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关于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白塞病(BD)、创伤性血疱、创伤性溃疡、放疗化疗性口腔黏膜炎。
氟防龋机制,分享了氟库的形成、降低釉质的脱矿、促进釉质的再矿化、对微生物的作用的知识,欢迎大家学习。
这是一篇关于口腔斑纹类疾病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扁平苔癣(OLP)、口腔白角化症、口腔白斑病(OLK)、口腔红斑病(oral erythroplakia)。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
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好发于10-30岁,女性高于男性 特定人群患病率高达50%
病因 不明确
免疫因素
细胞免疫为主: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和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
体液免疫和自身免疫(可能因素)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CD8+T细胞对上皮的破坏与遗传标记物HLA基因产生的调控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
系统性疾病因素
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胆疾病等
内分泌系统失调疾病:糖尿病、月经失调
感染因素:L型链球菌、幽门螺旋杆菌、腺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
环境因素:心理环境、生活环境、工作还进去、社会环境
其他:氧自由基(SOD↓)、微循环状态(胃毛细血管缩窄,萎缩)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具有“黄、红、凹、痛”
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MiRAU)(75%~85%) 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黏膜
前驱期-溃疡期:局灶性黏膜充血水肿,呈粟粒样,灼痛明显,继而形成表浅溃疡,d<10mm
愈合期(五天左右):溃疡表面肉芽组织形成、创面减小、红肿消退、疼痛减轻
间歇期:半月到数月不等
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MaRAU10%~15%) 好发于:初始口角,其后向口腔后份移行,舌腭弓、软硬腭交界处
溃疡大而深,似弹坑,愈合留瘢痕
好发于青春期,d>10mm,溃疡表面有黄色假膜或灰白色坏死组织
1~2月或更长,愈合期可出现小溃疡。
全身症状:低热乏力、溃疡局部淋巴结肿痛
疱疹样复发性阿弗他溃疡(HU)
多发于成年女性,好发部位和病程与轻型相似
溃疡d<2mm,不超过5mm,数目多,十几或几十个,散在分布“满天星”
相邻溃疡可融合成片,疼痛最重
全身症状:头痛、低热、局部病损淋巴结肿痛
组织病理:黏膜上皮细胞及胞内水肿→上皮内疱→破溃→溃疡→假膜覆盖
诊断:病史特点(复发性、周期性、自限性)+临床特点(黄、红、凹、痛)
疾病管理
无特效药,一线药物(糖皮质激素)、全身管理,心理疏导
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抗炎(膜剂、凝胶或软膏、含潄剂含片)、镇痛消炎、促进愈合药物、局部封闭(导致黏膜瘢痕化,临床慎用)
全身用药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 减药
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环孢素
免疫增强剂:转移因子、胸腺素、丙种球蛋白
其他:沙利度胺,秋水仙碱,己酮可可碱
中医中药
白塞病(BD)
流行病学:我国河西走廊至地中海的古丝绸之路沿途,地中海沿岸,中东及远东地区
病因(不明确)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儿童(BD)家族数据符合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成人不符合
HLA-B51:相关遗传因子
免疫因素:约半数抗人口腔黏膜抗体阳性及免疫复合物存在。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CD4+/CD8+倒置
感染因素:有人认为自身免疫始动于某些病毒、链球菌及结核菌等。HSP于BD发病有关(已证实)
组织病理:非特异性血管周围炎
口腔溃疡:与阿弗他溃疡相似,占BD首发70~99%,最终100%发作
生殖器溃疡:75%出现,病变与口腔溃疡类似
皮肤损害:80%,
结节红斑:65%,多发于四肢,esp下肢。d1~2cm,中等硬度,触痛。约30%新发病损周围有1cm鲜红色晕围绕
针刺反应:65%,患者接受肌内注射,进针处有红疹和小脓点,或静注出现血栓性静脉炎
痤疮样皮疹:40%,头面和胸上部,周围亦可出现红晕
多形红斑损害、sweet病、坏死性结核疹样皮疹等
眼炎:50%
视力模糊、视力减退、眼球充血、眼球痛、畏光流泪、异物感、飞蚊症、流泪
慢性复发性进行性病程。致盲率25%
葡萄膜炎(最常见)、角膜炎、疱疹性结膜炎去、巩膜炎、脉络膜炎等
关节损害25%~60%
神经系统损害5%~50%
消化道损害10%~50%
血管损害10%~50%
肺部损害4%~10%
肾脏,心脏其他损害
诊断:临床表现(复发性口腔溃疡+眼炎+生殖器溃疡)+辅助检查+特殊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轻度增高)+针刺反应阳性
一般治疗:急性活动期卧床休息。发作间歇期主要预防
局部治疗:口腔溃疡糖皮质激素、冰硼散;生殖器溃疡1:5000高锰酸钾清洗+抗生素软膏;眼炎糖皮质激素眼膏,眼葡萄膜炎须应用散瞳剂防止粘连
全身治疗:非甾体消炎药、秋水仙碱、沙利度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手术治疗
创伤性血疱
病因:由于食用过烫食物、咀嚼大块干硬食物等
组织病理: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上皮下血疱形成
诊断:病史。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口腔黏膜血疱鉴别:后者好发于牙龈、腭、 颊等摩擦较多部位、疱壁较厚无急食史
创伤性溃疡
病因
机械刺激:残根残冠、尖锐边缘嵴牙尖等,下意识咬唇、咬颊、用铅笔尖或竹筷刺激颊脂垫等不良习惯
化学性灼伤:误服强酸强碱等
冷热刺激:饮料开水等
组织病理:非特异性溃疡,上皮连续破坏,表层脱落凹陷
压疮性溃疡:持久的非自伤性机械刺激,多见于老年人
贝氏溃疡:婴儿吮吸拇指或过硬的橡皮奶头
李-弗溃疡:婴幼儿舌腹的溃疡,由于过短的舌系带和过锐的乳中切牙长期摩擦
自伤性溃疡
化学灼伤性溃疡
热灼伤溃疡
治疗: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放疗化疗性口腔黏膜炎
流行病学:几乎所有头颈部放化疗患者出现
病因:射线因素、化疗、感染、风险因素
临床表现:放疗2年后(慢性口腔黏膜炎),唾液腺广泛萎缩引起的继发性损害
治疗原则:减轻症状、促进愈合、防治合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