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人物
【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人物】教师资格证 科二 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人物!选择题、简答题常考知识点,易混淆!
编辑于2022-09-30 10:49:40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人物
孔子
脱离社会生产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
教育功能
社会功能:庶、富、教
个体功能:性相近、习相远
办学方针
有教无类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教学目的
学而优则仕
教育内容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知行统一、学思结合、启发诱导、温故知新
孟子
性善论
内发论
个人本位论
教育目的
明人伦
荀子
性恶论
教育的作用
化性起伪(外铄论、社会本位论)
墨子
兼爱非攻
教育作用
人性素丝说(外铄论)
道家
绝学、愚民
遵循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发展
教育目的
培养上士、隐君子
苏格拉底
产婆术(问答法)
首要任务
培养道德
目的
培养治国人才
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
柏拉图
《理想国》
“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提出教育培养“哲学王”
重视女子教育
亚里士多德
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自由教育
百科全书式哲学家
《论灵魂》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教学过程
模仿-理论-练习
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培根
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倡经验化教学
科学归纳法第一人
夸美纽斯
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
标志着教育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教育思想
泛智教育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教育制度
最早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
教育内容
百科全书式课程
教学方法
首次提出并论证直观性、系统性等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
教育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
卢梭
《爱弥儿》
提倡自然主义教育
个人本位论
儿童中心论
康德
首次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门课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对象”
教育万能论
裴斯泰洛齐
慈爱的儿童之父
《林哈德和葛笃德》
主张“教育遵循自然”,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西方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洛克
《教育漫话》
绅士教育
外铄论
白板说
“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规范的学科正式诞生
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一原则
教育性教学原则
二基础
伦理学和心理学
三中心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四阶段教学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无目的论
实用主义教育家,现代教育派代表
一原则
从做中学
三中心
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四个即(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学校即社会
五步法
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课程观
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法)
凯洛夫
《教育学》
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提出劳动起源学说
马卡连柯
《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
平行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对流浪儿童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赞可夫
《教育与发展》
高难度(决定性作用)、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布鲁纳
《教育过程》
提倡发现学习法
学习分为获得、转化、评价三过程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提出认知发现说
结构主义学说
认为教师的本质是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而学生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原理》
范例教学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
系统论述了全面和谐教育思想
活的教育学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提出掌握学习理论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蔡元培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五育并举”方针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主张教育独立
提倡思想教育、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陶行知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
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高尚的师德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晏阳初
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重视乡村教育
四大教育
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三大方式
学校式教育、家庭式教育、社会式教育
格赛尔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内发论)
霍尔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内发论)
华生
教育万能论
环境决定论(外铄论)
威尔逊
“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内发论)
舒尔茨
人力资本理论(体现教育的经济功能)
利托尔诺&沛西•能
生物起源说代表,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
孟禄
心理起源说代表,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斯宾塞
教育预备说(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
“课程”是“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博比特
《课程》
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古德莱德
理想的课程
由教育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正式的课程
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领悟或理解的课程
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
运作的课程
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
经验的课程
学生体验到的东西
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当代课程评价之父
目标评价模式
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
确定教育目标(核心)、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斯腾豪斯
过程模式的课程理论
课程开发关注的应该是过程而不是目的
斯克里文
目的游离目标模式
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辛德
课程实施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
相互调适取向
创生取向
课程本质上是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福勒和布朗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布鲁巴奇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波斯纳
教师的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艾宾浩斯
遗忘曲线
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
缺失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生长性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提倡内在(自由、自觉)学习,反对外在学习
卡特尔
能力
流体能力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禀赋,一般在20岁以后流体能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晶体能力
