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一、佛教心理治疗的原理二、佛教对心的认识三、佛教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四、结说佛教为心性之学
编辑于2022-09-24 10:24:46 广东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二、佛教对心的认识
佛教中,对心的介绍及修心的内容极为丰富。可以说,三藏十二部典籍,无不是围绕“心”而展开。其中,又分为妄心和真心两大类。
1.意识和潜意识
八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和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前六识属于意识的范畴,其中,又以第六识的活动能量最大,范围最广,也最易为我们所认知。而第七识和第八识属于潜意识的范畴。虽然阿赖耶识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的,正因为它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才要通过修行转变不良品质,转染成净,转识成智。可见,相对意识来说,潜意识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说,意识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微不足道的部分,潜意识才是它在水下的巨大存在。
2.烦恼和解脱的心理
第一是普通心理,即一般心理学都会讲到的常规心理。比如在色受想行识五蕴中,就包含三种普通心理。受是情感,又分苦、乐、忧、喜、舍五种,其中,苦和乐主要偏向生理,忧和喜主要偏向心理,而不苦不乐、无忧无喜则称为舍受。想是思维,属于理性认知的范畴。行是意志,是想好之后准备行动。此外,唯识所说的作意、触、受、想、思,又称五遍行,也是属于遍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活动的普通心理。第二是不善的心理,佛教称之为烦恼,即扰乱内心的力量。第三是善的心理,与解脱相应的心理,比如戒定慧。
3.真 心
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它。核心思想是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
三、佛教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佛经说,佛陀具备三德二利。三德,即断德、智德和悲德。断德是彻底断除烦恼,即涅槃的功德。智德是大智慧的开显,成就根本智和后得智。悲德是大慈悲的成就,对一切众生生起无限的慈悲。二利,就是自利和利他,不仅能让自己了生脱死,走出轮回,也能帮助一切众生实现同样的利益。
1.皈 依
皈依,即皈依佛、法、僧三宝。其中,又包含外在的住持三宝和内在的自性三宝。外在三宝:首先是以佛陀作为健康人格的榜样。其次,对佛法建立完全的信任,因为这是佛陀为我们提供的心理治疗方案。第三,有具德善知识为导师,通过依法修行来完成治疗。此外,我们还要皈依内在的自性三宝,相信自身就具有三宝的内涵,具有觉悟的本质。皈依外在三宝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我们认识内在三宝。
2.发 心
发心,即发展什么心理,这是代表对生命目标的选择。但智慧的高度不同,德行的高度也不同,所以,我们需要选择一个目标,为生命发展做好规划。我们之所以学佛,是相信佛陀的品质最为圆满,最为究竟。佛教提倡的发心,主要是出离心和菩提心。所谓出离心,就是摆脱贪嗔痴、摆脱五欲六尘的决心。而菩提心则是对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是将这种心理延伸到一切众生,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摆脱烦恼,走向解脱。
3.戒律和忏悔
受持戒律,就是为了建立防范机制,让贪嗔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逐步减少,从而保证人格的健康。佛教的忏悔,包括忏和悔两部分。忏是在佛菩萨或善知识、道友前发露自己的过错,悔是因为知错而发愿不再继续。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也是心灵的排毒药,使病毒不会在内心积聚,从而保持健康。
4.布施、忍辱和正见
布施,是通过施舍来解除执著。忍辱,是通过接纳来消除嗔心。佛教所说的忍辱,是在遇到逆境时以智慧进行观照,然后理解它、接纳它,而不是本能地产生对立。般若就是正见,也是六度的核心。
四、结 说
佛教修行不仅要解决贪嗔痴产生的问题,还要解决贪嗔痴本身,进而开发生命内在的良性潜质。
佛教为心性之学
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心”,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也包括心灵的净化、改善和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行就是修心
佛教是东方的心理学。相对只有一两百年历史的西方心理学来说,它已走过二千五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佛弟子依照佛陀指引的方法,降伏烦恼,调御心行,乃至明心见性。近代以来,这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古老智慧,开始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荣格等心理学大师,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佛教思想,作为心理学理论建设和临床治疗的指导。其中,尤以正念学说的影响最大。
一、佛教心理治疗的原理
佛教对心理疾病的定义就是贪嗔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那些异于常人且带来各种障碍的心理问题,才被列入疾病范畴。佛法就是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而修行就是一个治病的过程
1.四谛法门
这是佛陀根据当时医生治病的过程安立的。当医生面对一个病患时,首先要进行如实的诊断;其次要找到疾病的根源所在;第三是对治疗结果加以评估,知道健康后的状态是什么;最后才能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也是佛教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四谛法门又包含两重因果,即轮回的因果和解脱的因果。
首先,看到痛苦的现实,知道以迷惑为基础的人生是充满痛苦的。其次,明了这种痛苦来自生命自身的迷惑和烦恼。第三,知道健康的生命状态是觉醒、自由和喜悦的,那就是涅槃。最后,了解走向涅槃的方法。
核心都是围绕八正道展开,分别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又包含戒定慧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正见,属于慧的内容,即如实、客观地认识世界。第二部分为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的内容,即正确的语言、如法的行为和正当的职业,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部分为正念、正定,属于定(禅修)的内容。在佛教中,把烦恼的彻底止息称为涅槃,或者说,是轮回的终结。
2.声闻乘和菩萨乘
前者是发出离心,成就个人解脱。在修行上偏向对负面力量的止息,比如讲无常,讲苦,讲空,侧重于否定。
而菩萨乘不仅有对负面的否定,还重视正向的开显,认为生命有两个层面,一是由无明迷惑展开的痛苦人生,一是依内在觉性开显的快乐人生。
3.因缘因果
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它。
除了过多的欲望,错误观念也是导致痛苦的源头之一。佛陀教导我们的,是探寻痛苦的真正成因,从而找出治疗方法,对症下药,这是佛教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思路。
4.佛陀的重大发现
每个众生都有觉悟的潜质,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可以完成对生命的自我治疗。因为生命原本就是清净、快乐和自由的,只是被无明所惑,才会颠倒梦想,烦恼重重。
真正的健康者,一方面是彻底断除迷惑烦恼,一方面是圆满开发觉悟潜质。这种潜质,就是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的大智慧和大慈悲。当这种品质被完全开显,我们就会成为佛菩萨那样的人。在这个意义上说,自己才是最好的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