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肿瘤
这是一个关于肿瘤的思维导图,手术禁忌证:发生胸外淋巴结转移(如 锁骨上淋巴结、腋部淋巴结转移)或对侧胸内转移(如对侧肺或肺门和气管旁淋巴结转移)。
编辑于2022-10-10 10:22:54 甘肃肿瘤
1. 概述
概念
肿瘤(tumor)是指机体细胞在某些内在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加上外来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以细胞异常增殖为主要特点的新生物。
病因
外在因素
1. 长期慢性刺激
某些致癌因子加上长期慢性刺激是造成癌变的重要因素
2. 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质
致癌物质常见的有环碳氢化合物(如甲氨基偶氮苯) 亚硝胺化合物等,可致癌变、突变和畸形。
3. 生物致癌因素
血吸虫可引起结肠癌。华支睾吸虫可引起胆管癌。某些肿瘤与病毒有关,如鼻咽癌、白血病、肉瘤的癌细胞中发现有病毒颗粒,但病毒在病因学上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内在因素
1. 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刺激、过度紧张或抑郁等多种精神创伤与癌肿的发生密切相关。
2. 内分泌失调:激素对某些内分泌器官如甲状腺和副性腺器官(前列腺、子宫、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3. 免疫缺陷: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者易发生恶性肿瘤。
4. 遗传因素:少数肿瘤发病有一定的家族性。
5. 胚胎残留因素:少数肿瘤的发生与胚胎残留组织有关。某些残留组织细胞在体内可能呈暂时静止状态,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可以发展成为肿瘤,如畸胎瘤、皮样囊肿、腮裂源性肿瘤等
病理
分类
良性肿瘤
细胞分化程度较高,与正常组织相似,呈膨胀性生长,发展较慢,肿瘤组织 四周有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包膜,因而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有明显界限。良性肿瘤一般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少数良性肿瘤亦可恶变。
恶性肿瘤
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分化愈低其恶性程度愈高。生长快,呈浸润性生长。具有进行性生长和侵犯周围组织的能力,无包膜,分界不清
恶性肿瘤的扩散方式
1. 直接蔓延:肿瘤由原发部位侵人邻近的组织及器官,也称浸润生长。
2. 淋巴道转移:肿瘤细胞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流到区域淋巴结,继续生长繁殖,形成淋巴转移癌
3. 血道转移:肿瘤细胞进入静脉血流,随血循环转移至远处器官,
4. 种植性转移:内脏器官肿瘤侵犯浆膜面时,肿瘤细胞脱落,黏附于他处浆膜上发展为种植性癌
肿瘤的病理形态和组织学特点
1. 肿瘤的外形特点
2. 肿瘤的组织学特点:肿瘤的构成分为实质和间质两部分,实质为瘤细胞,间质则为含有血管、淋巴管的结缔组织,起着支持和营养瘤细胞的作用。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与它的细胞分化程度和一些功能活性等多因素有关。
3. 生物行为
1. 自主性生长
2. 浸润性生长
3. 转移
4. 肿瘤的自发消退
5. 肿瘤的逆转
临床表现和分期
1. 恶性肿瘤的局部表现
肿块、疼痛、出血、体腔积液、破坏所在器官的功能、转移
2. 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
早期全身症状不明显,肿瘤晚期有消瘦、贫血、浮肿、食欲不振、疲倦、发热等恶病质 及远处转移的症状
3. 恶性肿瘤的分期
第一期:癌肿体积小,局限于原发组织,局部淋巴结没有转移。
第二期:癌肿较大,已侵及整个器官各层,但未超过器官之外,局部淋巴结单个转移,但可活动
第三期:癌组织明显侵及周围组织及邻近器官,局部淋巴结有多个转移,聚集成团,活动受限
第四期:癌肿侵犯范围甚广,有淋巴及血行的远处转移。
诊断
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X线检查等
治疗
手术治疗
根治性手术
姑息性手术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外照射
腔内照射
组织内插入
免疫治疗
非特异性刺激免疫疗法
特异性刺激免疫疗法
补充宿主免疫能力
2. 常见体表肿瘤
脂肪瘤
是由分化良好的脂肪组织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肿瘤。
可以单发或多发,好发于肩、背 、臀部。
纤维瘤
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可见于任何年龄和任何部位。
可分为软、硬两种
宜早期手术切除。
神经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来自神经鞘组织。
特点
呈多发性,数目不定,几个甚至上千个不等。
肿瘤沿神经干走向生长,多呈念珠状,或呈蚯蚓结节状。
皮肤出现咖啡斑,大小不定,可为雀斑小点状,或为大片状,其分布与神经瘤分布无关,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皮脂腺囊肿
又称粉瘤,因皮脂腺腺管阻塞,皮脂淤积而形成,成年人较多见,好发于头面部、肩部及臀部
