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总结。包括匀速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应用伴有引力定律,离心现象。适用于考试复习~
编辑于2022-10-15 00:19:05 上海高中物理 力的平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A.生活中常见的力B.力的合成C.力的分解D.共点力的平衡。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物理 振动与波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振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所以又叫做平衡位置)(平衡位置不一定受力平衡、如单摆在最低处仍受向心力)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简称振动)。产生机械振动的条件是存在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2.全振动做振动的质点从某位置出发第一次回到该位置,并保持与出发时相同运动方向的过程叫做一次全振动。3.振动的描述等。
这是一篇关于物理原子、宇宙章节思维导图,包括:认识原子结构的发展、原子的核式结构、万有引力定律、宇宙的基本结构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高中物理 力的平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A.生活中常见的力B.力的合成C.力的分解D.共点力的平衡。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物理 振动与波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振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所以又叫做平衡位置)(平衡位置不一定受力平衡、如单摆在最低处仍受向心力)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简称振动)。产生机械振动的条件是存在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2.全振动做振动的质点从某位置出发第一次回到该位置,并保持与出发时相同运动方向的过程叫做一次全振动。3.振动的描述等。
这是一篇关于物理原子、宇宙章节思维导图,包括:认识原子结构的发展、原子的核式结构、万有引力定律、宇宙的基本结构等内容。
第四章 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1. 圆周运动 质点沿着圆周所做的运动,就是圆周运动。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F合(a)、v一直线
同向 加速
反向 减速
F合(a)、v不一直线
夹锐角,加速曲线运动
夹直角,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夹钝角,减速曲线运动
2. 质点做圆周运动的条件 如果质点做圆周运动,质点一定会受到向心力的作用,这个向心力不断改变质点运动方向,并始终沿着半径指向圆心
3. 圆周运动的快慢
(1)线速度的大小。 质点经过的圆弧长度s与所用的时间t 之比就是质点的线速度的大小。
(2)线速度的方向 质点做圆周运动时,线速度的方向就是质点所在圆周位置的切线方向。
(3)匀速圆周运动 如果做圆周运动的质点的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或者说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这种圆周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性质: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的变加速曲线运动
条件:有初速度,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即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 垂直(指向圆心)的合外力。
(4)角速度 当质点做圆周运动时,质点所在半径转过的角度ϕ和所用时间t的比值就是角速度的大小。角速度用ω表示.角速度的单位是rad/s 1 rad=360°/2π≈57°17′45″。
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
1.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
2.周期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沿着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用符号 T 表示
3.转速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每秒转动的圈数,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转速,用符号 n 表示。转速的单位是r/s(读作转每秒)1 r/s=60 r/min。
物体绕固定轴转动时,物体上除轴线外的各点都在做圆周运动,而且各点的角速度、周期和转速都相等。但各点的线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只有到圆心距离相等的各点的线速度大小才相等。在同一个转动物体上,各点线速度大小与其到轴线的距离成正比。
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表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和向心力的方向一致,始终指向圆心,时刻在变。
向心力 使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力叫做向心力(根据力的效果命名),向心力的方向永远指向圆心,和质点速度方向垂直。向心力不改变质点速度大小,只改变速度方向。
圆周运动的应用
牛顿对月球运动的分折
开普勒第三定律: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即
牛顿第二定律的使用:对两个互相吸引的物体,对A物体分析,FBA正比于ma,同理FAB正比于m,所以
“月—地”检验 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牛顿曾经做过著名的“月—地”检验,他设想:如果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和对地表附近物体的引力性质相同,已知月地间距离为地球半径的 60 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那么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应该g/3600
