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2摩尔02所需要的磷酸摩尔数,即所合成的ATP摩尔数,即1对电子通过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所生成的ATP分子数。
糖——糖的无氧氧化(机体不能利用氧或者供氧不足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的过程);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成为CO2H2O);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以葡萄糖为单位聚合而成的具有分支的大分子多糖) 。
这是一篇关于酶的思维导图,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酶的工作原理,酶的调节,酶促反应动力学,概念知识点梳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生物氧化
概念: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生成CO2和H2O,同时逐 步释放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呼吸链
概念:NADH+H+和FADH2通过一系列酶和辅酶催化的反应被彻底氧化 与氧结合生成水和ATP,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组成
递氢体:NAD、NADP、FAD、FMN、CoQ(泛酯)
电子传递体:Cyt Fe(铁硫蛋白)
细胞色素
铁卟啉为辅基,单电子传递蛋白
呼吸链中有a,b,c三类;Cytc呈水溶性,与线粒体内膜结合不紧 密,极易分离
呼吸链排列顺序:Cytb→c1→→c→a→a3
氧化磷酸化(偶联磷酸化)
概念
氢经呼吸链释放能量的过程与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相偶联
P/O比值
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2摩尔02所需要的磷酸摩尔数,即所合成的ATP摩尔数,即1对电子通过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所生成的ATP分子数
NADH+H+ P/O 2.5
FADH2 P/O1.5
标准氧化还原电位(EO)
对电子亲和力
E0高,亲和力高;EO低,亲和力低
呼吸链中从EO低的组分向EO高的组分传递
电子供体
NADH氧化呼吸链:NADH→复合体I→CoQ→复合体III→Cytc→复合体IV→O2
琥珀酸(FADH2)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复合体II→CoQ→复合体III→Cytc→复合体IV→O2
生成FADH2的反应
琥珀酸→延胡索酸
ß氧化第一步脱氢:脂酰CoA→烯酰CoA
α磷酸甘油穿梭:3-磷酸甘油→磷酸二羟丙酮
调节
抑制剂
呼吸链抑制剂
阻断呼吸链中电子传递
I: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一群动物
Ⅱ:萎锈灵,两个萎男
Ⅲ:抗霉索A、黏噻唑茵醇-三年抗战
IV:CN-、N3-抑制Cyta到a3 CO抑制Cyta3到O2氰化物
解偶联剂
使氧化与磷酸化偶联过程脱离
解偶联蛋白:二硝基苯酚(DNP)
ATP合酶抑制剂
对电子传递及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
寡霉素
甲状腺素
诱导偶联蛋白表达,耗氧量和产热量同时增加
诱导NaK-ATP酶生成,加速分解ATP,ADP增多促进氧化磷酸化
胞浆NADH氧化
胞浆中NADH必须经一定转运机制进入线粒体,在经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
机制
脑、骨骼肌
α-磷酸甘油穿梭,1.5ATP
肝、心肌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2.5ATP
高能磷酸化合物
1、NTP、NDP
2、磷酸肌酸、乙酰磷酸
3、底物水平磷酸化三酸
4、高能硫脂化合物乙酰CoA、脂酰CoA
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的酶类
特点:不伴磷酸化,不能生成ATP,主要参与体内代谢物,药物和毒物的体的酶类生物转化
过氧化物酶体含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微粒体含单加氧酶
除线粒体的氧化体系外,在微粒体,过氧化物酶以及细胞其他部位还存在其他氧化酶系,参与呼吸链以外生物氧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