本病应手术摘除。手术时须将囊肿及紧连于皮肤的导管开口一并切除,否则残留的囊壁组织可再形成囊肿。
皮样囊肿
由胚胎期上皮残留而产生,囊壁由皮肤及其附属器所组成
本病为先天性囊性肿物,多在幼儿和青年期发现。
表皮囊肿
又称表皮样囊肿,是一种真皮内有角质的囊肿。可因先天性上皮残留或外伤(尤其是刺伤)将表皮植入皮下而形成。
血管瘤
1. 毛细血管瘤
2. 海绵状血管瘤
3. 蔓状血管瘤
黑痣及黑色素瘤
1. 皮内痣痣:痣细胞位于真皮层内。
2. 交界痣:痣细胞集中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
3. 混合痣:上述两型混合而成,有发生恶变的可能
淋巴管瘤
毛细淋巴管瘤
海绵状淋巴管瘤
囊性淋巴管瘤
皮肤癌
皮肤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3. 肺癌
病因
1. 吸烟
2. 职业接触
3. 大 气 污 染
4. 人体内在因素
病理
1. 大体分型
右肺肺癌比左肺多见,上叶肺癌比下叶多见
2. 肺癌的病理分类
a. 鳞状细胞癌(鳞癌)
b. 腺癌
c. 小细胞肺癌
3. 转移
a. 直接蔓延扩散
b. 淋巴转移
c. 血行转移是肺癌的晚期表现
临床表现
胸闷、哮喘、气促、发热和胸痛等症状
诊断
1. 胸部X 线检查及C T
a. 中心型肺癌
b. 周围型肺癌
2. 痰细胞学检查
3. 支气管镜检查
4. 纵隔镜检查对
5. ..........
鉴别诊断
1. 肺结核病
2. 肺部炎症
支气管肺炎
肺脓肿
3. 胸部其他肿瘤
肺部良性肿瘤
支气管腺瘤
肺部孤立性转移癌
4. 纵隔淋巴肉瘤
治疗
1. 手术疗法
a. 手术目的
彻底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及纵隔淋巴结,并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 组织,以期达到临床治愈
切除大部分癌组织,为放射、化疗、免疫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减轻继发和并发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b. 手术禁忌证
已有远处转移(如肝、骨 、脑等处转移)
发生胸外淋巴结转移(如 锁骨上淋巴结、腋部淋巴结转移)或对侧胸内转移(如对侧肺或肺门和气管旁淋巴结转移)
同侧胸内重要脏器受侵,如直接侵犯心脏、压迫食管、累及主动脉、上腔静脉等,虽然可以采 用联合脏器切除,但手术风险大,疗效不佳,应慎重考虑
严重的心、肺 、肝 、肾功能障碍, 全身情况差,不能承受手术的患者
c. 手术方式
解剖性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手术
(单侧)全肺切除术
袖状肺叶切除术
局部切除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 )
d. 子主题
2. 放射治疗
3. 化学疗法
4. 免疫疗法
5. 中医药治疗
6. .其他
冷冻疗法
热疗
光敏疗法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
靶向治疗
4. 食管癌
食管的解剖与特点
食管为一肌性管状器官,上承咽部,经颈部 人胸腔,穿过膈肌裂孔入腹腔,然后与胃贲门部相接。
食管壁
食管壁分为4 层 ,即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层。
有3 处生理性狭窄
咽与食管相续处
左主支气管跨越食管前左侧处
食管穿越膈肌食管裂孔处
病因
1. 摄入含亚硝胺类化合物及被霉菌污染的食物。
2. 缺乏微量元素:如钮、硒 、锌 、铁 、氟等
3. 物理因素及饮食习惯:喜食热、粗 、硬食物及吸烟、嗜酒者发病率高
4. 遗传因素:少数患者有家庭倾向病史,有遗传易 感因素
5. 食管慢性炎症的剌激:如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裂孔疝,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等。
6. 环境因素:环境污染重、碱性土壤和丘陵地区发病率高
7. 性别因素: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约为 2 : 1。
病理
扩散方式
同肺癌
临床表现
1. 早期症状
a. 胸骨后疼痛
b. 进食时梗噎感
c. 咽部异物感
d. 消化系统症状
2. 典型症状
进行性吞咽困难
3. 晩期症状
a. 远处转移
b. 癌肿侵犯气管
c. 癌肿侵犯神经
诊断
1. 食管气领双重造影检查
2. 纤维胃镜检查
3. 超声内镜检查(E U S)
4. 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检查
5. C T检查
6.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检 查
治疗
5. 胃 癌
病 因
1. 地域环境因素
2. 饮食生活因素
3. 幽门螺杆菌
4. 某些胃部慢性疾患
5. 基因和遗传
病 理
1. 早期胃癌:① I 型:隆起型;② U型:浅表型;③皿型:凹陷型;④混合型。
2. 进展性胃癌:癌组织浸润超过黏膜下层,进入肌层或已穿过肌层达浆膜者
3. 组织学分类::①腺癌,包括乳头状、管状、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②腺鳞癌;③鳞癌 ;④未分化癌;⑤小细胞癌
转移和扩散途径
1. 同肺癌(3条)
2. 种植转移:组织浸出胃浆膜或癌转移的淋巴结破裂,使癌细胞脱落至腹腔或腹膜,抑或在胃下方的腹腔脏器浆膜,形成种植性转移癌灶。
临床表现
症状
1. 胃癌溃烂引起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穿孔等。
2. 胃癌的机械性作用引起的症状,如饱胀感、沉重感及无味、厌食等。
3. 癌肿扩散可引起腹水、肝大、黄疸及其他脏器转移后引起的相应症状。
