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柔性组织打造与敏捷管理
敏捷组织具备三大特质:决策的快速性、组织的柔性、创新的持续性。决策的快速性是要求打通端到端的“超级链接”。遇突发事件,能将问题快速反馈到可决策层,决策层可快速传达到执行...
编辑于2022-10-07 09:42:36 山东省这是一篇关于赢的思维导图,该书的主题是关于如何取得商业成功,并提出了许多实用的原则和技巧,包括使命和价值观、坦诚、考评等方面的内容。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编著的一部管理学著作,1966年首次出版。 2. 书中提到,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而且卓有成效是每个管理者必须做到的事。书中认为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且能够提高机构工作效率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
敏捷组织具备三大特质:决策的快速性、组织的柔性、创新的持续性。决策的快速性是要求打通端到端的“超级链接”。遇突发事件,能将问题快速反馈到可决策层,决策层可快速传达到执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赢的思维导图,该书的主题是关于如何取得商业成功,并提出了许多实用的原则和技巧,包括使命和价值观、坦诚、考评等方面的内容。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编著的一部管理学著作,1966年首次出版。 2. 书中提到,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而且卓有成效是每个管理者必须做到的事。书中认为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且能够提高机构工作效率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
敏捷组织具备三大特质:决策的快速性、组织的柔性、创新的持续性。决策的快速性是要求打通端到端的“超级链接”。遇突发事件,能将问题快速反馈到可决策层,决策层可快速传达到执行...
柔性组织打造与敏捷管理
认知敏捷树意识
内外部环境对组织影响
外部:乌卡时代
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复杂=不确定*不连续性
内部形式变化对组织影响
1、创新业务成为竞争焦点;2、多场景下新业务挑战大3、新生代人员重视价值感
柔性组织和敏捷管理定义
柔性组织是随时变化,并根据目标不断调整的团队,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流程、运行的路径,始终为客户需求服务,在此过程中,每个人要做到自我负责、自我管理,以目标为核心。主要工作要求:自我负责、自我管理、迅速、面对面沟通、一切以约定目标为核心、欢迎变化。
敏捷管理是以身作则,鼓励员工和追随者实现自己的价值,管理者不再是专职做决定,而是目标的传达者,他要把决定权交给最适合的,能承担责任的队友或团队。主要工作要求:移交责任、放手;为实现工作目标创造框架条件、环境;支持允许犯错的团队文化;以结果为导向;精力集中在团队成员的强项上;建立信任。
柔性组织建设
三度指标
组织适应度、组织能力发挥及目标达成度、组织效率提升度。
五个维度
战略层(顾问):关注风险、寻找机会、打造柔性模式 组织层(顾问+培训):架构扁平化、流程标准化、职责清晰化 人才层(顾问+培训):价值观认同、持续学习态、灵活团队打造(人才梯队建设,离职有能力和意愿度相同的人来替代) 机制层(顾问):共同治理、自上而下、长期共治 领导力(培训):自我进化、以人为本、保持变化
打造敏捷团队七个步骤
(1)确定团队身份;(2)确定团队目标:(3)选拔团队成员:(4)召开团队组建会议;(5)制定运行章程;(6)建立团队成员关系;(7)沟通反馈提升。
敏捷管理的工作运行地图
(1)为什么?做这件事(2)具体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3)约定:角色和责任;决策,定义要做的事情、合作原则、文化、澄清责任和合作内容。(4)信任的放手:管理者不要随意插手 (5)交谈:结果回顾:回顾,团队学习、个人学习,人员和产品的持续改进。
自我个管理练内功
传统领导与敏捷领导区别
传统领导:责任(岗位持久)、任务分配结果检查(委派检查)、决定(级别制个人)、信息(阶梯式、择取)等
敏捷领导:责任(临时角色)、任务分配(约定反思)、决定(原则、流程)等
柔性组织对领导者的要求
M脑力:自我进化、思维升级
A态度:包容开放、激发他人工作热忱
P人际技能:赋能、建立信任、促进团队合作、发展他人
管理者自我管理内功修炼
角色转变
最重要的,因为意识决定行为
非职权影响力
威望(专业、德行)和情商(同理心、换位思考、同频共振)
演讲与表达
S情景:交代背景,引起共鸣
C冲突:揭示问题,制造起伏
Q疑问:抛出疑问、引发好奇
A答案:给出方案、展开阐述
案例分析
1、疫情业绩下降;2、团队高知流失;3、丈母娘不认可
培训下属带队伍
