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党的二十大思维导图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编辑于2022-10-19 18:38:58 上海党 的 二 十 大 报 告 思 维 导 图
大会主题
大会主题
举什么旗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走什么路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达到什么目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个务必
务必不忘初习、牢记使命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一、回顾十年
四个面对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
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
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
三件大事
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三个胜利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
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历史性胜利
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结论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开辟新境界
两个“行”
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的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主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历史责任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六个坚持
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自信自立
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系统观念
坚持胸怀天下
目标标准
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三、使命任务
中心任务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两个特点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五个特色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本质要求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战略安排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项原则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四、高质量发展
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经济体系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体制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农业强国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而已和国土空间体系
贸易强国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 制度型开放
五、科教兴国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教育优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科技创新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人才强国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六、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本质属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属性
制度体系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制度保障
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
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
协商民主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爱国统一战线
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七、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法律体系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依法行政
优化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
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公正司法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
法治社会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十五、党的建设
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
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
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
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坚决破解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
坚持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十四、世界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两个维护
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四个反对
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反对冷战思维
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反对搞双重标准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
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
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勇
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
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十三、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两个是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
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治港治澳
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制港”、“澳人制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坚持依法治港治澳
两个落实
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
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
两个 支持
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
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
十二、国防军队
建成世界一流的军队
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
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
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
健全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体制机制
建强人民军队党的组织体系
推进政治整训常态制度化
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
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完善军事力量结构编成体系
优化军事政策制度
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十一、国家安全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体系
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十、绿色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绿0色转型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倡导绿色消费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实施生物多校性保护重大工程
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
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九、民生福祉
完善分配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就业优先战略
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健康中国建设
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国家战略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
八、文化自信自强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