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组胚第22章:人体胚胎学总论
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同学不要错过啦!本导图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教材整理第22章:人体胚胎学总论主要内容,详细整理生殖细胞与受精、卵裂、胚泡的形成、植入/着床、三胚层的形成的知识要点。
编辑于2019-12-19 13:05:39本思维导图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十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一章的知识框架。该章内容包括:卵巢、子宫、排卵几个部分。希望能便于大家复习和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期末复习有救啦!每次期末复习时组织学与胚胎学都是一大难点,我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总结了第八章 神经组织 的知识框架,一图看完一课重点知识点,提高学习和复习效率,为高分保驾护航!
考试复习有救啦!这是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七章 肌组织 总结出的考试重点。本思维导图图文并茂,无论是预习还是复习都适用,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思维导图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十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一章的知识框架。该章内容包括:卵巢、子宫、排卵几个部分。希望能便于大家复习和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期末复习有救啦!每次期末复习时组织学与胚胎学都是一大难点,我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总结了第八章 神经组织 的知识框架,一图看完一课重点知识点,提高学习和复习效率,为高分保驾护航!
考试复习有救啦!这是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七章 肌组织 总结出的考试重点。本思维导图图文并茂,无论是预习还是复习都适用,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胚胎早期发生
概论
胚期
受精卵形成-第8周末
胎期
第9周-出生
生殖细胞与受精
生殖细胞
精子
产生
生精小管
成熟
附睾
精子获能
精子在女性生殖管道运行过程中,精子头部抑制顶体酶释放的糖蛋白(去获能因子)被子宫和输卵管分泌的酶降解,从而获得受精能力
存活2-3天,受精能力维持24h
射出时有运动能力,无受精能力
卵子
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在精子进入后才能继续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存活1天,受精能力维持12h
受精
定义
获能精子进入卵子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部位
输卵管壶腹部
过程
精卵相遇
卵子到达输卵管壶腹
顶体反应
精子顶体的外侧膜与精子细胞膜多处局部融合形成许多小孔,顶体酶释放
顶体酶的作用
溶解粘液
解离放射冠的卵泡细胞
分解透明带
精卵融合和透明带反应
当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质后,皮质颗粒的溶解物进入透明带,使透明带的蛋白质变性、结构发生改变(透明带硬化),不能再与其他精子结合
意义
保证单精受精,防止多精受精发生
雌雄原核融合
精子进入卵子后,次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卵细胞形成雌原核,精子的细胞核膨大形成雄原核
受精卵变成二倍体
意义
激活卵细胞,启动细胞不断分裂
受精卵恢复为二倍体,维持物种稳定和延续
受精卵具有父母双方遗传特性及变异
决定胎儿的遗传性别
卵裂
定义
受精卵早期进行的细胞有丝分裂
卵裂球
卵裂产生的子细胞
桑葚胚
72h分裂为12-16个卵裂球,形成一个外面包裹有透明带的实心细胞团
胚泡形成
时间
受精后第4天
第4天末,透明带消失,准备开始植入
定义
桑葚胚进入子宫腔进一步分裂增生,卵裂球数量增多,细胞之间出现许多小腔隙,逐渐融合为一个大腔,形成囊泡状的胚
