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常识——朝代人文
内容适用于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内容主要设计中国古代史,朝代顺序,主要人物和历史事件,文化科技成就等。
编辑于2022-10-05 00:50:14常识——朝代人文
学习重点说明
学习过程中注意关注对应各朝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科技成就等。常识内容广泛,积少成多,加油!
原始社会
原始人
云南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境内目前确定最早的人类
陕西蓝田人
距今约80万年,最早直立行走
北京周口店人
距今约70万年,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
氏族公社
北京山顶洞人
距今约1.8万年,磨光和钻孔技术,制作出“骨针”,人工取火
氏族社会
河姆渡遗址
距今约7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最早种植水稻,干栏式房屋,黑陶
半坡遗址
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磨制工具,种植粟。生活工具半地穴式房屋,彩陶
大汶口遗址
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生活状况多为地面建筑
”五谷“
稻、黍(shǔ,俗称黄米)、稷(jì,又称粟,俗称小米)、麦、菽(大豆)
麻、黍、稷、麦、菽
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三皇五帝
三皇
伏羲,女娲,神农
战国时期关于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巢氏
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燧人氏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伏羲氏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为渔
神农氏
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五帝
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述的有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dì kù]、尧、舜
阪泉之战
黄帝VS炎帝
黄帝——人文初祖。贡献有指南车、鼓、挖井、舟车、养蚕缫丝(嫘祖)、文字(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乐谱(伶伦)
逐鹿之战
炎黄VS蚩尤
华夏族的形成: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炎黄子孙
禅让制
尧舜禹的传说
夏朝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禹传子启
公天下——家天下,定都阳城,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其宫殿遗址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宫殿建筑基址,发现了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被命名为“中国龙。”
《夏历》
《夏小正》,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少康中兴
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少康(前1972年~前1912年)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天子。
商朝
鸣条之战
商汤VS夏桀
建立商朝,定都亳(今河南商丘)。商朝中期,盘庚迁都到殷,又称殷商。殷商-河南安阳
科技-青铜器
后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青铜器之美
文化-甲骨文
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是汉字的源头,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清代,山东烟台)。
刘鹗《铁云藏龟》——这对于甲骨文的认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西周
牧野之战
周武王VS商纣王
典故:临阵倒戈-以少胜多,武王伐纣,商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今西安),历史上称为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
分封制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大夫
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井田制
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国人暴动
周厉王残暴不仁,,国都的平民和少量奴隶无法忍受,奋起反抗,史称“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周公、召公“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灭亡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东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春秋
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典故
长勺之战
齐桓公是春秋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典故
“管鲍之交”“”“尊王攘夷”“老马识途”
城濮之战
晋文公:退避三舍、秦晋之好、寒食节的由来(介子推)
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饮马黄河
勾践:卧薪尝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战国
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灭亡顺序:韩(宛,今南阳)赵(邯郸,河北)魏(大梁,开封)楚(郢,湖北江陵)燕(蓟,北京)齐(临淄,淄博)
各国变法运动
秦国——商鞅变法
徙木立信、作法自毙
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迅速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统一度量衡 政治上——编制户籍,连坐;推行郡县制 军事上——奖励军功
李悝在魏国变法(著作《法经》是中国史上第一部法典)、吴起在楚国变法、申不害在韩国变法
战国四君子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信陵君:窃符救赵 孟尝君:鸡鸣狗盗 平原君:利令智昏、毛遂自荐、脱颖而出、一言九鼎、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春申君:移花接木
经济:金属货币流行,春秋后期,已经有铸造的铜币出现。
水利:秦国时期修筑都江堰:李冰父子、郑国渠:韩国水工郑国;吴国邗沟(我国最早的一条运河)。
科学成就
战国时期发明“司南”,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 《甘石星经》:战国时期甘德、石申二人测定的恒星记录,世界最早。 《黄帝内经》,记载了我国最早的人体解剖知识。
秦
建立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巩固措施
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丞相(掌管行政)、太尉(主持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
经济
统一货币(半两钱)和度量衡
文化
统一文字,使用小篆,秦末出现隶书 “焚书坑儒”(留下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
军事
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修筑驰道,修筑长城、灵渠;移民戍边,统一东南,岭南地区;开凿灵渠。
灭亡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相关成语:揭竿而起、鸿鹄之志(《史记》)
