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国设计史
这是一篇关于外国设计史的思维导图,其中包含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学概论及部分扩充知识,设计专业、美术专业的考研皆可用
编辑于2022-10-05 15:07:05外国设计史(设计学概论、世界现代设计史)
设计概述
1. 概念
1. 设计的定义
动词的“设计”,指产品、结构、系统的构思过程
名词的“设计”,指具有结论的计划,或者执行这个计划的形式和程序
2. 设计师的定义
从事设计的人
3. 设计的步骤
(1)设计的准备阶段
(2)整理设计目的
(3)设计的后期阶段
(4)再设计
4. 设计哲学(理念)
密斯--少就是多
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
5. 设计原则
KISS原则,简单化原则
多方面考虑设计的多种可能性
使用者中心原则
6. 设计方法
探索可能性和限度
重新界定设计结论
改进设计
形式设计
突破条件的限制
7. 设计的目的
满足需求
8. 好的设计
迪特·拉姆斯:创新、好用、好看、易懂、不显眼、诚挚、经久耐用、细节、保护自然、少设计
2. 分类
设计
设计史
设计理念
设计批判
设计
商业设计
建筑设计
工业设计
时尚设计
文创等
3. 现状
设计
符号学
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
绿色设计
信息技术
4. 特征
设计
艺术
科学
经济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1. 古代
1、古埃及公元前3200年
建筑: “马斯塔巴”石墓→梯形金字塔→方锥形金字塔
2、古希腊
建筑:雅典卫城建筑群
【名词解释】 帕特农神庙 【2022X 样式 2020X时间】 巴底农神庙采用了希腊建筑中最典型的长方形围柱式建筑样式,神庙建立在一个 长约70米、宽约30米的三级台基上。它的屋顶是人字形坡顶,东西两端有山墙, 这是古希腊建筑最基本的形式。它的柱子采用了多利亚式,列柱的比例为17 :8,柱 高10.5米,东西三角楣有高浮雕装饰,檐壁采用了浮雕饰带。它结构匀称、比例 合理,有丰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建筑结构和装饰因素、纪念性和装饰性、内容 和形式取得了高度的统一,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美的建筑典范之一。
希腊建筑柱式【2020H】
要点:构成、特点、比例关系、应用建筑
多立克
爱奥尼克
科斯林
3、古罗马
万神殿
科洛西姆竞技场
君士坦丁凯旋门
2. 中世纪(5-15世纪)
1、早期(2-5世纪)
民古教堂 :私人宅邸
地下墓窟:保留的壁画《善良的牧人》
巴西利卡式:祭坛+绘画
2、拜占庭式(5-15世纪)
集中式教堂
平面为等臂的希腊十字
圣索菲亚大教堂
3、罗马式
拉丁“十字式”,增加两侧的横翼、塔楼
特点:圆拱;小窗;厚墙;塔楼
装饰:雕刻
法国奥顿大教堂山墙浮雕、意大利比萨教堂、法国圣塞尔南大教堂
4、哥特式(12-15世纪)
拉丁“十字式”
特点:尖拱、尖塔、尖楼、大彩色玻璃窗
代表: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法国夏特尔大教堂、日耳曼建筑遗风
十字平面、玫瑰花窗、尖肋拱顶、飞扶壁
3. 文艺复兴(14-16世纪)
固定样式:
一是提倡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形式的运用
二是强调建筑形式的思想性、观念性
佛罗伦萨主教堂、坦比哀多、圣安德烈教堂
4. 巴洛克建筑(17-18世纪)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特点:
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表现自由的思想和营造神秘的气氛。
代表建筑:
罗马耶稣会教堂、圣卡罗教堂【2017】等
5. 洛可可建筑(18世纪)
洛可可风格产生于18世纪20年代的法国,流行于法国贵族之间,是在巴洛克装饰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基本特点是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细腻柔嫩,不对称,喜欢用弧线和S形曲线,尤其喜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
6. 新古典设计运动
1.时间: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
2.地点:欧洲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3.内容:建筑和设计上的复古主义
4.影响因素:资产阶级通过建筑、产品、平面等设计风格,突显他们的政治立场
5.不同名称:在英国叫作“乔治风格”;在法国叫作“路易十六风格”;在美国叫作“联邦风格”或者“帝国风格”;在有些欧洲国家则叫作“格里希风格”、“埃特鲁斯坎风格”
6.不同国家的设计
(1)英国家具
乔治·赫普怀特——赫普怀特风格
托马斯·齐彭戴尔——奇彭代尔风格
(2)英国建筑
① 约翰·纳什,伦敦改造计划
② 威廉·威金斯,国家艺术博物馆
(3)法国家具
雷瑟奈——机械桌
(4)法国建筑
巴黎先贤祠
(5)美国的折中主义风格
美国国会大厦
帕拉第奥的建筑
7. 维多利亚风格
1. 时间:19世纪初期
2. 地点:欧洲和北美、澳洲等地,尤其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3. 特点:广采博纳,自成一流,华丽、丰富、堆砌,甚至杂乱
4. 家具代表
(1)亚瑟·琼斯,椅子
(2)菲兹·库克,“白日梦者”椅子
5.建筑代表
(1)查尔斯-巴利,英国议会大厦
(2)水晶宫【2017 2018 2019】
① 时间:1851年
② 地点:英国伦敦海德公园
③ 设计师:英国园艺师 帕克斯顿 设计
④ 事件: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
现代设计的前奏:“工艺美术”与“新艺术”运动【2020 L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2015 2017 2018 2020】
1. 时间: 19世纪下半叶
2. 地位:有史以来第一场大规模的风格运动
3. 领袖人: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
4. 风格特点
(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教头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
(3)在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4)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
5. 意义与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波及领域很广
(2)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
(3)第一次大规模的设计改良运动——西方现代设计艺术蓬勃发展的良好开端
6. 代表人物
(1)约翰·拉斯金
地位:
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设计思想
强调设计的重要性
强调设计的社会功能性
设计的两条路
对现实的观察
表现现实的构思与创造能力
准则