结构
滋养层
周围的单层扁平细胞
吸收营养物质
内细胞群
聚集在胚泡一侧的成团细胞
未来形成胚体
胚泡腔
植入/着床
定义
胚泡埋入子宫内膜
时间
受精后第5-6天至第11-12天
相当于月经期20-21天至26-27天
部位
子宫底、体部,多见于后壁
异常部位
前置胎盘
胚泡植入子宫颈部
宫外孕
常见于输卵管
条件
在特定时间内,胚泡与子宫内膜同步发育并相互配合
植入窗学说
胚泡
胚泡准时入宫腔,滋养层细胞具有浸润性,透明带准时脱落
胚泡呈侵入性状态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在母体雌孕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处于分泌期
呈接受性状态
过程
黏附
滋养层黏附于子宫内膜
溶解
滋养层细胞分泌蛋白水解酶溶解子宫内膜,使植入部位的子宫内膜凋亡,使内膜局部形成缺口
侵入
子宫内膜功能层
滋养层细胞生长分化
滋养层
外层
合体滋养层,细胞界限不清楚
内层
细胞滋养层,细胞界限清楚,立方形,排列整齐
内膜上皮修复
子宫内膜变化
蜕膜反应
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血液供应更加丰富,腺体分泌更加旺盛,基质细胞分化为多边形的蜕膜细胞
子宫内膜功能层称为蜕膜
底/基蜕膜
胚泡与子宫肌层之间的蜕膜
包蜕膜
覆盖在肺泡子宫腔侧的蜕膜
壁蜕膜
子宫壁其余部分的蜕膜
三胚层形成
二胚层胚盘
第2周
内细胞群细胞增殖分化
下胚层
立方形
上胚层
高柱状
上下胚层紧密相连,中间隔有基膜
羊膜腔与卵黄囊
羊膜腔
上胚层细胞之间出现小腔,小腔不断扩大,一层上胚层细胞被推向细胞滋养层,称为成羊膜细胞,以后形成羊膜
上胚层与羊膜之间的腔隙称为羊膜腔
卵黄囊
下胚层边缘细胞增生并沿细胞滋养层内面向下迁移,形成一层扁平细胞,称为体外腔膜,其与下胚层构成初级卵黄囊
下胚层周缘的细胞增生,沿体外腔膜向下迁移,在初级卵黄囊内形成一份较小的囊,称为次级卵黄囊,简称卵黄囊
胚外中胚层形成
胚泡腔内出现间充质细胞,分布于羊膜、卵黄囊与细胞滋养层之间,称为胚外中胚层
胚外体腔:胚外中胚层出现腔隙,融合为一个大腔
细胞滋养层内表面和羊膜上皮外表面为胚外体壁中胚层,卵黄囊外表面一层为胚外脏壁中胚层
体蒂:胚外体腔扩大,仅有一束密集的胚外中胚层连于胚体尾侧与滋养层之间
三胚层胚盘形成
原条的形成
第3周初,上胚层细胞增殖,在尾端中轴线上出现一条细胞索
胚盘进一步分化的组织中心
原沟
原条背侧中央的浅沟
原结
原条头端的细胞增生膨大为一结节状结构
原凹
原条背侧中央的凹陷
中胚层的形成
内胚层:原条细胞(上胚层细胞)进入下胚层,全部置换,形成一层新的细胞
中胚层:另一部分上胚层细胞,向头端和两侧迁移,在上下胚层之间形成新的细胞层,称为(胚内)中胚层
外胚层:原来的上胚层改称外胚层
脊索的形成
原结细胞增生,向头端迁移,形成细胞索
脊索向头端生长,原条缩短消失
不消失形成畸胎瘤
口腔膜
脊索前端一圆形小区内没有中胚层细胞,内外胚层直接相贴
泄殖腔膜
原条尾端一圆形小区内没有中胚层细胞,内外胚层直接相贴
诱导神经管的形成
三胚层分化
外胚层的分化
神经管的形成和分化
神经板
脊索诱导背面中线的外胚层增厚成板状
神经沟
神经板中央沿胚体纵轴凹陷
神经褶
神经沟两侧的边缘隆起
神经管
脊索诱导,神经褶由中部逐渐愈合并向头尾延伸呈管状
前神经孔
25天闭合,发育呈脑
未闭合,无脑儿
后神经孔
27天闭合,发育呈脊髓
未闭合,脊髓裂/脊柱裂
神经嵴分化
神经管背外侧的两条纵行细胞索
迁移至胚胎不同部位,分化成周围神经系统、肾上腺髓质
其他
神经系统、脑垂体、松果体
皮肤:表皮、附属结构
凹陷上皮:口、鼻、肛门、外耳道、膜迷路、角膜上皮、视网膜、晶状体
肾上腺髓质、腮腺上皮
中胚层的分化
轴旁中胚层
脊索两侧的细胞索,称为轴旁中胚层,以后断裂成团块状,称为体节
体节分化为皮肤真皮和皮下组织、中轴骨、纤维性结缔组织、骨骼肌
间介中胚层
泌尿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子宫
侧中胚层
体壁中胚层
体壁的骨骼、肌肉、结缔组织、血管
脏壁中胚层
内脏平滑肌、结缔组织、血管
胚内体腔
胸腔、腹腔、心包腔
中胚层间充质
其他肌组织、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肾上腺皮质
内胚层的分化
原始消化管
位置
头起口咽膜,尾止泄殖腔,中连卵黄囊
分化结果
消化、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的上皮
圆柱体胚体形成
扁盘状的胚盘演变成圆柱体的胚体
褶的形成
头褶
生长速度:头侧>尾侧
尾褶
生长速度:外胚层>内胚层
左、右侧褶
生长速度:中部>边缘
结果
胚体凸入羊膜腔形成原始脐带
外
羊膜
内
卵黄囊、体蒂
口咽膜由头侧转向腹侧,泄殖腔膜由尾侧转向腹侧
