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际的奥秘:曾仕强告诉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曾仕强
人际关系的奥妙。本章详细阐述了建立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十大要领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其中最重要的是良好的沟通,好的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除此之外还包括如何处理好内外部工作关系,家庭关系是终身学习的必修课。
编辑于2022-09-27 20:16:21 重庆人际的奥秘:曾仕强告诉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引言
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差别
第一,西方的人际关系是“神本位”的,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人本位”的
第二,西方人以个人为单位,中国人以家庭为单位。
第三,西方人重视平等,中国人重视合理的不平等。
第四,受“神本位”的影响,西方人只讲权利和义务,而中国人讲彼此对待。
第五,西方人重视法律,中国人重视道德。
第六,西方人之间充满好奇,中国人之间充满关怀。
第七,西方人之间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距离,而中国人常常是亲密无间的。
第八,西方人之间是利害关系,中国人之间是势利关系。
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第一,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第二,天下事好像没有什么是不能变通的,若是变通不了,大多是因为找错了人。
第三,法由少数人订立,由一个人修改。中国人不喜欢违法,不做违反规定的事情。但是中国人普遍喜欢动脑筋,做一些法律没有规定的事情。
总的来说,人伦关系的重点,在于“公正”而“不平等”。对上要有礼貌,但不可以谄媚、讨好;对下不宜太严,也不能过分宽松、纵容;与平级同事相处,不必太拘束,也不可以过分熟不拘礼。其中的轻重,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因事适当拿捏,这样,才称得上“公正”。只有用心体验、不断改善,才能达成良好的人伦关系。
1、中国人的特性
第一节,言——模棱两可,言不由衷
听话不如“看”话
中国人说的话通常包含很多意思,有些人听懂了表面意思却常常听不懂言外之意
凡是耳朵听不懂的时候,就要用眼睛看,还要动脑筋
“随便”并不随便
1.“随便”代表“看看你的诚意”。
2.“随便”表示具有“单凭物质不足以表达全部的敬意,必须拿精神来补助”的用意。
3.“随便”暗示“我有我的意见,只是不便说出来”。
“随便”绝对不是含糊,而是“在和谐中找到合理”的一个代名词。中国人如果真的随随便便,一定没有前途。
“随便”并不是“差不多”,而是以“合理就好”为原则
以“不随便”的态度来“随便”,才能符合合理的标准。
用高声说话来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想法,是中国人的绝招,在人际关系的运作中,具有转危为安的决定性力量
不反对并非赞成
警觉性特别高的中国人,会尽量避免公开表态
其实,我们说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事实上是赞成之中有反对,而反对之中也有赞成,并不是不分是非、糊里糊涂或者怕惹事端。
既不说赞成的话也不说反对的话,一方面保证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对方的责任,凸显听者的自主性,使其更加重视自律和自为。
中国人相信,公开表示赞成或反对,事实上都不一定可靠,不如采取观察、试探、测试、迂回打听等方式来加以判断。若是因为怕得罪人,吞吞吐吐,既不敢赞成也不敢反对,那就是心术不正,终将被别人厌恶,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前程。合理地赞成加上合理地反对,才是正当的行为。
看清楚之后,合理地表达反对或赞成的意见;尚未看清之前,千万不要冒冒失失地说出“我赞成”或“我反对”,以免被利用,或被人看不起,令自己骑虎难下。
第二节 行——谨慎小心,反求诸己
“合理就好”的理念使得中国人的一言一行都要把握好分寸
先弄清对方是谁
中国人比较倾向于“差别对待”,以不同的标准来对待不同身份的人。如果你的职位比我高,那你说什么都应该是比较正确的;如果你和我职位平等,那就以“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态度对待你;如果你的职位比我低,我不会以大欺小,却绝不容许你以“下”犯“上”。
对象不同,你采取的措施也应该不同。先问清楚是谁说的,再做定夺,这就是 一种“经”,如何应变,则是个别的“权”。
小心才不会上当
中国人不会要求别人怎样,只会提醒自己“防人之心不可无”。
站在不相信的立场来相信,才不至于一相信就上当。
你无法要求别人绝对诚实,因为没人能做得到,所以只能自己小心。
凡事都追求合理