①师承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设计的灵感和源泉,而不是盲目地抄袭旧有的样式;
②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反对使用钢铁、玻璃等工业材料;
③忠实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反映材料的真实质感。
著作
1843年《现代画家》
1849年《建筑的七盏灯》
1851-1853年《威尼斯的石头》
评价
拉斯金把用廉价且易于加工的材料来模仿高级材料的手段斥之为犯罪。约翰拉斯金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他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其实他的这一设计思想很混乱,他一方面强调大众,另一方面 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而这种设计不是为大众服务的。约翰拉斯金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仍有很大区别。他发现了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但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涉及实践深处。但其理论成为后来威廉.莫里斯等人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基础。
(2)威廉·莫里斯
地位:
威廉·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著名的设计改革家、诗人和社会主义者,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
主要思想
1. 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工业化风格
2. 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繁琐的巴洛克风格和其他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 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
4. 主张设计的诚实、质朴,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
5. 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特别是日本式的平面装饰特征,采用卷草、花卉、鸟类等为装饰构思
设计原则
1. 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
2. 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代表作品
与菲利普·韦伯合作设计的“红屋”
莫里斯设计事务所——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综合设计事务所
评价
积极:在设计观念上,提倡整体设计思想,主张实行以建筑为主体、全面处理室内外生活环境、以生活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在实践上,他反对艺术家只停留在纸面上,主张艺术家、技术家、工匠相结合。
消极:拒绝使用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他所设计的产品注定只能被富有阶级的小众人群享用,违背了“让设计服务于大众”的原始初衷。
7. 家具设计:查尔斯·沃赛
① 特点:
家具多选用橡木材料,偶尔会在家具上采用一点金属构件,比如黄铜、青铜或者红铜构件,朴实无华,简练大方。
② 代表作品:
果园住宅、座钟
8. 日用陶瓷设计:克里斯多夫·德莱塞,苏格兰
① 思想:
重视形式与功能、材料与工艺相统一;倡导工业化大生产方式和设计活动相结合,被认为是在19世纪下半叶的设计改革运动中出现的第一位工业设计师。
② 德莱赛三原则:
真诚:反对使用仿制材料
美丽:设计上永恒的完美
力量:在装饰中显示出韧性、能量,以及力度
③ 代表作品:
玻璃花瓶、镶银玻璃水具、茶壶
1880年设计的盖碗和瓢
1881年设计的面包架
新艺术运动
1. 概述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目的:沟通工业和艺术
3.地点:法国 → 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美国
4.实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和传播
5.名称 :
英国——现代风格
法国——新的艺术
德国——青年风格派
奥地利——分离派
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工艺美术运动
西班牙——现代主义
6.特征:
(1)力图打破承袭传统形式的所谓历史风格,探索新的艺术方向。
(2)力图抵制西方艺术中的自然主义趋势,强调追求自然的本质而不是细枝末节。
(3)主张工艺与技术的结合,在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方面体现了追求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简化特点,这种特点在装饰主题上表现为自然界草本形态流动曲线的模仿。
(4)强调手工艺反对工业化,完全放弃传统装饰风格,开创全新的自然装饰风格。
(5)装饰上受东方风格的影响,尤其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
(6)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带来的艺术表现的可能性。
7. 意义:
(1)新艺术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上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和理论上并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它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2)在具体的设计中,注重从自然中获得自然形式的运用,但还没有从功能、结构、形式的统一上进行产品设计。
(3)在追求自然形式上,新艺术运动试图摆脱任何古代亡灵,真正从自然中获得启迪,完全走向自然主义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
(4)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造型,装饰的构思来源 于自然形态。艺术家在施法自然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抽象,把自然形式赋予一种有机得象征情调,以运动感的线条作为形式美的基础。
2. 欧美各国的新艺术运动
1. 法国
巴黎
西格佛里德·宾的新艺术之家画廊【2021 】
现代之家事务所
六人集团(吉马德——地铁风格)
三个团体
南锡
埃米尔·盖里
两个中心
2. 比利时——先锋派
口号 : 人民的艺术
维克多·霍塔【2021】
名词解释
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
塔塞尔旅馆
名词解释
3. 西班牙
