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简洁思维
一句话记住简约思维:少即是多,用户喜欢你只需要一个理由。 法则一:专注,少即是多;法则二:简约即是美经营和管理的秘诀就是不给选择。更多简洁思维收藏本张思维导图学起来吧!
编辑于2019-12-14 08:31:23简洁思维
1. 更少,更好:简洁思维的底层逻辑
1. 什么是我提倡的「简洁思维」?
1. 简洁思维不是简单的强调占用更少的物质,而是一个在解决问题时,从决策到执行的完整过程。
1. 子主题
2. 外部世界的强势干扰
3. 有效实践极简思维的 3 个步骤
1. 「思维-行动-收获」
1. 1.我有没有找到「更少,但更好」的事情去做?
2. 2.我有没有提前规划好做这件事的过程?
3. 3.做完这件事,会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更有掌控感吗?
2. 必修做/选择做:3步解决选择难题
1. 「选择难」背后的两种机制
1. 第一种原因是,在生理机制上,我们的大脑,天生比较擅长未雨绸缪、避免痛苦,而不是做选择。
2. 第二种原因是,在心理机制上,不敢做选择,是因为我们害怕不确定性
2. 3 步解决选择难题
1. 第一步:列出你所有不得不做的事情
2. 第二步:用「选择做」替换「不得不」
3. 第三步:写出选择背后的理由
3. 职业方向:用SMPmoshi找到有幸福感
1. SMP 模式
1. M 的意思是 meaning,意义;P 的意思是 pleasure 快乐;S 代表 strengths 优势。
2. 1)我的优势是什么?
3. 2)做什么能带给我意义?
4. 3)做什么能带给我快乐?
5. 四个步骤。
1. 第一步,先做好准备。
2. 第二步,按照 SMP 模式,在纸上依次写下三个词:优势(Strengths)、意义(Meaning)、快乐(Pleasure),然后依次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做什么事能让我觉得自己有优势? 第二,做什么事能让我觉得有意义?第三,做什么事能让我觉得快乐?
1.
3. 第三步:找出这三项的交集。
4. 第四步就是付诸行动。
4. 精力管理:多线程工作下的任务分配
1. 关于「多线程工作」的两个误区
1. 第一个误区,是不分主次
1. 精力聚焦在「更少,但更好」的主要任务上,专心在主要任务上获得最大产出
2. 第二个误区,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1. 多线程工作的关键一:把精力聚焦在主要任务上
2. 多线程工作的关键二:对精力和任务做出正确匹配
3. 多线程工作的关键三:降低任务切换时的精力损耗
1. 第一种,当你做一项工作正进入状态的时候,如果被打断,要恢复到之前的工作状态平均需要 25 分钟;
2. 第二种,自己主动从任务 A 切换到任务 B,你执行任务 B 的绩效也要明显比非任务转换条件下执行 B 的绩效差,
3. 第三种,在处理不同类型的任务切换时,也有精力损耗。
技巧
1. 第一,标记你的思路。
2. 第二,设计任务的合理中断点。
3. 第三,对不同类型的工作分类处理。
概要
5. 效率提升:4步拆解复杂工作
1. 往往是越复杂的工作,越能产生价值
2. 拆分的第一步:先确定成果
1. 所谓「成果」,不仅是最终成果,还包括在完成复杂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果。
2. 1、计划阶段:绘制 PPT 的思维导图,把汇报结构以可视化的方式列出来。
3. 2、启动阶段:确定 PPT 设计稿,包括内容架构、PPT 风格。
4. 3、执行阶段:整理素材,制作 PPT 并试讲。
5. 4、收尾阶段: 向领导汇报,汇报后将所有资料进行存档。
概要
3. 拆分的第二步:根据阶段性成果倒推出行动
6. 信息管理:面对干扰,如何做到深度工作
1. 什么是深度工作?
