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组胚 第26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组织学与胚胎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26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编辑于2019-12-19 13:17:21本思维导图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十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一章的知识框架。该章内容包括:卵巢、子宫、排卵几个部分。希望能便于大家复习和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期末复习有救啦!每次期末复习时组织学与胚胎学都是一大难点,我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总结了第八章 神经组织 的知识框架,一图看完一课重点知识点,提高学习和复习效率,为高分保驾护航!
考试复习有救啦!这是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七章 肌组织 总结出的考试重点。本思维导图图文并茂,无论是预习还是复习都适用,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思维导图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十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一章的知识框架。该章内容包括:卵巢、子宫、排卵几个部分。希望能便于大家复习和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期末复习有救啦!每次期末复习时组织学与胚胎学都是一大难点,我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总结了第八章 神经组织 的知识框架,一图看完一课重点知识点,提高学习和复习效率,为高分保驾护航!
考试复习有救啦!这是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七章 肌组织 总结出的考试重点。本思维导图图文并茂,无论是预习还是复习都适用,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原始血细胞与胚外血管
15-16天,卵黄囊壁的胚外中胚层间充质细胞聚集形成血岛
血岛外周细胞变扁,分化为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围成原始血管;血岛中央的游离细胞变圆,分化为原始血细胞,即造血干细胞
原始血管以出芽方式不断向外延伸,与相邻血岛形成的原始血管相互融合通连,形成血管网
胚内血管
18-20天,胚内的间充质细胞出现裂隙,裂隙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变扁,分化为内皮细胞,围成内皮性原始血管
出芽吻合为胚内血管网
原始血管系统
3周末,胚内与胚外血管网在体蒂处彼此连接
胚胎早期血管
胚内
1对心管,1对背主动脉,1对腹主动脉,6对弓动脉,1对前主静脉,1对后主静脉,两侧的前、后主静脉分别汇合成左右总主静脉
胚外
数对卵黄动脉,1对脐动脉,1对卵黄静脉,1对脐静脉
心脏的发生
心管的发生
生心区的脏壁中胚层内出现围心腔,围心腔腹侧形成前后纵行、左右并列的一对细胞索,称为生心索,生心索内出现腔隙,形成两条纵行并列的心管
心管的背侧形成心背系膜,围心腔发育为心包腔,心背系膜的中部退化消失,形成一个左右交通的孔道,即心包横窦
心管周围的间充质密集,发育为心肌膜和心外膜
心肌膜产生的胶样结缔组织充填于内皮和心肌膜之间,形成心胶质,分化为心内膜下层和心内膜的内皮下层
心管内皮分化为心内膜的内皮
心内膜
心脏外形建立
4个膨大(由于生长速度不同)
从头至尾形成心球、心室、心房
之后心房尾端出现一个膨大,静脉窦
球室袢
由于心管发生过程中,两端固定,心球和心室生长速度快,故形成U型弯曲
S形弯曲
心房移至心室头端背侧,静脉窦游离出来位于心房的背面尾侧,以窦房孔和心房通连
第4周末,心初具成体心的外形
心内部的分隔
房室管分隔
房室管
心房与心室间的狭窄通道
心内膜垫
第4周末,房室管背侧壁和腹侧壁的心内膜下组织增生,形成隆起,分别称为背侧和腹侧心内膜垫
左右房室瓣
第5周,2个心内膜垫融合,将房室管分割为左右房室孔,间充质增生形成房室瓣,左二尖瓣右三尖瓣
原始心房分隔
过程
第Ⅰ房间隔
镰刀状
第Ⅰ房间孔
第Ⅰ房间隔和心内膜垫完全融合后消失
第Ⅱ房间孔
第Ⅰ房间孔消失前,第Ⅰ房间隔上部变薄出现许多小孔,融合为一个大孔
第Ⅱ房间隔
第Ⅰ房间隔右侧,厚,半月形
卵圆孔
和第Ⅱ房间孔错开
卵圆孔瓣
第Ⅰ房间隔的剩余部分覆盖在卵圆孔上
意义
出生前
血液心内分流
肺循环不行使功能,右心房压力大于左心房
下腔静脉→右心房→卵圆孔→第Ⅱ房间孔→左心房
出生后
肺循环开始,左心房压力增大,Ⅰ、Ⅱ房间隔紧贴愈合,形成完整的房间隔,卵圆孔关闭形成卵圆窝,心房完全分离
原始心室分隔
室间隔肌部
心室底壁近心尖组织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形成半月形的肌性隔膜
室间孔
室间隔肌部和心内膜垫间的小孔
室间隔膜部
室间隔肌部游离缘、心内膜垫、左右心球嵴融合,封闭室间孔
动脉干和心球的分隔
第5周,心球远端的动脉干和心球内膜下组织局部增生,形成2条相对的纵嵴,上端为动脉干嵴、心球嵴
两条嵴向下延伸、螺旋状走行,在中线愈合为主动脉肺动脉隔,将动脉干和心球分隔为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
半月瓣
主动脉、肺动脉起始处内膜下组织增后面,各形成3个隆起
胎儿血循环及出生后改变
出生前胎儿血循环特点
1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
脐静脉
动脉血
脐动脉
混合血
3次混合
脐静脉血进入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血和上腔静脉血通过右心房,进入右心室
左心室血进入主动脉弓,肺动脉血进入动脉导管,共同汇入降主动脉
肝内静脉导管存在
脐静脉血通过肝内静脉导管进入下腔静脉
卵圆孔和第Ⅱ房间孔:心内血液分流作用
下腔静脉→右心房→卵圆孔→第Ⅱ房间孔→左心房→左心室→头、颈、上肢
动脉导管存在
肺动脉血经过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
出生后血循环改变
胎盘血循环中断,肺开始呼吸
2条脐动脉和1条脐静脉闭锁
脐动脉
脐外侧韧带、膀胱上动脉
脐静脉
肝圆韧带
肝静脉导管闭锁形成静脉韧带
卵圆孔闭合
开始肺呼吸,脐静脉闭锁,右心房压力减小,左心房压力大于右心房,卵圆孔瓣紧贴第Ⅱ房间隔,出生1年后,卵圆孔关闭形成卵圆窝
动脉导管闭锁
出生时动脉导管因平滑肌收缩达到功能闭锁,出生2-3个月后,形成动脉韧带
心血管系统常见畸形
房间隔缺损(ASD)
卵圆孔瓣上出现许多穿孔
第一房间隔在形成第Ⅱ房间孔时过度吸收,卵圆孔瓣太小,不能完全遮盖卵圆孔
第Ⅱ房间隔发育异常,卵圆孔过大,不能完全被卵圆孔瓣遮盖
第一房间隔过度吸收,第二房间隔形成过大卵圆孔,导致更大的房间隔缺损
心内膜垫发育不全,第一房间隔不能与其融合
室间隔缺损(VSD)
膜性
较常见,心内膜垫或心球嵴发育不良,形成室间隔膜部未与肌部融合
肌性
心肌膜组织过度吸收,室间隔肌部出现多个孔道
动脉导管未闭
出生后的动脉导管壁肌组织不能收缩,导致肺动脉和主动脉保持相通,主动脉的血液流入肺动脉,肺循环血量增加,体循环血量减小,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等
法洛四联症
动脉干、心球分隔不均,主动脉肺动脉隔向肺动脉侧偏位(主要原因)
肺动脉狭窄
室间隔缺损
导致室间孔未闭
主动脉骑跨
主动脉向右偏移,骑跨在室间隔缺损处
右心室肥大
肺动脉狭窄造成右心室压力增高,引起代偿性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