中国人认为,既然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就应该“反求诸己”,即“要求他人合理之前,先求自己合理”。以自己的合理来影响他人,使他人亦能合理。
在中国社会,凡事自己求合理,就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自己合理不合理要通过他人的反应来判断。
第三节 心——追求圆通,善于自保
圆通和圆滑的区别
第一,过程完全相同而结果截然不同,“推、拖、拉”到最后能解决问题是圆通,不能解决问题是圆滑
第二,圆通的人善于利用“推、拖、拉”的短暂时间来充分思考,寻求此时、此地合理的行动方案,以便减少阻力;圆滑的人只想利用“推、拖、拉”把时间拖延过去,以便逃避当前的问题,根本不想解决问题
第三,圆通的人用“推、拖、拉”来降低竞争的压力,使大家觉得经过“推、拖、拉”之后得到的答案,应该可以接受;圆滑的人,则冀望于不经由竞争,便能够获得胜算,或者不愿意应付挑战,悄悄地逃之夭夭。
圆通就是“面对现实”,“负起责任”,另外加上“不伤害面子”。只有学会圆通,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我们先接受圆通的概念,再观察圆通的事实,分析圆通的要素,才可以学得圆通的精髓。
第一,将心比心是圆通的先决条件;多以欣赏的眼光来体会他人的圆通,比较容易吸取他人的经验,迅速成长;常以厌恶的心情来批评他人圆滑,结果便只有生气的份儿,失去学习他人宝贵经验的机会。
第二,不要完全排斥或放弃“推、拖、拉”,也不能够凡事都“推、拖、拉”,以免一不小心,就变成令人厌恶的圆滑。
遇事先求自保
深藏不露
第一,人怕出名猪怕壮。人愈出名,遭遇的麻烦愈多。越有能力,承担的责任越重。中国人比较喜欢打击有能力的人,同情没有能力的人;能者必须多劳,没有人会感激,而且容易招人嫉妒。因此,不如隐藏实力,凡事量力而为。
第二,不要夜郎自大。中国人对那些自我膨胀、把自己看得很伟大的人,大多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背后则嘲笑他们夜郎自大、不自量力,十分看不起。
第三,要知人上有人。即使自己的本领高强,也要明白人上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所以要深藏不露,以免泄露自己的实力,招来对手的攻击,对自己不利。
深藏不露实际上是中国人守身哲学的应用,也是我们奠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中国人深藏不露,静观其变,再衡量情势的变化,以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立于不败之地。
以让代争
争是必要的,舍也是必要的。太会争、太喜欢争的人,经常什么都争不到。只想到舍,同样会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要的又是什么,而且给人一种消极、不愿意负责任的不良印象。
只有把“争”和“舍”融合在一起,该争的才争,不该争的就舍弃,争到好像没有争一样,才是圆满的做法。以让代争便是兼顾“舍”与“争”的权宜措施
但是“让”并非消极的“让”,也不是让给谁都行,而是在冷静思考之后,让最合理的人来做最合理的事,才不会令众人失望。
秘不外传
中国人喜欢将自己的绝技保密,就算传授给徒弟也要“留一手”,这是一种自保行为
两种情况导致了留一手现象
一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另一种是教会徒弟,杀死师父
儒家一再希望中国人“反求诸己”,徒弟发现师父秘而不传,实在不应该埋怨师父,而是应该自我检讨,为什么自己在师父眼中那么不可靠,弄得师父必须痛心地留一手?
第四节 性——爱占便宜,死要面子
中国人的本性是什么
第一怕吃亏
就因为中国人怕吃亏,所以和中国人打交道时,千万不要有欺骗的意图,以互利互惠为原则,才能皆大欢喜。一开始就想欺骗中国人,往往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
第二喜欢占小便宜
中国人爱占小便宜的本意是看对方舍不舍得,值不值得我交往
和中国人打交道,首先要明白,在合理的范围内,中国人比较喜欢占小便宜,但是也明白“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的道理,因此想要中国人帮忙,只要施以小恩小惠即可。如果施以“大恩大惠”的话,会让中国人心生警惕。
第三,自私又爱面子。
爱面子,往好的方面发展,乃是重视荣誉的表现,没有什么不好。若往坏的方面发 展,则是爱慕虚荣;更严重的,就是爱面子爱到不要脸的地步,那就是本末倒置。
保留别人的颜面,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因为对方会心存感激,因而会想方设法报答你。有些时候,给别人留面子,比给他金银珠宝更有用。
说谎话,找借口,有时是为了保留对方的面子,促使其好好表现、反省、改进;有时则是为了保留自己的颜面,促使自己好好检讨,加倍努力,以求表现得更好。
和爱面子的人打交道,只要注意不让他丢面子就行了,当然,如果想办法让对方有面子,那就更好了。适当地恭维一下别人,多说一些对方爱听的话,让对方觉得面子十足,他就会变得很好说话。切记,使一个中国人觉得没有面子,吃亏的并不是他,而是我们自己。
合理地怕吃亏、合理地占小便宜、合理地自私、合理地爱面子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不承认这些的话,就是假道学。
