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呼吸衰竭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少产气的食物,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清醒病人自行进食,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提供营养,鼻饲期间观察有无腹胀、腹泻或便秘等不适。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高血压患者在诱因的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可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
哮喘发作时经治疗不缓解,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哮喘持续状态,又称重症哮喘。主要原因是未去除诱因、感染未控制、支气管阻塞、严重脱水和病人极度衰竭。表现为喘息症状频发,气促明显,心率增快,胸腹反常运动,活动和说话受限。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呼吸衰竭
定义
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储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分类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桡动脉)
I型呼吸衰竭
仅存在缺氧而无二氧化碳储留,即PaO2<60mmHg(8.0kPa)
换气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
Ⅱ型呼吸衰竭
缺氧伴二氧化碳储留,即PaO2<60mmHg(8.0kPa)且PaCO2>50mmHg(6.7kPa)
通气功能障碍
copd
根据起病缓急
急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
最常见病因是COPD
诱因
呼吸道感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般护理
饮食护理
预防并发症
见尿补钾、不宜过多,不宜过快,不宜过浓
除通过给氧和改善通气纠正呼吸性酸中毒外,可遵医嘱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采取适当补氯、补钾等措施,缓解代谢性碱中毒。
慢性呼衰
病因
以支气管-肺疾病最为多见(copd)
发病机制
肺泡通气不足
通气/血液比例失调
正常成人静息条件下,每分钟肺通气量为4L,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为5L,通气/血流之比保持在0.8,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
若通气/血流之比<0.8,形成动静脉分流,主要见于肺泡萎陷、肺不张、肺水肿等
若通气/血流之比>0.8,即生理死腔增多,主要见于copd
弥散障碍
氧弥散能力仅为二氧化碳的1/20,故弥散功能障碍注意影响氧的交换而引起缺氧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脑细胞对缺氧最为敏感,完全停止供氧4~5分钟,即导致不可逆的脑损害
轻度缺氧,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障碍;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导致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甚至昏迷
二氧化碳储留先兴奋后抑制(昼睡夜醒)(慎用安眠药)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
病人四肢红润、温暖、多汗
对体液平衡的影响
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临床表现
症状
呼吸困难
最早最突出的症状
中枢性呼吸衰竭病人出现潮式、间歇和抽泣样呼吸
严重肺心病并发呼衰引起二氧化碳麻醉时,出现浅慢呼吸
发绀
是缺氧的典型表现
精神神经症状
嗜睡昏迷
体征
皮肤温暖、红润多汗、面色潮红、球结膜充血、水肿
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衰的重要依据
ph<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ph>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
血液生化学检查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伴有高钾血症
呼酸合并代碱时伴有低钾和低氯血症
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是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重要的措施
缓解支气管痉挛
氧疗
Ⅱ型呼衰低流量低浓度(28%-30%)吸氧
I型高浓度(>35%)给氧
控制感染
呼吸中枢兴奋剂
尼可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