外胚层包于体表;内胚层卷折到体内,形成原始消化管
第8周末,胚体外表已可见眼、耳和鼻的原基及发育中的四肢,初具人形,胎盘、胎膜形成
胎膜和胎盘
胎膜和胎盘是对胚胎起保护、营养、呼吸、排泄等作用的附属结构,不参与胚胎本体的形成。胎儿娩出后,胎膜、胎盘与子宫蜕膜被排出体外,总称胞衣
胎膜
卵黄囊
组成
胚外内胚层+胚外中胚层
意义
胚外中胚层发育为造血干细胞,胚外内胚层发育为原始生殖细胞
尿囊
定义
卵黄囊尾侧向体蒂内伸出的一个盲管
意义
尿囊壁的胚外中胚层形成一对尿囊动脉和一对尿囊静脉,演变为脐带的2条脐动脉和1条脐静脉,最后闭锁后成为从膀胱至脐的脐正中韧带
脐带
连于胚胎脐部与胎盘间的索带状结构,外覆羊膜,内有闭锁的卵黄囊、尿囊、脐动脉(2)和脐静脉(1)
功能
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通道
病理情况
正常40-60cm
脐带过短(35cm)
胎儿娩出时易引起胎盘过早剥离,造成出血过多
脐带过长(80cm)
易缠绕胎儿四肢或颈部,可致局部发育不良,甚至造成胎儿窒息死亡
羊膜
组成
羊膜上皮+胚外中胚层
功能
参与形成原始脐带
外:羊膜;内:卵黄囊、体蒂、尿囊
产生羊水
来源
羊膜上皮分泌,血管渗透,胎儿代谢产物
去路
羊膜上皮吸收,早期胎儿体表吸收,胎儿吞饮
作用
均等发育,防止粘连
有利于运动
保护
冲洗产道, 扩张宫颈
病理情况(正常1000-1500mL)
羊水过少<500mL
手脚畸形
羊水过多>2000mL
无脑儿
绒毛膜
组成
表面:绒毛(突起)
内:胚外中胚层
外:滋养层
内:细胞滋养层
外:合体滋养层
绒毛发育
初级绒毛干
2周时,二胚层
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向胚泡表面突起
次级绒毛干
3周时,三胚层
胚外中胚层长入初级绒毛中轴内,初级绒毛改称次级绒毛,滋养层改称绒毛膜
三级绒毛干
次级绒毛中轴的胚外中胚层分化为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改称三级绒毛
细胞滋养层壳
固定
三级绒毛末端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增殖,穿过合体滋养层,抵达蜕膜,扩展连接
绒毛间隙
绒毛干之间的间隙,充满母体的血液
绒毛分类
丛密绒毛膜
基蜕膜侧血供充足,绒毛生长茂密
丛密绒毛膜与基蜕膜构成胎盘
平滑绒毛膜
包蜕膜血供不足,绒毛萎缩、退化、消失
平滑绒毛膜与羊膜融合,胚外体腔消失;包蜕膜与壁蜕膜融合,子宫腔消失
绒毛膜作用
早期营养,内分泌作用
参与胎盘构成
胎盘
组织结构
胎儿面
羊膜
丛密绒毛膜
固定绒毛+游离绒毛
母体面
基蜕膜
胎盘隔
由基蜕膜组成,分隔胎盘小叶
绒毛间隙
母体血
血液循环
胎儿血循环和母体血循环在各自的封闭管道中循环,互不相混,母体动脉血流入绒毛间隙时可与绒毛内毛细血管的胎儿血进行物质交换
胎盘屏障/胎盘膜
定义
胎儿血与母体血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所经过的结构
结构
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及基膜,绒毛内结缔组织,绒毛内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
全部来自胎儿
功能
物质交换
胎儿从母血中获得氧、营养、抗体、激素,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
某些毒素、药物、激素等可以通过胎盘膜进入胎儿体内
“反应停”:沙利度胺引起胎儿畸形(海豹症)
内分泌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胎盘催乳素/人绒毛膜催乳素HCS,人胎盘雌激素,人胎盘孕激素
双胎、多胎
双胎
双卵孪生
来自两个受精卵,有各自的胎膜与胎盘,性别相同或不同,相貌和生理特征的差异同一般兄弟姐妹,双胎的大多数
单卵双胎(单卵孪生)
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两个胚胎,遗传基因完全一样,性别一致,相貌、体态和生理特征等也极相似
分类
两个胚泡,分别植入,两个胚胎各有羊膜腔和胎盘
1个胚泡内出现2个内细胞群,各发育为1个胚胎,位于各自的羊膜腔内,共享1个胎盘
1个胚盘上出现2个原条与脊索,诱导形成2个神经管,发育为2个胚胎 ,位于1个羊膜腔内,共享1个胎盘
多胎
一次娩出两个以上新生儿为多胎,可以是单卵性、多卵性或混合性,常为混合性
联体双胎
两个未完全分离的单卵双胎
形成原因
一个胚盘出现两个原条时,若两原条靠得较近,胚体形成时发生局部联接
分类
对称
大小一样,根据联接的部位分为头联体、臀联体、胸腹联体等
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