地球半径测量 在赛伊尼有一口井,每到夏至日的时候就会发生一件事:太阳光直射井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在距离塞伊尼800km以外的亚历山大城地面上,一座尖塔有一段很短的影子。埃拉托色尼认为,这是因为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物形成的夹角所造成。 太阳光都是平行的,埃拉托色尼测出夹角α(塔部的)为7.2度,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地心的阿尔法也是7.2度,约为360度的1/50。算出地球周长800km️x50=40000km。再用圆周公式算出地球半径约为6400千米
地月距离测量 视差角法: 在A地附近,人们看到了日全食;而在经度接近而纬度不同的B地,只能看到日偏食,月球最大遮住了太阳的4/5。由此,推算出了月球的视差角。再以AB距离,计算得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
视差(parallax): 相距目标物较远的两个不同的观测点,观测这个目标物所产生的方向差异,两个观测点和目标物会构成一个夹角,也就是视差角
由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得
地球表面的物体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加速度(近似看作圆)
由月球公转周期得
气体分子速度大小的测定 A、B为一双层共轴圆筒形容器,外筒半径为R,内筒半径为r,可同时绕其共同轴以同一角速度ω高速旋转,其内部高度抽空。沿共同轴装有一根镀银的铂丝K,在铂丝上通电使其加热,银蒸发成气体,其中一部分分子穿过A筒的狭缝a射出到达B筒的内表面。由于分子由内筒到达外筒需要一定时间,若容器不动,这些分子将到达外筒内壁上的b点,若容器转动,这些分子到达外筒内壁时,b点已转到b'点。
过山车 过山车经过B点时速度越大,所需的向心力越大,车轮与轨道贴得越紧,越是不会掉下来,也就越是安全。如果过山车经过B点时速度较小,车轮与轨道间的正压力也较小,当正压力恰好为零时,过山车的速度就是最低的安全速度,此时向心力全部由重力提供,如果速度再减小,过山车就要脱离轨道沿曲线掉下来
经过B点最低安全速度
A点最低高度
车辆过桥
汽车通过“凸型桥”的最高点时,向心力方向竖直向下
汽车通过“凹型桥”的最低点时,向心力方向竖直向上
如果汽车停在桥面上,向心力为零,无论是“凸型桥”或“凹型桥”,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都等于汽车的重力。
车辆转弯
无轨道车辆在水平地面上转弯时,依靠地面与车轮间的摩擦提供向心力。如果车速较大,或转弯半径较小,或天雨路面湿滑,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车辆就要滑出路面发生事故。
有轨车辆在水平轨道上转弯时,依靠轨道对车轮缘的水平作用产生向心力,但长期行驶对车轮和轨道的磨损都较大。通常使轨道平面或路面与水平面保持一个倾角,以便提供向心力。火车重力G与铁轨支持力F的合力,就提供了使火车转弯的向心力。实际上在车速较快,或转弯半径小的路段,如赛车场、山区公路等都把路面筑成倾斜,使路面的支持力与车辆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竖直平面圆周运动
无支撑(如球与绳连接、沿内轨道运动的过山车等),称为“绳(环)约束模型”
有支撑(如球与杆连接、在弯管内的运动等),称为“杆(管)约束模型”
万有引力定律
1. 万有引力 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这种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就叫做万有引力。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
2.万有引力定律 两个物体间的引力的大小,跟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两物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方向在两物体连线上,
任意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的作用,公式只适用计算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对均匀球体可以看成质量集中在其球心,此时公式中的r为两球心的距离。
3.卡文迪什实验 卡文迪什利用扭秤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G的数值等于两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相距1 m时,它们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
采取使“微小量放大”的主要措施是 利用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 增大刻度尺与平面镜的距离
万有引力的应用
黄金替换
万有引力就等于重力
重力加速度 g
星球表面
星球上空
星球的质量 M
万有引力作为向心力
以上物理量都与 m 无关
卫星离中心天体球心越远(r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地球同步卫星 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如A)。从地面上看,卫星保持不动,故也称静止卫星。卫星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故称地球同步卫星 。运转周期约为24小时,距赤道高度约为36000千米(5.6R地)
第一宇宙速度 指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代入G、M、R地计算得v≈7.9km/s
双星系统 AB一起绕着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ω相同
以A为对象分析
离心现象
离心现象 一个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外力突然消失,或者突然减小,以至于不足以维持圆周运动需要的条件,物体就逐渐远离圆心
离心现象的应用及防范
1.离心千燥器
2.医用离心机
3.离心节速器
4.离心现象的防范
车辆在转弯时若速度超过允许范围,就会因离心现象而造成严重交通事故。
在高速转动的砂轮中,如果砂粒间的作用力不足以提供其所需的向心力,某些组成部分就会发生离心现象,而造成砂轮破裂飞出伤人事故。操作车床的工人要带好防护眼镜,防止从高速转动的工件上车削下来的金属屑飞出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