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伦理学
这是一篇关于医学伦理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功利论、美德论、道义论、生命质量与价值论、生命神圣论。
编辑于2022-10-02 15:00:40医学伦理学
功利论
19 世纪英国的穆勒明确地提出“功利主义”的概念 边沁、穆勒、西季维克、墨子为代表
定义
指以行为的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理论
理论特点
每个人所实施的行为或所遵循的道德规则应该为每一个相 关者带来最大的好处(或幸福)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
实际功效
为了最大的生存可能
选择
医生、精通航海的劳改犯、船长、模范工人登上救生艇
不选择
患绝症的小女孩、弱智的小男孩
医学功利论
满足患者的健康功利需要 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健康功利需要
指以 “医学效果的获得是否有利”是检验医疗行为的最终标准
医德功利论的局限
为最大多数的福利可能会牺牲少数人的利益,对他们做出不道德的事情 如:人体实验中为设定——对研究对象利益的关注必须始终高于科学和 社会的利益的基本伦理原则
目的不能证明手段,可能导致只追求结果的善,而忽略动机和手段的善 如:缺乏知情同意的尸体器官摘取
结论
基本理论
道义论出发的判断 功利论出发的判断
原则
道义论出发的基本原则 功利论出发的基本原则
行为准则
我更愿意怎样的选择
美德论
含义
美德论(Virtue Theory) 又称德性论或品德论,它 主要研究和说明做人应该 具备的品格或道德品质
亚里士多德
麦金太尔指出,美德不仅是对特定方 式之行为的意向,而且是对特殊感觉 的意向,这明显地强调对善良品质的 培养,而不只是强调遵守规则或是强 调对好结果的预测
麦金太尔
巴巴拉·麦金诺(Barbara MacKinnon)对传统规范伦理学与美德 伦理学的区别作了以下区分: “在规范伦理学中,美德是第二位 的。它的主要的/基本的目的与其说是成为善良的人,不如说做善 良的事。 而在美德伦理学中,主要的、基本的目的则是成为善良 的人。”
巴巴拉 麦金诺
美德
1 同情 2 责任 3 友谊 4 工作 5 勇气 6 毅力 7 诚实 8 忠诚 9 自律
拥有道德优点、正义和责任心……一种具体类型的道德优点或被视为值得嘉 奖的其他模范品质;可尊敬的做法或理想。 ——《辞书》 这种状况构成事务的特殊优点,使之能很好地发挥功能……对于人而言, (它是)理性的能动性,是合乎理性命令的行为举止。 ——《哲学词典》
不同的时代、国家和民族对美德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有所不同 古希腊时代的“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基督教《圣经》中三大美德:信、望、爱 天主教的七美德:贞洁、适度、慷慨、热心、温纯、善施和谦卑 伊斯兰教四种传统美德:智慧、善于交流、信用和智力 中国封建思想家提出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印度:诚实、勇气、服务、自我控制、非暴力
先秦四主德 仁:恻隐之心 义:羞恶之心 礼:辞让之心 智:是非之心 古希腊时代的“四主德”: 智慧 勇敢 节制 正义
子主题情感或行为 过量 中道 不足 自信心 鲁莽 勇敢 怯懦 感官快乐 放荡 节制 不敏感 羞耻感 害羞 谦虚 无耻 激发乐趣 滑稽 诙谐 笨拙 自我表现的实在性 自负 诚实 自贬 友谊的表现 谄媚 友谊 愠怒
医学美德论
•表述形式:医务人员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有道德的医生是 什么样的人?他(她)应该具备哪些品格?