管理者培育下属带队伍的能力修炼
慧眼识人
面试官的角色
面试官的常见误区
面试官的行为规范
55337原则(肢体、语言、内容)
无领导小组讨论
定义
无领导小组讨论流程
题目类型
1、开放式;2、资源争夺问题;3、两难性问题;4、多项排序;5、操作性问题
问题的设计要基于招聘对象,以招聘对象为核心
观察要点
典型角色
沉默的羔羊
外强中干的狼
振翅惊艳之蝴蝶
步步为营之虎
王者之象
授权激励
员工发展阶段和工作委派级别;4个阶段7个级别
教练辅导
教练和非教练区别
教练:认真耐心的倾听;启发引导的提问;平等融洽的相互关系;快速提升下属能力
非教练:时长打断的倾听;质问责任的提问;疏远、冲突的相互关系;停滞或者发展缓慢的下属能力
教练辅导过程要点
1、在不受干扰的地方进行;2、一对一的形式;3、了解对方的背景及个性;4、重复重点,并表示你理解对方;5、给予支持,让对方感受你值得信任;6、就如何解决问题征求对方意见;7、避免用“你应该,你早应该,你不应该”的责备语气;8、勿宣扬对方的私隐;9、保持一惯实质的支持;
教练辅导的GROW模型
G目标明确
你期望的成果是什么?你要解决什么问题?你要达成的结果是什么?什么时候实现?实现目标的标志是什么?拿什么量化你的目标。
R厘清现状
目前的状况怎样?发生什么事?什么时候发生的?频率如何?有谁是事情相关方?他们的态度?当事人做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阻止你不能实现目标?和你有关的原因有哪些?你都试着采取了哪些行动
O选择方案
为改变现状,你能做什么?可供选择的方法有哪些?你知道别人有哪些做法?如果.....会发生什么?哪种选择最好?这些选择的优缺点是什么?请陈述你觉得采取行动的可能性,打分多少?如果调整哪个指标,可以提高行动的可能性
W意愿行动
下一步是什么?何时是采取下一步的最好时机?可能遇到的障碍是什么?需要什么支持?谁可能对此有帮助?你何时需要支持以及如何获得支持
案例分析
案例一:黄某工作延误,教练引导对话
管理协同拿结果
管理者团队协同拿结果能力修炼
向上管理要资源
工作汇报
四个目的
请求决策、汇报风险、争取资源、通报信息
工作不会报等于零;给对方想到的才能得一所获
便于领导做决策
重点工作汇报OGRA
O目的 ;G目标 ;R资源 ;A行动
提升领导注意力的关键词
竞争对手、趋势变化、机会利益、风险损失
争取资源的汇报套路
1、给出数据; 2、列出计划; 3、系统优化(给集团、组织带来哪些好处?制度流程标准、人员团队)4、描述产出(描述完产出后,再给领导要资源)
跟领导要资源三步走
要资源前,明确领导的意图和重点
跟领导明确任务的标准和重点
利用登门槛效益逐步争取领导的支持
敏捷协同拿结果
情商沟通提效能
情商管理
自我情绪管理
艾利斯ABC工具
A事实
B解读
影响我们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于事实的解读
C情绪行为的反应
自我抗压能力调节
自我激发能力
激发他人能力
同理心表达/共情
团队建设快升级
目标与计划执行
团队冲突与解决四步曲
1、私下面对面沟通(领导要私下分别找两位沟通)
2、探寻诉求(分别了解双方的诉求)
3、创造共赢
4、照章执行
六顶思考帽(在会议上使用)
象征的角色
白帽:已知信息或所需信息(一定是问题的持有方)
红帽:感觉、预感和直觉(会议中任何人都可以)
黄帽:发现好处,注重价值、利益、可行性(相对比较开放和包容的人负责)
黑帽:风险、问题和困难(能透过表象看本质的人,一般由财务、审计来担任)
绿帽:多样性、替换方案及新创意和观点(机灵、灵活的人,一般是销售)
蓝帽:控制思维的过程(盖棺定论或者确定主题和方向的人,一般领导适合带蓝帽)
使用原则
没有绝对正确的使用序列
六种思考在序列中可多次使用或者不使用
可以充分使用简单的短序列
黑帽、绿帽、黄帽必须放在一起使用
问题解决的帽子序列
蓝帽(领导):澄清问题,聚焦目标
白帽:收集相关信息,事实、信息、数据回顾
黄帽:有哪些价值、利益和好处
黑帽:存在哪些问题和危险?
绿帽:针对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法和新的创意
高效复盘与萃取
团队复盘会流程
回顾
1、原定目标(数量、质量、时间、成本);2、结果如何(完成/未完成/消失/新增的目标);3、做了什么(行动方面);4、计划对比(做了、没做、继续、停止或新增了什么?);5、意外结果(数量、质量、时间、成本)
反思
1、为什么结果出现差异?2、哪些因素导致未达成预期目标?(主观+客观) 3、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探究
1、是否排除了偶发因素?2、是否具有普遍性?或是个例?3、结论是指向人还是事?(人是意愿能力问题,事是流程制度问题)4、是否经过3次以上追问为什么?5、是否可以交叉验证?6、停止、继续、新增的行为有哪些?
提升
1、将认知结果知识化。2、方便传播与查阅。3、便于没有参与复盘的人员也能够掌握复盘得出的规律和结论。4、便于团队成员少走弯路
复盘档案
学习型组织一定要跟经验、跟过去学习
海尔复盘档案(整层楼),分门别类,存放5年
团队复盘的三种角色
主持人
不要让领导担任,主要做引导,是程序的权威
设问
让有经验的专家、擅长提问
叙述人
白帽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