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干法》
这是一个关于《干法》的思维导图。《干法》是2010年5月1日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日本作家稻盛和夫。该书主要是真切、深刻地揭示了工作的意义,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性和从容笑对人生,付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编辑于2022-10-05 19:07:26《干法》
译者序 热爱的力量
热爱导致成功
转变自己的心态,从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到喜欢、热爱乃至迷恋自己的工作,稻盛的命运就从这里开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热爱燃起激情
热爱激发灵感
热爱陶冶人格
比完成活儿更重要的是完善干活人的人格。但是干活人的人格必须在干活中才能提升和完善。“工作造就人格”。要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就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热爱获得天助
天道酬勤。只要热爱工作,只要抱着纯粹的动机、强烈的愿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能感动上帝,获得天助。因为这种态度符合天道,与天地宇宙的意志相一致。
中文版序
前言 幸福“工作法”
为了度过有价值的人生
工作是“万病良药”
这件事情就是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开始拼命投入工作。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我人生的齿轮—过去一直在苦难和挫折的方向上运转,现在开始朝着幸运的方向转动了。
“劳动”是“医治百病的良药”;工作能够克服人生的磨难,让你的命运获得转机!
第1章 磨炼灵魂,提升心志:为什么要工作
∷理解工作的意义,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日复一日勤奋地工作,可以起到锻炼我们的心志、提升人性的了不起的作用。 ∷对今天做过的事,老老实实地进行反省,发誓从明天起认真改进。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日复一日勤奋地工作,可以起到锻炼我们的心志、提升人性的了不起的作用。
像这位木工师傅一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这样的人最有魅力,也最能打动我的心弦。 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每次与这样的人接触,就能引起我的重新思索,思索工作这一行为的神圣性。 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
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工作造就人格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来磨炼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
“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那些智慧迸发的瞬间
即使在苦难当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
不管是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不管自己处在何种境遇,都要抱着积极的心态朝前看,任何时候都要拼命工作,持续努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乍看的不幸,实际上是幸
即使你讨厌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么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脆弱的心灵就能得到锤炼,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机。
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人生
获得心中快乐的前提是劳动。每天认真工作,努力获得回报,才能让你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时间的可贵。
坚持“愚直地、认真地、诚实地”工作
人的烦恼据说有108种之多。 其中“欲望”“恼怒”“愚痴”这三者都是卑怯之心,是让人陷于烦恼的最厉害的东西。它们纠缠于人的内心,要驱赶也驱赶不走。释迦牟尼把这三者称为“三毒”,它们是将人的行动导向错误道路的万恶之源。
“三毒”不能完全排除,但却必须做出努力让毒素稀释。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说独一无二的方法,就是拼命地“工作”。 “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长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欲望。此外,热衷于工作,还能镇住愤怒之心,也会无暇发牢骚,而且日复一日努力工作,还能一点一点提升自己的人格。
要每天反省
对今天做过的事,老老实实地进行反省,发誓从明天起认真改进。这样度过反省的每一天,我们不但能避免工作上的失败,而且有利于在人生中提升心志。
第2章 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如何投入工作
∷应该迷恋工作、热爱工作、拥抱工作。 ∷无论如何,必须得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产品,如果不注入如此深沉的关爱之情,事情就很难做得出色。
改变“心态”
只要改变“心态”,每个人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喜欢自己的工作—仅仅这一条就能决定人的一生,我想这么说一点也不过分。
无论如何,必须得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要把“被分配的工作”当成自己的天职,抱有这种心境非常重要。如果你还不肯抛弃“工作是别人要我做的”这种不恰当的意识,就无法从工作的“苦难”中解脱出来。
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就像寻找一座空中楼阁;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先爱上眼前的工作。 只要喜欢了,就能不辞辛劳,不把困难当困难,埋头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头工作,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力量。有了力量,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有了成果,就能获得大家的好评。获得好评,就会更加喜欢工作。 这样,良性循环就开始了。
