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十三集:魏晋风度
以嵇康为代表的一代名士风范被鲁迅誉为“魏晋风度”,成为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
编辑于2022-07-27 17:22:39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古籍馆里藏有古籍善本290余万册,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这些刻印精美的宋板书,因为传世量稀少,自明清以来,素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宋版书多用皮纸和麻纸,文理坚致而有韧性,版式疏朗雅洁,版心下方往往有刻字工人的姓名和每版的字数,字体和用墨都极为讲究,具有鲜明的宋代特征。从这些流传至今的宋版书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宋代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更加可以通过上面的文字还原出近千年前那个文化繁荣、科技发达的宋朝。
西辽(1124年—121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的政权。突厥语和西方史籍称之为哈剌契丹(Qara -Khitay)或喀喇契丹。历3世3帝2后,享国94年。 其建立者是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
保卫家园,忘战必危,忘战必亡。在宋金之间,和与战的悲怆余音之中,历史的教训,不容忘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古籍馆里藏有古籍善本290余万册,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这些刻印精美的宋板书,因为传世量稀少,自明清以来,素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宋版书多用皮纸和麻纸,文理坚致而有韧性,版式疏朗雅洁,版心下方往往有刻字工人的姓名和每版的字数,字体和用墨都极为讲究,具有鲜明的宋代特征。从这些流传至今的宋版书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宋代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更加可以通过上面的文字还原出近千年前那个文化繁荣、科技发达的宋朝。
西辽(1124年—121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的政权。突厥语和西方史籍称之为哈剌契丹(Qara -Khitay)或喀喇契丹。历3世3帝2后,享国94年。 其建立者是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
保卫家园,忘战必危,忘战必亡。在宋金之间,和与战的悲怆余音之中,历史的教训,不容忘记。
第三十三集:魏晋风度
魏晋名士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和王戎等七位名士。
嵇康
魏晋有名的大名士,一位神秘过客将这首神曲——《广陵散》授予嵇康,并且叮嘱嵇康绝不传于他人,神曲似乎找到了它真正心仪的主人。
曹魏姻亲,娶长乐公主为妻。
山涛
司马昭的表兄弟。
山涛凭借与司马氏的特殊关系,平步青云、仕途坦荡。
阮籍
曹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檽瑀之子。
阮籍当起了有职无权的步兵校尉,依然在酣醉中度日
嵇康领衔的竹林七贤大多是当时数一数二的谈玄高手。他们都崇尚自然而贬抑名教,嵇康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魏晋时期最富代表性的口号。
七贤的出处志向虽各不相同,但都选择在竹林饮酒躲避政治风险。
“士”
“士”是西周等级社会秩序的最后一级贵族,春秋战国时期被瓦解,但保留着称呼,保留着学习和掌握各种专门技艺的传统,构成当时的知识群体。
军事上
作战骨干
文化是
学得古今知识
政治上
任中下级官吏
荣启期
春秋时代的隐士,精通音律、博学多才。与七贤同属“士”这个阶层。
他们中不少人有毅力、有抱负、有社会责任感。
曹操杀孔融
到了汉代,儒士逐渐构成主要的知识群体,登上历史舞台。
东汉末年,清议之风盛行,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就继承此风气,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倒行逆施。
公元208年,孔融被曹操满门抄斩。
名士抉择
一是继续支持曹魏皇室,一是转而投靠司马氏。
出身上等士族的钟会就是依附司马氏的受益者。嵇康却依然选择了 坚决不与司马氏合作。
玄学与清淡
曹魏时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一批名士,倚重老子、庄子和《易经》为文献,会通儒、道,开创了玄学思想。
玄学家是带着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真切感受全身心投入这场讨论的。
借助玄学与清谈,士大夫既能保持高尚的气节,又能担负起士的责任。
玄学极大地推进了当时中国人的思维水平,使得我们在理论上的彻底性、理性化的程度、规范化的程度都大大地提高。
嵇康之死
嵇康与当权者决裂后,选择了自我放逐,在自然山水之间,他走的越来越远。
创作了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是中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
他写了一片音乐理论文章“声无哀乐论”,对于魏晋清谈影响颇大。
公元263年,嵇康为吕巽、吕安掉停,司马昭借此事将其一并处以死刑。
行刑前
三千太学生联名上书请求以嵇康为师,想以此豁免死刑。
嵇康做的安排
为孩子写下一篇家诫,教孩子要谨小慎微、遵从礼教。
将孩子托付给山涛,望其步入仕途,担负起十人的责任。
行刑当天,嵇康在众士子注目下,弹奏《广陵散》。
死后葬于自己的出生地——安徽石弓山。
清淡误国
“八达”
西晋末期,旷达不羁的八个士人。
他们把自己关在小屋里,披头散发、赤身裸体、连日酣饮。
“八达”自以为袭承了竹林风范,其实却没有理解嵇康、阮籍佯狂、任达的苦衷,自然也缺乏他们的批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十四友”
西晋末年,富可敌国的石崇,乐于结交豪门子弟和文人雅士,
极尽人间之欢娱,文士们沉醉于纸醉金迷,炫财斗富之风大行其道。
王衍
典型的官僚玄学家,善吐玄言,不问政事,造成了整个朝廷矜高浮诞的风气。
东晋名士
王羲之
代表作《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东晋宰相谢安
年少时崇尚清谈,对走上仕途漠不关心。
因谢氏家族朝中人物尽数凋零,谢安才回到朝中主持大局,官至宰相。
陶渊明
田园诗人
《桃花源》,陶渊明给后世中国人规划的一个理想国度。
他的固守清贫传承了士大夫之道,完美实践了竹林七贤所向往的归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