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9下 16 冷战
初中历史 9下 第16课冷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北约与华约对峙。
初中历史8上第4课修正版:洋务运动的兴起(1861,同治元年);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同治年间);建立新式海陆军(光绪年间)。
初中历史 9下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笔记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妇女地位的提高、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等。
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世界各种力量仍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9下 16 冷战
冷战的发生
含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 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背景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欲望强。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
二战后,苏联版图大大向西扩张,在东欧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美国把苏联当成潜在的防御对象
原因
根本原因
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根本目的
美、苏,争夺世界霸主
开始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将世界分为“自由国家”、“极权政体”,两个对立阵营
实施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德国的分裂
德国法西斯垮台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英法三国与苏联在处理德国问题上,分歧越来越大
表现
1948.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筹建政权,苏联不满
1948.6月
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生活物资
“柏林危机”爆发
分裂
西德
1949.9月,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称“联邦德国”
东德
1949.10月,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称“民主德国”
影响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北约与华约对峙
北约
美国把欧洲看作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
尚未复苏的西欧需要美国的援助
成立
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总部
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规定
任何一成员国如果受到武力攻击,缔约国做集体反应
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华约
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华沙条约》
任何一成员国如果受到武力攻击,其他缔约国进行援助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
两极格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