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本导图是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方便需求者整理分析思路。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一节反应热 一、反应热及其测定 1.认识体系与环境(以研究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例)2.反应热(1)含义: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热量,称为...
本导图为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依据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特征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实质
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剂
得到(或电子对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分类
高价的含氧酸及其盐
KMnO4 , K2Cr2O7 , 浓H2SO4 , HNO3 , KClO3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O2 , Cl2
高价的氧化物
CuO , Fe2O3
某些阳离子
Fe3+ , H+
高价氧低价还, 中间价态既有 氧化又有还原
还原剂
失去(或电子对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活泼的金属单质
K , Na , Mg , Fe , Al
某些非金属单质
H2 , C
变价元素的低价态物质
CO ,H2S, Cu2O
某些阴离子
I-, S2-
氧化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
氧化反应
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
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四大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口诀
失升氧,得降还
若说剂,正相反
双线桥
书写步骤
标价态
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 明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关系
连双线
一条线始于反应物中的降价元素,止于产物中同种元素
另一条线始于反应物中的升价元素,止于产物中同种元素
注得失
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总数
先标化合价,再看价变化; 起止同元素,桥上标变化
使用
在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物质被氧化、被还原等关系时,用“双线桥”方便;
几种特殊反应
归中反应
2H2S+SO2==3S↓+2H2O
该反应中,不同反应物中的硫原子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硫原子个数比为2:1。
歧化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
该反应中,同一反应物中氯原子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氯原子个数比为1:1。
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MnO2+4HCl(浓)=MnCl2+Cl2 ↑+2H2O
该反应中,只有一部分氯原子化合价发生变化,还有一部分氯原子价态不变,故失去电子数为2×e-,而不是4×e-。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2KMnO4 = K2MnO4+MnO2+O2↑
注意事项
箭头、箭尾必须对应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的原子
双线桥上必须注明“得到”或“失去”;
反应中转移电子数=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失”电子数
电子转移数=“得”或“失”电子数=变价原子数×单个变价原子得(失)电子数
价态不交叉规律: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和低价态变成它们相邻的中间价态
单线桥
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明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关系
连单线
始于反应物中的升价元素,止于反应物中降价元素
注数目
正确标出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
先确定变价元素,再计算价态变化; 桥上标明电子数,箭头还原到氧化
在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用“单线桥”方便。
意义: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
注意:不需要标明“得到”或“失去”
强弱判断
价态律
高价氧低价还,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
强弱律
以强制弱
难易律
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强的先发生反应
一种还原剂遇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强的先发生反应
转化律
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
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守恒律
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归中律
即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可归中靠拢、不交叉”
KClO3+6HCl=KCl+3Cl2+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