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河西走廊—第一集 使者
关于纪录片河西走廊【使者】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多公元前201年“白登之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登基"、匈奴:由众多游牧民族演变的融合而成的部落,发祥地在今天的内蒙古河套平原和阴山一带。亚洲大路上最强大、幅员辽阔的游牧部落,成为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可怕力量,是汉帝国最强悍的敌人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张骞出使西域
注: 紫色背景介绍 蓝色为脉络线 绿色为重要意义/新发现 黄色为人物/名词介绍
河西走廊:现甘肃省,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 东西长1200公里,宽数公里近百里 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南侧祁连山脉,北侧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 南北沟通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东西连接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
形成原因:地壳剧变 欧亚板块被印度次大陆板块撞击而隆起,形成青藏高原,同时,山脉隆起形成祁连山。 太平洋季风的吹拂使祁连山降雨充沛,成为一座湿岛
形成原因:气候原因 太平洋季风的吹拂使祁连山降雨充沛,成为一座湿岛,覆盖积雪与史前冰川融化形成黑河,东是石羊河,西是疏勒河,河水流进河西走廊。
重要性:中原通往中亚,西亚的必经之路,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黄金通道,丝周之路也要从这里穿过。 关乎一个国家政治经略、经贸促进、文化交融的宏图大梦。
公元前201年 “白登之围”
匈奴骑兵突然包围马邑城,随后南扰太原,汉高祖刘邦率兵营救,但被困在白登山,险些全军覆没。
汉匈正式交锋第一战。 为了休养生息,只能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同时每年送给匈奴大批生活物资。
公元前141年 “汉武帝登基”
汉武帝刘彻:16岁登基,汉帝国创始人刘邦的重孙,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
汉帝国已运行64个年头,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经济上休养生息,国富民强、充满活力。但军事和外交羸弱,受到北方匈奴压制了几十年。
匈奴:由众多游牧民族演变的融合而成的部落,发祥地在今天的内蒙古河套平原和阴山一带。亚洲大路上最强大、幅员辽阔的游牧部落,成为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可怕力量,是汉帝国最强悍的敌人
控制范围:东起辽东,横跨蒙古草原,西与羌、氐相接,北达贝加尔湖,南抵河套平原及今山西、陕西北部
俘获一名匈奴军官
河西走廊形势混乱,被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控制,其中比较大的月氏和乌孙部落
月氏部落赶走乌孙部落,而匈奴单于进入河西走廊,杀死月氏领袖,月氏人被迫向西迁徙。
刘彻认为:联合西部的月氏部落,东西夹击,消灭匈奴
张骞:27岁,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察举制被推举出来的孝廉,并且成为宫廷中的侍从官(汉武帝的宫廷侍卫,朝廷行政事务见习官)。他认为出使西域是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也对中原具有重要意义。
公元前138年 “张骞出使西域”
目标:通过河西走廊,前往西域寻找月氏部落,说服他们东西夹击,赶走匈奴。
危险:河西走廊控制在匈奴王朝右贤王部的浑邪王和休屠王,月氏下落无人知晓。
扁都口:祁连山脉中段长约28公里,贯通南北的大峡谷。今天仍然是青海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两侧山势陡峭,奇峰耸立。
张骞度过黄河由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廊
张骞被匈奴俘获
匈奴没有杀掉俘虏,希望套取更多的汉朝情报,并试图说服他和使团为匈奴效力,张骞拒绝了导致了长时间被匈奴软禁。
发现:匈奴民族军事组织不严密;具备更先进更有攻击力的军事装备与战术;马匹对匈奴民族很重要;匈奴士兵用盔甲装备自身;
单于撮合下娶了一名匈奴女子
公元前135年 “出使西域第3年”
权倾一时的太皇太后窦氏去世
公元前133年 “出使西域第5年”
汉武帝锐意改革、大力削藩,巩固中央政权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军事上:督促各地行政官员广泛搜寻储备良马。选拔卫青,公孙敖等年轻军官展开军事训练。
行动:汉武帝决定开始对匈奴反击,汉帝国大臣一致同意停止执行先帝国的防御战略。
马邑之谋:汉武帝计划亲率30万大军以和亲为诱饵在马邑围剿前来迎亲的匈奴部队,但由于消息泄露被迫中止。
意义:汉帝国自此揭开了对匈奴战略反击的序幕。汉武帝将把汉帝国带入一个开疆扩土、威仪天下的崭新时代。
一幕围绕争夺河西走廊的政治谋略与军事行动大戏逐渐走向高潮。
公元前129年 “龙城之战”
匈奴对汉帝国北方发起攻击,汉武帝派四路大军回击匈奴。四路大军中,一路无功、两路折损。
车骑将军卫青队伍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 在汉帝国历史上首次俘虏匈奴将士近千人。
汉帝国面对匈奴袭扰的第一次全面反击。
张骞出逃继续西行
月氏人分成两支:大月氏西迁,途径大宛,迁居到中亚阿姆河流域。小月氏留在敦煌南山地区。
张骞经过库车、疏勒等地寻找大月氏。
塔克拉玛干:世界第二大沙漠。时而飞沙走石,时而热浪翻涌。
帕米尔高原
张骞穿过大漠,翻过帕米尔高原,相当于从今天的内蒙古走到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
到达大月氏
大月氏人由游牧生活发展到农业生产的状态,不愿意东去。
张骞途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西域数国,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东亚、中亚各地,了解了西域社会的风俗习惯以及草木、畜产。 汗血宝马:优良马种、高大俊朗。
张骞返回长安
防止匈奴人拦截,决定改变路线,通过青海羌人地区。再次翻过帕米尔高原,沿着昆仑山北经过莎车、于阗(今和田),迂回北上。
张骞再次被俘
由于羌人沦为匈奴的附庸,再次被俘。但匈奴首领再次宽恕了他,让他回到了他的妻子身边。
公元前126年 “张骞再次出逃”
匈奴军臣单于病逝
张骞回到长安 “历时13年”
带回来西域地图和从未见过的植物种子以及他未曾泯灭的梦想。
对西域诸国的丰富物产、奇异风俗、山川地貌做了汇报。
地理大发现,被史官司马迁收录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成为后人了解西域最宝贵的资料。
让大汉帝国视野大开,看到了西域、中亚、南亚,一直到罗马帝国。
奠定了汉帝国在西域开展军事和外交的基础,坚定了打败匈奴的信心。
公元前123年2-4月
卫青率六路大军两次攻击匈奴,在熟悉匈奴军队特点、具有行军经验以及丰富地理知识的张骞的向导下,战役取得了胜利。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张骞“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
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候”(广博瞻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