2、建立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一节 正视自己
人的一生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理 想,认真地做好自己。这是儒家“反求诸己”的主张,也是“自己负起完全责任”的具体表现。
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就会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忠义之士,为正义而牺牲在所不惜,这种人叫作硬汉
第二种人是顺民,即唯唯诺诺、听话、保平安、少惹事
第三条人是隐士,即不闻不问免得生气,反正都是别人的事。这种人既不会有什么贡献,也不会惹什么麻烦。
我们尽量当顺民,但是偶尔也会当硬汉,必要的时候又可以做隐士,这种人就是随遇而安
中国人常常是看你对我怎么样,才决定我如何对你。
每个人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把自己的价值观发散出去造成一种磁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频率相同的人就是志同道合的人,这个就是所谓的缘分。缘是机会,分就是关系,有缘无分就是说两个人有机会,但始终无法建立关系
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要想和别人搞好关系,首先要同自己搞好关系,要能够接受自己。只有接受自己的 人,才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先调整自我关系,然后改善人际关系,才是有效的途径。
以实实在在为做人的准则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能认识自己的过错,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是务实、务本的实践,也是对待自己的最佳途径。
中华文化一直强调“君子务实”,务实的具体表现为,做人重诚信,不伤害其他人,并且以诚恳的态度对待别人。
务实只是本分,守本分之外,需要进一步持经达变,培养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
如何培养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
最好是多看、多听,先了解环境,再适应环境,然后 再动脑筋改造环境,最后才有能力合理地创造环境。
没有多说,因为言多必失
人际关系的建立还有赖于长期地培养自己的声望。
要想培养自己的声望,培养自己的沟通力,是比较可行的途径。
第二节 善待他人
待人需要诚心
中国人的自保心理很重,做起事来难免“遮遮掩掩”
待人需要友善
指出朋友的缺点或错误时,要先赞美他,然后批评他,最后再赞美他,这样他才乐于接受。
想改掉朋友的坏毛病,最好以身作则,让其耳濡目染,慢慢自己调整。
待人需要礼貌
礼貌的作用
一是使大家相处愉快
二是使大家在一起时,秩序井然
三是为表现合乎自己的身份
四是为发挥以让代争的精神
待人需有差别
其实每个人都会谨慎区分自己的知己、朋友、熟人,我们如此对待别人,别人也如此对待我们,这都无可厚非。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还要掂量一下自己在别人心里是何分量。如果你和别人是知己,完全可以无话不谈,他有什么过错,你都可以委婉指出;如果你和别人只是熟人而已,则交浅不可言深,以免犯了别人的忌讳,埋下祸根。
要想交到知心的朋友,离不开感情的投入,即从对方的立场去考虑其想法,以了解其感受、要求和苦恼
第三节 三大禁忌
锋芒毕露
锋芒毕露不一定会出人头地,因为所有的人都会找机会把你的锋芒除掉
每一个人都不能有锋芒,一切要顺乎自然,这是中国人一向的主张
自负
一个人很自负,自认为了不起,那就叫作无法无天
轻率
轻率,就是做什么事情都不经过大脑
一般人遇到刺激就会乱说话,事后才后悔,而闭上嘴后,这个刺激会迫使大脑飞快地运转,积极思考问题,这叫作“谋定而后动”
情势不停地在变,我们要特别机警,有任何风吹草动,先闭上嘴,赶快动脑筋,找到当前的合理点
3、十大要领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
第一节 一表人才(面相,第一印象)
第一,一表人才通常叫作第一印象
只凭第一印象判断别人,这种做法太武断了
第二,很多人都会凭第一印象来论断你
第三,外表有利也有弊
不要以貌取人
看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看他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其实中国人的相互信任感是很低的,一开始都不太相信别人,因为历史往往证明,轻信肯定吃亏。所以中国人的谨慎小心,归根结底不是为了耍别人,而是为了保持自己对别人的信赖感
提升第一印象
第一,要保持身心健康。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总是容光焕发的
要想做到“一表人才”,最好的办法是靠内心的修炼,即真心诚意,不胡思乱想,慢慢地你的相貌就会变得端正
第二,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
学识丰富、内心充实、行为端庄,加上仪容整洁,不就是一表人才了吗?
