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年级上册 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物理八上第一章:机械运动笔记,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四部分内容。
人教八上物理第三章思维导图,主要包括:温度、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汽化和液化四部分内容。
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思维导图,包括: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声的利用四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单位:米(m)
时间单位:秒(s)
长度测量步骤:
1.工具:刻度尺
2.看零刻度线
3.看量程
4.看分度值
5.紧贴被测物体
6.视线正对刻度线读数
7.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误差和错误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微小差别,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
错误:测量方法不当引起的较大差距,可以消除
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使用更精密的仪器
改进测量方法
简单的物体测量
硬币的直径:两个三角板夹住一个硬币,放在刻度尺上
硬币的周长:用没有弹性的棉线绕硬币一周,标记开头结尾,测量两个标记的距离
一张纸的厚度:一百张纸的厚度除以100
细铜丝直径:在一支铅笔上单层密绕10圈,用长度除以10
细铜丝的横截面积:PI*d/4
运动的描述
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
特点:普遍性、简单
描述
1.选择参照物
参照物作为静止物体
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不同
相对静止:两个物体以同一速度向同一方向运动
运动的快慢
速度
单位:m/s
1m/s=3.6km/h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
物理意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沿直线运动且速度不变的机械运动
特点: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测量平均速度
原理:v=s/t
步骤:
1.测量路程
2.测量时间
3.计算平均速度
超声波测距公式
相对静止:s=vt/2
发声体移动
s1=(v1+v2)t/2
s2=(v1-v2)t/2
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记录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