要想做出成绩,首要的就是运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喜欢工作,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只要你这么做了,人生就将硕果累累。
感动给人注入新的动力
年轻的读者们,希望你们在工作中为自己的小小成功感到欣喜。要抱有一颗善被感动的心,要诚挚地对待生活。请把感动带来的能量当作动力,更加努力地工作!这就是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中顽强生活的最好方法,也是我不渝的信念。
“抱着产品 ”
要做好工作,就应该消除“工作”和“自己”之间的距离,要悟到“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的程度。
但不管时代怎么进步,干活时自己手上沾泥带油这种方式,虽已不再流行,但若缺乏“抱着自己的产品一起睡”那样的爱情,在工作中,就无法从心底品尝到那种成功的欣慰,特别是向新的、艰难的课题发起挑战并战胜它们时
倾听“产品的哭泣声”
当工作遭遇困境、迷失方向时,它能让你倾听到产品发出的“窃窃私语”,帮你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使你的事业开始新的起飞。
成为“自燃型”的人
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 要成为“自燃型”的人,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必须持有明确的目标。
所谓“自燃型”的人,就是从来不会“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干”“因为有了命令才工作”的人,而是“在别人吩咐之前自发去干”的主动积极的人,他们应该都是热爱工作的人。 要想将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成为热爱工作的“自燃型”的人。
勇于在“旋涡中心”工作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
为了顺利推进公司或团队的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精力充沛的、起核心作用的人物。 这样的人将成为全体人的中心,宛如一股上升的气流自平地而涌起,将全体人员卷入,带动整个组织一起行动。像这样自己主动领头、带动周围的人把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的人,我把他们称作“在旋涡中心工作的人”。
第3章 以“高目标”为动力: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人本来就具备使梦想成真的巨大的潜力。 ∷这种每天努力的积累,使我们京瓷公司达到了创业时谁也不曾想到的极高境界。高目标就是促使个人和组织进步的最大动力。 ∷不去想,不认真思考,就什么都实现不了。
不断树立“高目标”
纵使是自不量力的梦想,是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标,还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这个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在同仁面前展示这个目标。 为什么? 因为人本来就具备使梦想成真的巨大潜力。
首先“必须得想”
不去想,不认真思考,就什么都实现不了。 无论对工作,还是对人生而言,这都是铁则。
把愿望渗透到“潜意识”
愿望必定能实现。 就是说,“无论如何一定要这样做!”人只要有了这种坚强的意愿,愿望就会变成行动,人就会很自然地朝着实现愿望的方向前进。 但是,这必须是强烈的愿望,而不是随便想想。“不管怎样,无论怎样,一定要这样!”“一定非如此不可!”必须是这种由强烈的意念支撑的愿望或理想。 废寝忘食,朝思暮想,念念不忘,反复思考,如果你真的做到了整日里只想这一件事,这样的愿望就会渐渐渗透到“潜意识”中。
每天,在拼命思索的过程中,愿望就会渗透到“潜意识”中。这样一来,即使不特别留意,在意想不到的场合,“潜意识”也会发动,给你启示。而且这种启示往往触及事物的核心,使问题一下子得到解决。
要实现高目标,前提就是持续地怀抱能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愿望。
当你竭尽全力时,神灵将会现身
在我看来,在“尽人事”之后,只有向神祈祷、让神灵保佑我们这一条路了。 问题是:真的已经“尽人事”,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自己身体里的力量真的全部用尽了吗?你真的已经将自己的魂魄注入产品中,并且坚持不懈地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了吗? 这就是我要表达的意思。 只有抱着这样强烈的愿望,使出浑身的力量,这个时候“神”才会愿意现身,才会向你伸出援手。 向困难的工作挑战,或者想要实现很高的目标,那么全身心投入工作是必须的,只有此时,懒得动弹的“神”才会出手相助。 始终“以百米赛的速度奔跑”“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我的口头禅。
只有付出非同寻常的“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骄人的成绩。这个“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极为重要。
不肯付出加倍于人的努力,而想取得很大的成功,并维持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谓“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说“到这种程度就行了”,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将目标一次接一次向前推进,就要进行持续的、无限度的努力。 所谓“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说“到这种程度就行了”,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
平平常常的努力,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成果,只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最强动力。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乃是自然的机理
想要成功就必须拼命工作,想要生存就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第4章 持续就是力量:抓紧今天这一天