正确认识自己
人大概可以归纳成四种
第一种,第一眼看上去会觉得他很了不起,然而越看越觉得他没有什么
第二种,第一眼看上去觉得他很了不起,然后越看越觉得他了不起
第三种,一开始就觉得他不起眼,事后证明他的确很不起眼
第四种,一开始觉得他没什么,越看越觉得他了不起
人要有上进心,但并非要不断地升迁。找到你最快乐的位置,找到你最喜欢做的事 情,才有意义
第二节 两套西装(衣着打扮)
两套西装是指后天附加的东西,比如,你戴什么帽子,戴什么眼镜,穿什么衣服,打什么领带……这些都是两套西装的范围。
一表人才与两套西装是人际关系的起点。你的人际关系好不好,首先看你的本钱。你是不是一表人才,是不是会打扮自己,这就是本钱
两套西装也有三层含义
第一,就是“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穿衣服有两个作用,一是保暖,一是尊重别人。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不能由你的兴趣决定,因为人是要合群的,要合群就必须要彼此尊重
第二,什么身份穿什么衣服
第三,穿着要合禁忌。
人的外表应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一个不会给别人难堪的人,人际关系会比较好
一个人穿惯了休闲装以后,穿正装会觉得不舒服,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太舒适,一旦懒散就很难严谨起来,要去磨炼它。在精神方面,人越舒适、越自由越好,但身体方面要多加磨炼,要让自己吃一点苦,才能走更长远的路。
人应该想办法调整自己提升自己
“我既然活下来就不会饿死”,这才是我们的信心。“只要我动脑筋我一定有办法”,“只要我喜欢自己,别人一定会喜欢我”,要有这样的信念,然后再去调理自己,实现有形和无形的变化。这样,你很快就能建立令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
第三节 三杯酒量(吃)
三杯酒量并非只是指喝酒而已,烟、茶等能吃(喝)进自己的肚子里的东西,都属于三杯酒量的范围
三杯酒量就是人际关系开展的媒介
一个人要懂得布局,也就是说设下圈套,让别人掉进来
要使一个人对你不设防,有两个办法:其一是请他去泡温泉,这时大家都 赤裸相对,会暂时摘下假面具。其二是请他去喝酒,酒一喝多,就会把持不住。
凡事要适可而止
已婚男女之间只能有友情,不可以发生爱情,这是三杯 酒量的一个重要原则。
人是主宰,烟酒只是工具,你不能让它们反过来控制你
三杯酒量要求我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否则你一个朋友都交不到;也不能沉 迷,否则后果堪忧
第四节 四圈麻将(玩,积极参与社交活 动)
范围很广,打球、跳舞等不会吃(喝)进肚子里的东西都属于此范畴
无关紧要的事情宁可输不要赢
下棋也好,打麻将也好,该赢的时候才赢,该输的时候一定要输,这不是靠技术,而是看情况。
能不赢最好不要赢,这样,你的人际关系才会好;如果时时刻刻想赢,最后一定会输得精光。
人际关系要经营
第一,每年把电话簿更新一次。
最好在元旦的时候,一是比较有空,可以把电话簿拿出来,按照上面的号码一个一个地打;二是可以有个借口,说:“我知道你平时很忙,不敢打搅你,现在是元旦假期,问候你一下。”碰到打不通的电话,就赶快把电话号码划掉。电话簿每年要更新,它才有用。
第二,要把电话号码按地域分区。
这样做,是为了你有机会去某地时,可以给当地的 各位朋友都打个电话。
胡雪岩出身穷苦,但他的事业越做越大,主要原因是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他有一个诀窍:“走官场先拜宝眷,会同行先说油水。”
第五节 五方交游(广交朋友)
五方交游,意思是不要自我设限,尽量扩大交友的范围,与三教九流的人都可以放心地交朋友
我一直认为,有人赏识你、提拔你,比你自己努力奋斗更重要.一个人只知自己奋斗,而无人赏识,进步会很慢。
一个人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加上有眼光,有朝一日巧觅有力靠山,彼此互利互惠,就有如神助了。先充实自己,再巧觅靠山,才有发挥的余地。不充实自己,一味等待靠山的提携,是本末倒置,不可能成功。
要烧冷灶,平常要存好心,照顾那些被冷落的人,这是你最好的机会
要认识一个人,最好是在他默默无闻的时候接近他;帮助一个人,要在他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赏识一个人,要在他还没有发挥潜力的时候去赏识他
建立人际关系最大的忌讳就是投机取巧。你可以随机应变,但是随机应 变过度,就很可能变成投机取巧。
严于律己获益多
一个人在扩大交友范围时要多请教、少发表意见
中国人,第一次请你提意见是客套,不要当真,他说“有意见请说”,其实心里 想:“你还要说什么?”