高迪 【2016 2017 2018 M 2020 J 】
名词解释
特点:大胆、极端、特异
代表作品:
圣家族教堂【2021 M】
巴特罗公寓
米拉公寓
4.英国
(1)“格拉斯哥”四人集团【2020】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① 时间:1880 年代到1990 年代
② 影响意义:
A. 为了对抗新艺术中的曲线风格,采用纵横直线为基本的布局安排。
B. 色彩上,打破禁忌,大胆的使用黑白两色为主要的色彩基础。
③ 代表人物:
麦金托什
赫伯特·马克奈
玛格丽特·麦当娜
佛兰西斯·麦当娜姐妹
他们被称为“格拉斯哥四人”
(2)麦金托什
思想:
主张直线;主张简单的几何造型;讲究黑白等中性色彩,为机械化、批量化、工业化的形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代表作品:
高背椅
5.奥地利——分离派
(1)奥托·瓦格纳
思想:
设计是为现代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古旧复兴而产生的
代表作品:
迈奥里卡住宅
奥地利州银行
瓦格纳别墅
维也纳地铁站
霍夫亭车站
奥地利邮局储蓄银行
(2)约瑟夫·霍夫曼
被称为棋盘霍夫曼
代表作品:
斯托克列宫
6.德国
(1) 特点:
反对机械化和工业化,重视自然主义的装饰特点,表现为曲线、流畅的有机形态。
(2) 代表人物:
彼得·贝伦斯【2022 2020 徒弟】
① 德国“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被视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② 设计思想:从功能出发,基本抛弃了繁琐的装饰,强调简洁、功能良好的外形和结构;注重功能与技术表现的基础上,追求设计形式的简约;主张对造型规律进行数学分析,坚持理性主义美学原则。
③ 代表作品:
德国通用电气集团的透平机工厂厂房(AEG厂房)
AEG标志
电风扇
电水壶
时钟
被德国主义大师彼得·贝伦斯培养的三位现代建筑大师是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
真题
带装饰的现代设计:“装饰艺术”运动
1. 概述
1. 时间: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兴起于1920年代,退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
2. 地点:在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展开的一场风格特殊的国际性设计运动。
3. 名称来源:出自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展”
4. 目的:通过艺术家们掌握的手工艺和设计,以适应批量生产的需求来结束艺术与工业之间旧有的冲突,以及艺术家和手工艺人之间旧有的势力差别。
5. 实质:一场形式主义运动
6. 总特征:
折中(奢华的手工艺+未来的工业化=新的风格)
三个结合(手工艺+工业化、东方风格+西方风格、人情化+机械化)
2. 影响因素
1. 古代埃及装饰风格的影响
2. 原始艺术和异域风格的影响
3. 前卫艺术的影响
4. 古典艺术的影响
5. 舞台艺术的影响
6. 汽车设计的影响
3. 设计特点
1. 造型:简洁的几何外形
简洁的长方形块状结构+几何方式衔接 → + 曲线装饰元素
2. 装饰:强烈的装饰性
有棱有角、强劲利落的,几何化、立体化和简约化纹样,如:扇形、闪电形、放射状、金字塔形等。
3. 色彩:独特的色彩系统
视觉冲击力强→高纯度、强对比的色彩
4. 材料:材料的选择
奢华→贵重材料,如:黑檀木、斑马木、皮革、丝绸、鲨鱼皮、象牙、黄金
受装饰艺术运动影响的雕塑,迪米瑞·希帕鲁斯
4. “装饰艺术”运动与其他运动的对比
1.装饰艺术 VS 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2.装饰艺术VS现代主义
5. 代表设计师与作品
1.平面设计
(1)“图画现代主义”运动:
注重图像和文字的整合效果、综合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和设计。由于以绘画为设计的核心,又受到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所以称为图画现代主义运动。
(2)题材:
旅游、电影
(3)代表人物
① 卡桑德拉,法国
设计图形非常简单,具有高度象征性,喜欢把文字和图形融为一体。
② 爱德华·考佛,美国
以前卫艺术风格的平面设计著称,有“海报之王”的美誉。
③ 约瑟夫·宾德,奥地利
图画现代主义设计师
2.产品设计
(1)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展”引发巨大反响。
(2)代表人物
① 克拉莱斯·克里夫
英国女工业设计师
著名作品:比扎
② 艾琳·格雷,爱尔兰
“必比登椅子”被称为“现代生活的胜利”
③ 唐纳德·德斯基
美国装饰艺术风格设计的领导人物
6. 不同国家的表现
1、法国
装饰艺术运动发源于法国,巴黎是这场运动的中心。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展览会”是法国装饰艺术运动成果的集中展示,该运动也因此而得名。这个设计运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到高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期日渐式微。法国装饰艺术运动具有精英主义色彩,设计服务的对象是富裕的上层阶级,主要集中在家具、玻璃器皿、陶瓷、纺织品、首饰等奢侈产品和艺术品的设计上,其中尤以家具设计最为突出。
2、美国
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在美国风行一时之后,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一些设计师开始探索适合于本地区风土人情的改良型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它强调简单的几何特征,采用曲折线型和流线型的结构,使设计具有时代感、速度感和运动感。这种风格的探索主要在美国的西海岸的洛杉矶和加利福尼亚的一些城市,最具代表性的设计是洛杉矶的可口可乐公司。
美国· 好莱坞风格
1929年,美国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人们严重失业,社会陷入极大的恐慌之中,电影作为梦的工厂,一枝独秀,形成了伴随美国电影产业而发展起来的“好莱坞”风格。它主要体现于电影院的建设和装饰上,电影院将大量的想象融入其中,多用富有梦幻的色彩,夸张的方式,大胆应用几何纹、卷草纹、动物纹、以对比强烈、闪亮霓虹灯点缀,形成繁华梦幻的装饰效果。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萌起
德意志制造联盟
概念
(1)时间:1907年
(2)创始:穆特休斯和贝伦斯等人成立了德国的第一个设计组织。
(3)目的:促进企业界、贸易界与美术家、设计师之间的合作,以此推动新的设计改革。
(4)宣言内容:
① 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
② 主张通过教育把各类设计综合,提高设计水平;
③ 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
④ 大力宣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⑤ 坚决反对任何装饰;
⑥ 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模数化