巨鹿之战
项羽在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打败秦军主力
垓下之战
相关典故:鸿门宴、斗酒彘[zhì]肩、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锦衣夜行、霸王别姬、四面楚歌、作壁上观、沐猴而冠
汉
西汉
刘邦-白登之围建立:公元前202年, 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
汉初三杰: 张良: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孺子可教也 萧何:萧规曹随、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胯下之辱、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战必胜,攻必取
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推崇黄老之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汉武帝大一统
张骞出使西域图——开辟陆上丝绸之路
政治上建立“中朝”限制“外朝”,设置“刺史”十三州以控制地方,推行推恩令、削夺诸侯权力,严刑峻法
经济上,把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财政权集中于中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设立太学,加强思想控制
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汉武帝:金屋藏娇
王莽新政
王莽改制与西汉灭亡:发明了游标卡尺
西汉末年,王莽托古改制激化了社会矛盾,爆发了著名的绿林与赤眉大起义,绿林军攻破长安。
东汉
光武中兴
公元25年, 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史称东汉,定都洛阳,刘秀即汉光武帝。
黄巾起义
东汉灭亡:汉末农民起义,184年,张角领导。(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两汉对外关系
丝绸之路
路线: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会合,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北上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锡尔河流域)到里海北岸;南下身毒(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经安息(伊朗)转运到条支(阿拉伯半岛)和大秦(地中海东岸)。最南:大秦;最北:里海沿岸
传播
输出
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渠法和造纸术
输入
佛教(洛阳白马寺,两汉之交佛教传入我国)、葡萄、石榴、胡豆、胡瓜、胡桃、苜蓿、良马。
海上丝绸之路
路线
广东沿海港口——印度支那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沿岸——印度半岛南端
意义
加强了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
重要历史事件
两汉重要的历史事件:汉初白登之围→诸吕之乱→文景之治→吴楚七国之乱→汉武帝大一统,张骞出使西域→汉匈战争(卫青、霍去病)→王莽新政(西汉亡)→光武中兴→班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再通西域→黄巾起义。
三国魏晋南北朝
三分天下
官渡之战
曹操VS袁绍,曹操大胜,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VS曹操。孙刘联军获胜,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夷陵之战
又称猇亭之战,吴蜀之战,火烧连营→白帝托孤
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苏轼-前后《赤壁赋》 赤壁之战相关典故: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
曹丕建魏,刘备建蜀汉;孙权建吴
魏
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265-316),定都洛阳,实现短暂统一
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317-420)开始。
淝水之战--【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谢安VS符坚
南北朝
南朝
宋齐梁陈
北朝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迁都洛阳,以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隋唐时期
隋朝
开皇之治——隋文帝
公元581年,杨坚废黜北周帝自立,国号隋,定都长安,建元开皇,即隋文帝,开创“开皇之治”
开创科举制
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
在位期间修①隋朝大运河。
②赵州桥-李春建造-被誉为“世界拱桥之祖”,是世界最古老的肩右拱桥
唐朝
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年号武德,定都长安
贞观之治
唐太宗: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
贞观遗风
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定都洛阳。
开元盛世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
安史之乱
(安禄山、史思明)、马嵬坡之变、郭子仪
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的农民起义
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五代十国
公元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此后的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同一时期,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北汉),先后出现了10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相关制度
科举制度
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宋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走向衰败。隋朝大业三年(607)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隋文帝——分科考试。隋炀帝——始设进士科,考察对时事的看法。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正三级考试: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一名:状元)
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
三省
尚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
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书省
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六部
吏部
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
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
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
负责军事
刑部
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
工部
负责工程建设
经济
农业
江南成为粮食的重要产地
农业灌溉以及农具的改进(筒车、曲辕犁)
茶叶-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已为必需品,开始征收茶税。(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茶圣。)-首个国际茶日:2020.5.21 主题 茶和世界 贡品共享
商业