第六节 六出祁山(深入交往)
六出祁山讲的是诸葛亮的故事,意在说明,人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好不容易交到一个朋友,要深入地去交往,这就是六出祁山的含义
五方交游与六出祁山讲的是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交往,一方面要扩大范围,一方面要 拓展深度。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交友过程中,有时会引起误会,如果因此而垂头丧气,如何培植深厚的友谊?必须坚定信心,以愈挫愈勇的精神,排除万难,而且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大家才会相信,拉近彼此的关系。
朋友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第七节 七术打马(捧,怕马屁的意思)
人际关系其实是自己跟自己的关系,不完全是自己跟别人的关系。一个人先要接受自己,别人才会接纳你。
七术打马就是俗话说的拍马屁,为什么不用拍马,用打马?因为中国人是不喜欢马 屁精的
多说恭维话
中国人最讨厌拍马屁的人,但是很喜欢享受“马屁”的味道
有本事的人,不去拍马屁,而是制造“马屁”的味道,这就叫“七术打马”
喜欢听好听的、而不是真实的话,这是人最大的毛病,所以,我们讲话的时候,如果不加上适当的恭维,对方根本听不进去。
多说恭维话,少说奉承话,说得恰到好处,效果必定良好
美国人听话,是听这句话是真是假,中国人听话,是听对方的立场如何
在中国的组织中,通常是职位高的人认错(带动大家反省),职位低的人不要认错(容易背锅)。
少去讨好人
不以讨好的方式,不抱讨好的态度,却能够得到他人的欢迎,在他人心目中占据牢固的位置,这才是人际关系的精髓所在。
第八节 八口吹牛
要自己肯定自己
对自己有信心,还要谦虚地不断充实自己,才是真正看得起自己。
我们恭维别人可以,千万不要捧自己,最好是让别人来捧你
我们捧别人,要捧到大家都不会感觉到难过;捧自己,要使自己能够被别人所接受。
第九节 九分努力
九分努力就是不断地精进
努力只是人的本分,努力并不能保证成功,否则人生太简单了。但是,努力还是一个必要的过程,所以我们还是要九分努力。
努力只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不要期望它一定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运气很重要
千万记住,有钱没钱是一回事,当不当官是一回事,发不发财又是一回事,最根本的就是别人跟你在一起时,是让别人有所得还是有所失。当领导的,最要紧的就是做到让你的下属,第一能赚到钱,第二能学到东西,第三能不断长进,这样,你就是有德。否则,你就是缺德。
第十节 十分忍耐
会忍才能赢
要想忍耐很简单,先要想想你为什么急。
懂得越多的人越需要忍耐,一个懂得多的人,讲话不会铁口直断,因为凡事充满了变数,随时有改变的可能。
欲速则不达
单纯求快,只会死得更快。方向绝对比速度优先,方向错了,越快就越倒霉;方向对了,才能放心地加快速度
急事要缓办,否则就会忙中出错,而且越错越忙,越忙越错
4、良好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第一节 沟通的作用
人际关系的定义:简单地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量,不同的能量相碰撞,就产生磁场,产生磁场后,彼此调整自己的频率,就形成人际关系
所谓沟通就是对准频率,频率不对,就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沟而不通。我们要调整自己的频率,而不是叫别人调整频率。要先观察对方的频率,把自己的调得跟他一样,他就很容易跟你沟通。
与其讨好别人,不如用心保持和谐、互动、互助的良好状态,通过 好好沟通来互相感应。若能心意相通,大家都愉快,那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要注重和每一个人进行良性的互动。既不能够偏重某些人,使其他人受到冷落;也不应该只顾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爱说什么便说什么。
第二节 沟通的现象
中西方的沟通态度大不相同,西方人进行沟通的时候,能畅所欲言。中国人则不然,就算面对面坐在一起,也会拘泥于彼此的身份地位,不敢贸然开口。
既然先说先死、不说也是死,那就要求我们,明白“先说先死”才会“不说”,了解“不说也死”才会“说”。因而“站在不说的立场来说”才不至于乱说,却能够说得恰到好处,做到“说到不死”。
“先说先死”
先说为什么会先死呢?先说的人说出一番道理来,后说的人很容易站在相反的立场,说出另一番道理来。后说的人可以针对先说的人,做一番整理和修补,甚至大挖其漏洞,弄得先说的人好像相当没有学问似的
先说闲话的目的是为了引诱对方先说,使自己获得 有利的形势。
“不说也死”
不要以为多说多错,不说不错。有话不说往往会使你陷入被动的局面
第一,如果你的上司交给你一项很复杂的任务,你完成不了,又一直不敢开口,最后任务完不成,那所有的过错都是你的
第二,你很少说话,别人就很难了解你,不知你整天想什么,所以有晋升的机会也轮不到你
第三,如果你本来是个有说有笑的人,哪天偶然了解到“先说先死”的法则,就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别人会觉得有些蹊跷
