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商和西周:灭亡:公元前1046,周武王率众伐纣,商朝灭亡;建立:公元前1046,周武王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高一历史思维导图:变法运动:1.时间:公元前356 2.内容:①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授田于百姓 ②政治: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推行县制 ③社会治理: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3.积极性:①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②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 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③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4.局限性: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罚严苛;②加重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
高一历史思维导图:商和西周:灭亡:公元前1046,周武王率众伐纣,商朝灭亡;建立:公元前1046,周武王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打制方法 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70-20万年的北京人
新石器时代:磨制方法 仰韶、大汶口、河姆渡、龙山、红山、良渚文化
中国原始社会的三个阶段: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母系氏族: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父系氏族: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私有制,阶级分化出现
中华文明的特点
起源早,分布范围广
多元一体,具有文化多样性,以中原地区为核心
连续性,兼收并蓄
出现农耕经济,产生农业文明
从部落到国家
三皇五帝,华夏始祖,禅让制,阶级阶层分化明显
国家初始形态
夏朝
建立:公元前2070
统治: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灭亡:公元前1600,商汤灭夏
文化遗址:二里头遗址
商和西周
建立:汤灭夏,建立商朝
文化:甲骨文,青铜器
并非文字起源
政治:国家机构更完善,内外服制
影响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灭亡:公元前1046,周武王率众伐纣,商朝灭亡
奴隶主阶级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
建立:公元前1046,周武王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统治:分封制,宗法制 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周平王东迁洛邑
农业土地制度:井田制
实质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生产工具:木,石,骨,蚌,青铜工具很少
手工业:青铜铸造,青铜器种类繁多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内容: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巩固王权,加强地方统治,稳定政治秩序,传播文化,扩大统治区域
特点:1.政治制度有延续性,稳定性
2.权力未实现高度集中,地方独立性较强
3.族权政权合二为一,等级森严,家国一体
4.王权神权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