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两极格局;丘吉尔铁幕演说(序幕);杜鲁门主义(开端);凯南的“长电报”和诺维科夫的“长报告”;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由苏联主导);1949“北约”成立;1955“华约”成立;1949德国分裂;第二次柏林危机(体现:“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欧洲共同体成立;1961不结盟运动开始;1955万隆会议;1979苏联入侵阿富汗;军备竞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
1929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关注经济平衡→扩大消费需求,协调供给,生产有序化);国家宏观调控;20世纪70年代“滞涨”严重;布雷顿森林体系(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经济组织;20世纪科技发展;社会结构变化;福利国家;社会平权运动;2008国际金融危机
苏联领导人改革;1957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联解体;南斯拉夫改革捷克斯洛伐克共党提出《行动纲领》(该改革称为“布拉格之春”);罗马尼亚流血冲突;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苏联领导人改革
赫鲁晓夫: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这些改革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
勃列日涅夫: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刺激生产//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
戈尔巴乔夫: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
国大党甘地领导印度获得独立;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领导巴基斯坦实现独立;埃及总统纳赛尔收回苏伊士运河;阿尔及利亚独立;1960非洲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巴拿马人民在1999年收回巴拿马运河所有主权;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亚洲四小龙(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1997亚洲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利用剪刀差操控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