∷所谓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 ∷加倍努力,辛苦钻研,一直拼命地工作。 ∷将努力变为“持续的力量”,就能让你这个“平凡的人”变为“非凡的人”,你就会具有强大的力量。
持续的力量能将“平凡”变为“非凡”
所谓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每一秒钟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 同时,“伟大的事业”乃是“朴实、枯燥工作”的积累。如此而已。 那些让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
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不屈服于任何困难,坚持不懈。只要你坚持这样做,就能造就优秀的人格,而且会让你的人生开出美丽的鲜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经过如此漫长岁月的持续努力,这些所谓“头脑迟钝”的人,不知从何时起,就变成了“非凡”的人。当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事实时,很是惊奇。当然,他们并不是在某个瞬间发生了突变,非凡的能力也不是突然获得的。 加倍努力,辛苦钻研,一直拼命地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塑造了自己高尚的人格。 不像豹子那样行动迅猛,而是像牛一样,只是“笨拙”地、“愚直”地、持续地专注于一行一业。这样不断努力的结果,让他们不仅提升了能力,而且磨炼了人格,造就了高尚美好的人生。
看起来平凡的、不起眼的工作,却能坚韧不拔地去做,坚持不懈地去做,这种“持续的力量”才是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基石,才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才是真正的“能力”。 世上被誉为“天才”“名人”的人们,他们毫无例外,都发挥了这种“持续的力量”。长年坚持这种努力,那么,杰出的技能和优秀的人格也会变成你的特质。 将努力变为“持续的力量”,就能让你这个“平凡的人”变为“非凡的人”,你就会具有强大的力量。
比昨天更进一步
“要预见到将来。”就是说,不要将自己的目光仅仅放在眼皮底下,而要从长远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要把眼前的工作看作这长期规划中的一段过程。
“将来会搞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我不再痴迷于这些不着边际的远景,而只是留神眼下的事情。就是说,我发誓,今天的目标今天一定要完成。工作的成绩和进度以今天一天为单位区分,然后切实完成。 在今天这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须向前跨进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进。我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
将今天一天作为“生活的单位”,天天精神抖擞,日复一日,拼命工作,用这种踏实的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
全力过好今天这一天
做年度计划,就要细化成每个月甚至每一天的具体目标,然后千方百计努力达成。 今天一天努力干吧,以今天一天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天。这个月努力干吧,以这一个月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下个月。今年一年努力干吧,以今年一年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年。
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
在建立目标时,要设定“超过自己能力之上的指标”。这是我的主张。 要设定现在自己“不能胜任”的有难度的目标,“我要在未来某个时点实现这个目标”,要下这样的决心。 然后,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未来这个时点”实现既定的目标。如果只用自己现有的能力来判断决定“能做”还是“不能做”,那么,就不可能挑战新事业,或者实现更高的目标。“现在做不到的事,今后无论如何也要达成。”
绝对不要说“自己不行”这种话。面对难题,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 “现在也许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首先相信自己,然后必须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进行具体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通向光明未来的大门才会打开。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从应该到达的未来的某一点倒算→评估自己现有的能力→再考虑用何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个未来的某一点,就是要达到的目标。始终要把跨越的栏杆设置在比自己现有能力高两三成的高度,然后瞄准这个未来的目标,注入热情,不惜一切地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以这种姿态面对人生,对于达成宏大高远的目标而言,非常重要。
“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不管什么项目,一旦开始,就一定要做到成功为止。这种执着的、强烈的信念,以及不达目的绝不歇手的“持续的力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我坚信这一点。 当项目遇上难以克服的困难,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开始的起点。在成功之前,要绝不罢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不能给自己设置界限,要不厌其烦,持续挑战。这样才有可能变“危机”为“机会”,让“失败”转为“成功”。
即使在工作被逼入“计穷策尽,已无办法可想”,不得不放弃的地步时,也不是终点,而是第二次开始的起点。
苦难和成功都是考验
遭遇失败和苦难的时候,不应牢骚满腹,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忍受考验,坚持努力,一点点积累小小的,然而是确凿的成功,最后将逆境转化为顺境。
