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的系统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的系统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语言的符号性质、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的系统
语言的符号性质
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的符号性质)
符号两方面
形式(能指):可感知的,如信号灯、上课铃、盲文
意义(能指):有其专门的意义
符号的特点
①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交通信号灯用来照明则和普通的灯没有区别
②符号的形式和意义具有一般性:交通信号灯是用于普遍的具体的指示,而非针对某一街道车辆
③根据形式和意义的联系分为两种类型
象征性符号:禁止吸烟、男女卫生间
非象征性符号(形式和意义没有必然联系)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线条性
任意性
含义
作为符号系统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一个语言符号中音和义的最初结合是任意的,无理据的)
任意性证据
①同一概念在同一时期不同语言中语音形式差异很大(“书”在汉语发shu,英语是book);相近发音在不同语言中意义可能完全不同(英语中water在汉语里是“窝头”)
②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联系也会变化(rise在三四百年前读作人r[i:]s,现在读作r[ai]s)
③同一语音形式在不同语言中表达不同的含义(long在英语里是“长”的意思,在汉语里是“龙”)
④同一语言内部也存在同义不同音和同音不同义的现象(同义词和同音词)
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以此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而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了解多个语言符号之间组合方式(蓝天、天蓝,他吃不、他不吃)
具体符号的线性组合是语言的外在呈现形式,是语言切分和结构分析的基础。
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基于线条性的符号层级
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并不是按照线性次序一个接一个 在同一层面上构成,而是由小的符号单位组合构成较 大的结构单位,较大的结构单位再构成更大的单位, 从而形成不同层级的单位。
语言系统的二层性
音系层
语音形式:音位、音节、音步、语调段
语法层
有音有义的符号:语素、词、词组、句子
语言系统层级装置:以少驭多
音系层的最小单位的数量远远少于语法层的最小 单位
每一层由较小的单位构成较大的单位
如何运转?
单位+规则
如交通信号灯:单位:红—禁止通行、绿—准许通行、黄—注意 规则:一次只能亮一种颜色;不同颜色按照一定的顺序
语言单位的组合和替换
每个语言单位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 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语言结构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组合关系以语言符号的线条性为基础
结构体的语义=单个符号的音义关系+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组合关系(1+1>2):眼睛大、大眼睛,鸡吃、吃鸡
组合关系具有一般性:红花、红旗、白花; 花红、花开、眼红
组合关系存在于现成的结构中,是已经实现了的关系。
聚合关系:一些语言符号在组合结构中的某一位置上能 够相互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发生改变,这些符号 在结构中具有相同的作用而成为一个聚合。
吃鸡 —“鸡”可替换为“鸭、菜、肉……” “吃”可替换为“买、蒸、画……” 注:假若将“吃”换成“母”,或将“鸡”换成 “喝”,结构关系发生变化,因此“吃”和“母”不 能形成一个聚合,“鸡”和“吃”不能形成一个聚合。
聚合关系是潜在的,是一种联想关系。
二者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犹如几何中的横轴和纵轴, 语言符号单位处在这两个轴向形成的坐标上, 既是某个组合轴线的单位,同时也属于聚合群的成员。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语法层和音系层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
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性质
单位的明晰性
结构的二层性
能产性
传授性
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