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化学考研生物碱2
生物碱化学性质,生物碱,碱性大小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显色反应,沉淀反应。希望对小伙伴有所帮助哦~
这是一篇关于中药化学考研生物碱(3)的思维导图,提取分离,总碱的提取,分离,中药实例,小伙伴们赶快学习起来吧~
这是一篇关于中药化学考研生 物 碱(1)的思维导图,详细的总结了概述结构与分类,理化性质,物理性质的内容要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生物碱
主题
生物碱化学性质
碱性
碱性大小常用Pka表示,数值越大,碱性越强
pKa<2为极弱碱,pKa2~7为弱碱, pKa7~11为中强碱, pKa>11为强碱
一般规律
胍基>季铵碱>脂氮杂环sp3>脂肪胺>芳香胺sp2≈氮芳杂环sp2>酰胺类≈吡咯
胍基
吡咯
生物碱碱性大小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N原子的杂化方式
碱性SP3>SP2>SP P电子活动能力大,易给电子
9.5
5.4
5.17
中性
诱导效应
氮原子周围引入供电子基,使之电子云密度增加,碱性增强。引入吸电子基,则碱性减弱。 常见吸电子基:苯基、羰基、羟基、双键、醚键、酯键 常见供电子基:烷基
特例: 具有氮杂缩醛结构的生物碱常显强碱性。 如氮原子邻位碳上具有α、β双键或α-羟基,可异构成季铵碱,使碱性增加。
对于N原子处于桥头时,无法发生异构化,形成季铵碱,此时仍符合诱导效应通则
(pKa8.29) (pKa5.60)
诱导-场效应
分子中,与N原子空间接近的吸电基团,除了沿化学键传递的诱导效应外,还会产生静电场吸电效应,使N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碱性减弱.
共轭效应
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与π-电子基团共轭时,引起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使碱性降低的效应。
例外,胍基的碱性强
常见有苯胺和酰胺两种形式。
苯胺型: pKa 4.58
酰胺型:酰胺中的氮原子与羰基形成p-π共轭。 pKa 1.42
空间效应
氮原子的周围取代基的构型、构象等立体因素,如果阻碍氮原子与质子的结合,则使碱性降低。
氢键效应
当生物碱成盐后,氮原子附近如有羟基、羰基,并处于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分子内氢键时,氮上的质子不易离去,碱性增强。
如: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沉淀反应
在酸水条件下或酸性稀醇中进行
沉淀试剂多为分子量较大的碘化物复盐,重金属盐,大分子酸类。 碘化铋钾(Dragendorff)(橘红色沉淀) 碘化汞钾(Mayer)(类白色沉淀) 碘-碘化钾(Wagner)(棕色沉淀) 硅钨酸(Bertrad)(灰白色或淡黄色沉淀) 苦味酸(Hager)(中性条件下,黄色沉淀) 雷氏铵盐与季铵碱生成红色沉淀。(水溶性)
注意假阳性的干扰。它们是酸水浸出液中的蛋白质、多肽、鞣质。所以进行沉淀反应前,要净化。沉淀反应阳性判断:三种以上沉淀试剂均为阳性
鉴定未知药材中是否含有生物碱
显色反应
不同生物碱可与特殊试剂生成不同颜色,可用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