(5)意义:
德国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德国的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
(6)代表人物:
① 霍尔曼·穆特修斯,德
② 彼得.贝伦斯,德
③ 亨利·凡·德·威尔德,比利时
先驱人物
(1)阿道夫·卢斯
阿道夫·卢斯是较早提出现代建筑设想的建筑家,也是奥地利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装饰即罪恶”的口号,认为简单几何形式的、功能主义的建筑才符合20世纪广大群众的需求,强调建筑为大众服务。
(2)亨利·凡·德·威尔德
(3)彼得·贝伦斯
第一代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1)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德)
① 人物简介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出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学院的创办人。
最大贡献:通过理性主义立场,身体力行,以教育入手,奠定现代建筑系统的基础。
② 设计理念
A. 主张设计与工业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B. 注重全面提高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系统化设计;
C. 强调功能、技术与经济效益;
D. 强调批量化、机械化、标准化、大众化;
E. 将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相结合。
F. 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
③ 教育观念
A. 注意培养建筑师的方案设计能力;
B. 强调鼓励、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推崇自发的主观随意性;
C. 主张从幼儿园开始训练,让孩子自由随意地拼搭涂抹以刺激其想象力;
D. 强调自主地跟随心灵进行创作。
④ 设计作品
法古斯鞋楦厂
包豪斯校舍
德国同盟综合大楼
西门子住宅
哈佛研究生中心
(2)密斯·凡·德·洛
① 人物简介
密斯·凡·德·罗(1886-1969),德国建筑师,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并称四大现代建筑大师,并担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② 设计思想
A.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B.“上帝在细节中”(God is in the details)
③ 代表著作
《两座摩天大楼》
《建筑与时代》
《建筑方法的工业化》
《建筑箴言》
④ 代表作品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椅子
西格拉姆大厦
美国伊利诺斯工学院校舍
范斯沃斯住宅
西柏林国家美术馆
(3)勒·柯布西耶
① 人物简介
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1930年成为法国公民,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
② 设计理念
A. 强调机械的美,特别钟意飞机、汽车、轮船等现代机械的设计。
B.认为现代人类生活中经过设计的环境其实都是机器。
C.强调以数学计算和几何计算为设计的出发点强调科学性、理性。
D.建筑五要素:①底层透空;②屋顶花园;③自由空间;④横向长窗;⑤自由立面
E.城市规划设计思想,核心内容是功能性和多元化的组合。
(4)阿尔瓦·阿尔托
① 人物简介
阿尔瓦·阿尔托他是著名的芬兰现代建筑家和设计家,被称为“北欧的现代建筑之父”,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现代城市规划、工业产品设计方面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
② 设计思想
A. 强调功能,反对没有必要的装饰,在设计中强调民主,开创了自己鲜
明的设计特色,独具一格;
B. 设计具有轻松感、流畅感;
C. 重视视觉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D. 在设计理论提出了三个方面:表现理论,信息理论,人文风格
E. 强调设计是为产品和使用者之间建立一种更符合人类需求的和谐关系
③ 主要贡献
A. 对包豪斯、国际主义风格的人情化改良
B. 对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现代设计风格的影响
④ 代表作品
萨诺玛特大楼
帕米欧的肺结核疗养院建筑
维普里市公共图书馆
玛丽亚住宅
贝克学生宿舍
包豪斯【2017M 2018M 2020L】
1.概述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并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2.格罗皮乌斯
发表《包豪斯宣言》——包豪斯的建校宗旨
3.发展历程
4.教育思想
(1)设计中强调自由创作,反对因袭模仿,墨守成规;
(2)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3)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4)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的人才;
(4)将教学同社会生产相结合,使教学成果付诸实践。
5.设计思想
(1)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2)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不是产品(形式服从功能)
(3)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6.目标
打破艺术界限;提高手工艺人的地位,使其能够与艺术家平起平坐
7.评价
(1) 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后的教育观念,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念;
(2) 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
(3)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办法;
(4) 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为现代设计教育建立了良好的规范;
(5) 发展了现代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示出正确的方向;
(6)坚决反对把风格变成僵死的教条,只承认设计必须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8.代表教师
(1) 伊顿
瑞士表现主义画家、设计师、作家、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创建者。最早把色彩体系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教育家之一。