4. 因癌肿增殖而发生的能量消耗和代谢障碍,导致抵抗力低下、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 ,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消瘦、贫血、水肿、发热等。
体征
期胃癌患者多无任何体征,中晚期胃癌以中上腹压痛最为常见。晚期患者可出现上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直肠指检在宜肠前凹触到肿块,以及腹水等。
诊断
1. 内镜检查
a. 胃镜检查
b. 超声胃镜检查
2. 影像学检查
a.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b. 磁 共 振 (M R I)
c. X 线钡餐检查
d.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P E T )
3. 血清肿瘤标志物
治疗
6. 大肠癌
病因
1. 饮食与环境
2. 大肠腺瘤
3. 慢性结肠炎症
4. 其他因素
病理分型
形态分型
肿 块 型 (软 癌 )
浸 润 型 (硬 癌 )
溃 疡 型
组织学分型
腺癌
腺鳞癌
未分化癌
扩散方式
同胃癌
临床表现
右半结肠癌
腹痛
贫血
腹部包块
左半结肠癌
便血、黏液血便
腹痛
腹部包块
直 肠 癌
直 肠 刺 激 症 状
肠腔狭窄症状
癌肿破溃感染症状
诊 断
1. 大便潜血检查
2. 直肠指诊
3. 内窥镜检查
4. 影像检查
a. X线检查
b. B型超声
c. CT检查
d. MRI检查
e. 其他 ①经宜肠腔内超声:直肠腔内超声或内镜超声为中低位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常用 检查。② PET-CT:不推荐常规使用,但对于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的转移复发病灶可作为有效的辅 助检查。
5. 血 清 肿 瘤 标 志 物
外科治疗
1. 结肠癌手术方式
a. 右半结肠切除术
b. 横结肠切除术
c. 左半结肠切除术
d. 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的手术
2. .直肠癌手术方式
a. 局部切除术
b.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 iles手 术 )
c. 经腹直肠癌切除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手 术 )
d. 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Hartmann手术)
e. 腹腔镜手术
综合治疗
1. 新辅助治疗
2. 辅助化疗
3. 放射治疗
4. 其他治疗
7. 原发性肝癌
病因
目前倾向于认为肝癌是多种致癌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等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和水土因素有关
病理
病理形态
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
肿瘤大小
传统上分为小肝癌(直径W5cm )和大肝癌(直径A5cm两类。新的分类: 242外科学微 小 肝 癌 ( 直径M2cm )、小 肝 癌 (>2cm, W5cm )、大 肝 癌 (>5cm, V 10cm) 和巨大肝癌 (>10cm )
生长方式
分为浸润型、膨胀型、浸润膨胀混合型和弥漫型。
组织学类型
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癌三类,其中肝细胞癌最多见。
临床表现
1. 主要症状
a. 肝区疼痛
b. 消化道症状
c. 发 热
d. 癌旁表现
e. 转移灶症状
2. 主要体征
a. 肝大
b. 黄疸
c. 腹 水
d. 子主题
诊断
1. 血液学检查
a. 血 清 甲 胎 蛋 白 (A F P )检测
b. 血清酶学检查及其他肿瘤标记物检查
2. 影像学检查
a. 超声诊断
b. C T
c.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
d. 磁共振成像(M R I)
e. 肝动脉造影
f. X 线检查
g. 肝 穿 刺 或 组 织 检
h. 腹腔镜检查
并发症
1. 肝性脑病
2.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3.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
结肠癌和直肠癌
肺癌的X 线检查所见包括:①肿瘤本身引起的 改变;②肿瘤堵塞支气管远端引起的肺实质的改变,如肺 不张或感染;③肿瘤在胸内扩散引起的改变,如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胸膜、胸壁及纵隔其他结构的改变等
肺癌是指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或肺泡上皮的恶性肿瘤,因此也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恶变:①迅速增大;②色素 突然不断加深;③发生疼痛、感染、溃疡或出血;④周围出现卫星状小瘤或色素环;⑤局部淋巴结肿大
黑痣是先天性的黑色素斑,大小不一,数目不定,生长缓慢
是由血管组织构成的一种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好发于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躯干,亦可见于口腔、深部组织及器官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