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GNSS导航定位时空基准
GNSS时空基准是GNSS的坐标基准和时间基准,是 由相应的GNSS的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及其参考框 架实现的 坐标系统时间系统 是 描述卫星运……
GNSS绪论梳理,包括GNSS的应用、GNSS系统组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GNSS导航定位时空基准
时间系统
基本概念
天文学和空间科学技术中,时间系统是
利用卫星进行定位的重要基准
精确描述天体和卫星运行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基准
现代大地测量学上,空间和时间参考系形成四维大地测量学
含义
“时刻”
“时间间隔”
时间基准
时间的单位(尺度)
原点(起始历元)
时间基准需要满足的条件
运动是连续的、周期性的
运动的周期应具有充分的稳定性
运动的周期必须具有复现性,即在任何地方和时间,都可通过观察和实验,复现这种周期性运动
世界时系统(Universal Time——UT)
建立基础: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准的世界时系统
在GPS测量中,主要用于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计算。
力学时(Dynamic Time——DT)
分为
太阳系质心力学时
地球质心力学时
在GPS定位中,地球质心力学时,作为一种严格均匀的时间尺度和独立的变量,被用于描述卫星的运动
TDT的基本单位是国际制秒(SI)
子时(TAI)零时与地球质心力学时的严格关系:TDT=TAI+32.184S
T表示地球质心力学时TDT与世界时UT1之间的时差
T=TDT-UT1=TAI-UT1+32.184S
原子时(Atomic Time——AT)
定义
位于海平面上的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在零磁场中跃迁辐射震荡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为一原子时秒。
单位
国际制秒(SI)
国际原子时(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TAI)
经数据处理推算出统一的原子时系统
目的 :解决不同的地方原子时之间存在差异
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
目的
避免发播的原子时与世界时之间产生过大偏差
定义: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折衷时间系统,称为世界协调时或协调时。
GPS时间系统(GPST)
目的:为精密导航和测量需要,全球定位系统建立了专用的时间系统,由GPS主控站的原子钟控制。
差值
与TAi:TAI-GPST = 19s
与UTC:GPST=UTC+ 1S n-19s
最新的n=37
时间起点:1980年1月6日0时
BDS时间系统(BDT)
时间起点:2006年1月1日0时。不闰秒
与TAI:BDT=TAI - 19s
BDT=GPST- 14S
坐标系统
三要素
原点位置、坐标轴指向、尺度
天球
天球基本概念
概念:指以地球质心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球体
天轴与天极:地球自转轴的延伸直线为天轴,天轴与天球的交点Pn(北天极)Ps(南天极)称为天极
天球赤道面与天球赤道:通过地球质心与天轴垂直的平面为天球赤道面,该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为天球赤道
天球子午面与天球子午圈:包含天轴并经过天球上任一点的平面为天球子午面,该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为天球子午圈
时圈:通过天轴的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半个大圆
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黄极:通过天球中心,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的交点
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
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
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z轴指向天球的北极Pn,x轴指向春分点,y轴与x、z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岁差
定义:北天极绕北黄极以顺时针的方向缓慢地旋转,在天球上北天极的运动轨迹,近似地构成一个以北黄极为中心,以黄赤交角为半径的小圆
瞬时极:随时间变化的极点
瞬时北天极:观测瞬间的北天极
瞬时平北天极:把绕北黄极均匀运动的北天极称为瞬时平北天极,简称平北天极
章动
定义:瞬时北天极绕瞬时平北天极产生旋转,大致成椭圆形轨迹
岁差和章动的影响:瞬时北天极绕北黄极旋转的轨迹:顺时针、波浪式地旋转。
协议天球坐标系(ECEF,CTS)
构建原因:由于岁差和章动的影响,瞬时天球坐标系的坐标轴指向不断变化,在这种非惯性坐标系统中,不能直接根据牛顿力学定律研究卫星的运动规律。
定义:为建立一个与惯性坐标系相接近的坐标系,通常选择某一时刻t0作为标准历元,并将此刻地球的瞬时自转轴(指向北极)和地心至瞬时春分点的方向,经过该瞬时岁差和章动改正后,作为z轴和x轴。构成的空固坐标系称为所取标准历元的平天球坐标系,或协议天球坐标系,也称协议惯性坐标系
协议天球坐标系转换为观测历元t的瞬时天球坐标系
协议天球坐标系M(t0)经岁差旋转瞬时平天球坐标系M(t)再经章动旋转瞬时天球坐标系c(t)
天球球面坐标系
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赤经为含天轴和春分点的天球子午面与经过天体s的天球子午面之间的交角,赤纬为原点至天体的连线与天球赤道面的夹角,向径r为原点至天体的距离
协议地球坐标系(ECEF,CTS)
地球坐标系
定义;为了描述地面观测点的位置,有必要建立与地球体相固联的坐标系—地球坐标系,又称地固坐标系
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
定义: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Z轴指向地球北极,X轴指向格林尼治平子午面与赤道的交点E,Y轴垂直于XOY平面构成右手坐标系。
地心大地坐标系
定义:地球椭球的中心与地球质心重合,椭球短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大地纬度B为过地面点的椭球法线与椭球赤道面的夹角,大地经度L为过地面点的椭球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平大地子午面之间的夹角,大地高H为地面点沿椭球法线至椭球面的距离。
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
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必要性
① 地心; ② 三维; ③ 高精度; ④ 定义符合IERS(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服务)协议。
任一地面点在地球坐标系中可表示为(X,Y,Z)和(B,L,H),两者可进行互换。
球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天球球面坐标系转换公式
描述卫星运动 处理观测数据 的数学与物理基础 表达观测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