(2) 瓦西里·康定斯基
伟大的艺术家,现代抽象的先驱,主要贡献体现在“分析绘画”和“色彩与形体的理论研究”两个方面。
(3)莫霍利·纳吉
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 线、面的关系,把包豪斯注重艺术、手工艺转变到强调理性思维、技术知识的教育上。
(4)汉内斯·迈耶
主张在设计方法中更多依靠科学,而不是艺术,强调加强产品和消费者、设计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加强了设计与工业的联系。设计代表作:日内瓦国联大厦(联合国的前身)
俄国的构成主义
1.概念
1913-1920年代
构成主义,又名结构主义,“构成”成为他们设计的思想基础。艺术家们力求表现新材料本身特点的空间结构形式作为绘画及雕塑主题,以至于作品像工程结构物。
2.设计思想
(1)标榜艺术的思想性、形式性、和民族性。
(2)认为技术和艺术不可分,结构是设计的出发点。
(3)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成效果。
(4)倡导艺术为社会服务,采用设计师来代替艺术家。
(5)常用对形的抽象和简化来表达结构、逻辑和秩序。
3. 风格特征
用非具象的简单造型,如圆、矩形和直线,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来探讨理性主义
4.代表人物
马列维奇
《白色的白色》
《白底上的黑色方块》
《一个英国人在纽约》
塔特林
第三国际纪念塔
荷兰的风格派【2016 T 时间地点】
1.时间
1917年至1931年间
2.地点
以荷兰为中心展开的一场国际性的艺术与设计运动
3.设计思想
(1)坚持艺术、建筑、设计的社会作用。
(2)认为普遍化和特殊化、集体与个人之间有一种平衡。
(3)对于改变机械主义、新技术风格含有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精神
(4)坚信艺术与设计具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具有改变个人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力量。
4. 风格特征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2)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或者“元素”进行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是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3)对于非对称性的深入研究与运用
(4)对于纵横几何结构,以及基本原色和中性色非常特别的反复运用。
(5)共同出发点:绝对的抽象原则
5. 代表人物
(1)杜斯伯格
“风格派”的理论奠基人,《风格》杂志的编辑者,著名画家、设计师、诗人和美学评论家。
(2)蒙德里安
(3)里特维德
工业设计的兴起
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和概况
一、工业设计兴起的背景
1、美国设计充满实用主义的商业气息,市场竞争机制起决定性作用;
2、1933年经济危机过后,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3、由于工业发达,经济强盛,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工业设计变成一门独立职业的国家;
4、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军需物品和武器的需求,大大刺激了美国工业发展。
二、补充
1、芝加哥学派
(1)产生背景:
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中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商业竞争(要求)→商业气息(运动)
(2)时间:
19世纪70年代
(3)理念:
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谋求艺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在建筑实践中大胆创新,采用钢材等新型建筑材料。
(4)风格特征:
注重内部功能,大胆采用新材料;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采用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形式服从功能
(6)贡献:
①在建筑材料上,大胆用新材料;
②在建筑形式上,大胆采用钢架结构的高层建筑形式;
③在建筑理念上,追求形式服从功能。
(由于美国长期的文化自卑心理,芝加哥学派一直未得到重视,直到20世纪初其价值才被欧洲人发现。)
(7)代表人物:
路易斯·沙利文
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建筑革新的代言人,他设计的商业建筑是美国建筑史上的里程碑,被认为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思想:
重视功能;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Form follows function)
代表作:
芝加哥会堂大厦
芝加哥大剧院等
2、赖特
思想观点:
(1)简练应该是艺术性检验标准;
(2)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种多样,好像人类一样;
(3)建筑应该与它的环境协调,他说:“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哪里成长出
来的,并且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
(4)建筑的色彩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即从环境中提取建筑色彩因素;
(5)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
(6)建筑中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
流线型运动
一、概述
1.时间:20世纪30年代
2.起源:源于装饰艺术运动,有时被称为“运动中的装饰艺术”,但它融入了动力学的概念,变得更加简洁、有活力,展示速度和效率的新美学观念
3.优点:与空气动力学相关,能够提高运动速度、降低能耗
4.缺点:被作为世界式样广泛使用,导致纯粹的形式主义,商业上的失败。
5.实质:外在的样式设计
6.特点:
① 强调水平方向的视觉效果,表面平整素净,少有附加装饰。
② 外形简洁,轮廓圆滑流畅,少有棱角。
③ 建筑上采用玻璃砖作为装饰手段,常将窗户设计得类似轮船上的弦窗。
④ 采用连续的、不中断的直线或曲线作为装饰动机。
⑤ 金属硬件大多采用镀铬装饰,玻璃和漆器也很普遍。
⑥ 大量采用铝材、电木等新型材料,瓷板也很常见,戏剧化地强调材料的固有特性。
先驱人物
1. 沃尔特·提格
(1)设计思想:
善与技术人员合作,设计的产品大都造型简洁、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并最早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运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反应。
