董其昌风格影响,但因为学力或性情的限制,未能充分发挥董书的妍雅清逸,或过于拘谨,或过于软弱,气息上都不很高明,尤其是创造性相对王铎、朱耷等人有较大的差距,所以虽然一时获誉甚高,却终究没有开辟新境。
篆隶书法
清初的篆隶,在晚明基础上有一些进展,声势渐壮。
除傅山外,善于隶书的还有戴易、郑簠、王时敏、朱彝尊等,实绩渐有可观。
中期(雍正至道光年间)
乾隆、嘉庆前后,董、赵的影响渐弱,文人们向古代传统的追寻逐步深入,这使得篆隶书法的复兴步伐加快了,对晋唐宋元明传统的学习范围也大大扩展,由此成为两股基本的力量:
一是对晋唐宋元明传统学习的深入:
这一派书家有的仍以学习董、赵为主
但更多的则是向宋、唐、晋的大师们取法
代表人物有王澍、张照、刘墉、梁同书、王文治、梁巘、翁方纲、钱沣、永瑆、铁保等,其中翁、刘、梁(同书)、王有“清四家”之称
二是对秦汉北朝传统的重新发现与取法:
涉足这一领域的艺术家中,有不少画家,如名列“扬州八怪”的郑燮、金农、汪士慎等人,他们疏离于主流文化圈之外,而与市民阶层有较密切的联系,艺术思想、创作倾向带有一定的叛逆性。在书法上,对晋唐以来传统采取一种比较主动的反叛姿态,而对秦汉传统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从而成为秦汉传统复兴的一批重要力量。
晚期(咸丰至清朝末年)
嘉庆、道光前后,阮元、包世臣倡兴碑学,从理论上鼓吹秦汉北碑传统在书法史和书法美学系统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时显学。但深入实践的许多书家,并未完全舍彼取此,而是各取所长,自觉不自觉地寻求融合之道,使两大传统都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晚清书家,大体可分作三类:
一是以晋唐传统为主的书家:
林则徐、翁同龢等
此外,晚清学人善于传统行草的人数还是极多的,其中也不乏名声不远而水准甚佳的高手,如戴熙、郭嵩焘、曾国藩、王拯乃至李鸿章、张之洞等,都有相当的传统书法造诣。
二是以先秦秦汉北碑为主的书法家:
这类书家比较多,前后有张廷济、朱为弼、徐同柏、赵之琛、六舟达受、吴熙载、杨岘、张裕钊、吴大澂等。
他们大多是集传统经学、金石、书画、辞章、考据、收藏研究于一身的学者型书法家。
三是以兼宗两大传统并寻求融通的书家:
何绍基、赵之谦、杨守敬、康有吴昌硕为等
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字香补,中年以后更字昌硕,浙江安吉人。晚年被推举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是晚清杰出的艺术家,诗书画印皆自成家数,影响深远。
著有《缶庐集》。
他既是清代书法的殿军,又是近代书法的开山,他于篆、隶用功最多,尤其是《石鼓文》
晚年变化笔墨,引入行草意趣,遂使笔情墨趣,流溢行间,篆书的复兴,至他而达到一个新高度;
行书以王铎为宗,融入欧、米,又引入碑法之苍劲浑朴,老辣生奇,使行书也重放光华。
治印初习浙、皖,既而出入秦汉,借鉴封泥匋甓,融入写意绘画情趣,形成了斑驳高古、沉雄壮遒的新面,即作小印,也有寻丈之势。
治印还独创修整印面和边栏的法门。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古今无二。
吴昌硕的成就,是清中期以来两大传统深入融会的硕果,标志着清人重理古典的工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为近现代书法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