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面向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发展,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详细的总结了教学准备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境创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内容呈现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资源推送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这是一篇关于教学系统设计的思维导图。教学系统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教学准备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个体作坊式教学准备
1.技术让学情调查事半功倍
学习风格量表
科尔伯格的学习风格测试量表
格拉沙—赖克曼的学习风格量表
所罗门的学习风格测试量表
2.思维导图帮助理清思路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可视化方式表现发散性思维的思维辅助工具 ,它利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充分运用左右脑机能,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主题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连接。
3.资源的获取更加丰富与便捷
数字图书馆
电子书籍与电子期刊
课程资源
集体协同式教学准备
集体协同式教学准备的意义:
对于区域,集体协同式教学准备有助于提升区域教学准备的质量;有助于推动区域教师专业发展,为区域教学发展积累优质资源
对于个人:有助于摆脱个体成长的孤独感;拓展教师个体的视野,取长补短。
规划和流程
规划:借鉴项目管理的思想,明确各参与人员的分工,发挥每个成员的特长,共同完成教学准备。
流程:—P209(图)
建议:
项目管理
注意协同
信息技术的使用
案例:“美时美刻”
三个阶段
线下面对面——时间不够用,信息记录不下来
在线——交流更充分、同步发言节省时间、过程太安静,缺乏激情
线上线下混合——边听边思考、研讨创作批注修改、归纳整合形成定稿。
三升级
空间升级——研课随时随处可进行
交流升级——互动+联动
评价升级——留痕、热度使研课效果有量化的考评
情境创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情境创设的类型
1.直观情境
2.问题情境
3.知识建构的情境
4.协作情境
5.创作情境
多媒体的应用
1.图像:图形、图画、图标、图片
2.声音:语言、乐音、效果音
3.动画:动画最大的特点是动态地、交互地、直观地呈现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
4.视频:视频的最大特点就是声画同步,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弥补学生直接经验少的不足。
内容呈现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VR/AR/MR
VR是虚拟现实的简称,也称灵境技术。所谓i额虚拟现实,就是将使用者带入预设的虚拟空见,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刺激。VR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特殊的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就像在现实世界一样,用户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借助特殊的输入与输出设备与虚拟世界的物体进行交互,相互影响。
AR:增强现实,是指运用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使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被人类感官所感知,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MR:混合现实,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完美地结合起来,提供一个新的可视化环境,物理实体和数字对象形成类似于全息影像的效果可以进行一些交互行为。
三者的的教育应用价值
1.模拟情境,创生实景教学
2.虚实融合,重组教学结构
3.拓宽渠道,消除消除时空界限
4.主动参与,提升学习质量
应用案例
应用方式:
学生自主探究AR内容
教师投屏展示AR内容
学科
科学:Froggipedia、Plantale、物理实验课、Visible Body、WWF Free Rivers
数学:GeoGebra、Tayasui Blocks
AR教学资源的简单开发
1.二次加工
2.扫描建模:Qlone
3.自主建模
资源推送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育大数据概况
资源推送的模式
流程:
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
资源推送
学生学习
资源推送的方式
1.学生依据个体的兴趣爱好自主订阅信息
2.依据学生个体的水平为学生智能推送信息
资源推送的案例
可汗学院的资源推送
智学网的资源推送
极课大数据的资源推送
学生参与中信息技术的的应用
学生参与
学生参与主要有三方面:情感参与、认知参与、行为参与
1.衡量学生参与的维度:量度、广度、深度、梯度
2.影响学生参与的因素: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师生关系和其他因素
3,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学生参与的策略:
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参与动机
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参与兴趣
创新教学方式,丰富参与形式
优化课堂练习,提高参与热情
应用反馈系统,强化参与机制
加强师生交流,营造参与氛围
课堂内外结合,拓展参与途径
交互式教学系统下的学生参与
1.交互式教学环境下促进学生参与的优势
强大的多媒体支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多样化的信息交互和呈现方式吸引学生持续参与
动态性和生成性便于学生及时参与
自然人机交互使学生直接参与互动
互动反馈系统强化了学生的多种参与
2.交互式教学环境下的学生参与设计
引入新课:灵活构建激发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
新知学习:设置悬念,学生思考,总结规律
课堂练习:支撑学生发散性思维参与
教学评价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学过程记录与评价
教学过程记录的环境
教学过程记录一般是指使用视频、音频和图像等数字化的方式对所需观察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
基于Wirecast的视频记录环境输出的教学视频主要有三种模式:
多源切换模式
多源同屏模式
混合模式
教学过程记录的应用
自我评价
与模型、范例进行比较分析
行为编码分析
行为核查
应答信息的采集与分析
1.分析维度:
正答率角度分析
从应答时间角度分析及时反馈信息
调控教学步调
评估教学行为
2.课堂互动反馈系统的新发展
雨课堂、UMU、学习通等
电子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概念:“用于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档案袋的类型:
五种形态: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课堂型
三种形态:最佳成果型、精选型、过程型
档案袋的建立:
1.确定评价对象
2.明确评价目的
3.确定要收集材料的类型以及收集的时间和次数
4.制订调动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
5.确定评分方法
6.制订评价结果交流与分享的计划
电子档案袋及其建立:以博客平台为例
在线测试及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