(2)主要贡献:
①最早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运用。
②用造型设计的美学方式解决功能与技术上的难点。
③最早形成并出版现代工业设计产品开发的程序和方法。
(3)代表作品:
荣华柯达相机
班腾相机
波音707客机内部设计
专著《今日设计--机械时代的秩序技巧》
2.雷蒙德·罗维(可口可乐公司)
(1)设计思想:
外形简练,典雅美观,使用方便,容易维修和养护,尽量通过产品的形状来表达使用功能。模型是罗维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
(2)主要贡献:
①企业统一形象设计
② 流线型运动
③使工业设计成为一门独立学问
(3)代表作品:
可口可乐瓶
空中一号飞机设计
波音707飞机的设计
西尔斯百货公司“冰点”电冰箱
灰狗公司长途观光巴士
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火车头(流线型)
前苏联莫斯科人汽车
壳qiao牌石油公司企业形象与标志
3.亨利·德雷夫斯 贝尔电话公司【2018M】
(1)设计观点
①工业产品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高度舒适的功能性;
②从内到外的设计原则;
③“为人设计”的设计思想,必须符合人体的基本要求。
(2)代表作品
①1927年,贝尔公司第一次引入横放电话简。
②德雷夫斯设计的302型桌上电话,成为首批在美国广泛应用的听简话简一体化的电话机。
③为约翰·迪尔公司设计的B型拖拉机、为胡佛公司设计的82型球型吸尘器、为贝尔公司设计的“公主”电话机等作品。
④1961出版了著作《人体度量》,是人机工程学的先驱。
4.诺尔曼·贝尔·盖迪斯(通用汽车公司)
主张:
不要因顾客的要求而在设计上随波逐流,以致对技术的限度屈服。
① 职业背景:舞台设计
② 设计了通用汽车公司馆,表现了未来主义思想
③ 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的未来主义倾向;
④ 著作《地平线》
⑤ 广泛采用流线型风格,促进其发展与普及
⑥ 作品 “爱国者”收音机
制造业对美国现代设计的影响
一、 汽车行业——有计划废止
1. 概念:
“有计划废止制”是一种通过设计,使特定产品经过一定的使用年限之后显得过时陈旧,或有意为产品设计有限的使用寿命,过期后需要报废更新,从而促使消费者产生新的购买需求和消费欲望的一种企业策略。
2. 结果:
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3. 主要特征:
①质量型废止,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时间后无法使用。
②款式型废止,不断推出新的流行风格式样和款式,致使原来的产品过时而遭消费者丢弃。
③功能型废止,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从而替代老产品。
4. 重要人物:
阿尔佛雷德·斯隆
哈利·厄尔
5. 影响:
尽管“计划废止制”导致了一种极其有害的用毕即弃的即时消费主义浪潮,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在设计上产生了一种只讲样式不讲功能的形式主义设计恶习,偏离了现代设计功能主义的轨道,但是它不仅深深地影响了战后美国的工业设计,而且对当今的设计界也有巨大的影响。
二、 家具行业
1. 赫尔曼·米勒公司
伊姆斯夫妇
休闲椅和世界上第一张模压成型的玻璃纤维椅子
艾文格·哈珀po
棉花糖双人椅
乔治·尼尔森
椰子椅
巴尔钟
野口勇(日裔美籍)
玻璃面咖啡桌
2. 诺尔公司
埃罗·沙里宁
20世纪中叶美国最有创造性的建筑师、家具设计师之一
皮埃尔·让那赫特
剪刀椅
样式主义
1、时间:20世纪二三十年代
2、地点:美国经济危机时期发展起来的设计艺术潮流。
3、涉及领域:美国的汽车产业是这次样式主义设计艺术运动的集中代表。
4、概念:
样式主义是指在产品结构、功能等因素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产品的造型、色彩、外部装饰等视觉因素进行更新和变化,是企业吸引消费者购买“新产品”的有效手段。20世纪20年代末期,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刺激消费,各汽车厂家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设计部门,业务的重点放在汽车造型设计方面。
5、代表:
最早成立汽车外形设计的美国公司是通用(GM)汽车公司,于1927年成立,是当时公司总裁斯隆为了占市场统治地位的福特汽车公司的“T型”车竞争而采取的措施。
消费时代的设计
工业设计在联邦德国的确立
1.乌尔姆设计学院
(1)时间:1953年 地点:德国 乌尔姆
(2)成立目的:通过教育,力图找到通过设计来解决问题、促进设计文化发展的一条新途径。
(3)教学特点:把现代设计完全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以培养科学型的现代设计师。
(4)主要贡献
① 确定了工业设计的理性、技术型方向;
② 奠定了一个适应发展大方向的教学体制来实施设计教育;
③ 通过和德国电器制造厂商布劳恩公司的密切合作把系统设计概念贯穿到设计实践上;
④ 影响了整个德国,以及低地国家的工业产品设计。
(5)设计体系—— 系统设计理论
① 概念:
指以高度秩序化的设计整顿混乱的人造环境,通过将纷乱的客观物体置于相互联系的环境中,使产品在某些方面建立一种联系,从而使杂乱无章的环境变得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
② 核心:
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
③ 主要方式:
一种是以一个主功能单元为基础,根据需要配置各种辅助配件;另一种是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功能、单元组合形成具有符合功能的产品
(6)特点
遵循功能主义美学原则
强调美产生于逻辑结构,结构反映功能关系
冷峻、简洁、富有条理
(7)发展过程
① 第一任校长:马克思·比尔,平面设计师
特点:以纵横的线条为中心,把平面空间分化为简单的几个功能区域;以简 单方格组成方格网底,将每个方格作为基本模数单位;采用数学比例和几何 比例进行版面编排;强调排列和顺序,把平衡、对称、比例、对比互补关系 这些视觉内容表现清晰。
② 第二任校长:托马斯·马尔多纳多,著名建筑家
A.思想
a.主张设计应该而且必然是理性的、科学的、技术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应完全立足于科学的基础之上,要培养出科学的设计师。
b.认为设计就是科学技术,而不是艺术活动。
B.主要贡献
a.将学院从包豪斯的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将其引入更为关注人文主义的广泛领域;
b.在教学中引入社会科学和符号学的研究;
c.把设计上升到严谨的科学系统范畴。
③ 乌尔姆设计学院还与德国重要的工业企业布劳恩公司长期合作
A.公司设计风格:
以简练的几何外形为基础,色调单纯,摒弃一切外加的装饰,高度理性化的外观设计,良好功能。
B.迪特·拉姆斯
特点:功能主义、系统设计、极限主义(Less, but better)
(8)意义:
① 在包豪斯的基础上,继续发扬了德国现代建筑、现代设计以社会目的为中心的传统;
② 以“解决问题”为设计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整合了科学与艺术,创建了一套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方法。