最美医生
优点:避免了行为主体与行为规范的分离,使人的行动的正确性和自身的发展 融为一体。 缺点:随着社会的变迁,很难成为一种独立的理论形态
哪些道德品质是行医者的职业美德,并在医疗行业中提倡这些美德。 • 五种医学美德 1.仁慈 对病人仁爱、慈善、同情、关心和尊重 2.诚挚 对医术实事求是,不夸大、不隐瞒,对同行以诚相待 3.严谨 对待医学和医术严肃谨慎 4.公正 对病人一视同仁,同事间平等互助 5.节操 不以医术谋取不当之利
道义论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董仲舒 其理论的核心是义务和责任
定义
也译作 “义务论”或“非结果论”等 指人的行为必须遵照某种道德原则或按照某种正当性去行为的道德理论
分类
行为道义论
是指个人之行为是 否合于道德,完全 靠直觉、良心和上 帝的戒律来判定
规则道义论
主张某些特别的行 为应用规则予以约 束,因此这些行为 的原则和规则就是 道德的中心
一元
多元
特点
注意行为本身、或注意思想、动机(即行为依据的原则),不关心思想、 行为的后果 道义论特点 不计算,不考虑思想与行为的后果对自己会怎么 道义论不是立足于个人的利益,而是立足于全社会的人民大众的长远的或 根本的利益
医学道义论
也称为医学义务论,它以医德义务和责任为中心。 医学道义论 研究和探讨医务人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即医务人员应该遵守怎样 的医学道德规范,并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动机和意向进行研究,以保证医务人 员的行为合乎道德
医德义务的内容
医方对患者、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 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维护健康、减轻痛苦、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
医德义务的意义
有利于医务人员明确自己的职业责任 促使医务人员为保障人类健康和促进 医学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医德义务的缺陷
只考察,是否履行医学义务 不计算义务履行的成本,从而避免了陷入 本利分析的困境 不审查行为后果
生命质量与价值论
生命系统层次
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Person,家庭,社区 国家,民族
生命质量
定义
是以人的自然素质(脏器功能、智商等)的高低优劣衡量生命对 于自身、他人和社会存在意义的伦理观
种类
主要质量
无脑儿
根本质量
植物人
操作质量
测定智能,生理
道德选择
最低质量
维持生存
基本质量
生活
最高质量
回归社会
生命价值
定义
生命价值,主要是指生命的社会价值,即从人的社会学生命角度, 判定某一个体生命对他人及社会的意义
内在价值
生命本身质量
外在价值
对他人,社会的意义
生命伦理观的相互关系
生命神圣是人类对待生命的最基本态度 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并不一定呈正相关 生命质量与价值论,生命神圣论的补充
道德选择
有一艘航船在海上遇险,很快就要沉没,船上 载有12人,但只有一只至多能乘6人的救生艇。 该怎么选择呢?6个可以上船的人 A72岁的医生 B患绝症的小女孩 C船长 D妓女 E 精通航海的劳改犯 F 弱智的小男孩 G 青年模范工人 H 天主教神父 I 贪污的国家干部 J 企业经理 K 新近暴发的个体户 L 自己
一、生存原则 每一个生命都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二、生存可能性原则 首先必须考虑海上漂流求生的可能性: 青年模范工人 精通航海的劳改犯 72岁的医生
三、自我优先原则 在自我选择和被选择时,都希望 自己能够被选择。
四、最大快乐原则 天主教神父 选择是他能安慰他人 不选择是他可能不会为死亡而太痛苦
五、弱势优先原则 妇女儿童优先 三个负面因素影响了大家的选择
六、公平快乐幸福原则 选择依据:轮流享福
七、德性原则 先救好人
生命神圣论
涵义
生命神圣论是指人的生命具有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德 道价值的一种伦理观
产生机制
针对个人, 生命是唯一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黄帝内经》
针对社会, 生命是基础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马克思
发展
走向极端
走向理性
萌芽
实质
1、无条件的维持人的生命,生物学生命
2、无条件的反对死亡,即使是不可避免的死亡
局限
生命神圣论具有抽象性,缺乏辨证性 重数量不重质量 忽视对病人人格的尊重
2.生命神圣论导致许多医学伦理难题 能否对人口进行数量和质量控制? 影响卫生资源的分配 能否对晚期绝症患者停止治疗? 能否对生命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