1. 深度工作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的职业活动,可以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不仅能创造出新的价值,提升个人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2. 误解一:深度工作意味着不能利用碎片化时间
1. 两个因素:时间自由度、被干扰概率,
1. 横坐标,是你本身的工作性质,它的被干扰概率是大还是小。
2. 纵坐标是你自己的工作时间有多大的自由度。
概要
3. 误解二:要想深度工作,只能摒弃信息干扰
1. 应对信息干扰的两个方法
1. 第一、为社交媒体设置「屏蔽时间」和「放纵时刻」
1. 大部分人使用社交媒体的高峰期有四个阶段
1. 1、早上刚起床,头脑放空的时候;
2. 2、吃完晚饭,瘫在沙发上的时候;
3. 3、晚上临睡前,有点困倦的时候;
4. 4、身体疲劳的时候(通常在上午 11 点或下午 3、4 点左右)。
2. 第二、在特定时间,批量处理邮件和微信消息
1. 4D 原则
1. Do (执行) :该邮件和微信消息,在两分钟之内可以处理完毕的话,立即处理。
2. Delete (删除) :无关或垃圾邮件、或者群发的无关消息,直接删除。
3. Delegate (委派):需要别人协助处理的邮件和微信内容,转发相应负责人处理。
4. Defer (延后) :需要稍后进一步处理的邮件或微信,对邮件进行标记,将微信进行置顶,稍后进行处理。
概要
7. 简洁汇报:和领导汇报如何有条理/抓重点
1. 找到关键:领导识别信息的习惯
1. 按「结论-原因-事实」的结构,来对信息进行高效识别。
2. 设计汇报结构:「CRF 模型」
1. 结论(Conclusion),再说原因(Reason),最后说事实(Fact)
3. 怎么概括出结论(Conclusion)?
1. 归纳法
1. 从各种事件中找到它们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你的结论
2. 演绎法
1. 一般是根据「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顺序,推演出结论
8. 一对多沟通:说服一群人的简洁3步法
1. 一对多说服难在哪里?
1. 第一,认知因素。
2. 第二,利益因素。
3. 第三,身份因素。
2. 说服一群人的简洁 3 步法
1. 第一步:找到群体中的意见领袖;
2. 第二步:说服群体中的意见领袖,
3. 第三步:掌握一些控场技巧,有效应对其他人的反对意见。
3. 如何精准识别意见领袖?
1. 第一、工作经验丰富的人。代表人物:公司的老员工、某个专业领域的技术大牛。
2. 第二、同公众和媒体联系更密切的人。代表人物:公司的公关经理、商务经理。
4. 如何有效说服意见领袖?
1. 第一,让意见领袖从行动上参与你的方案。
2. 第二,让更多人从你的方案中获益。
5. 如何有效的进行控场?
1. 首先,通盘考虑你的方案。
2. 其次,学会有节奏的控场。
1. 三个「带节奏」的技巧
1. 第一个技巧是,把对方的感受「标注」出来。
1. 不要以第一人称作为开头
2. 第二个技巧是,引导对方提供解决方案。
3. 第三个技巧是,如果会议上遇到了一时不能回答的问题,而对方也不愿意提供解决方案,我建议你不要着急自己回答,这时候鼓励其他同事发表一下意见,既可以为自己赢取时间整理思路,说不定他们还可以帮你承担掉说服的工作。
9. 人脉管理:告别职场无效社交
1. 用「人脉清单」盘点自己的职场人脉
1. 子主题
2. 分析自己的人脉需求
3. 对人脉清单做删减和补充
1. 第一,根据自己的人脉需求进行补充。
2. 第二,是从人脉的多元化角度进行补充。
1. 三观察
1. 首先,观察人脉清单中的「角色」一栏,看看自己的职场人脉主要是集中在自己所在的公司,还是在公司之外也有很多认识的朋友。
2. 其次,观察「行业」一栏,你检查一下自己的职场人脉是不是集中在其中一两个行业?在一些必要的行业上是不是缺乏人脉?一般情况下,我会建议职场人要有意识的与政府、金融、媒体和上下游相关行业的人建立关系。
3. 最后,观察「地区」这一栏。你看看自己的职场人脉是不是集中在某一个城市。
4. 持续跟进,对人脉进行维护升级
1. 150 人并不是一个强制性的人脉范围,所以简洁思维不提倡大家过于关注人脉数量,而是把握上面这些原则,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更少,但更好」的职场社交上。
10. 冲突管理:托马斯·基尔曼模型的简单应用
1. 冲突是一把双刃剑