③ 确定了以建筑为所有设计教育之核心的教学模式。
④ 代表了欧洲设计界不愿追随美国讲求流行式样的浅薄方式,而重在讲究设计的目的和观念,讲究设计的社会影响和长远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追求。
美国世纪中叶设计浪潮中重要的设计师
1.哈里·别尔托亚 钻石椅、鸟椅和脚踏
2.埃罗·沙里宁 郁金香椅 子宫椅(已讲)
3.沃伦·普拉特纳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
1.定义: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系统内的其他因素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将研究所得的理论、原则、数据和方法应用到设计中去,以期优化人类行为以及提高系统的总体表现。
2.宗旨:
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
3.中心:
解决人机之间关系的问题
① 人造的产品、设备、设施、环境的设计与创造;
② 对于人类工作和活动过程的设计;
③ 对于服务的设计;
④ 对于人类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合适程度的评估。
4.目的:
提高人类工作和活动的效应和效率;保证和提高人类追求的某些价值,比如卫生、安全、满足等。
建筑上的“国际主义”风格
1.概念
“国际主义”风格是源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一种风格,是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经过在美国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风格。
2.特点
单纯、理性、冷漠、机械式
3.结果
1970年代,全世界的大都会变得几乎一摸一样
4.代表作品
密斯的西格莱姆大厦
吉奥·庞蒂的皮瑞利大厦
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考纲】后现代主义时期 (1)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 (2)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3)现代主义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设计风格。 重点掌握: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后现代主义建筑;曼菲斯设计运动。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
1.时间
1960年代后半期萌芽,1980年代尾声
2. 罗伯特·文丘里
美国建筑家,提出“少就是乏味”(Less is a Bore)
(1)思想
① 主张从历史建筑元素、美国通俗文化中吸收装饰元素,来丰富现代建筑的审美性和娱乐性
② 主张建筑应该采用折中的、戏谑的、轻松的方式,走装饰化道路
(2)作品
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文章《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3.概念
“后现代主义设计”指现代主义设计特别是国际主义式微之后所出现的各种设计探索,也是当代西方设计思潮朝多元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集中表现在建筑和产品设计领域中。
4.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特征
(1)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
(2)对历史主义的折中主义立场
(3)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的含糊性
波特兰市政服务大楼(后现代主义风格) 迈克·格雷夫斯,西班牙毕堡古根海姆博物馆(解构主义风格) 水晶金字塔(现代主义风格)
5.区别
(1)现代主义 VS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
认为形式无关紧要,构造和功能本身更有形式能力,意义即在其中。
后现代主义:
认为意义必须通过刻意设计的形式传达;
反对“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
认为形式本身是建筑最本质的东西;
强调通过建筑来传达历史内容(尤其立面装饰)
(2)后现代 VS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
在设计上是指现代主义设计结束以后的一个时间阶段,基本上可以说,自从7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的设计探索都可以归纳入后现代时期。
后现代主义:
广义的“后现代主义”即指后现代时期的各种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活动和风格;
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指的是具体的一种设计风格,这种风格首先从建筑上衍生出来,逐步影响到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
英国的波普设计运动
1.概念
波普是形容1960年代的设计风格,来自英语“大众化”(popular),最集中反映波普风格的是英国。
2.特点
(1)追求大众化、通俗化的趣味,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采用强烈的色彩处理;
(2)各种风格的混合;
(3)追求新颖、追求古怪、追求稀奇。
3.代表
(1)理查德·汉密尔顿
被誉为“波普艺术之父”,波普艺术创始人
特点:通俗的表现内容;具象形和符号的拼贴的应用;新材料和新形式的应用
意大利的激进设计运动
一、意大利的“激进设计”运动的兴起
1.指导人:艾托尔.索扎斯
2.思想
(1)反对正统的国际主义设计,反对现代主义风格;
(2)提倡坏品味、不完美或任何非正统的风格;
(3)认为产品应该是短命的,不断被新潮的更多功能的产品替代;
(4)喜欢鲜明亮丽的色彩,丰富的装饰细节,甚至是无厘头的多材料混搭。
3.代表作品
蟒蛇灯具(1970)
华西里椅子(1978)
弄臣沙发(1969)
七巧板桌子系列(1983)
破布维纳斯雕塑装置(1967-1982)
二、意大利的后现代主义面貌
1.特点:
重视市场效应,对主流设计主张“好的品位”“正确的外形”、“功能性”等不断质疑,又从历史传统模式中吸取装饰动机,依稀带有新现代主义的倾向。
2.领军人物
(1)艾托尔.索扎斯(1917-2007)和孟菲
①思想:寻求自我的、个人的、表现的、精神的设计道路;反对工业化的、集体的、标准化的、物质主义的设计主流。
②代表作品:灰色家具、卡顿书架
③创办建筑产品设计事务所——孟菲斯集团(1981-1988)
思想:强调功能从属于形式;追求艳俗的效果;常采用非 对称形式,故意扭曲变形
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其他各国的发展
1.“新德国设计”浪潮
(1)提出:
克里斯蒂安.伯恩格拉博,新德国设计是由德国建筑和设计理论家
(2)内容:
指8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兴起的一股反功能主义的设计浪潮。
