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及其地质作用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影响河流侵蚀与沉积的因素、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等内容。
这是一个关于板块构造的思维导图,从大陆漂移、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三个方面总结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这是一个关于构造作用与变形构造的思维导图,包括岩石的变形与地质构造、构造作用的基本方式、地层的接触关系、构造期与构造事件的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河流的地质作用
影响河流侵蚀与沉积的因素
流速
引申
下游很少建水电站
平直河道的最大流速位于其中部 河道弯曲部位的最大流速位置偏于弯道凹岸
最低流速搬运的是砂而非 粘土与细粉砂(分子引力作用)
河床横剖面形态和河床的粗糙度
流量
河流的流量在丰水期往下游方向逐渐增加 干旱期减少
动能大则侵蚀强且搬运力大 搬运力>搬运量时,河流侵蚀 搬运力<搬运量时,河流沉积
侵蚀作用
方式
溶蚀作用
水力作用
磨蚀作用
方向
下蚀(底蚀)
壶穴
侵蚀基准面 局部侵蚀基准面
急流与瀑布(加剧下蚀)
瀑布后退 深潭
旁蚀
原因
弯道离心力
弯道环流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科里奥利力
考虑流速的作用,凹岸的最大侵蚀点 与凸岸的最大堆积点错了并不是在水流 触岸的部位,而是偏于前方
导致弯道幅度增大 ,弯道位置前进
结果
河床的变化
弯道凹岸的河底发生加深扩展
弯道横剖面形态不对称
凹岸:悬崖
凸岸:平缓的堆积滩
河床呈弯曲状往下游迁移
码头不宜建在凸岸 道路、桥梁不宜建在凹岸
河谷形态被改造 V-U-碟形的演变历程
自由河曲 河曲带
截弯取直 牛轭湖
溯源侵蚀
下蚀作用的必然结果
分水岭高度的降低与位置的移动
河流袭夺
袭夺湾 袭夺河 被夺河
河流的均夷化与去均夷化
均夷化
标志:河流下蚀能力衰减
均夷河流
去均夷化
河流由以旁蚀和沉积为主 转为以下蚀为主
引发因素
陆地上升或海平面下降
气候变化
人为因素(水坝)
准平原与夷平面
深切河曲
废弃河曲
离堆山(河曲核丘)
河流阶地
阶地面 阶地斜坡
类型
堆积阶地
基座阶地
侵蚀阶地
假阶地
搬运作用
流水质点的运动方式
层流(流速非常缓慢或水很浅、河床底部较平滑时)
紊流(基本都是这种形式)
物质搬运的方式
底运(牵引搬运)
巨砾堆积
磨蚀河床的主要工具
悬运
河流搬运物质的主体
溶运
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搬运量
沉积作用
流速降低
流量减少
河流超负
加积作用 辫状河
河流底部平坦
冲积物
特征
由碎屑物组成
分选性、磨圆度好
成层性明显
韵律性(旋回性)清楚
下部的河床沉积(砂砾、粗砂)
中部的河漫滩沉积(粉砂)
上部的牛轭湖沉积(泥质)
具有原始沉积构造(波痕、交错层等)
地貌类型
心滩
心滩环流
江心洲
边滩(点沙坝) 河漫滩
河漫滩二元结构 (河床沉积物+河漫滩沉积物)
冲积平原 自然堤
三角洲
入湖口三角洲的结构
底积层
前积层
顶积层
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河流的机械搬运量要大
近河口处坡度缓,海水浅
近河口处无强大的波浪和潮流冲刷
概述
河流的初步演化(地表水流)
片流
坡积物 坡积裙
沟槽 沟谷 沟谷流水
冲沟
沟头 沟口
洪积物
洪积扇(洪积锥) 洪积平原
冲沟的发展
第一种:衰老(向下冲刷停止)
第二种:变成河谷(继续向下冲刷,抵达地下水面)
河流
剖面
河谷的横剖面
组成要素
河床
谷底
谷坡
坡麓
谷缘
分类(按横剖面形态)
峡谷(V形谷)
U形谷
碟形谷
河流的纵剖面
流域 水系 分水岭
长江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巴颜喀拉山脉-秦岭山脉
河流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河流的区域性分布及总体流向 常受区域性地质构造制约
河谷的位置与取向受局部性地质构造控制
水系的形式能反映区域性地质构造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