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
宋元时期
宋
取国号为“宋”,定都在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
政权并立
辽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北宋
赵匡胤 汉族
西夏
元昊 党项族
金
完颜阿骨打 女真族
南宋
赵构 汉族
主要事件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设酒宴,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澶渊之盟
宋辽和战
经过多次战争, 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和谈停战;宋岁输辽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称为“岁 币”,因谈判地点在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 渊之盟”。
靖康之变
金国掳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主要考点
社会经济
交子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后获得政府的认可
市
宋朝时期“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交,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科技文化
《营造法式》
北宋李诫创作的建筑学著
元
建立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尊称为“成吉思汗”
1271 年,铁木真之孙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市)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政权,元朝 的疆域达到中国历史上的最大范围
政治
行省制度
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全国政务
地方: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开 省级制度之先河。
宣政院
宣政院专门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的行政执事,至此,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澎湖巡检司
负责管辖澎湖,台湾地区,是我国在台湾附近岛屿设立专门证券机构的开始
经济
商业
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是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
元朝指定了较为完善的纸币管理制度,成为历史上以统一的纸币作为基本货币的朝代
泉州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当时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手工业
黄道婆推广了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技术,对纺织业做出巨大贡献
对外关系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下在中国游历17年的所见所闻
文学
元曲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窦娥冤》
主人公窦娥,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拜月亭》
书生蒋世隆与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候的离合故事
《单刀会》
关公单刀赴会
郑光祖
《倩女离魂》
张倩女和王文举
王文举进京赶考,倩女为爱离魂,追夫千里
白朴
《墙头马上》
裴少俊和李千金
少俊和千金偶遇,两人暗生情愫,互致情诗;男问“为谁含笑在墙头”,女答:“莫负后园今夜约”,两人钻小树林去了,后来裴少俊与他约会七年,后来被千金父亲发现并阻隔,少俊及第后重新在一起的故事。
《梧桐雨》
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故事
马致远
《汉宫秋》
改编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实甫
《西厢记》
张生和崔莺莺
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四大悲剧
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
口诀:吾儿喊冤
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口诀:西厢墙头,倩女拜月
明朝
明
建立
朱元璋称帝,建都应天府(南京),明朝是我国的一个由南方统一北方的全国性政权
朱允炆即位,燕王朱棣打出“靖国难,清君侧”的口号,起兵反对,史称“靖难之役”
政治
中央:废除丞相设六部
建内阁
明成祖朱棣时期:殿阁大学士开始入职文渊阁并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建立
地方分权
设三司分权
承宣布政司——民政,财政
提刑按察使司——监察、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政
厂卫制度
锦衣卫,东厂,西厂
经济
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
张居正主持推行,把原来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 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
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到达最远的地方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关注下西洋带回来的作物:玉米,番茄,土豆,香料等
戚继光抗倭
清朝
清
建立
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皇太极在盛京(沈阳)称皇帝,改国号为清,改女真族为满洲
后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政治
平定三藩
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藩叛乱,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军机处
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辅助皇帝处理政 务。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少数民族
理藩院
清代创设的专门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
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
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时期,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赐予五世班禅
雍正时期,派驻藏大臣,标志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乾隆皇帝时期,创立金瓶掣签制度,选举转世灵童,中签的灵童须 经清廷批准,方才能成为新一代达赖或班禅
新疆
设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军政事务
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立台湾府
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 决定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刘铭传为台湾省第一巡抚。
尼布楚条约
中俄两国签订了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明确划分 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
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签订的国际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