(3)知名作品:
海因茨·兰德斯-坚固的悬臂(1986)
诺伯特·贝格霍夫等人——法兰克福橱柜
安德里亚斯·布兰多里尼——木箱椅子
合谋书架(1986)
“丫丫嗬”灯具
“失去家具——生活更加美好”汉堡展览
“文献大展”展出新德国设计作品
(4)代表人物:维维卡(1928-2013)
① 思想:喜欢采用扭曲、非对称的结构设计家具,对传统的家具设计有很大的挑战性。
② 特点:家具部件残缺(缺腿断臂)、扭曲不正
2. “高科技”派
(1)内容:强调工业技术的特征;高品位
(2)核心:赋予工业结构、工业构造、机械部件以美学价值。
千年穹顶/千禧巨蛋 吉巴欧文化中心 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 香港汇丰银行大楼 劳埃德大厦
3.调侃高科技派
(1)概念:拿高科技开玩笑,逗乐,作品放荡不羁 ,难以批量生产,接近艺术品,而非实用品。
(2)代表人物:
① 朗·阿拉德,英国
书虫书架
舞台灯
罗维椅子
好脾气扶手椅
碎纸机等
② 仓吴史朗,日本
特拉佐桌子
月亮有多高铁网沙发椅
玫瑰椅等
4.美国的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
(1)背景:年轻一带设计师们用嬉戏、调侃、媚俗、恶搞等各种手法,向一本正经的、曲高和寡的现代主义经典发起了挑战
(2)代表人物:迈克·格雷夫斯
俄勒冈州波特兰的公共服务大楼
胡玛纳公司总部大楼
阿西列公司的带鸟哨的水壶
“普拉扎”梳妆台
迪士尼天鹅与海豚度假酒店
各国设计简史
美国
1.美国现代设计历程:大众化和精英化两者并行发展
2.美国当代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
(1)随着美国产业布局和结构的巨大变化,美国设计的重点发生转移。→ 数码、界面、软件、电子商业产品设计
① 外迁→回流→发展
② 表现突出:
A.苹果电脑总设计师约纳森·艾佛1997年,设计出iMac、 iPod、iPhone 等系列
B.吉姆·维克斯,摩托罗拉的总设计师,摩托罗拉RAZR手机
(2)设计事务所跨界综合发展
① IDEO设计事务所——解决综合设计问题
② 从卖方市场(我能够设计什么)→买方市场(你需要我们做什么)
③ 1991年成立,是美国综合型设计事务所中影响最大的一个
(3)高科技产品的日用品化、时尚化和家用产品的智能化。
(4)走向“全设计”、可持续设计
① 奠基人:美国教授马克·哈里森
② 全设计:每日生活的设计内容,包括身边所有事物的设计在内
③ 七个基本原则:
第一,平等使用;
第二,弹性使用;
第三,简单性和直觉性的设计;
第四,感觉清晰的信息;
第五,对错误的承受度;
第六,少用力;
第七,尺寸和空间要适合使用。
(5)异军突起的美国时尚设计
购买巴黎时装→讲究实际和功能(价值观变化)→式样简单、舒适合身的运动式服装
德国
1.特点
①设计考究、功能性强,产品质量高
②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强调设计的民主特色
③理性原则、人机工学原则、功能原则
2.代表人物
①霍尔曼·穆特修斯
思想:强调客观主义、机器风格、标准化;主张设计艺术应追求目的,讲究实用功能,讲究成本核算,宣传功能主义。
②理查德·莱姆斯密特
作品:音乐室椅子
③ 哈特穆德·艾斯林格
青蛙设计公司创始人,提出“形式追随情感”(Form follows emotion)
④ 康斯坦丁·格里克
作品:一号椅子、五月天灯具、Myto椅子
英国
1.特点
①主流、现代、功能性、市场性比较强的设计,主要是由企业带动
②个性、颠覆、艺术性、展示性比较突出的设计主要是独立设计师们的作品
③英国独特设计的三因素:理性经济基础、结构工程传统、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2.代表人物
①薇薇恩·韦斯特伍德,作品:1980年代中推出的迷你蓬裙
②詹姆斯·戴森,作品:戴森吸尘器、球轮手推车、吹风机、真空吸尘器、干手机
③恩奈斯特·莱斯,作品:BA椅子1946、羚羊椅子1951
拓展新型材料
④汤姆·迪克森,获得“英国最具原创性、最有想象力的设计师”的声誉。
S椅子
Jack Light光凳
蚀刻(Etch)吊灯
熔融(Melt)吊灯
极简,少装饰,具有现代主义风格,强调功能
⑤特伦斯·科兰
1961年创立了第一家,Habitat零售店
简洁、现代、大众化,但不失人情味
⑥罗宾·戴和露茜安·戴
Polo椅
Poly椅
Q Rod椅子
Hillestak椅
意大利
1. 意大利设计概述
(1)设计是一种意识形态。
(2)设计具有强烈的艺术性。
(3)设计理论界力量雄厚。
(4)设计师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5)设计师们特殊的教育背景。
2. 代表人物
(1)吉奥·庞蒂(战后重建时期)
“钻石”椅子
“超轻”椅子
Pirelli大楼
(2)弗朗哥·阿比尼(战后重建时期)
阿比尼台灯
阿比尼书桌
极简,造型轻巧
(3)艾托·索扎斯(当代设计师)
情人节打字机
奥利维蒂办公椅
Synthesis 45椅子
日本
1.日本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
(1)双轨制
(2)便携
(3)多功能化
(4)极其简练
(5)紧凑性
(6)微型化
(7)导识系统图画化——图形化
(8)通俗文化、波普色彩的设计
(9)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高度敏感性——环保
2.代表
(1)日本建筑
①丹下健三,作品:奥运会体育场(国立代代木竞技场)
获得了当代建筑界第一人的赞誉
②安藤忠雄,作品:教堂三部曲
水的教堂 1988
风的教堂 1986
光的教堂1989
③ 隈研吾
观景楼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
杭州·中国民艺博物馆
东京·桃花源别墅
北京·竹屋
(2)工业产品设计
① 柳宗理
蝴蝶椅
大象椅
隈研吾徒弟,被称为日本工业设计第一人
追求功能性、舒适性
② 深泽直人
带托盘的台灯2003
带凹槽的雨伞
③ 原研哉,作品:无印良品品牌设计
极简
④ 剑持勇,作品:柏户椅、藤椅、藤圈椅
柏户椅雕塑感
⑤ 仓俣史朗
“特拉左”椅子
“月亮有多高”
“玫瑰椅”
金字塔书架
⑥ 喜多俊之,作品:温克躺椅、Wink躺椅、Kick桌子
北欧
1 .特点
(1)轻盈的有机造型,温暖的自然材料,低廉的加工成本,优良的功能,柔和的色调;
(2)设计崇尚简单、实用、以功能为第一要素;
(3)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尊重功能主义和传统,对于外形和装饰采取克制态度,而追求形式与功能上一致,同时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形成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
常年严寒,人口稀少,所以设计讲究人情味
2.代表
(1)保罗·汉宁森,作品:PH灯具
PH4灯
巴黎灯
松果灯
人性化
(2)阿纳·雅各布森(丹麦),作品:天鹅椅子、蛋椅、落椅、蚁椅、水滴椅、牛津椅、七号椅
画图题
(3)汉斯·华格纳(丹麦),作品:天鹅绒椅、孔雀椅、圈椅、Y形椅
受中国影响
(4)维尔纳·潘顿(丹麦),作品:潘顿椅、孔雀椅
颜色鲜艳,线条流畅
(5)阿尔瓦·阿尔托(芬兰)
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
维堡图书馆
芬兰珊纳特赛罗市政中心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贝克大楼
赫尔辛基科技大学
帕米欧椅
阿尔托花瓶
扇足凳
Y足凳
讲究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