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这是一篇关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的思维导图,两个凡是不符合实事求是,而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了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等等
这是一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思维导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等等
这是一篇关于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从争取和平民主到击退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宁汉合流
国民党实行的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土地革命的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 的艰难环境
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通知的斗争
将党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农民在秋收时候暴动,召集中央回忆,讨论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7年10月7日,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
中国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农村包围城市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国革命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毛泽东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为此作出巨大贡献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在中国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反围剿战争和土地革命
1928年12月,毛泽东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1929年4月,制定第二个《兴国土地法》,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不受侵犯。,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紧紧地依靠了农民,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制度的革命。
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举行,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是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根据地成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
土地革命的严重挫折
三次左倾错误
原因
八七会议存在的左倾情绪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不得已进行长征
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遵义会议
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政治问题在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解决的,思想路线是在延安的整风运动中解决的)
意义
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你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的时候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红军长征的胜利和迎接全民族抗战
长征的胜利
标志:红四红二和红1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长征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环形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结历史经验
系统说明了党的政治策略上的诸问题
系统的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科学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