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哮证
这是一篇关于哮证的思维导图。 哮证,中医学证名。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可参考参照本辨证进行治疗。
感冒是因感受外邪而致肺卫失调的一种常见外感疾病,以发热、恶寒、鼻塞、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俗称“伤风”“伤风感冒”。
崩漏的思维导图,整理了辨证论治、名词解释、病因、病机、预防调护、转归预后、诊断要点的内容,欢迎交流!
不寐的思维导图,整理了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其他治疗、转归预后、预后调护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哮证
一、定义
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所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所引 起的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 息不能平卧。
源流
元·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
二、病因病机
病因
外邪侵袭
外感六淫
花粉、烟、尘
饮食不当
过食生冷,或嗜食酸甘肺
体虚病后
病后体弱,反复感冒
其他
气机失调(情志失调)
月经前期以及妊娠
剧烈运动
使用药物阿司匹林等可引起哮病之因
病机
主要病机
气滞痰阻,气道壅阻,肺失宣降
发病
起病急骤,时发时止,反复发作
病位
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病势
发作期
寒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
缓解期
肺虚、脾虚、肾虚——肺气升降失调
三、辨证论治
冷哮证
主症:哮证特征(呼吸气促困难与哮鸣)。痰证:胸闷如窒,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寒证: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面色青晦,诱因:“同气相求天冷或受寒易发。舌、脉:舌苔白滑,脉弦紧.
理
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法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
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药
射干麻黄汤---射菀款枣麻辛味姜夏。小青龙汤----桂枝汤+麻辛味姜夏
热哮
主症:哮病特征(因热而“气粗息涌”)。痰热证:咯痰色黄,粘浊稠厚,排吐不爽。里热证: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
子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主题
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定喘汤----麻黄宣肺散邪以平喘,白果敛肺定喘而祛痰,共为君药。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祛痰,共为臣药。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止咳平喘 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越婢加半夏汤----长于宣肺泄热
寒包热哮证
主症:哮病特征。表寒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酸楚。里热证:心烦口千欲饮大便干。痰热证:痰粘而黄或黄白相间,咯吐不爽。舌、脉:舌边尖红,脉弦紧
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厚朴麻黄汤:厚朴、麻杏石、姜辛味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