第三,如果你本来是个有说有笑的人,哪天偶然了解到“先说先死”的法则,就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别人会觉得有些蹊跷
“不说也死”是告诫我们,不沟通就难以协调与其他人的关系
“先说先死”和“不说也死”相反相成,凡事在说与不说之间,看情势、论关系、套交情,衡量此时、此地、此事对此人应该说到什么地步才算合理。
说到不死
“说到不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对合适的人,以合适的方式说出合适的话
“说到不死”其实就是说到合理的意思。只要合理,大家都能够接受,当然可以不死。
第三节 沟通的艺术
使对方听得进去
先寒暄一番,看看对方的反应如何,是否适宜沟通
不用寒暄就切入正题的条件
其一,双方比较熟识,且要谈的事多半比较重要,前因后果双方也比较清楚,这时可以不用铺垫,直接切入正题。
其二,自己有把握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让对方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思路走
说些好听的话恭维对方
把话说妥当
要学会察言观色
我们也要用心听取对方所说的道理,不要过于在意对方怎么说。
多观察对方的说话的速度、说话的语调、说话的节奏等,能帮助我们揣摩对方的心理
喜欢复述对方的言辞,表示自己一直在注意听
站在对方的立场
第四节 沟通的层次
第一是不沟不通
是指人们没有沟通的欲 望或沟通的必要,处于不相往来的状态
第二是沟而不通,不管你怎么沟就 是不通
定义:说了很多话,却收不到效果,无法达成预期的沟通目标
大部分沟通是沟而不通的状态
和面子有关系
情绪化也是中国人不易沟通的主要原因
说话的人,为求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先摸清楚能不能获得别人的支持
制造沟通的渠道来增强沟通的信心,营造沟 通的气氛,反而容易达到沟而能通的效果。
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沟通
给对方多种方案选择,推荐最优的
第三是沟而能通,比较顺利
当对方觉得很有面子的时候,大多比较容易沟通
当中国人情绪好的时候,不管说话的人如何唐突、冒犯、无礼,都能够心平气和地合理响应,一副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模样
第四是不沟就通,这是比较高的层次
我们先求说到不死,再求沟而能通,逐渐走向不沟而通 的境界
建立默契,关注对方,随时随地注意对方的举动,主动地捕捉对方的肢体语言
将心比心,通过心与心的感应
第五节 沟通的原则
“我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别人。”
这句话表示你我关系不同,所以我才告诉你,我说的话,你相不相信、相信到什么 程度、要不要转述、转述到什么地步,都必须由你自己决定,不要赖在我的身上。我告诉你不要告诉别人,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约束力,只是好意提醒你,一切由你自己做主。
“你如果要告诉别人,就不要说是我说的。”
这句话话的含义是,你如果决定要告诉别人,表示你已经充分明了、相信我所说的话,是经过考虑后告诉别人的,这时候你所说的话,已经是你自己研判之后的资讯;而你所要告诉的对象,也是你自己审慎选择、决定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所以不必再把我拉扯进去,说什么是我说的。
“如果你告诉别人是我说的,我一定说‘我没说’。”
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你一定要告诉某人,却又指名是我说的,鉴于这个对象根本 不是我选定的,要说哪些话,说到什么程度,也不是我所能控制的,因此我只有表态:我并没有说这些话,至少我不是这样说的,语气、用词都不相同。
第六节 沟通的方向
向上沟通是指居下者向居上者陈述实情、表达意见
下属应该谨记“上下”观念,不可以下犯上,当然也不必奴颜婢膝
下属应该安守本分,小心自己的言行,让上司感受到尊重
坚持自己的想法,也要先肯定上司的意见,再表达自己的意 见;或者提出问题,反过来请教上司
当出现严重分歧时,下属最好不说话,显出一直在深思的样子,上司自然看得出来,但是下属不要说出来,等上司让说时才说
意见相同时,要给予热烈的回应,不要说“我也这么想”,上司会以为你是随声附和,最好说:“我想了许久都没有想到,原来这样最好。”
打开上下级言路的最好方法是让上司感到下属心中有他
向下沟通是居上者向居下者传达意见、发号施令
上司要降低自己的姿态,不要一副高高 在上的样子,使下属畏惧,产生不愿意沟通的情绪
凡是那些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咄咄逼人的上司,往往是火候没到,还不懂得中国人的“为官之道”。
平行沟通是指同阶层人员的横向联系
地位相同,很容易产生“谁怕谁”的心态,对沟通十分不利
要想进行顺利的沟通,要先从自己做起,尊重对方,对方才会用同样 的态度对待你
沟通的时候要以真诚的心去交流
一旦中国人产生疑心,你说什么都没有用,因为他什么都不会相信
第五章 如何处理内部工作关系
三个层级
老板
老板重视的是人性面。在我国的企业中,除了制度之外,要想管理好一个企业,就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方面。
