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知识梳理,包括初步业务活动、审计前提条件、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指导、监督与复核等等。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风险应对是指在确定了决策的主体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等相应防范计划。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可规避性、可转移性、可缓解性、可接受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审计计划
初步业务活动
内容
目的
审计前提条件
前提:没有A就没有B 等价于 B→A
总体审计策略
确定审计范围(审哪些?)
计划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
确定审计方向(审哪里?具体某领域)
考虑因素
初步风险识别
重要性方面
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对指导、监督以及复核的影响
项目人员的选择和工作的分工
项目预算
如何保持职业怀疑
考虑内部控制
考虑重大变化
规划和调配审计资源
具体审计计划
风险评估程序(应当实施)
进一步审计程序
总体方案
具体程序
其他审计程序
总体审计策略偏宏观;具体审计计划就三项,利用排除法解题
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
贯穿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
应当在工作底稿中作出重大修改和理由
指导、监督与复核
确定对项目组成员的指导、监督以及对其工作进行复核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决定因素
被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审计领域(+)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项目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胜任能力(-)
错报
定义
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与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列示的之间的差异
来源
舞弊、错误
类型
事实错报
判断错报
推断错报
识别
错报不可能孤立发生,一项错报可能表明存在其他错报
更正
CPA应当及时将审计过程中积累的所有错报与适当层级的管理层进行沟通,要求管理层更正
重要性
含义
宏观
对重大错报的规模、性质作出判断,确定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微观
子主题
确定
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
原则:职业判断+惯例+自身经验(不考虑固有不确定性)
方法:基准×百分比
基准
选择考虑因素
百分比(1%~5%)
考虑因素
使用目的
特定类别的重要性
含义
实际执行重要性
目的: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确定(运用职业判断):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百分比
百分比50%~75% (综合判断)
从严=较低
首次审计
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
项目总体风险高
存在内部缺陷
从宽=较高
实务运用
CPA通常选取金额超过实际执行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不代表可以对所有金额低于实际执行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原因)
单个金额低于实际执行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汇总起来可能金额重大,CPA需要考虑汇总后的潜在错报风险
对于存在低估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不仅仅因为其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而不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对于识别出存在舞弊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不能因为其金额低于实际实际执行重要性而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明显错报临界值
错报无论是在规模、性质或其发生的环境上,无论单独或者汇总起来都是明显微不足道的
确定:财务报表重要性×百分比(3%~5%)
百分比考虑因素
以前年度审计中识别出的错报数量和金额
重大错报评估的结果
被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与其沟通错报的期望
理论上明显微小错报可为0
被审计单位财务指标是否勉强达到监管机构的要求或投资者的期望
审计过程修改重要性
修改情形
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获取新信息
通过进一步审计程序,对被审单位及其经营所了解的情况发生变化
影响
确定是否有必要修改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是否仍然适当
审计业务约定书
基本内容
特殊要求
约定条款的变更
变更为保证程度低的业务
CPA决策:遇不合理时可采用解除审计业务约定;确定是否有义务报告该事项
变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