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牙龈病
口腔牙周病学,详细的总结了炎症类,白血病龈病损,增生类的知识点内容。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下载收藏哦~
编辑于2022-09-27 07:23:03牙龈疾病
炎症类
慢性龈炎=单纯性龈炎=边缘性龈炎
好发区域:前牙区,尤其是下前牙区
流行病学
儿童和青少年中患病率高,青春期达高峰,17岁后逐渐下降
涉及人群广
病变部位: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严重时也可涉及附着龈
病因
始动因子:牙菌斑
临床表现
牙龈色:暗红或鲜红,水肿,光亮,表面点彩消失
牙龈形
边缘变厚,不紧贴牙面
龈乳头圆钝肥大,球状增生,甚至覆盖牙面
点彩消失,糜烂或肉芽增生
牙龈质地
松软,缺乏弹性
增生时:坚韧而有弹性
龈沟深度
假性牙周袋,深度>3mm
无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
龈沟探诊出血
早期判断的指标
龈沟液增多
甚至溢脓
鉴别诊断
早期牙周炎
有无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
X线片可示
血液病引起的牙龈出血
血液检查
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自发出血
有坏死
有自发痛
HIV相关性龈炎
牙龈线性红斑
血清学检查
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
洁治术
较重时配合药物治疗(1-3%过氧化氢,0.12-0.2%氯已定)
手术治疗
只有少数炎症消退后牙龈外形不能恢复的病人,行牙龈成型术
防止复发
口腔宣教—患者自主
定期复查维护—医生参与
预后
良好
容易复发
预防
关键做好菌斑控制工作—一级预防
青春期龈炎
好发区域:前牙
病变部位:唇侧龈缘与牙龈乳头,舌侧少发
流行病学:青春期,女>男
病因
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临床表现
牙龈色:暗红或鲜红,水肿,光亮,表面点彩消失
牙龈形状:肿胀明显,球状增生
牙龈质地:软
探诊深度
假性牙周袋,深度>3mm
无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
探诊出血:明显
龈沟液量:多
诊断
病史:青春期
临床表现:炎症程度超过局部刺激物能引起的程度
可伴增生(青春期表现)
局部刺激因素存在
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
洁治术
较重时配合药物治疗(1-3%过氧化氢,0.12-0.2%氯已定)
手术治疗
只有少数炎症消退后牙龈外形不能恢复的病人,行牙龈成型术
防止复发
口腔宣教—患者自主
定期复查维护—医生参与
妊娠期龈炎
定义
发病时间:妊娠期内
原因
女性激素水平升高
原有慢性龈炎
表现
原有炎症加重
牙龈肿胀或形成瘤样改变
恢复:分娩后自行减退或消退
好发区域:前牙区
病变部位:龈缘与龈乳头,一个或多个龈乳头成瘤样
流行病学:30-100%,变化率大
病因
相关致病菌
中间普氏菌
局部
菌斑微生物
全身:性激素增多
黄体酮增多,使得血管扩张,白细胞渗出,炎症反应加重
组织新陈代谢改变
龈下菌斑成分变化:中间普氏菌增多
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出血严重(吮吸,进食时),一般疼痛
牙龈色:暗红或鲜红,水肿,光亮,表面点彩消失
牙龈形状:肿胀明显,球状增生
牙龈质地:软
探诊深度
假性牙周袋,深度>3mm
无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
探诊出血:明显,一般无疼痛
龈沟液量:多
妊娠2-3个月开始,8个月达到高峰,产后2个月减轻至妊娠前水平
妊娠期龈瘤
也称孕瘤单个牙的牙龈乳头,下前牙唇侧多见,妊娠第3个月开始
自觉症状:妨碍进食
牙龈色:鲜红光亮
牙龈形状:扁面形近远中扩展,分叶状,有蒂或无蒂,直径不超过2mm
质地:松软
探诊出血:极易出血
诊断
病史:患者为孕龄妇女,处于妊娠期
临床表现
治疗
去除病因
去除刺激因素,动作轻柔
严重患者:不影响胎儿的药物冲洗
手术治疗
体积太大,妨碍进食
前3个月,不用药、不拍片,4-6个月进行
维护:自我卫生
尽量避免使用全身药物治疗
预防:妊娠前治疗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ANUG
ANUG=“奋森龈炎”=“战壕口”=梭杆菌螺旋体性龈炎
好发部位:下前牙多见
病变区域:龈缘与龈乳头,不累计附着龈
流行病学:青壮年,男性吸烟者或营养极度不良者
病因
始动因子:聚合酸杆菌、中间普氏菌、螺旋体
已存在的慢性龈炎或牙周炎
身心因素
机体免疫力
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极易出血,疼痛明显,典型腐败性口臭
牙龈色:出血创面,灰白色假膜
牙龈形状:龈乳头颊舌正常,中间凹,火山口样——直至破坏后与龈缘成一条直线,刀切样。
牙龈质地:坏死
探诊出血:出血多
全身症状:低热、疲惫、下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转归
唇颊侧黏膜
坏死性龈口炎
坏死性溃疡牙周炎性
诊断
病史:起病急,病程短
细菌学涂片检查
治疗原则
去除大块牙石+坏死组织
过氧化氢(双氧水)冲洗含漱
支持治疗:维生素c+蛋白质
药物治疗:甲硝唑
口腔卫生指导
修复治疗:牙龈成形术
急性龈乳头炎
病变部位:个别龈乳头
病因
食物嵌塞
机械刺激
不良修复体
病理表现
自觉症状:自发性胀痛,触痛
牙龈色:轻微红肿
牙龈形状:肿胀
探诊出血
叩痛
治疗:去除刺激因素
增生类
药物性牙龈肥大
定义
原因:长期服用某种药物
实质:纤维增生体积增大
好发区域:全口牙龈,上下前牙最重
病变部位:唇颊或舌腭侧龈乳头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不出血,无疼痛
牙龈色:淡粉红色
牙龈质地:松软
探诊出血
无炎症:不出血
伴炎症:龈缘出血
病程进展
开始于服药后1-6个月
停药后数月逐渐消退
诊断
病史:服药
临床表现:实质性增生
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
换药或停药
去除菌斑和其他刺激因素
配合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维护防止复发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病因
常染色体显性或者隐性遗传
临床表现
恒牙萌出后全口增生,游离龈,附着龈,膜龈联合覆盖全部牙冠
上颌腭侧最重
牙齿可移位
牙萌出困难
治疗
牙龈成形术,青春期后进行(青春期后可缓解)
鉴别诊断
白血病龈病损
病因及病理
牙龈内大量幼稚白细胞浸润,致使牙龈肿大
临床表现
病损波及:牙龈乳头、龈缘、附着龈
全口牙龈肿大,暗红发绀或苍白,松软脆弱
龈缘处坏死、溃疡和假膜形成
自发出血倾向,且不容易止住
疼痛明显,牙痛,黏膜坏死
有口臭
全身症状,低热、乏力
靶器官除了牙龈以外还有牙髓,幼稚白细胞进入牙髓,髓腔压力变大,🈶️剧烈性疼痛,会出现牙髓炎症状
诊断及鉴别诊断
血象+骨髓检查
治疗
1、内科会诊
2、保守为主,切忌手术或活检。出血不止时,可局部压迫或药物止血或牙周塞治
3、牙龈坏死,清洗,消炎药或碘制剂
4、含漱口水控制菌斑、消除炎症
5、急性白血病—不做洁治
6、口腔卫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