干部(除老板外的各级主管)
干部注重的是制度,主要负责依制度实施具体的管理,而制度针对的是 员工,却管不了老板
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既要与老板搞好关系,又要与下属搞好关系
员工
作为一个普通员工,只要安守本分、勤劳敬业,一般都会讨上司的喜欢
只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一般都会与同事搞好关系
第一节 老板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老板对自己要严格要求
企业制度所制约的对象,要么是老实人,要么是无依无靠的人,要么是没有能力的人。稍微有一点办法的人就会动脑筋,找制度的漏洞,甚至找很多理由篡改制度
老板千万不要奢望单纯用法治来管理团队,必须以人为本,结合“人 治”。而要治人,首先要从自身出发,管理他人要先从管理自己开始。
以身作则是指修养,不是指工作,品德良好,足以作为大家的表率,这就够了
老板要把精力花在“知人”上,先了解下属的长处,再委任合适的工作,做到“善任”。
好心:老板最要紧的修己功夫,便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好心”,也就是时时记住天地良心。
包容:老板除了好心之外,还需要具有容人的度量,尊其位、重其禄
修德:修己安人,老板的主要任务是“修己”,即修造自己,而不是改变他人
只有抱着不讨好的心态来得到大家的心,才是圆通的老板。
老板对干部要恩威并施
把功劳让给干部
老板要给干部提供发展的平台,而不是与他们争功
干部成长到什么程度,你就放手到什么程度,这个“度”要自己去拿 捏。
给干部留面子
有时候干部犯点小错误,老板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干部有错,尽量要让他自我检讨
老板尊重干部,是为了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动自发地工作
会控制干部
老板也要树立权威,不要让干部觉得老板太软弱
老板要想让干部心存敬畏,必须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性,不要完全透明化,一旦透明化,干部就会反过来掌握老板,把老板架空,然后蒙蔽老板,使老板无能为力
老板和干部要在工作中互相了解、彼此沟通,在共识中培养情谊,而且要经得起考验,这样才能培养出靠得住的“心腹”。
为了避免“心腹”造反,老板要合理地对待“心腹”,才能趋吉避凶
老板尽量少和干部做朋友,仍然保持老板的威严,也就是要保留最后裁决的权势。
老板先树立威严,使大家心目中有老板的存在,再来表现亲和力,做大家的朋友
不要鼓励对立
公司有派系不可怕,把握“可以彼此制衡,却不许对立”的原则,绝不鼓励对立
老板对员工要关怀照顾
善待员工
充当员工的家长和良师的角色
重视基层员工,适当鼓励恭维
让员工先表达意见
知人善任
“知人”要判断一个人的本质,最好的方式,是从人际关系方面考察他,即看他的周围都是什么样的人
“善任”除了合理分配工作外,老板也要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人
员工可分为三类
“等死”的
安分守己
对待他们,要以“关怀”的方式,采取合理的态度
执行公司大多数事务是他们,所以老板千万不要看轻他们,也不要希望他们做多大的改变。
“怕死”的
害怕担责
对待他们,老板要充分信任,并让他们感觉到这种信任,那么他们就会逐渐放心地工作,慢慢转变为“等死”或“找死”的人
“找死”的
企图心旺盛,行动力强
表现在正面上,充满活力与创新思维,会提升公司的创造力
表现在负面上,则容易惹起事端,制造冲突,对公司的发展有害无利
引导他们改善不良作风
善用激励
第一,只求公正,“不讲公平”。
第二,以恰当的方式激励。
激励很容易造成得到的人不感激的结果
为求适应不同的需要,激励可以采取自助式,让不同的被激励者选择各人的需要;而老板也要了解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激励
第三,不可采用运动方式
激励应该是一种行动,不适宜形成某种运动
第四,不可显得偷偷摸摸。
第五,要考虑时间因素。
第二节 干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不要不三不四
1.出卖老板,讨好下属
2.讨好老板,压制下属
3.欺上瞒下,粉饰太平
干部要想摆脱“不三不四”的苦恼,唯有确实做到“不越权、不失责”
越权就是“不当决而决”,“争抢”了老板的最后裁决权
失责则是“当负责而未负责”,应该做好的事 情,竟然没有办妥
建立主伴关系
第一,从有形的方面看,老板应该负全责,但从无形的方面追究起来,干部才应该负全责
为了有效执行老板的命令,干部不能静待老板的决策,而应采取未雨绸缪的防患态度,预先自动积极地提供现状、相关变数以及可能的变化,使老板充分明了现状,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二,老板应该是通才型的,否则他就会带有很强的倾向性,很容易偏激
第三,干部要站在“不从”的立场来“从”,不能站在“从”的立场来“从”
盲目服从要不得,要适可而止的“不从”维护老板的权威,保留自己的立场
老板所喜欢的听话的干部具有三个条件
第一,有意见私下里与老板协商,不会当众令老 板难堪
第二,没有意见也要再仔细想想,怎么才能够做得更好
第三,嘴上说好,心里头却能够提醒自己,要用心做好,把成果做出来,否则就要把困难提出来,再和老板商量。
站在不听话的立场来听话
