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四章
第四章 细胞膜与物质的穿膜运输三、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第二节 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穿膜运输第一节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生物学特性(四)脂筏模型(一)片层结构模型:三层夹板式结构第...
溶酶体膜腔面富含高度糖基化的穿膜整合蛋白,可防止溶酶体酶对自身膜结构的消化分解。
第四章细胞膜与物质的穿膜运输思维导图,包括:第一节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生物学特性、第二节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穿膜运输、第三节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穿膜运输、第四节细胞膜异常与疾病。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医学细胞生物学
10月1
第四章 细胞膜与物质的穿膜运输
前言
生物膜“两暗夹一明”
细胞膜(质膜)
细胞内膜系统
第一节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生物学特性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脂质、蛋白质、糖类)
(一)膜脂构成细胞膜的结构骨架
1、磷脂是膜脂的主要成分
甘油磷脂
以甘油为骨架
亲水头极性强
脂肪酸链疏水尾,无极性
两亲性分子或兼性分子
鞘磷脂
不以甘油为骨架的磷脂
在神经元细胞中多
2、胆固醇
作用
调节膜的流动性
加强膜的稳定性
特点
双亲性分子
疏水尾部在固醇环和烃链
极性头部为羟基
3、糖脂
结构
亲水脂分子
糖基和寡糖构成
分布
质膜非胞质面单层
细胞的识别、黏附及信号的传导
(二)膜蛋白以多种方式与脂双分子层结合
1、膜内在蛋白(穿膜蛋白)
含量: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
两亲性分子
分类
单次穿膜
多次穿膜
多亚基穿膜蛋白
2、外在膜蛋白(周边蛋白)
含量:占膜蛋白总量的20%~30%
非共价键间接与膜结合
3、脂錨定蛋白(脂连接蛋白)
共价键与脂双层内的脂分子结合
(三)膜糖类覆盖细胞膜表面
含量:2%~10%
保护细胞抵御物理化学损伤
捕集阳离子并吸引大量水分子建立水盐平衡
参与细胞的识别、黏附和迁移
二、细胞膜的生物特性
(一)膜的不对称性绝决定膜功能的方向
1、膜脂的不对称性
2、膜蛋白的不对称性(位置、方向、数量不同)
3、膜糖的不对称性
(二)膜的流动性是膜功能活动的保障
1、脂双层为液晶态二维流体
温度升高:液态
生理状态:液晶态
温度降低:晶态
2、膜脂分子的运动方式
(1)侧向扩散
(2)翻转运动
(3)旋转运动
(4)弯曲运动
3、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
(1)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
越多,流动性越强
(2)脂肪酸链的唱段
越短,流动性越强
(3)胆固醇的双重调节
高温:限制流动性
低温: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结
(4)卵磷脂和鞘磷脂的比例
越大,流动性越大
(5)膜蛋白的影响
越多,流动性越小
(6)其他
膜脂的急性基因、环境温度、ph值、离子强度
4、膜蛋白的运动性
(1)侧向扩散——研究方法:荧光漂白恢复
(2)旋转运动——是自发热运动,不耗能
三、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
(一)片层结构模型:三层夹板式结构
蛋白质-脂双层-蛋白质
球形蛋白质
(二)单位膜模型
电子显微镜:“两暗一明”
(三)流动镶嵌模型
1972年Singer和Nilson提出
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不对称性
晶格镶嵌模型
膜蛋白的限制作用
流动性是局部的
板块镶嵌模型
“有序”结构的版块与“无序”结构的版块动态平衡
(四)脂筏模型
微区组成
富含胆固醇和鞘脂
特定种类的膜蛋白
脂筏特点
脂肪酸尾较长且厚
更有秩序
较少流动性
脂双层具有不同的脂筏结构
第二节 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穿膜运输
一、膜的选择透过性和简单扩散
简单扩散(被动扩散)
(1)是小分子物质的穿膜运输
(2)有一定浓度差
(3)高到低浓度
(4)不需要ATP
二、膜运输蛋白介导的穿膜运输
1、膜蛋白
(1)载体蛋白
特点:高度选择性
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顺化学梯度)
(2)通道蛋白
高度亲和力
高度选择性
贯穿脂质双层
被动运输
2、易化扩散(帮助扩散)
被动运输,不耗能
饱和性
二分之一Vmax:米氏常数(Km)
Km越小:亲和力和转运效率越高
Km越大:亲和力和转运效率越低
特异性
竞争性抑制
竞争性抑制物:和底物竞争结合位点
非竞争性抑制物:结合载体蛋白其他部位以改变活性
典例:GLUT蛋白家族
3、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低到高浓度)
ATP驱动器
(1)P-型离子泵
NA-K泵
排钠吸钾:结合ATP时,向细胞外排出3个NA,细胞内吸收2个K。
结果:细胞内低钠高钾
Ga泵
Ga泵分布
质膜:1个ATP转运1个Ga至胞外
肌细胞的肌浆网和内质网膜:1个ATP转运2个Ga至肌浆网和内质网中
Ga浓度升高促发激活生理反应
肌肉收缩
腺上皮细胞分泌
神经递质释放
酶蛋白和通道蛋白激活
钙调蛋白GaM调控过程
胞内Ga浓度增加
钙调蛋白与Ga粒子结合
作用域Ga泵使其别结构性激活
Ga迅速被泵出
功能活动结束
(2)V-型质子泵(逆浓度梯度)
(3)F-型质子泵(顺浓度梯度)
(4)ABC转运体(主动运输)
协同运输
消耗ATP
载体蛋白协同作用
4、离子通道
(1)特点
对大小与电荷有高度选择性
转运速率高
活性受“闸门”控制
(2)类型
电压门控通道
配体门控通道
应力激活通道
5、水通道
选择性水通道:只通透水
水-甘油通道
第三节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穿膜运输
一、胞吞作用
1、吞噬作用
对象:颗粒物质
2、胞饮作用
(1)对象:大分子溶液物质或及微小颗粒物
液相内吞
吸附内吞
转胞吞作用
3、受体介导的胞吞
(1)有被小窝和有被小泡的形成
特点:受体集中区域向内凹陷
网格蛋白(笼蛋白)
成分:三腿蛋白复合体
作用:牵拉质膜向内凹陷,捕获膜受体使其聚焦
特点:无特异性
(2)无被小泡的形成
发动蛋白
无被小泡
内体
4、低密度脂蛋白(LDL)和LDL受体
以血浆为例: ①血浆中LDL与细胞膜上的有被区域的LDL受体结合 ②使其出现有被小窝 ③并从膜上分离形成有被小泡 ④其上的网格蛋白解聚脱落,再结合到膜上 ⑤其内的 ph 值降低,使受体与 l LDL解离 ⑥LDL受体重新回到膜上进行下一次循环 ⑦有被小泡与溶酶结合后, LDL 经溶酶体酶作用,胆固醇水解。
二、胞吐作用
1、连续性分泌
(1)过程
在粗面内质网合成
转运至高尔基体
被送至细胞膜,与质膜融合
(2)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2、受调分泌
蛋白质储存于囊泡之中
受细胞外信号刺激,导致Ga浓度升高
启动胞吐过程
(2)只存在于分泌激素、酶、神经递质的细胞内
第四节 细胞膜异常与疾病
一、载体蛋白异常与疾病
胱氨酸尿症
肾性糖尿病
二、ABC转运体蛋白异常与疾病——囊性纤维化
三、膜受体异常与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