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是一本2022年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晓萌。《韧性》以“韧性”为核心,从觉察、意义、连接三个方面,讲述了一个人和组织多维度认识韧性并训练韧性的过程,其中提供的方法论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你可以不穿时装,不看电视,但不能不吃东西。食物为我们提供养分,食物的质量更决定着我们的健康。然而时时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心存恐惧。怎样才能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贵的不代表是对的,广告多的不代表是健康的。既然不能指望食品加工业者都变成谦谦君子,那就让我们消费者自己练就一双慧眼吧!
我们总是活在别人口中的世界,活得既肤浅又空虚,因此我们充其量只是“二手货”的人。你自己,这个身为人的你究竟是什么?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东西可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因此你必须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便是智慧的开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
简介
作者:张晓萌 曹理达
引言
在你的一生中,有过几次至暗时刻?为什么你没有被击倒?你凭什么度过了这些逆境?
企业家首先成就了自我,然后这个不断成长的自我令他们在商业领域中绽放光彩
韧性,是我们持续从不确定性中受益,一生向上生长的力量
飞轮中心:韧性
何为韧性
定义: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
韧性提升
正面和负面的体验都重要
持续的干预,积累积极体验
向内重拾信念,向外寻求社会支持
系统的改变认知和行为
在没有想清楚某个行为习惯的底层逻辑时,行动上的一味坚持往往适得其反
不是自修,而是在关系连接中共同精进
高韧性的人会让其家人、朋友、同事等受到积极影响
“韧性飞轮”模型
韧性的阻力
旧的思维定式:对其反思改进,破除陷入无助感的循环模式,终身成长
韧性的原力
掌控感
掌控感的缺失:外部环境只是部分诱因,内在的失控往往是习得的
老有所为:人拥有的控制力越多,老年化的过程越快乐、健康、平稳
心理安全按钮
战胜焦虑,是内心的掌控感,而不完全是对外界施加的掌控力
遇到重大挫折,提高掌控感:提供一个可选按钮,其存在带来安全感和自信感
理解放弃背后的心理机制
培养掌控感
婴儿
选择需要孩子击打、按钮才会动的玩具,相反被动接受的手机、平板少看
儿童
给予清楚的安全/危险信号,坏事发生前给予清楚的警告,不能在孩子打针前对其隐瞒
成人
掌控感的习得依靠不断重复微小的行为来改变,直至能够撼动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
持续小赢:飞轮转动的动力
原理:对意义感的追寻需要落实到每天微小的进步中
发现清单:更新自己观念,填补认知空白
小赢记录:读书、运动、减重等,视觉提示
工具包
打开行动盲盒
跳出思维牢笼
享受现时此刻
尝试数字排毒
开启运动宝盒
抓住生活瞬间
绘制意义树
践行感恩利他
强化积极回应
重启关系连接
飞轮一:察觉
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
打开你的套娃
长大就是不断加套娃,成长就是不断打开套娃,进而接近本我内核的过程
停滞的舒适区-自我察觉会有不适感-自我认知的突破
元认知能力欠缺的人往往没有能力正确认知自身的不足
焦虑源自未来不确定性
焦虑思维预设
1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常见错误
1试图全面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物
2没有在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上下足功夫
活在当下
2完美主义
拖延症,害怕失败而不愿尝试
自我接纳
3过度负责
使得他人习得无助,丧失掌控感
自我关怀
焦虑背后的必须信念
1我必须
2他人必须
3客观世界必须
必须信念降低人们对挫折的忍耐力,导致焦虑、抑郁、拖延等
焦虑背后的秘密
赌徒心理
想象未来得到分泌多巴胺
适度多巴胺提供达成目标的意志力,过度使用但未补充,会被消耗殆尽
通过持续小赢,分泌多巴胺,推动韧性飞轮不断运转
跳出循环:追求持久的意义
归因模式:你为何经历这些
思维重塑:认知行为疗法
理论核心:情绪源于想法,而情绪驱动行为
核心方法:ABC模型
干预工具
焦虑拆弹表
三个幸福时刻
每日/周幸福时刻训练计划
每月九宫格灵动瞬间图文
在正念冥想中重遇
当下的力量
腹式呼吸法
正念冥想
慈心禅
飞轮二:意义
专注的热爱
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需要付出努力,爱是一种意愿,只有强大到足以转化成行动的欲望,才能称作意愿
热爱是一个主动去发掘、经历和培养的过程
激活积极体验
深化与植入
1清晰定义可衡量的目标
2固定时间地点刻意练习
3持续小赢
意义树:连贯目标体系
追求意义的过程本身就是意义的一部分
飞轮三:连接
关系中锤炼韧性
所有高级的心理机能都是外部社会关系在个体内部内化的结果
只有在关系中持续强化信任联结,才可能积累更多的积极体验
信任=胜任力*可靠性*亲密性/自私度
利他性对信任影响最大
利他不是提升韧性和获得幸福的手段,而是目的本身
个人-组织的韧性
战略同频
人才引入
高潜打造
梯队建设
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