1. 子主题
2. 二维坐标:识别四种冲突类型
1. 子主题
3. 托马斯 · 基尔曼模型:判断五种冲突管理策略
1. 子主题
4. 根据冲突类型来匹配管理策略
1. 首先,功能性冲突,管理者只需要回避。
2. 其次,对于人际失调性冲突,在一定程度之内,管理者可以对这类冲突采取回避、迁就和妥协的策略,但超过一定程度和次数,管理者就必须要采取竞争性和协作性的策略。
3. 最后,对于建设性冲突,回避、竞争、迁就、协作和妥协的五种策略,管理者都可以采用,但我有时候也会建议管理者要学着多使用回避策略。
11. 领导力:4个方面打造简洁领导力
1. 一、为团队确定简单明确的目标
1. 目标公式:目标 = 动词 + 任务 + 指标。
2. 二、和员工进行直白明了的沟通
1. 第 1 遍,交代清楚事项;
2. 第 2 遍,要求员工复述;
3. 第 3 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
4. 第 4 遍,预估会出现的意外情况;
5. 第 5 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
3. 三、对员工进行充分授权
1. 第一,是一次不授权太多的任务,确定最优先级的任务,在一段时间内最好只授权一个最重要事项
2. 第二,是授权时候也要把资源分配下去,不能只给权利不给资源,
4. 四、学会对员工进行正确反馈
1. 首先,告诉这位员工已经发生的事实。
2. 其次,告诉这位员工这些迟到事实对周围人和事产生的影响。
3. 最后,强调这种迟到行为如果持续下去会引发哪些负面效果。
12. 简洁消费:从买买买到理性消费
1. 理性消费的决策过程
1. 子主题
2. 刺激性消费:打折时的购物狂
3. 自恋性消费:过度自信的收集癖
4. 模仿性消费:收入够不上消费水平的新穷人
5. 简洁消费的几个原则
1. 我的第一个简洁消费原则是, 「每次主义」就挺好。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从来不囤货,只买每次需要的量。
2. 我的第二个简洁消费原则是,在限制总量的要求下,实行替换原则。
3. 我的第三个简洁消费的原则,是依据同时满足「心不心动、需不需要、合不合适、舒不舒服」四个标准,来进行消费决策。
13. 简洁整理:夺回被占据的空间和自由
1. 整理,首先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
1. 整理方法明确分为两步:先做减法,再整理收纳。
1. 子主题
2. 先做减法:扔东西的步骤
1. 第一步:先决定从哪儿开始扔?
2. 第二步:决定哪些东西可以扔?
1. 1. 扔东西的时候,要把「我」当做主角,不要把物品当做主角。
2. 2. 扔东西的时候,要从当下这个时间轴出发。不念过去,不畏未来。
两个减轻心理负担的诀窍
1. 1.如果遇到了你觉得带有回忆,带有情感价值的物品,可以把它们单独拎出来,集中到一起搁着,然后找一个时间,充满仪式感的对它们说「对不起」和「谢谢」 ,郑重其事的感谢它们对你的陪伴,并且充满尊重的对它们说出再见。这也是我们在空间整理中,可以学习告别这一重要主题的机会。
2. 2. 对那些价格很昂贵,自己却不能用的物品,要提醒自己,这件东西所占用的空间,它从我们身上消耗的精力,比它本身更有价值,不管东西有多贵,多稀有,只有按照「我能不能」用来判断;
3. 整理收纳:打造自由空间
1. 第一步,依然做减法,减少多余信息的干扰。
1. 1. 去掉所有物品不必要的外包装。
2. 2. 降低颜色混乱,减少视觉干扰。
2. 第二步,是要对物品的存放形态,按照自立、自在的原则,做规划。
14. 低头族:数字时代1,需不需要戒掉手机
1. 手机上瘾背后的科学原理
1. 操控了人们的多巴胺分泌
2. 使用意志力戒掉手机为什么会失败?
1. 如果你只想靠意志力去戒掉一个习惯、要避免一个想法,你只会更加频繁地想到它。克服上瘾行为的关键不是禁止,而是用别的东西代替它们。
3. 如何更少,但更好的使用手机?
1. 简洁思维的使用哲学是:主动清除掉价值很低的手机噪音,有目的地使用一些重要的工具
1. 首先,对手机界面的颜色做减法。
2. 其次,有目的地使用手机,让它为自己看重的东西服务。
1. 手机应用,分成 3 种:
1. 第一种,是可以提供便利的工具。
2. 第二种,是可以支持你的目标,为你产生价值的应用。
3. 第三种,是可有可无、却很容易让人深陷其中的应用。
15. 精神专注:如何养成一个必要的好习惯
1. 习惯回路:习惯不能被禁止,只能被代替
2. 习惯一般是这样产生的
1. 子主题
1. 举例
1. 子主题
1. 改进
1. 子主题
3. 为什么没有办法养成好习惯?
