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儿童与教师 (1)
学前儿童与教师包括学前儿童,儿童观就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看法和总结。也包括儿童发展观。幼儿园教师是专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两者关系密不可分。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教育动态过程的成效,以便及时作出调整,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师成长,幼儿园建设都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教育活动和教育改革行动要依据计划来,还要根据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做出判断与调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教资:教育目的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学前儿童与教师
学前儿童
儿童观
概念:所谓儿童观.就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看法的总和
(一)儿童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
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
重视身心发展
反对剥夺权利
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儿童享有各种合法权利
儿童与成人平等,享有独立的人格尊严
1959 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
①儿童有被尊重,热爱和理解的权利
②儿童有得到足够营养和医疗保护的权利
③儿童有充分的娱乐和游戏的权利
④儿童有姓名和国籍的权利
⑤特殊儿童有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
⑥在受火期间,儿童有最先得到救济的权利
⑦儿童有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和发展个人能力的权利
⑧儿童有被培养成充满仁爱精神的人的权利
⑨所有儿童都享有这些权利,而不受种族、肤色,性别、宗教、国籍和社会出身的限制
⑩所有儿童,无一例外,均同等享受这此权利等
1989年11且在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1990年9月2日正式生效,公约的基本原则
①儿童优先考虑的原则
②尊重儿童人格的原则
③尊重儿童意见的原则
④一视同仁的原则
2006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 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于特殊、优先 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 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第一章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①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②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③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2011年8月,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4年),(纲要》中奉行的基 本原则是:
①依法保护原则
②儿童优先原则
③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④儿童平等发展原则
⑤儿童参与原则
儿童发展观
概念: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儿童发展观是指我们如何看待儿童的发展过程,包括对儿童发展的性质、原理、个性特点, 儿童发展的因素和儿童发展的价值等重要内容的认识。
(一)儿童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从个体发展看
0—6岁时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
2—4岁岁是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
5—5.5岁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
4岁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4—5岁意志品质的发展最迅速
从学习潜力上看
心理学研究发现,婴幼儿天生具有一些能力
学前期的儿童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自我的潜能
儿童是有主观能动性
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教师
幼儿园教师身份与职责要求
身份
概念:幼儿园教师是专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
职责
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里全面负责幼儿保育与教育,我国于2016年修订了 《幼儿园工作规程》其中规定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为
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定和执行教育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
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讨活动
定期总结评估保笑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幼儿园教师的资格与素质要求
资格
概念:幼儿园教师是专业人员,幼儿园教师的从业资格都具有明确规定 并通过颁发教师资格证来任免教师
素质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幼儿教师应做到
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要做的
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
教师与学前儿童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