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每天每日勤奋工作,这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人生难免有失败的时候。 这时候绝不可心情郁闷,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所谓“覆水难收”,一旦泼出去的水就难以收回,没有必要老是后悔,老是懊恼。“为什么会干那样的事?”“当时不那么干就好了!”这样想其实无济于事,你完全没有必要为失败而烦恼不已。 应该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诚恳反省,“是什么原因让我干那样的傻事?”必须严肃地质问自己。
拂拭心中感性的烦恼,抬头挺胸向前看,朝着新的方向,采取新的行动。这种态度对于我们的人生非常重要。 人都是在反反复复的失败和错误中成长、发展的。 失败了没关系。只要失败后认真反省,然后把精力转向新的行动,那么即使一时被逼入穷途末路,最后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选择不同的态度,走不同的道路,到达的终点也会大相径庭。无论是工作还是人生,都是同样的道理。
哪怕险峻高山,也要垂直攀登
秉持坚定的意志,一步一步、一天一天、踏踏实实努力的人,不管路程多么遥远和艰难,到时他一定能够登上人生的山顶。
第5章 追求“完美主义”:怎样才能出色工作
∷要求每天的工作都要追求“完美”,这很苛刻,也很困难。 ∷要完成一个产品,99%的努力是不够的。一点差错,一点疏忽,一点马虎都不能允许。任何时候都要求100%的“完美主义”。 ∷为了防患于未然,自始至终,我要求每个人的神经都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到事情的方方面面。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
要求每天的工作都追求“完美”,这很苛刻,也很困难。但是如果你真心想把事情做得令人满意,除了竭力做到“完美”之外别无他法。
工作中要做到“有意注意”相当困难。需要靠平时不断训练、养成习惯才行。
如果不论做什么事都能贯彻“有意注意”,那么,不仅能大大减少差错和失误,而且当问题出现时,也能够立即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予以解决。 不管多么细小的工作都要用心去做,投入100%的力量。
橡皮绝对擦不掉的错误
无论何时何事,“错了改改就行”的想法绝对不能允许。平时就要用心做到“有意注意”,不允许发生任何差错。贯彻这种“完美主义”才能提高工作质量,同时提升人自身的素质。
最重要的是“注重细节”
工作要想做到“完美无缺”,就必须注重细节。
事先“看见完成时的状态”就定能成功
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应该时时描绘这一事业的理想状态。同时,对于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也要反复思考,直到“看得见”这个过程为止。这一点很重要。
在头脑里思考再思考,反复进行模拟演练,就能看见未来。 “想做成这样”,描绘这种理想,把开始时的想法,提升为强烈的愿望,24小时不断思考,使成功的形象在眼前鲜明浮现。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你对事情的各个细节都有了明确的印象,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成功。
抓住一切机会磨炼“敏锐度”
桌上的东西没放整齐,缺乏平衡感,心就静不下来—只有具备如此细腻的“敏锐度”,才能在问题发生时就很快意识到“不对头”,从而迅速采取对策,把事情做得完美无缺。
不是“最佳”,而是“完美”
“完美”同“最佳”不一样,它是绝对性的,不是同别人比较,而是它自身具备可靠的价值,因此,不管别人如何,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超越“完美”。
第6章 “创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钻研创新
∷若只知步别人的后尘,则绝不能开拓新的事业。 ∷每天,哪怕很少一点,也要在“创造性的工作”上下功夫。 ∷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动脑筋进行改良。
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那些没人敢走的泥泞之路,行走虽然艰苦,却通向难以想象的光明灿烂的未来。
“扫地”改变人生
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动脑筋进行改良。能这么做的人和缺乏这种精神的人,假以时日,两者之间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不满足于现状,总想做得更好,总想不断提升自己,有没有这种“想法”或许就是产生“成功”与“失败”之间差距的根源。
每天一点的钻研创新,日积月累,今天比昨天进一步,希望做得更好,这种“上进心”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进入真正的“创造”之门的秘诀。
外行的长处是可以自由发想
“外行”没有先人观念,不拘于既成的习惯、惯例,总能自由发想。这是向新事物挑战时最大的优点。
成就新事业的,是那些不被任何成见束缚、冒险心强烈的“外行”,而不是在该领域经验丰富、具备许多常识、积累了许多经验的专家。
既然定了计划,就一定要实现
如果你期望实现新的计划,那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绝不能放弃。必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用高尚的思想和强烈的愿望不断描绘心中的蓝图。这一点非常重要。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无论什么困难的目标都一定能达成。
“只要具备纯粹而强烈的愿望,就必定能成功!”相信这一点,自始至终怀抱一颗纯净而美好的心,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新的事业就一定能成功。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乐观派正好相反。虽然看到前景中有暗淡处,但他们却有前进的动力。所以在项目构思和开始阶段,我会借用乐观派的力量,让他们当牵头人。但是,当这种构想进入具体计划时,再全部委托乐观派就很危险。因为乐观派的动力容易失控、陷入莽撞,或误入歧途。 这时就要委托性格谨慎、深思熟虑、对事物善于观察的人当副手,事先设想到所有的风险,慎重细致地建立起实际的行动计划。 不过,一味谨慎也不行。这些人在设想的困难和障碍面前,往往鼓不起实施的勇气,所以计划一旦进入实行阶段,又要回到乐观论,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
将创造发明导向成功的“正确的地图”
即使是平凡简单的工作,只要不断地钻研创新,也会带来飞跃性的进步。在每天的工作中时刻思考“这样做是否可行”,带着“为什么”的疑问,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持续不断地对工作进行改善与改良,最终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就。