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不因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人格特质理论(A-B人格理论)
A型人格
性情急躁、缺乏耐心、成就欲高、具有竞争意识,动作敏捷
B型人格
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喜欢慢步调的生活
加德纳
多元智力理论
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自然智力、存在智力
奥尔波特
共同特质
人格特征
个人特质
首要特质
指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的人格特质
中心特质
能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的核心成分
次要特质
指一个人的某种具体的偏好或反应倾向
皮亚杰
认知发展的结构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化
认知本质:适应
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客体永恒论
前运算阶段(2-7岁)
泛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获得物体守恒概念,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形式运算阶段(11岁-)
既有抽象逻辑思维
道德实验:对偶故事法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无律期
权威阶段(6-8岁)
他律期
可逆阶段(9-10岁)
自律期
公正阶段(11-12岁)
倾向主持公正与平等
道德发展是从他律走向自律
维果斯基
最近发展区
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在成人指导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观
内化学说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
教学和发展的关系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埃里克森
《童年和社会》《同一性与生命同期》
人格发展理论
婴儿期(0-1.5岁)
信任对不信任
儿童早期(1.5-3岁)
自主对羞愧、怀疑
学前期(3-6岁)
主动对内疚
学龄期(6-12岁)
勤劳对自卑
青年期12-18岁)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18-30岁
亲密对孤独
成年中期(30-60岁)
繁殖对停滞
成年晚期(60岁-)
完美对绝望
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人格发展理论
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期
遗忘的原因
压抑说
巴甫洛夫
狗进食摇铃实验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信号系统理论
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获得与消退
泛化与分化
沃尔夫
官能心理学
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之父
尝试错误说
《教育心理学》
猫开笼取食实验(迷笼实验)
学习定律
准备律
学习活动之前,做好预备性反应
练习律
实践中,多加练习
效果律
给予反馈(最重要)
迁移理论
共同要素说
贾德
水下击靶实验
迁移理论
概括性理论
斯金纳
迷箱实验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正强化
给予愉快刺激,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
负强化
摆脱厌恶刺激,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
消退
不予理睬,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惩罚
呈现厌恶刺激,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程序教学
外铄论
班杜拉
玩偶实验
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
注意、保持、行为再现、动机
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自我效能感
影响因素
自身成败经验、替代性学习、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重视榜样法(德育)
苛勒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完形-顿悟说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的完形
大猩猩摘香蕉(叠箱实验)
迁移理论
小鸡啄米实验
关系转换说
奥苏贝尔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
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
内化(上位、下位、并列结合)
学习动机分类
认知内驱力
因为好奇产生的学习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
想要赢得地位与自尊心产生的学习动机
附属内驱力
想要得到别人的赞许或认可产生的学习动机
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先行组织者策略
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加涅
《学习结果及其作用》
学习类型
言语信息
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智慧技能
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认知策略
强 调对自己的支配和调节
态度
对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
动作技能
又称运动技能
信息加工理论
罗杰斯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提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提出有意义自由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迈克尔
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科尔伯特
道德两难故事
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艾利斯
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
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在特定情境下,个体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适用于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伯克赫斯特
道尔顿制
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
克伯屈
设计教学法
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伊德•特朗普
特朗普制
灵活的课程表,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和个人自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
华虚朋
文纳特卡制
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 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是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开办商店自治会等活动进 行,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耶克斯-多德森
倒U型曲线
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复杂问题,最佳动机水平应偏低;简单问题,最佳动机水平应偏高
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理论
趋向成功的倾向
选择成功概率50%的任务
避免失败的倾向
选择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任务
韦纳
成败归因理论
能力高低
稳定、不可控制的内在因素
努力程度
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在因素
工作难度
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
运气好坏
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
身心状态
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内在因素
外界环境
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
安德森
陈述性知识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
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冯忠良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加里培林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动作的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詹姆士
兰格理论
情绪源于身体的反馈
坎农
巴德学说
情绪产生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
阿诺德
“评定-兴奋”说
沙赫特-辛格
情绪理论
对情绪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认知
拉扎勒斯
认知-评价理论
伊扎德
动机-分化理论
埃拉斯莫斯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
柯尔伯格
反抗行为阶段、自我服务行为阶段、人际纪律阶段、自我约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