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导论——第三章 心理的生物基础
本章主要讲述的是心理的生物基础,包括神经系统与神经元、脑的三大机能系统以及脑机制的研究方法和内分泌系统、遗传对行为的影响。
编辑于2022-10-11 16:18:51 吉林本章主要讲述的是心理的生物基础,包括神经系统与神经元、脑的三大机能系统以及脑机制的研究方法和内分泌系统、遗传对行为的影响。
描述了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的方法以及心理学的历史和当代心理学的特点。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心理学导论的第二章内容:动物在进化系列中所处的地位越高,个体习得的行为也越多,越复杂,并且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同一物种个体习得行为的个别差异逐渐比本能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更为显著,这在哺乳动物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章主要讲述的是心理的生物基础,包括神经系统与神经元、脑的三大机能系统以及脑机制的研究方法和内分泌系统、遗传对行为的影响。
描述了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的方法以及心理学的历史和当代心理学的特点。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心理学导论的第二章内容:动物在进化系列中所处的地位越高,个体习得的行为也越多,越复杂,并且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同一物种个体习得行为的个别差异逐渐比本能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更为显著,这在哺乳动物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心理学导论
第三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神经系统与神经元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
脑
后脑:位于脑的后下部。
延脑:也叫延髓,位于脊髓的上端,与脊髓相连,呈细管状,大如手指。延脑的主要功能在于控制呼吸、心跳、吞咽及消化,稍受损伤即危机生命。
脑桥:位于延脑之上,是由神经纤维 构成的比延脑肥大的管状体。脑桥连接延脑与中脑,如果受损可能使睡眠失常。
小脑:位于脑桥之后,形似两个相连的皱纹半球,其功能主要是控制身体的运动与平衡。如果小脑受损,即丧失身体自由活动的能力。
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处在整个脑的中间。中脑的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在中脑的中心有一个网状的神经组织,称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觉醒、注意、睡眠等意识状态。网状结构的作用扩及脑桥、中脑和前脑。中脑与脑桥、延脑合在一起,称为脑干。脑干是生命中枢。
前脑:是脑的最复杂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大脑皮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平均厚度为2.5~3.0毫米,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上面布满了下凹的沟和凸出的回。
边缘系统:位于胼胝体之下包括多种神经组织的复杂神经系统。海马的功能与记忆有关,杏仁核的功能与动机、情绪有关。
丘脑:是卵形的神经组织,其位置在胼胝体的下方,具有转运站的功能。
下丘脑:位于丘脑之下,其体积虽比丘脑小,但功能比丘脑复杂,下丘脑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控制中心。
脑垂体:位于下丘脑之下,其大小如豌豆,在部位上虽属于前脑,但在功能上则属于内分泌系统中最主要的分泌腺之一。胼胝体连接大脑两半球,使两半球的神经网络得以彼此沟通。
脊髓:上接脑部,外连周围神经,31对脊神经分布于它的两侧。
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导向人体各部分。
躯体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分布与内脏器官、心血管、腺体及其他平滑肌。自主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神经元的结构和机能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其树突的末端分布于身体的外周部,接受来自体内外的刺激,将兴奋传至脊髓和脑。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其轴突达于肌肉和腺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可引起它们的活动。3.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介于上述两种神经元之间,把它们联系起来,或组成复杂的网络,起着神经元之间机能联系的作用,多存在脑和脊髓里。
脑的三大机能系统
感觉机能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是指各类感受器以特异的传入路径将神经冲动传送至大脑皮质的特定投射区的一种传入系统,如传导本体感觉冲动的薄束和楔束、传导体表感觉冲动的脊髓丘脑束,以及听觉传导路、视觉传导路等。