结语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只要拼命努力就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功。 ∷要度过幸福的人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事业做到最大,就无论如何必须具备正确的、正面的“思维方式”。
做人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我的工作观乃至人生观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来表达,它就是: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所谓“能力”,就是指智能、运动神经或者健康等,这是由父母或上天授予的。带着优秀的资质来到这世上,在漫长的人生中,这是最初被授予的一笔重要的财富。
“热情”又可称为“努力”。从缺乏干劲、霸气、朝气、懒散潦倒的人,到对人生和工作充满火焰般热情拼命工作的人,这中间也有个人的差别,也从0分到100分。
我把这个“热情”发挥到极致,持续做出了无限度的、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即使能力很平凡,但只要拼命努力就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功。
与“能力”和“热情”不同,“思维方式”的分值从“-100分”到“100分”,变化的幅度很大。
不厌辛劳,愿他人好,愿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正值;相反,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诚的人生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负值。
要度过幸福的人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事业做到最大,就无论如何必须具备正确的、正面的“思维方式”。
如今,回顾自己70余年的人生,我可以向大家断言,这个“人生方程式”,真实地、准确地表述了我们的工作和人生,它可以成为指示方向的路标,引导我们度过更加美好的人生。
如果能做到这些,我可以保证,你们的人生一定会硕果累累,一定会幸福美满。
在本书结束的时候,作为结束语,我想向大家介绍,给工作和人生带来硕果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内容: 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不自私,无贪欲;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
附录 干法:经营者应该怎样工作[插图]
首先,理所当然,经营者必须将他的事业引向成功。无论是创建风险企业,还是继承原有的事业,让事业走上轨道,促使它成长发展,乃是经营者的第一要务。 这个出发点,就是要抱着“无论如何也要让事业成功”这种强烈的愿望去工作,在这一点上做到极致。
抱有了这种强烈的愿望,接着就只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一条了。
普通程度的努力不管你如何持续,你也不过是付出了与普通人一样的努力,你只是做了理所当然的事。这样的话,成功是没有把握的。只有付出不同寻常、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才可期待获得巨大的成果。
不是为了击败对手而拼命,而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拼命努力。自然界原本就是这么形成的,不拼命求 生的植物绝不存在,不努力的草类无法生存。 动物也一样,如果不拼命求生存必将灭绝,此乃是自然界的铁则。只有我们人类,谈到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要拼命工作”,反而觉得很特别,很难接受。 这不对!不仅是为了获得成功必须勤奋努力,就是为了生存也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乃是自然的法则。
“如果自己某种程度上拥有经营者的才能,那么就应该为了伙伴们的幸福,站在前头努力拼搏。”这样一种使命感不久后就塑造了我的人生观。
人生的目的放在何处,人生观就会随之改变。有的人把人生目的放在增加财富和利益上,有的人想要名誉地位。如果用具体的数字或职务来表达这种目的的话,一旦目的达成,他们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为了让已经成功的事业长期持续地发展,就不能把“只想赚钱”这一经营者的个人愿望作为事业的目的。如果把这种个人目的当作事业的最终目的,那么,一旦获得成功,经营者就不会再拼命工作了。这样的话,就会让在那里工作的员工们陷入不幸。
人一旦成功,总会骄傲。即使过去是十分谦虚的人也会变得傲慢起来。这样的话,他的人生观也会随之不断变化。一般人都是这样。 同时,随着人生观、思维方式的变化,企业的业绩也会下降。迄今为止,我目赌了许多这样的事例,不少才华横溢的经营者如流星般闪现又迅速坠落。我想无非是因为他们经受不住成功的考验,人格、人性、思维方式发生消极变化的结果。
让成功持续的所谓“干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私”,就是抱着无私之心去工作、去做事。
我认为,神灵把所有的人送来现世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为社会、为世人尽力”。或者说,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做这样的定位才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能破除私心,而去为他人尽力行善,付出自我牺牲。
正是为了磨炼灵魂,才必须为社会、为世人尽力。这并不意味着要去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就我们经营者而言,就是要把企业经营好,让员工、包括其家属在内的所有相关的人都能放心地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公司。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善举,就是为社会、为世人尽力。 我认为,通过这种善行而磨炼得更为美好的灵魂,只有这灵魂才是能够带往那个世界的、唯一的、真正的勋章。 这样思考的话,那么用无私的姿态去经营企业就绝不是什么苦差事。相反,正是在这里才能找出工作的意义。
付出以笔舌难以道尽的辛劳,勤奋努力、拼命奋斗,守护公司、守护员工、守护社会,感觉到自己在做这些好事的时候,我们经营者同时也能感觉到喜悦和快乐,我认为,感觉到这种喜悦和快乐就是我们经营者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