第一,仔细聆听老板的指示,边听边思考,最好能够在听话完毕,便马上判断是否合理。
第二,如果老板的指示合理,当然要听话,有问题则可以马上提出来。
第三,万一老板的指示不合理,当然不要听话。不过,最好不要马上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场提出异议会让老板没有面子,应该表现出一直在思考的样子,不搭腔、保持沉默。
要让老板放心
与老板建立共识
培养默契,首先要建立共识,就是说干部要和老板统一战线
中国人建立共识要靠第三者,比如名人、古人、其他朋友等来讲出自己的意见
不忘等级的观念
维护老板的权威
干部在老板面前应该谨言慎行,因为一说错话就损失惨重,职位越高越输不起
对老板敬而远之
不介入领导的家务事
其次,尊重老板的喜好
上对下,要慎防“祸在所爱”,以免被亲信害死;下对上,要 慎防“触犯逆鳞”,以免被老板整死。
干部最好是老板在时很弱,老板不在时很强,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了解老板的心理
要知道老板的真实意图最好私下交流
争取自己的地位
保留立场,不能全部都听老板的,也不能过多的为老板私事服务
要让员工舒心
做善良的坏人
干部只能坏在表面上,不能坏在本质上
获得下属支持
一个好的干部,要做到自己在老板面前全力表现,回到部门后,下属全 力为你服务
干部的主要任务,在沟通上下之情,而不是转达上下之间的意见
善待基层员工
不要老是以旧观念对他们评头论足
不能通过强迫的手段来改变员工,而应该通过教育、劝导、说服等途径让员 工认识到不足,使他们自己产生想要改变的愿望,并且付诸行动
听取员工的意见
对于企业中的“硬骨头”“害群之马”,基层干部应当抓住适当的时机,对其 进行严惩,杀一儆百,在员工中树立威信
跟基层员工讲话要很小心,绝对不能说他们没有责任感,没有能力,而是说:“你有很强的责任感,只是你对这部分了解得不够,所以我现在找一个人,把这部分向你解释清楚,这是我们的疏忽,没有照顾好你……”这么说的话,谁都不会反感了。
要让平级安心
须以“平等互惠”为前提
干部之间还需要谦和
第一,不能当着老板的面指出对方的缺点。
第二,在提建议时要有诚意
第三,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第三节 员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成为受欢迎的员工
积极主动地争取工作,关心企业的发展,常常提出自己的建议,看到不 妥当的地方,也会直接说出来
努力增加归属感
要将公司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
做好自己的本分
基层员工最要紧的是“实实在在”,一切按照工作规范进行
遵守公司的规定
基层人员最怕话太多,处处想强出头
要有感谢的心情
基层员工遇到不顺心的时候,要学会自我激励
感谢的心情,要靠自己培养。最好每天早晨起床,先不忙于想别的,而是谢天谢地。
学会如何应对上司
该成为上司的得力助手,对上司正当的指示,全心全意地执行
对于不合理的指令,员工不可以当面顶撞,也不要盲目地顺从,而应该用“不理会、不热心”来回应
若上司真的交办违法的事情,员工最好提高警觉,予以回绝,但是要讲究技巧和时 机。最好的回应办法是不要做,也不要说
要和同事和平相处
多分享
基层员工要信守一个原则,那就是能做的不妨多担待一点,不要过于计较
少争斗
第六章 如何处理外部工作关系
第一节 老板的个人公关
注意自身的形象
第一,不要随便曝光。
第二,尽量利用私人书信。
第三,利用适当机会发表演说。
构建互惠的网络
老板要尽量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既要维护好熟人之间的关系, 又要多结识陌生人。
建立关系,最要紧的是互惠互利
凡事以义气为重
第二节 企业的分工合作
合并不如合作
委曲才能求全
子主题
第三节 安顾客为了生存
了解顾客的需要
货真价实
供应不断
态度友善
更新产品
和顾客搞好关系
第一时间让顾客感受到我们的热情
和顾客打交道,必须积极主动,但是不能够只想让顾客掏腰包
保持定期的接触
第四节 安社会为了发展
善尽责任带来良好印象
为社会增加就业的机会
在社区营造良好的风气
第七章 家庭关系是终生学习的必修课
第一节 重视家庭
成家是生命意义的传承
家人是生活幸福的源泉
子女是成家立业的动力
第二节 夫妻和谐
夫妻关系是社会安定和谐、国家正常发展的根本
夫妻和睦是教养子女的良方
相敬如宾
意见统一
分工合作
第三节 孝敬长辈
孝是传统美德
顺并不等于孝
敬是孝的根本
适时回报父母
心中牢记父母
第四节 教养子女
亲子关系其实是教养关系
亲子关系其实就是一种教养关系,你怎么教,他就会怎么表现
他是他,你是你,你没权力决定他的一 生。你可以教他一些东西,但他要不要接受是另一回事。
孩子不愿意的事,父母过分坚持不 对,完全不坚持也不对,坚持到何种程度,要靠父母自己去拿捏
教养关系的结果就是自作自受,你把小孩教养成什么样,都要承受,因为你没法更 换
教养关系从何而来?从观念来。一切事都是关系的互动,关系是由态度来决定的。
教养子女从改变观念开始
错误的观念
第一,把“爱”放在嘴边上
第二,把孩子培养成美国人
第三,把子女培养成最优秀的人
第四,把教育的目标定得很低
第五,拒绝子女回馈自己
父母是亲子关系的主导者
教育子女要从其立场出发
体罚没有任何意义,警告小孩五次,你才可以考虑打
大人讲话要站在小孩的立场上,要让小孩听得进去,你才是成功的
养育子女别追求物质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