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指特异传入系统神经束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的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然后经丘脑内侧部弥散性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不产生特定感觉的一种传入系统。
大脑皮质的感觉代表区
体表感觉代表区:主要指皮肤上的触、冷、温、痛等感觉。
本体感觉代表区:本体感觉指肌肉、关节的运动和位置感觉。
视觉代表区:在枕叶距状裂两侧。
听觉代表区:在颞叶的颞横回。
嗅觉和味觉代表区:嗅觉冲动主要投射于海马回沟和海马回前部一带,味觉冲动投射于中央后回的头部感觉投射区的下侧。
内脏感觉代表区:在边缘叶。
运动机能系统
大脑皮质运动区
1.对侧支配,即一侧运动区主要支配对侧躯体肌肉,但对少数肌肉(如额肌等)是双侧支配的。2.具有精细的定位,一定的区域支配身体一定部位的肌肉。支配下肢的区域位于中央前回的顶部,支配头面的区域分布于接近外侧裂部分。支配上肢的区域则位于以上两部之间。3.身体不同部位在的大脑皮质的代表区的大小和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运动精细复杂的部位,所占的皮质代表区大。4.刺激该区引起的肌肉运动,主要是少数个别肌肉的收缩,甚至只引起某块肌肉的一部分发生收缩,不发生肌肉群的协同收缩。
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的机能
锥体系统主要由大脑皮质中央前回的大锥体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大脑皮质除运动区外,还有一些其他区域参与肌肉活动的协调,这些区域统称为锥体外区。由锥体外区下行的传导系统称为锥体外系统。
联络机能系统
感觉联络区
感觉投射区的神经元严格保持着模式特异性,其邻近区域有大量的短轴突联络神经元。
运动联络区
运动区附近是运动联络区。
前额联络区
在每一大脑半球额叶的最前端,各有一广大区域,称为前额联络区。前额联络区在人形成意向,运筹规划,调节和监督自己的行动使之与目的、计划相适应的有意识活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脑机制的研究方法
损毁法和切除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切除或损毁动物脑的一定部位特定的神经核,或切断通向该部位的神经通路,然后观察其行为的变化(也包括对那些因负伤、脑溢血、肿瘤或癫痫而使脑的一定部位受损的病人的观察)。
刺激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动物脑内埋入微小的电极,通以弱电流刺激特定部位的神经元活动,以观察其行为效应。
脑电图及事件相关电位
大脑皮质某一区域内许多神经元在一定刺激、一定生理化代谢情况下同步的电活动,可以在脑的内部记录到,可以在脑组织表面记录到,也可以在不暴露脑组织的头皮上通过容积导体记录到。在头皮表面记录到的自发节律性电活动,称为脑电图。大脑是在不停放电的,但自发电位成分复杂而不规则,而由心理活动所引起的脑电比自发脑电更弱,通常湮没在自发电位中。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提出了事件了事件相关电位的概念,通过平均叠加技术从头颅表面记录大脑诱发电位来反映大脑高级心理活动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改变。
微电极记录法
神经心理学家不仅可以在头皮上记录到脑活动时的电位变化,而且还可以使用电极记录脑内大量神经元的活动情况。
脑成像技术法
1.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用X射线从多个方向沿着头部某一选定断层层面进行照射,测定透过的X射线量,数字化后经过计算机算出该层层面组织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然后重建图像的一种技术。2.磁共振成像(MRI)是运用磁场原理来产生体内活动的图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功能更强,甚至可以使大脑的活动可以视化。3.正电子成像术,当含有微弱放射元素的葡萄糖进入大脑后,正电子成像术能检测到这种葡萄糖发射的正电子。4.脑磁图描记术(MEG)的检测过程,是对脑内神经电流发出的极其微弱的生物磁场信号的直接测量,同时测量系统本身不会释放任何对人体有害的射线、能量或机器噪声,在检测过程中MEG探测仪也不需要固定在被测试者头部,使得检测过程安全而简便。
内分泌系统
是机体内对行为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一个系统,由全身不同部位的多种内分泌腺体和组织细胞组成。
遗传对行为的影响
遗传的物质载体
人类体细胞(精子和卵子例外)中有46个染色体,其中一半(精子)来自父亲,另一半(卵子)来自母亲。染色体的主要成分由复杂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亦即一段具有功能性的DNA序列。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
是研究支配生物的向光、向地、摄食、求偶、育儿、攻击、逃避以及学习与记忆等行为的基因和基因表达的时间、场所及作用途径等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CNS)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主体部分,包括脑和脊髓,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支配与控制人的全部行为。
神经系统是由巨量神经细胞形成的神经组织与结构的总称,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