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罗斯福新政
初中历史:诊断及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原发性癫痫、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血管病。
初中历史8上第4课修正版:洋务运动的兴起(1861,同治元年);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同治年间);建立新式海陆军(光绪年间)。
初中历史 9下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笔记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妇女地位的提高、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等。
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世界各种力量仍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9下 13 罗斯福新政
从繁荣到危机
背景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工资却增长缓慢, 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过剩
大量资金进入股票市场,资本兴风作浪,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爆发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1929年,在美国爆发,然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影响
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增加
经济大危机发生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而非全球
罗斯福新政
1933.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目的
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
内容
金融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工业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
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农业
通过《农业调整法》
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公共工程
推行“以工代赈”
兴建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社会保障
通过《社会保障法》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急的救济机构
积极性
新政时期,美国经济开始慢慢复苏
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
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性
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特点
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这也是其“新”的表现
它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和典范, 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