1. 假:就是他的目标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一时头脑发热。
2. 大:是指定下的目标超出能力范围。
3. 空:指的是空有目标,却没有拆分后的行动计划。
4. 全:是指在定目标的时候贪多求全。
4. 怎么培养好习惯?
1. 第一步,找到一个真正适合养成的习惯;
1. 子主题
2. 第二步,试行一段时间,把习惯模式化。
1. 习惯曲线
1. 第一,实际完成的情况,进行计划修改
2. 第二,记录次数,允许意外情况的出现
3. 第三步,从过程中感受奖励,让习惯持续下去。
简洁思维不提倡贪多求全地去培养很多假大空全的习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时激情上,而是主张首先找出一个真正适合养成的习惯,然后再有规划地去养成这个习惯。
1. 子主题
16. 娱乐时间:让好奇心升值
1. 消遣性好奇和认知性好奇
1. 第一种,是对一切新奇事物都着迷的消遣性好奇;
1. 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
2. 第二种,是探索知识的认知性好奇。
1. 追求刺激、喜新厌旧的好奇心,转化成追求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
英国伊恩 · 莱斯利(Ian Leslie)《好奇心: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
2. 网络时代,好奇心出现两种趋势
1. 第一,认知性好奇被深度挤压。
2. 第二:消遣性好奇和认知性好奇出现了强烈的两极分化。
3. 怎么让好奇心升值?
1. 在娱乐生活中,有意识的控制消遣性好奇,多发展认知性好奇。
2. 判断一个活动是不是高质量,值不值得做。
1. 收益值是指:这件事在当下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
2. 半衰期是指:一件事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越长的事情,带来的收益时间会越长。
4. 我们的娱乐活动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分为四种:
1. 第一种,高收益值、长半衰期的娱乐活动。
1. 抽象的思考,刻意练习一些有效的思维方式,阅读经典书籍等
2. 第二种,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娱乐活动。
1. 玩游戏,看娱乐综艺,跟人聊八卦等
3. 第三种,低收益值、长半衰期的娱乐活动。
1. 练书法,健身、了解一些冷门的知识、学一门小众的手艺等
4. 第四种,低收益值、短半衰期的娱乐活动。
1. 为了打发时间,出于无聊而漫无目的、重复的刷手机
尽量少沉迷于「短半衰期」的娱乐活动,把好奇心投放到「长半衰期」、对认知有增长性的娱乐活动上
17. 高效学习:用下班时间提升自己
1. 三八理论
1. 一天有三个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八小时,还有下班后的八小时,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下班后的这八小时。
2. 高效学习,需要解决三个阶段的问题:
1. 1.学习前,解决输入问题:了解自己是哪种学习风格?
1. VARK 模型
1. V(visual),代表视觉型学习风格,更擅长通过视觉图像进行学习;
2. A (aural),代表听觉型学习风格,更擅长通过听觉接受信息;
3. R(read/write),代表读写型学习风格,更擅长通过记录笔记进行学习;
4. K(kinesthetic),代表运动型学习风格,更擅长通过动手实验、实证分析进行学习。
http://vark-learn.com
2. 2.学习中,解决效率问题:怎么高效的进行学习?
1. 「检索式」学习方法
1. 子主题
3. 3.学习后,解决输出问题:学了怎么输出?
1. 拍察酷査」的作用主要帮助我们围绕核心信息、最快的讲清楚要点,这其实也是职场上非常需要的一种能力。
18. 关系网络:构建身边的安全感
1. 安全感坐标系:三种没有安全感的社交关系
1. 子主题
1. 「讨好型」关系:戒掉取悦症
1. 「更少的应该,更好的自己」
2. 「封闭型」关系:走出社交焦虑
1. 「更少的焦虑,更好的放松」。
1. 首先,减少自我关注。
2. 其次,摒弃安全行为。
3. 「占有型」关系:脱离剥夺关系
1. 「更少的剥夺,更好的理性」。
1. 首先,要从小事开始,习惯划清界限。
2. 其次,把你的要求「写」下来。
v2-39e0ad8d7460d8c7d2c155d94cd8ce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